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養生:八段錦

"在我國古老的導引術中,八段錦是流傳最廣,對導引術發展影響最大的一種"。中國近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每天下午四時,就一直堅持練習八段錦,且取得了很好的健身效果。八段錦有坐八段錦、立八段錦之分,北八段錦與南八段錦,文八段錦與武八段錦,少林八段錦與太極八段錦之別,在我國深受知識分子和練習者的喜愛。此功法歷史悠久,簡單易學,功效顯著。共八節,又分武八段與文八段兩種。武八段多為馬步式或站式,又稱北派,適合青壯年與體力充沛者。

1.兩手託天式

道教養生:八段錦

方法: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目直視。雙手緩緩抬至頭頂,手掌向上交叉合併,與此同時頭部也隨著手的抬起向上仰望,足尖同樣跟隨手抬起的速度而慢慢起落,反覆6次,雙掌向下,並在體前緩緩放下,直至按至小腹。

作用:通三焦經、心包經,促進全身氣血循環,改善各種慢性病症狀。

2.左右開弓式

道教養生:八段錦

方法:自然站立,左腳向左側橫開一步,身體此時呈下蹲馬步,雙手在胸前虛握,左手向左方慢慢伸出,頭部也隨即向左轉,直至手臂伸平,手掌向前;與此同時,右手向右側回拉,有拉緊弓弦之勢。稍作停頓後,恢復自然狀態。換另一方向,做同樣動作。

作用:疏通肺經,同時治療腰腿、手臂、頭眼部等疾病。

3.單舉式

道教養生:八段錦

方法:自然站立,深呼吸,左手緩緩舉至頭頂,翻轉掌心向上,並向上用力託舉。與此同時,右手順勢向下壓。託舉數次後,左手緩緩下落至自然狀態。換另一方向做同樣動作。

作用:調和脾胃兩經的陰陽,增強人體正氣,主治脾胃不和之症。

4.向後瞧式

道教養生:八段錦

方法: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手心伸開向內,頭部微微轉向左方,眼睛目視左前方,雙臂緩緩張開,手掌翻轉至手心向外,稍稍停頓後緩緩回正。換方向做同樣動作。雙方向各6次即可。

作用:疏通帶衝二脈及膽經,治療勞損引起的頸椎和腰椎疾病。

5.馬步站立式

道教養生:八段錦

方法:雙足橫開,雙膝呈跪式,雙肘外撐,雙手按膝蓋,以腰部為軸,將身體以劃弧形的方式轉至前方,此時左臂彎曲,右臂外撐,臀部向右下方撐勁。稍事停頓後,換反方向做同樣動作,雙方向6次即可。

作用:通心包經、心經、小腸經,治療心火旺所致的氣血兩虛、頭昏目眩和腳步不穩,增強腰力、腿力和眼力。

6.兩手攀足式

道教養生:八段錦

方法:自然站立,兩臂在胸前會和,身體緩緩向前俯,雙手順勢觸碰雙足,稍事停頓後,身體緩緩直起。

作用:通腎經和膀胱經,強筋骨、固腰腎,治療腰痠背痛,手腳麻木、腰膝痠軟等症狀。

7.攥拳怒目式

道教養生:八段錦

方法:馬步站立,雙手握拳,左拳向前方擊出,頭部順勢向左轉,右拳同時向後拉,與左拳呈現一種反作用力的態勢。隨後收左拳,出右拳,反覆6次即可。

作用:疏通肝經、膽經,治療氣血兩虛。

8.背後七顛式

道教養生:八段錦

方法:自然站立,雙腿併攏,兩腿繃直,雙臂自然下垂,手指併攏。隨後雙手平掌下按,順勢將兩腳跟向上提起,稍事停頓後,腳跟同時下落,反覆6次即可。

作用:利用顫足使得脊柱得以輕微的伸展和抖動,去邪扶正,接通任督二脈,貫通氣血,消除百病。

八段錦的好處

摺疊前四段作用治病

一式,雙手託天理三焦 作用: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掌心向上託,小指和無名指有麻的感覺。

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鵰 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確會有麻脹的感覺

三式,調理脾胃須單舉 作用:調理脾胃

四式,五勞七傷向後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頭旋轉,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脈

摺疊後四段作用強身

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作用:健腎(去心火即強身)

六式,兩手盤足固腎腰,作用:健腎 通過身體前後動 兩手至命門

七式,攥拳怒目增氣力,作用:練內氣

八式,背後七顛百病消,作用:血脈通暢,氣血充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