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單國產防務裝備出口瞄準菲律賓,用意何在?

日本要跟美國爭菲律賓的防空雷達市場了。

據日本經濟新聞,日本政府正計劃向菲律賓出口能夠探測和追蹤他國戰鬥機的防空雷達。如果該計劃得以實現,將是日本國產防務裝備首次對海外出口。

據報道,菲律賓向日本、美國和以色列詢問了購買雷達的相關信息。該國向日本詢問的是三菱電機生產的FPS3型路基警戒管制雷達的改良款。

日本首单国产防务装备出口瞄准菲律宾,用意何在?

這款雷達帶有探測戰鬥機和導彈的天線,被日本航空自衛隊從1991年開始用於對侵犯領空的行為進行警戒監視和導彈防衛侵犯。

由於FPS3型號較老,日本正結合菲律賓的需求進行改進,希望通過降低成本從而獲得訂單,預計售價在10億(合人民幣6073萬元)到20億日元左右。菲律賓將在對比各國方案後作出最終決定。

從禁止出口武器到讓國產裝備走出國門

實際上,二戰結束以後的一段時期,日本都無法向海外出口武器裝備。

1967年,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依據和平憲法頒佈了“武器出口三原則”,即禁止向社會主義陣營國家、聯合國規定實施武器禁運國家以及陷入國際衝突的當事國或面臨衝突危險的國家出口武器。1976年,日本政府對上述原則進行增補,實際上全面禁止了武器出口。

但在2014年,日本政府在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則”。根據新的“三原則”,如果滿足有利於日本安全保障等條件,則允許出口防務裝備和開展國際共同開發,大幅放寬了日本對外輸出武器和軍事技術的限制。

日本首单国产防务装备出口瞄准菲律宾,用意何在?

此後,日本政府開始增加對海外出口防務裝備,只是過程曲折、屢屢受挫。日本政府曾嘗試對澳大利亞出口新型潛艇,但最終讓法國搶了先機,泰國空軍的防空雷達訂單也被西班牙企業搶走。而其對英國出口P1巡邏機的計劃也受挫告吹。

唯有三菱重工向美國出口地對空導彈PAC2零部件的交易和兩項與菲律賓的交易達成協議,向印度出口救援飛機和此次向菲律賓出口防空雷達的計劃則還在協調中。

也就是說,日本在通過新的“三原則”以來,國產裝備尚未真正走出國門。

據《外交學者》,日本推動這些協議的達成是為了實現國防國際化,即確保日本能夠擁有一個強大且具有足夠競爭力的國防工業基地,避免其完全依賴外國國防工業。

日本首单国产防务装备出口瞄准菲律宾,用意何在?

日菲間的防務合作很“獨特”

長期以來,日本和菲律賓的防務合作主要通過自衛隊與菲律賓軍方的聯合訓練實現。

近年來,兩國的防務合作向裝備品領域擴大。2016年2月29日,日本和菲律賓簽署了防務設備轉讓協議,使菲律賓成為第一個與日本簽署此類協議的東南亞國家。

2018年3月,日本向菲律賓海軍無償轉讓了海上自衛隊的TC90教練機。在6月的日菲防長會議上,雙方就日本向菲律賓空軍無償轉讓陸上自衛隊的UH1H多用途直升機的零部件達成協議。

日本首单国产防务装备出口瞄准菲律宾,用意何在?

據日本經濟新聞,日本和菲律賓著眼的是海洋安全領域的合作,日本擬通過出口防空雷達來提高菲律賓軍方的警戒監視能力,從而確保其“海洋安全”。

據《外交學者》分析,日本尋求與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開展合作具有廣泛的背景,即培育國防工業以提高其競爭力。但是,該國與菲律賓的防務合作是“獨特”。

該分析稱,日本已經在“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計劃指南”中確定了加強其在東南亞的“能力建設”是高度優先的政策議程。在日本於2014年出臺新的“三原則”之前,這一“能力建設”的重點是人員培訓、轉讓可能對海事安全有用的非防務裝備,以及對受援國提供財政援助、幫助其購買必要的設備。

隨著新的“三原則”出臺,日本克服了一個重要的國內障礙,終於將防務裝備運用到能力建設活動中來。

日本首单国产防务装备出口瞄准菲律宾,用意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