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长制带来乡村振兴好“钱”途

“以前一到下雨天,出门就是一脚黄泥,现在不一样了,屋前屋后都是水泥路,雨再大路面都是干干净净的,路边还有绿树和路灯,没事出来散散步也是一件乐事,现在真是公路修到家门口,公交车通到村口,到哪都方便。”舒城县棠树乡的群众一提到乡村内的公路个个都赞不绝口。

2016年以来,棠树乡全面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步伐,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覆盖广度,乡村两级共投入1.2亿元,自主建设全长15.586公里,南北纵横全乡10多个行政村的旅游大道,农村道路建设也快速推进,初步形成以S317-张母桥路为一横、以旅游大道和棠八路为两纵、干支衔接、内通外畅的农村公路网。

路修得宽敞平整,但很快问题又来了。“有的人把公路当成了垃圾场、晒谷场,坍塌了没人修,结冰了无人管……没有路,没法发展;有了路,管不好、用不好,同样没法发展。”棠树乡分管交通的副乡长杨莉回忆起刚开始的路况时说,很多路修好了没过几天就遍布垃圾,公路重建设、轻管护成了阻碍乡村发展的一大难题。

“路长制”的建立解决了这个难题。从今年3月开始,棠树乡大力推进“路长制”。乡党政主要负责人任乡总路长,班子成员任乡路长,村支部书记、主任任村路长,所在村民组组长任村路段长,自上而下构建起“权责明确、分工明确、奖惩明确”的分级路长责任体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村招募1名乡村道路专管员,各村建立一支由3—5人组成的养护员队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长两员”共建体系,并完善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在每条道路边上都竖立一块牌匾,上面明确了该路段的路长、副路长以及管护员的姓名、管理路段、职责等。

胡贤胜作为棠八路的副路长,每天都要巡视这条路。“前几天低温,巡视时发现有些结冰了,还有几处坍塌,我立即叫上村民摆放路障和警示牌,带上工具去修复。”胡贤胜说。“公路维护好了,环境变美了,沿线农家乐、家庭农场的生意也越来越旺,村里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胡贤胜感慨地说。

因路致富还有绕道路布局的油茶、中药材、苗木、茶叶等种植基地,乡村路成了名副其实的产业路。“过去路难走,路边都是种植自家吃的蔬菜、水稻这类低效的传统农作物,现在围绕道路两旁开发了油茶、经果林、苗木等高效经济作物,把道路对产业的带动效应充分发掘出来。路好了自驾游的车辆、自行车队也经常来了,这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棠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赵旭说。

棠树乡还努力探索道路养护与贫困户利益有机连接的公益岗位。“作为贫困户,乡里面安排我当村级道路保洁员,主要负责我们寒塘村村级道路环境卫生的巡查,垃圾清理,防止道路扬尘和车辆垃圾散落。护路不但让我家一年增收6000多元,更让全村人出行不再难。”12月8日,棠树乡寒塘村江庄组水泥路上,村级道路保洁员吴自传穿着印有“道路保洁员”字样的马甲清理着路边杂草。结合脱贫攻坚,棠树乡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遴选62名身体健康、综合素质较好、责任心强的贫困人员聘请为村级道路专管员和保洁员,达到了既保护好乡村环境,又推进脱贫的双重效果。

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维护、运营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棠树乡带去了好景与财气,也为党委、政府凝聚了民心。棠树乡党委书记胡俊说道:“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还将结合实际,大力推进‘路长制’,把农村公路建成风景路、致富路,让好路带来好‘钱’途,为全乡群众致富、乡村振兴提供更好保障。”廖明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