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水產養殖或是下一個風口浪尖!

無論是西裝革履的上班族,還是工廠裡揮灑汗水的工人,當他們打開“養魚APP”的那一刻他們就化身為“現代漁民”,遠程監控、自動投餵、機器捕捉都將由手機一鍵控制,這樣的現代化“養魚”是不是顛覆了你的想象。

互聯網+水產養殖或是下一個風口浪尖!

現在這種養魚方式不只存在於想象中,有人已經把它逐漸變成了現實。隨著智能農業的發展,“互聯網+養魚”養殖模式也逐漸成為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的新趨勢。

水產養殖4.0,我國水產養殖業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

金智創新認為目前我國傳統水產養殖業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如水域汙染嚴重、產品安全問題增加、養殖設備落後、養殖成本加大、水產品產量及質量走低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漁民的經濟收人,也阻擋了我國漁業的長遠發展。

互聯網+水產養殖或是下一個風口浪尖!

同時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及新一代青年思想觀念的轉變,現在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從事傳統農業的勞作,行業的老齡化問題已經非常突出,這也使我國傳統農業陷入了“後繼無人”的窘境。

面對這些困境,我國傳統水產養殖業急需做出相應的調整,改進水產品養殖的方式,大力發展環保、安全、高效、智能、可循環的環境友好型生態養殖模式。同時應該積極探索佈局現代化水產養殖,實現由目前的2.0、3.0階段向水產養殖4.0階段過渡。

水產養殖4.0將採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裝備等技術全面提升苗種繁育、病害防治、生產管理、技術服務、產品銷售等養殖各環節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實現高效利用漁業資源、節能降耗、提質增效、降低生產成本、降低養殖風險、改善生態環境等目標,水產養殖4.0也是我國水產養殖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

同時,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出,要提高農業技術裝備和信息化水平,加強農業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智慧農業,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

目前傳統養殖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水產養殖業的發展需求,實施“互聯網+養魚”的智能化養殖模式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專家學者強力推動“互聯網+養魚”初現端倪

近年來隨著我國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裝備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及在水產養殖領域所應用的水質傳感技術、納米技術、生物處理技術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的跨越性進步,我國的水產養殖行業也向著智能化、數字化、高效化及精準化方向轉變,“互聯網+養魚”已經初現端倪。

互聯網+水產養殖或是下一個風口浪尖!

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李道亮教授就是這種“互聯網+養魚”模式的強力推動者。李教授多年沉浸於智能水產養殖技術研發,先後開發出多種型號的水產養殖專用傳感器、無線採集器、測控終端、物聯網監管平臺等產品,並把新技術新模式成功應用在試點項目和產業化項目,為我國的智能化水產養殖豎起了旗幟,奠定了“互聯網+養魚”模式的發展基礎。

李教授及其團隊深入我國水產養殖行業一線,瞭解養殖戶的切身需求,結合我國水產養殖行業現狀,打造了符合我國水產養殖產業的智能養殖系統及各項解決方案,包括水產養殖環境智能檢測系統,水產養殖實時精準測控系統、智能農業信息處理技術,水產養殖對象行為檢測關鍵技術、水產養殖信息智能處理與魚類生長調控模型等。

針對水產品的運輸還建立了水產品冷鏈物流檢測系統方案和水產品保活運輸監測方案,全方位的保障產品的品質。除此之外這些智能系統還可以應用在果蔬種植、花卉種植及畜禽養殖行業,全方位的推動我國農業向智能化的發展。

“互聯網+養魚”模式不再是夢未來養殖戶將是現代化“漁民”

目前“互聯網+養魚”模式已經可以實現對水產養殖環境的實時性監測,利用水質傳感器、數據採集器、雲服務平臺等技術組成監測系統,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電腦終端實時查看水質變化情況,獲取異常信息的預警,起到提前預防作用。

互聯網+水產養殖或是下一個風口浪尖!

還可以根據水質監測結果實時調整控制設備,實現對於異常水質及異常信息的處理控制。監測系統的應用可以降低養殖過程中的災害發生率,同時還可以減少漁民的人工監測時間,降低體力勞動。

針對水產品養殖過程,“互聯網+養魚”模式還可以對養殖對象進行行為監測,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及數字化的描述方法,為養殖對象行為分析提供科學的方法和依據,這一技術有利於養殖戶對養殖對象有更加直觀的感受,以更清晰準確的的信息瞭解魚類、蟹類、參類等養殖產品的聚集位置及生長狀態。

除此之外,“互聯網+養魚”模式還配備自動增氧機、自動投餌機等智能裝備,依靠管理平臺就可實現遠程操作,真正做到養殖“無人”化。

同時監測系統還可以根據實時情況進行預報和提醒,通知養殖戶什麼時候魚需要投食、需要增氧、需要捕獲,養殖戶的終端或者APP上都會收到消息,只需進行簡單操作就可進行處理。

相關APP不但只應用在水產養殖的監測控制上,還可以建立相關係統,打通魚苗供求、魚病治理、買賣環節的渠道,完成養殖戶、分銷商、終端客戶三者間的互動連接,做到水產品由養殖到銷售的一體化,全面進入水產養殖智能化階段。

未來隨著智能養殖模式的不斷推廣,“互聯網+養魚”將會走進千家萬戶,那時水產養殖不再是繁重的工作,也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互聯網+水產養殖或是下一個風口浪尖!

水產養殖只需一個手機APP就可實現遠程操控自動“養魚”,同時在銷售端也可以做到互聯網處理,那時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傳統養殖戶都可以成為新一代的“互聯網漁民”。

李教授認為:“未來水產養殖業發展的核心是以智能裝備為支撐,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基礎,以多層次、生態化養殖為主線,不斷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損耗,調結構、轉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隨著農業4.0的提出,物聯網和智能裝備技術對於水產養殖業的支撐作用愈發明顯。“互聯網+養魚”模式就是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水產養殖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打造智能化、精準化、數字化的生產模式,促進我國水產養殖行業乃至整個農業的4.0時代早日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