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曹丕220年称帝,刘备221年称帝,为何孙权整整迟到了8年?

巧铃


曹丕称帝是急不可耐,刘备称帝是连锁反应,而孙权则很识时务,没有急着称帝。那么孙权为什么不趁势也称帝呢?这其实跟当时吴国的困境有关,到底是什么困境?我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说曹丕,曹操死于公元220年1月,曹丕继位后,经过漫长10个月的煎熬,终于受不了了,他回到老家沛国谯县,在谯县祭祖,然后犒赏父老乡亲以及三军全体将士。奇怪的是,庶人服丧,尚且三年不沾丝乐。而曹丕在曹操死后一年未到就在老家又是喝酒又是看舞的,他闹的是哪出呢?很快,答案出来了。

曹丕这边看似闲庭散步,无所事事,大臣们可忙坏了。众大臣纷纷上奏:各地出现祥瑞,是天下易主的征兆,欢迎您回来登基为帝。汉献帝刘协也很知趣,他知道,曹操在位时尚且能容忍他继续当皇帝,而曹丕已经急不可耐了。

经过大臣们的轮番规劝,又经过汉献帝三次诚信的禅让,曹丕终于“勉为其难”的表示:我接受大家的好意,答应禅让了。于是公元220年11月

,曹丕正式接受汉献帝禅让,尊汉献帝为山阳公,改庙号为魏,年号为黄初。魏来源很正统,继承于汉。

曹丕一称帝,这边刘备坐不住了。汉朝如果真的灭亡了,刘备就没有起兵的口号了。于是蜀地的大臣以诸葛亮为首,也纷纷扯谎,说蜀地出现祥瑞了,您刘备也称帝吧。

刘备连谦让都没有谦让,在曹丕称帝5个月后也称帝,庙号为汉,年号为章武。来源也很正统,继承于汉。

这时的天下是最热闹的,竟然存在三个汉室政权。一个是禅让于汉的魏,一个是继承于汉的蜀,一个是仍然尊奉汉号的山阳公刘协。那么孙权呢?孙权怎么想?

其实当孙权听到刘备和曹丕相继称帝后,他也想趁机称帝。于是孙权找了一个算命先生,让这位先生看一看吴地的星气如何。结果不太令人满意,

而孙权自身此时也正焦头烂额,所以就放弃了称帝的打算。那么孙权为什么事情担忧呢?

权闻魏文帝受禅而刘备称帝,乃呼问知星者,己分野中星气何如,遂有僭意。

公元219年的时候,孙权派吕蒙袭取荆州,杀死了关羽。关羽死后,刘备一直在动员各地军士,伺机报复。而此时魏国的态度不明朗,如果魏和蜀同时攻击吴地,那么孙权必亡。所以孙权只是在心里动了一丝要称帝的念头,简单算了个卦。随后孙权就开始装孙子,不仅没称帝,还向曹丕送贺表,低头称臣了。

这时魏国的侍中刘晔劝曹丕不要接受孙权的称臣,刘晔认为:孙权此时称臣,明显是权宜之计。我们应当趁蜀国进攻吴地的时候,率军入侵荆州,和蜀军一起灭了孙权。但是曹丕不答应,曹丕认为,自己登基,有孙权称臣是莫大的荣耀。连他父亲曹操当年都没有让孙权低过头,自己办到了,何不顺水推舟,封他个吴王呢?

于是,聪明的孙权假装低头,骗过了爱面子的曹丕。曹丕当然也不傻,曹丕要求孙权遣质子入洛阳,以示友好。孙权这时推脱说:太子有病,正在调理身体,等病好了立刻启程。当时孙权为了取得曹丕的信任,派原魏国大将于禁的手下浩周前往洛阳觐见曹丕,曹丕问浩周孙权是否真心臣服。浩周说:孙权曾经对天发誓,真心降魏。我愿意以家人百余口为孙权担保。于是曹丕相信了浩周,但是孙权却食言了。

孙权派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后,就不再提派遣质子的事情。曹丕派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前往东吴共同盟誓,孙权拒绝见面。这时曹丕才意识到自己被耍了,于是派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全面进攻东吴,结果吴将朱桓斩杀魏将常雕,俘虏魏将王双,彻底击溃了曹仁军。曹丕看捞不到什么便宜,于是命令撤军。

