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不二斋


关于“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个故事的前沿脉络贯通了整个北宋的前期与中期。甚至直接关系到了大宋的江山社稷。

这个故事讲的是宋真宗继位以后,一直无后,后来后宫有两位嫔妃,一位是刘贵妃,一位是李宸妃,两位贵妃同时有孕。皇帝非常高兴就说谁要是先生下皇子,谁的会被孩子立为太子,母亲立为皇后。后来李宸妃先生下皇子,但是刘贵妃为了自己的利益,偷偷的安排人用狸猫的尸体换走了孩子,并污蔑说李宸妃生下妖孽,宋真宗非常生气将李宸妃打入冷宫。后来刘贵妃也生下了皇子被立为了皇后,苍天有眼,刘贵妃的这位皇子没过多久夭折了。而当年被换走的李宸妃的儿子其实被悄悄的送到了宫外,这时就被接入了宫中,后来继位便是宋仁宗,再后来在包拯的努力下真相大白,李宸妃平冤昭雪。

而另外有一个版本就是刘贵妃一直没有怀孕,而李宸妃怀孕了,刘贵妃非常的不开心,认为如果其他皇妃生下子嗣,会影响自己的地位,于是用狸猫的尸体换走了孩子,并污蔑说李宸妃生下妖孽,李宸妃被打入冷宫。孩子本来是要被刘贵妃杀死,但是派去淹死孩子的宫女寇珠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悄悄的把孩子送出宫外,交由赵匡胤的儿子八贤王赵德芳抚养。宋真宗是赵光义的儿子,一直再也没有后代,就想在宗室里面选一个孩子做太子,这时就把其实是自己儿子的八贤王之子选上了。后来还是在包拯的帮助下真相大白,刘贵妃被处死,李宸妃被释放,这名孩子继位,也就是宋仁宗。

尽管两个版本略有不同,但结局是相同的,真宗真正的儿子被找回,李宸妃的冤屈被洗刷。这个故事精彩淋漓的呈现了各种忠奸是非的人物,非常有故事性,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历史上真的会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吗?

宋真宗皇帝赵桓,是宋太宗的第三子,原本的皇位与他并没有关系,但是在太宗皇帝最有能力的长子赵元佐,因为父亲将太祖皇帝的儿子赵廷美被冤死之事感到不平,就在一次宴会上因酒醉纵火,被废为庶人。二子赵元僖因为被当做准太子,与大臣各种结交,最后也莫名奇妙的“早朝回府,暴病而亡”之后,被立为太子。

或许正是自己的太子之位来的莫名其妙,所以他根本就没有做好做太子的准备,与他的两位哥哥相比,他更加谦逊和平和一些。再加上成长环境中有大伯和父亲这样性格强硬的人存在,赵恒多少骨子里有些软弱,所以后来的澶渊之盟的时候,明明对辽作战处于优势,但真宗皇帝并未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反而尽快与辽人讲和,每年还有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给辽国。

说道送岁币,这里还有个小插曲,宋朝派去辽国洽谈岁币数量的使臣名叫曹利用,这个曹利用与辽国达成一致后回到宋朝之后,赵恒急忙问金额,曹利用不敢直说,只好竖起3根指头,赵恒以为是300万两,大惊失声脱口道:“太多了。”过了一会又自我安慰道:“是太多了,但就此把事情了结也好。”等知道是30万时,如释重负,转忧为喜,对曹利用大加赏赐。300万两如此庞大数额,真宗皇帝都能妥协,如此其实更能看出他骨子里的软弱属性。

一般属性软弱的人喜欢的另外一半,往往是性格强势的类型,大方面叫互补,小方面讲叫习惯性受虐。你可以观察一下你周围的夫妻,很多都是这种情况。而真宗皇帝虽然是皇帝但是同样逃不过这个心理怪圈。他一生后宫佳丽三千,但独独宠爱刘娥一人,这个刘娥便是狸猫换太子故事中刘贵妃的原型。

刘娥(968年—1033年),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恒皇后,这刘娥家里原本是五代时期官宦世家,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据说,母亲生她的时候,曾经梦到明月入怀,估计觉得是姮娥转世,于是取名刘娥。后来父亲出征战死,刘家便家道中落。后来刘娥辗转多地就,嫁给了善作银器的一名工匠叫做龚美。宋真宗赵桓此时已经是作为准太子身份掌管开封府,因为府里要锻造玉器,所以家人常来往于龚美的银器铺。

一日这龚美和赵桓府中的指挥使张耆交流后得知,身为王子的赵恒要选择一些侍婢姬妾入府,尤其最好是四川女子,而刘娥从小就生活在四川,而且非常貌美。这龚美也是心大,为了功名富贵竟然不惜让自己的结发妻子去冒充选秀。吃惯了山珍海味的赵桓,一眼就看中了这个不一样的女子,此时的赵桓有十五岁,而刘娥也是十五岁,可以推断,在这样的一段感情中,刘娥应当是慢慢占据了主动权。

可是好景不长,太宗皇帝要给赵桓册立正妻,赵桓的乳母秦国夫人因为与北宋开国将领潘美的女儿潘氏交好,所以想要让潘氏当选,但是赵桓自然想要让刘娥当选。于是在有一次宋太宗闲聊时候问她:“我觉得最近一段时间恒儿有些精神不振啊。”秦国夫人便有意无意的说道,就是因为最近宠爱一个街头卖艺女刘娥,此女很会勾引人。宋太宗非常生气,认为儿子沉迷女色都是因为这样的女子。命人立刻将刘娥遣送出府。赵恒无奈,只能把刘娥藏到自己最信任的指挥使张耆家中,册立潘氏作为王妃。

