宝宝1岁内这3种“异常”并非生病,而是进入猛长期,切莫错过机会

对于所有的宝妈来说喂养宝宝都是一件难事,尤其在一岁之前,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由于身体抵抗力差,总是生病感冒,再加上宝宝不会说话,身体不舒服了也只会大哭,有的时候还会抓自己的嘴巴或者揪耳朵。因此宝宝到底是不是生病了很多宝妈都难以判断,事实上如果一岁之内的宝宝出现下面这三种异常现象,并非都是生病了,很多时候预示着宝宝到了猛长期,这时候父母要抓住机会认真照顾,让宝宝长高个。

宝宝1岁内这3种“异常”并非生病,而是进入猛长期,切莫错过机会

1、频繁吃奶,似乎总吃不饱

很多宝妈都发现,宝宝在一岁之前某个时间段吃奶频率非常高,似乎总也吃不饱的样子,刚吃完奶后很快就醒了,然后要继续吃奶才能安然入睡。事实上宝宝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时候说明已经到了猛长期,身体所需营养增多,吃奶量也不断加大。一旦宝妈母乳不足或者喂养不及时,都有可能让宝宝吃不饱。

宝宝1岁内这3种“异常”并非生病,而是进入猛长期,切莫错过机会

2、夜醒频率加大,白天小睡不规律

不少宝妈也发现,之前宝宝不管白天还是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很有规律,在某段时间突然变的异常,预示着宝宝可能来到了猛长期。这个时期的宝宝对营养需求很高,肚子很容易饥饿,因此夜醒频率加大。还有的宝宝在宝宝白天小睡的时候,由于身体消耗比较大,因此很快就会再次饥饿而频醒来。

宝宝1岁内这3种“异常”并非生病,而是进入猛长期,切莫错过机会

3、吃奶时烦躁,吃完丢开然后再吃

不管奶瓶喂养还是母乳喂养,如果宝宝来到了猛长期,在吃奶的时候往往会相当烦躁。有的时候宝宝会就着乳头或奶嘴猛吃一段时间,随后直接吐掉,看似不愿意再吃的样子。有的宝妈认为宝宝可能吃饱了,于是就把奶瓶收起来,很快宝宝就会大哭大闹找奶瓶。这样反复下去,让很多宝妈都显得非常疲惫。当宝宝猛长期期间,神经系统也快速发育,经常发出一些不稳定信号对宝宝大脑产生刺激,引起宝宝烦躁情绪。

小结:宝宝一岁之前某段时间可能会处于猛涨期,这时候宝妈不用过于担心,在喂养上一定要及时,防止宝宝营养供需不到位而影响正常发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