之后,孙权重新和蜀国恢复了友好关系,断绝了同魏国的虚假联盟。孙权于火中取栗,在三方中占尽了便宜。

公元225年,不死心的曹丕率军再次南征东吴,却因为河面结冰而撤军。次年,曹丕病逝,孙权高兴了,趁机进攻江夏,没有攻克,于是撤军。

孙权在曹叡登基后又欺负了魏朝一把,他于公元228年派鄱阳太守周鲂诈降魏国大司马曹休,而魏国大将真是不长记性,忘记了当年的赤壁之辱(黄盖诈降),竟然相信了周鲂。曹休被吴军堵在石亭,差点全军覆没。曹休回去后,悲愤交加,生疽而死。

石亭大捷后孙权很高兴,此时魏国是小皇帝曹叡,而蜀国则是小皇帝刘禅,论资格他孙权终于可以称得上年长了。于是公元229年,孙权在臣下的劝进中放心的在武昌称帝,国号为吴,年号为黄龙。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曹丕和刘备相继称帝时,正是吴国最困难的时候。当时刘备虎视东吴,信誓旦旦的要为关羽复仇。而曹丕继位后态度不明朗,因此,孙权为了不使吴国受到双重夹击,选择隐忍,向曹魏称臣。夷陵之战后,孙权因为没有兑现送质子入洛阳的承诺,连年遭到曹丕的进攻,所以也没有机会称帝。当曹丕、刘备病死,曹叡的手下大将曹休被吴军击溃于石亭时,孙权终于感到吴国没有什么大的威胁了,于是安心称帝。孙权这样的行为,简直是政治联盟的最高水平,佩服,佩服。

你觉得呢?


每日趣评


当然有区别。

曹丕那是禅让,皇位是汉献帝公开转让的,虽然汉献帝本身不愿意,但禅让台上汉献帝捧玉玺交给曹丕这个行为说明,曹丕有足够的法理依据获得皇位。

刘备则是在曹丕称帝后,以曹丕杀害汉献帝夺取皇位的借口,用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接过汉献帝的皇位。好歹,这说法也是个理由啊。

孙权没办法。曹刘都已经是皇帝,自己不称帝肯定就低一头,不管是接受曹家册封还是接受刘禅册封,理论上总得承认两人中的一位是皇帝。可承认谁是皇帝自己都不舒服啊,那就只能自己也当皇帝了。

但是,孙权没有称帝的法理依据。

所以,孙权只能含混其词地在祭天时说,天下大乱了这么多年,那曹操及曹丕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啊,篡夺汉室。然后,孙权依旧说不出自己当皇帝的理由。

只能引春秋故事将汉吴并列。

实质是说,我不承认曹魏是皇帝,将来与汉帝刘禅平分天下。

这些,就是孙权折腾好几年才搞出来的,当然得花些时间来安抚内部世家,大家认可了那才能当皇帝。


四川達州


我们在读三国的时候,经常以曹操、刘备、孙权相比,然后分析三方势力,其实,曹操根本就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曹操死后,曹丕篡汉,改国号为魏;次年,刘备称帝,建国号为蜀;再加上孙权,才算真正开启三国时代。

除此之外,孙权比曹操和刘备都要小很多,曹操和孙坚相差无几,曾经还和孙坚指着小孙权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而孙权比曹丕就大那么几岁。孙权算是比曹操和刘备小一辈。

为什么曹丕和刘备都称帝后?孙权过了八年才称帝。

因为,那年曹丕死了,可以说,刘备和曹丕不死,孙权还真未必敢称帝。

当时,三国曹丕称帝后,魏国实力一直是最强的,孙刘联军正面战场也未必能打过曹魏,孙权所倚仗的就是东吴的水军,然而东吴水军只能够东吴自保,不能支撑北上图魏,所以,从始至终,东吴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伐魏。

而刘备称帝后对东吴发动夷陵之战,对东吴也的确有很大的震撼,一方面是魏国想要成为天下共主,一统天下,一方面是要恢复汉室,名号当然,所以,孙权如果在曹丕和刘备在的时候称帝,很可能会遭来攻打。

而孙家两代三主,所努力的事情就是坐拥江东而已,所以,如果不是条件允许,孙权真的不敢称帝。


史论纵横


孙权早就按耐不住了。之所以不称帝,这正是孙权明智的地方。

注意此图不是称帝时间,而是三国形成时间

曹丕不是称帝,是篡位于汉献帝。曹丕在曹操没死的时候就一直鼓动他爹取汉代之,其实他自己才是最按耐不住权利欲望的那个人。公元220年,在曹丕的逼迫下,汉献帝这个苦难的末代皇帝最终把皇位让给了装模作样的曹丕。

