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八十歲時竟娶十八歲少女為妻,蘇軾作詩嘲諷

八十歲的老翁與十八歲的少女,單說年齡,正常人恐怕最直接聯想到的都應該是爺孫關係才對。可偏偏有這麼一位風流的人物,八十歲時仍不服老,堅持要再娶妻子,而且是一個僅有十八歲的妙齡少女。如此懸殊差距,忍不住激起我們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了。

此人名叫張先,卻並非什麼仗著家勢財富肆意荒淫無度的土財主,而是一個真風流的性情中人。張先是宋朝時候有名的才子,與蘇軾等人交好,才氣雖不比蘇軾,但也聞名一時。

此人八十歲時竟娶十八歲少女為妻,蘇軾作詩嘲諷

張先自幼出身富貴之家,直到老年時也並未因自己的風流放蕩把家產揮霍乾淨,可以說是一生安享富貴。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之下,張先掌握了許多文人雅客該有的知識,但自己天性放蕩不羈,無意仕途,卻在風月場上留下了許多佳話。

因為詩學才名的出色,張先也曾像柳永那般為歌妓詩歌唱答,作詞相寄,跟妓女廣泛結下了良好的交情。但他擁有的物質條件比柳永優渥許多,風月場上便更加得意。蘇軾曾經給張先贈詩“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可以說是非常真實的寫照了。

這種風流的作風到了張先老年時候並沒有因為年紀的增長而衰退,直到八十歲時侯,張先仍有意納妾。因為張先家境優越,自己又頗具才名,即便是有著大好青春的姑娘也不嫌棄這個老頭子,於是張先竟娶了一個十八歲的少女為妾。

此人八十歲時竟娶十八歲少女為妻,蘇軾作詩嘲諷

對於這一點,張先還頗為得意,以為這是自己風流史上必將為人稱道羨慕的一段佳話。他還特地為此作了一首詩來表達自己的驕傲: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中間只隔一花甲

張先已經是八十歲的白髮老者,姑娘還正是十八歲青春少女。八十與十八顛倒過來雖是同歲,但這種東西怎麼可能真的顛倒,中間實際上隔了整整一個花甲。張先之風流,可見一斑。

此人八十歲時竟娶十八歲少女為妻,蘇軾作詩嘲諷

因為張先與蘇軾的關係一直是比較好的,發生這樣的事情,蘇軾自然也要有所表示。何況張先自己都已經先得意的炫耀了,當然要壓一壓他的氣焰。於是蘇軾寫道: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首詩與張先的詩嚴格對應。張先第一句講年齡,蘇軾也講年齡;張先第二句講白髮朱顏,蘇軾也將蒼首紅妝。但唯有末尾一句“一樹梨花壓海棠”要比張先妙出許多,也是蘇軾才學高於張先的體現。

梨花是白色,海棠是紅色,正好對應了八十老翁與十八少女的狀態。一個“壓”字表面上完全是自然界很正常的景象,其實也在暗示張先與小妾二人。比喻巧妙自然,絲毫不落淫邪,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此人八十歲時竟娶十八歲少女為妻,蘇軾作詩嘲諷

因為蘇軾和張先本是好友,至於蘇軾究竟真的是諷刺張先,還是隻是一種調侃,我們不得而知。畢竟張先年齡雖大,二人卻未必不是真愛。

如翁帆說楊振寧“他是那樣智慧,你跟他交流的時候感覺自己整個人都昇華了,以至於完全忽視他的年齡”。十八少女對張先真心相愛,這也是未可知的。然而那時候處於封建社會之下,婦女地位較低,也很有可能是迫於張先地位不得已而為之。

不管怎麼說,二人婚後的八年之內,這位少女還為張先生下了兩男兩女,也可以說是圓滿的婚姻了。對於張先的這樁風流韻事,大家又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