刘备是不得不称帝。汉室已亡,刘备必须堂堂正正地打起恢复汉室的大旗了。至于说刘备是为汉朝的基业,还是为了个人的私利,都没什么可挑剔的,称帝这事众望所归,势在必行。



聪明的孙权最稳重。孙权当时的形势不容许他称帝,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具体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刘备称帝后就发动对东吴的战争,理由是为刘备的二弟关羽报仇,而东吴的陆逊正是罪魁祸首。孙权与刘备讲和,刘备不肯,于是孙权改向魏国称臣,以防止魏国也来凑热闹。可是曹丕这个人事后诸葛亮,后来又觉得东吴其实是假投降,真实目的其实是利用自己,曹丕于是又派兵攻打东吴。两面受敌,孙权称帝的外部条件不成熟。

二,夷陵大战东吴虽然大获全胜,但是东吴的一贯方略没有变,那就是联蜀抗魏。而蜀国已无力再跟东吴打了,再者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政,他的方略也没变,那就是联吴抗魏。两国一商量,重修于好。此时孙权更没理由称帝了,蜀国已占据恢复汉室这个道义制高点,孙权如果再称帝,那就是对汉室不忠,对蜀国没有诚意,蜀国当然得再跟东吴打仗了。

三,孙权称帝魏国也不干。魏国志在一统天下,孙权就是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如果孙权称帝,势必会产生一连串富贵魏国不利的反应,这无疑对魏国极其不利。而魏国势必也会改变国策,重新考虑攻打东吴。这一点孙权当然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所以他没有称帝。


一直到229年,此时曹丕已经死了,他儿子曹叡还小,权利还没抓稳。魏国国内司马懿还在跟曹氏宗亲的当权者内斗,无暇东顾。再者,当时魏国还在和蜀国打仗。蜀国经过休养生息之后,诸葛亮就开始北伐魏国了,蜀国也腾不出手来盯着东吴。

而吴国此时内无忧外无患,孙权敏锐地抓住了蜀魏相争这个历史契机,在无比平缓的政治局面下,得偿所愿地登上了帝位。孙权的聪敏才智,果然应了曹操的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


围炉煮酒话春秋


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去世,由曹丕继魏王,初掌大权,心情激动,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开始任用自己的亲信到重要岗位,把权力逐渐集中于自己手里,一切办妥后,开始逼迫汉献帝让位,这个傀儡皇帝只好起草禅位诏书,把皇位让给曹丕,假装推辞三次后,登上帝位,大赦天下。

刘备听到曹丕称帝后十分气愤,我才是正宗汉室宗亲,我还没死,你敢篡汉,你让天下人怎么看我,想让我给你称臣,门都没有,于是打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称帝。

刘备称皇叔,曹丕做魏王,同为大汉臣子,有事还可以商量,一旦曹丕称帝,大汉正统荡然无存,刘备皇叔的身份也就消失了,其召唤力也就没有了,这正是刘备不愿看到的。

反见孙权,他没有皇叔的身份,头上也没有汉献帝,依据长江之险,精锐水军,自保完全没有问题。加上三世之基业,已根深蒂固,称不称帝对他没有什么影响,而且不称帝回旋的余地更大。打不过你我还可以称臣,权衡利弊,孙权还是选择不称帝。可见孙权的高明之处。

直到夷陵之战后,西大门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看到曹丕病逝,曹睿年幼,觉得万无一失时,才称帝。比刘备整整迟了八年。


漫谈千年风云变幻


中国有句古话,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是朱升对朱元璋战略的总结,这个战略最终顺利帮助朱元璋一统天下。

这句话虽然在明朝才出现,但是自古以来,很多诸侯都是这么做的,包括“成王”,也包括“败寇”。

高筑墙,广积粮无需解释了,这里谈谈缓称王。

其实不止魏蜀吴,中国从史书里的夏开始,一直到近代,割据势利独霸一方就一直存在,只是时而强,时而弱的区别。

这些历史上的诸侯、军阀,有些虽然没有称帝,但是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和帝王也没有差别的,所以过早的称帝,除了满足个人虚荣心,并没有好处。

无论看历史,还是小说、影视剧,诸侯称帝之前,都会有将军大臣多次进言请求称帝,这是因为,只有主上进一步,下面的将军大臣们,才能名正言顺的进一步,才能形成真正的利益集团,成为既得利益者。

这种利益集团的形成,对诸侯的统治是不利的。一是称帝之后会成为其他诸侯的众矢之的,二是内部权利更加错综复杂,会掣肘统治者的行为与决定。

说回三国时期,为什么曹丕会首先称帝。

在曹操在世的时候,汉朝就已经彻底的名存实亡了,但是曹操在世之时,他不想称帝,下面的人是不敢多说的。而他的儿子曹丕,显然没有他父亲那么大的统治力,压制不住军政大臣,称帝就成了自然之事。

刘备的蜀国,和魏国又不一样。蜀国的建立,三分之一是靠联合东吴,三分之一靠刘璋内部分裂,三分之一靠打仗。 联合东吴,靠的是诸葛家族,入川,靠的是刘璋手下的法正等人。汉献帝在位时,还能以皇叔的身份,以匡扶大汉为理由拒绝称帝,汉献帝不在了,这个理由也就不在了。

孙权的东吴,经过孙坚、孙策和孙权三人的发展,根基是十分稳固的,这种稳固,让孙权面对军政大臣的压力相对要小,所以孙权能够又拖延八年。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句话就算放到现在也是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就拿头条来说吧,在最开始的时候还很弱小,用户群也都以中老年人为主。在这个互联网使用习惯要从娃娃开始绑定的时代,是不入各大门户的法眼的。

然而头条就是从低调的时候开始布局,突然一跃成为了割据流量江山的一方诸侯。

我们国家最近军事实力暴涨,让世界大吃一惊,这也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弱小的时候低调,才能给自己创造成长的空间。


知无不言l言无不尽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师出有名”的道理。凡事有因才有果。天不可二日,国不可二帝,曹丕称帝是汉献帝主动禅让与他,纵使汉献帝是被逼迫的,曹丕称帝依旧师出有名。因为平常百姓看到的圣旨是:“曹丕贤能,献帝效仿尧舜把帝位禅让给贤能的人。”



刘禅称帝,是因为刘禅乃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他认为献帝是被曹丕逼迫,才让位于曹丕。身为汉室宗亲,怎可视曹丕谋夺汉室天下,而不置。刘禅理应继承先帝遗愿,恢复汉室,重整超纲,诛灭曹丕之奸邪小人。故,刘禅称帝不仅师出有名,且慷慨激昂。



反观孙权,虽父兄三代雄聚江东,然,在名义上,孙权父兄三代皆属于汉室的臣子。如果冒然称帝,势必会被天下人认为是乱臣贼子,遭天下人唾弃,背下万世骂名。故孙权不敢称帝。

等待孙权的只有两条路,要不被曹丕册封,要不被刘禅册封。可孙权父兄雄聚江东多年,又怎甘心被曹丕或刘禅册封?



孙权终是不敢寂寞,在隐忍八年后,以莫须有的名义登基为帝,并与蜀汉结盟,共同讨伐曹魏,恢复汉室。孙权之所以与蜀汉结盟,不仅是因为蜀汉与之相近,蜀汉与之有姻亲有合作的基础。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蜀汉被天下人认为是正统。孙权是为了减少他称帝的阻力和骂名。


糊涂说历史


有句话叫“名不正,则言不顺”干什么都得名正言顺。如曹丕称帝,那是以禅让的形式让贤,不管是强逼也好,咋地也罢,古来尧舜有之,可以美名曰效仿古之圣贤,以这个理由称帝,还是勉强在世人面前说得过去的。

刘备称帝,那就更称得理直气壮了,他说曹丕害了当今皇帝,他自然而然作为刘氏皇叔登基称帝本来就名正言顺,不但可以名正言顺的称帝,而且可以名正言顺的伐魏。

孙权则就不同了,如果孙权贸然称帝,就会被视为乱臣贼子,不管魏蜀,都可以名正言顺的干他,所以孙权是不敢贸然称帝的,那孙权为何迟了八年最终还是称帝了呢?那是因为孙权看清了形势,趁人之危,也就是趁蜀魏交兵之时,孙吴迫使蜀汉接受孙权称帝,二分江山,那为什么不是曹魏承认而要蜀汉承认了,因为曹魏在咋地也不为正统,蜀汉名义上还是接承了汉家江山,既然你作为汉家正统憾不动曹魏,曹魏能称帝,那他孙吴就能称帝,你属汉刘氏总不能俩面树敌吧,所以孙权就称帝了,而且还的让你汉家正统答应,这叫以势压蜀称得帝。


夏有凉风61


汉末战乱,天下已经三分。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朝。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

公元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建立东吴。

从时间上看,孙权称帝最晚,在魏蜀相继称帝八年后,才正式称帝。那么孙权为何会整整迟到八年之久呢?

首先最大的原因就是孙权他没有一个合法称帝的理由。

在古代讲究的就是名正言顺,以大义服人。

曹丕觊觎皇位很久了,并不敢废掉汉献帝直接称帝,而是通过汉献帝禅位的方式得到帝位,且不管汉献帝被逼迫否,最起码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

刘备自始至终打着刘皇叔的旗号,收买人心。

汉室江山被曹魏取代,打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旗号,理所当然地继承了汉室大统。

相比于孙权,只是名义上的吴侯,连诸侯王都不是。虽然父兄三代雄踞江东,名义上仍属汉室臣子。

如果贸然称帝,势必被认定成乱臣贼子,遭天下人唾弃,被蜀魏以大义讨伐。

当初袁术得到了传国玉玺,就妄想当皇帝,结果遭天下群起而攻之,很快就身败名裂,连命都丢了。所以孙权需要时间去构筑自己称帝的合法性。

其次是外患。

孙权之前偷袭了荆州杀死了关羽,“孙刘联盟”被破坏,遭到了刘备的大举报复。

孙权不得已向曹丕称臣,被封为吴王,名义上是大魏皇帝曹丕属下的一名臣子。

后来曹丕认为东吴是假投降,又派兵来讨伐孙吴。处于魏蜀两国夹击之中,也没有精力去想称帝的事情。

虽然后来与蜀国重新建交,但两个势利是盟友关系,又刚刚缓和了关系,“国不能有二尊”,刘备称帝,孙权只能暂时忍着。

再者是内忧。

当年孙策用武力征服了江东,被江东土豪门人复仇杀死,江南地区统治还不稳定,加上山越经常作乱。

无论政治还是军事,都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创业元老、江东世家大族的干涉。

如果硬着头皮去称帝,那每天听着拥护派和反对派的舌战,在帝位上坐着也不舒服。

后来曹丕死了,曹叡登基,内政不稳,无暇顾及。刘备死了,诸葛亮又秉着一贯的联合抗魏的方针,重新建交有意做出让步,公开承认了孙权称帝的合法性。

再者诸侯亮开始北伐魏国,魏国的军事重心西移,孙吴北方战线顿减。

对内摆平了江东豪强,没有了内忧外患,人们也慢慢忘掉了汉室正统,在平缓的政治局面下如愿所偿地称帝了。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曹丕称帝无需多言。

如不乘机登位,那他就只能继承曹操的魏王爵位,丞相估计是很难了,朝廷反对势力有可能迅速崛起,变数太大,一不留神曹操就族灭了。

刘备为什么在曹丕称帝后就火急火燎的称帝?

因为不称帝不行了,孙权此时上表曹丕称臣,曹丕封他为吴王,同时封刘璋为益州牧(被刘备流放到公安,后荆州争夺战中被孙权抢到了,送给曹丕)。

天下这下都是曹丕的了。

刘备是什么?是个不被承认的,夺同宗兄弟基业的土匪。

刘备没办法,只好谎称汉献帝被曹丕杀了,他要继承汉室社稷,与曹丕势不两立。反正他也不可能见到汉献帝,见到了也可以说是假的。

至于孙权,他称帝晚,有三个原因。

第一,刘备称帝前后这个节骨眼上,孙权抢了荆州,杀了关羽,后来夷陵之战跟刘备把梁子结深了。

第二,跟曹丕关系也很一般,名义上孙权这个吴王,是曹丕的臣子,跟实质上还是两国的关系,魏吴两国一直在合肥激战,同时合肥才是三国争霸的主战场,诸葛亮北伐其实是小打小闹,配合孙权的。

第三,吴国内部匪患严重,一直要重兵来剿匪,两次夺取江夏,都是抢点钱物就走了,因为实在是分不出兵来镇守,所以刘备才能借到荆州,你不借他也未必有兵守。

直到八年后,诸葛亮肃清了蜀国政坛,只手遮天,鉴于诸葛亮(及之后的接班人)全部都是亲吴派,两家关系好的很,同时吴国内部也被孙权整治好了,魏国这杆破旗也不用再扛了,奋斗了这么多年,手下的兄弟们也该升官了,所以登基的时机此时才真正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