这潘氏也是命苦,身体可能不太好,再加上赵桓的心不在自己的妻子这里,屡屡去张耆家中与刘娥偷情。诸多原因下,潘氏仅仅过了六年就去世了,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没有子嗣。潘氏去世两年后,太宗又赐婚于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郭氏。年十七的郭氏初封鲁国夫人,不久又晋封秦国夫人。又过了十五年太宗皇帝去世,真宗皇帝继位,刘娥才真正的熬出了头,被真宗皇帝接入宫中,此时刘娥虽然已经三十六岁,但是赵桓对她依然痴心如故。

1022年(宋真宗乾兴元年),宋真宗驾崩,刘娥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而继位的宋仁宗仍然以母相待。仁宗皇帝赵祯,生母李氏,这名李氏并不像狸猫换太子中所说和刘娥平起平坐,而是最早在刘娥入宫时带入宫中的侍女。真宗皇帝独宠刘娥可惜刘娥一直未孕,最后想出了一个“借腹生子“的办法,恰巧这位李氏声称梦到仙人降生为己子,于是刘娥就把李氏作为了目标,最终达到目的,李氏顺利生下了仁宗皇帝赵祯。

因为真宗皇帝对刘氏的宠爱,又不想因为她无子嗣而受到群臣不满,于是对外宣传这个孩子是刘娥所生,交由刘娥抚养。并且将刘娥立为皇后。李氏因为生子有功逐渐被封为李宸妃,这位李娘娘在四十六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到死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太子的亲生母亲而骄傲。

真宗后期,刘娥强硬的性格逐渐展现出来。她将势力延伸到朝堂,她结交丁谓、曹利用等人,打败了以寇准为首的势力,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刘娥临朝称制之后,罢免了“权相丁谓”,又因谋反罪处置了曹利用,这样刘娥便独揽了政权,1024年(宋仁宗天圣二年),刘娥“违制”,没有着后妃服饰而是身穿帝王龙袍,参加宋廷的册封大典,足见她的野心。但是当有臣子上书时,请刘娥“依武后故事”, 均暗示刘娥称帝。刘娥将鼓动她称帝的奏章撕碎,掷于地上,表态说:我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可见她并不是毫无底线。

刘娥去世之后,宋仁宗的身世便大白于天下。有人告诉仁宗:“刘后非陛下真正的母亲,陛下的母亲是李宸妃,已经过世了。宋仁宗这才明白,原来刘娥并非自己生母,而生母李妃至死都不得与自己相认。这样真相让善良纯厚的仁宗皇帝悲痛欲绝,几日不能上朝,并下诏自责。八贤王的原型,太宗皇帝第八子,真宗皇帝的弟弟,仁宗皇帝的叔叔赵元佐此时告诉仁宗皇帝,皇帝的生母李氏是被刘娥给害死的。仁宗皇帝一听更是非常吃惊,派兵包围了刘娥亲眷的府邸,并遣人到李妃灵柩所在的洪福院查看,结果发现李宸妃被以后礼下葬,在水银养护下,面色如生。此时仁宗皇帝才知道,李氏并非刘娥所杀。

整个这个过程,史书上称为“仁宗认母”但是这样的故事传到了民间,版本就不一样了,逐渐演化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狸猫换太子”。而为什么原本无罪的刘娥,却被编纂成十恶不赦的元凶呢。纵观刘娥一生,喜用帝王服饰,独霸朝政,至死不肯还政于宋仁宗,这样的行为,在北宋重文轻武的风气下,显得非常格格不入,大部分的文人对这种违制行为非常的痛恨,于是在各种文学创作上对刘娥多加诋毁。以至于到后来宋仁宗不得不下旨:朝廷和民间皆不得对太后临朝时期的往事妄加议论。更加起到了欲盖弥彰的作用。

故事终究是故事,历史还是历史,当初的真相或许早已经掩盖在了刀笔吏的笔耕不辍之下,人性的光辉一直在长河当中熠熠闪耀,变成故事的历史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忠奸是非,而变成历史的故事是为了让我们知道千年前的人们和你同样面临多种选择,而真正能给予人生答案的只有自己。


伦语说历史


狸猫换太子是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原型出自清末小说《三侠五义》里的经典桥段,后来不断改编出现在各种不同的舞台上,故事发生在北宋真宗年间,宋真宗的俩妃子,刘氏和李氏同时怀孕,在那个母以子贵的年代,俩妃子争风吃醋,恃宠而骄,而真宗被弄的很烦,最后索性立下圣旨,谁先生下皇子谁就立为皇后。

十月怀胎,眼看分娩将近,没想到李氏先生下皇帝,但是在分娩夜里,被大内的侍卫和刘氏换成了一只狸猫,真宗知道后大怒,认为是不祥之兆,遂将李氏打入冷宫,而真正的皇子则被刘氏抚养长大。

长大后的孩子接替了真宗,执掌江山,而且刘皇后也顺利的成为皇太后,公元1034年,刘太后去世,这个秘密才被逐渐揭开,仁宗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仁最后查明,自己也可能是刘氏亲生,此事就因此而搁置下来。

而这件事则被称为狸猫换太子。


古大少爷


这事发生在宋真宗时期,他的两个贵妃西宫刘贵妃,东宫李贵妃,当时都有了身孕,谁先生下太子谁就被立为正宫娘娘即皇后。

就在李妃分娩之际,刘妃命令太监郭槐把狸猫剥皮,用礼品盒装着换下太子,叫宫女运出宫淹死,并且说李妃生了个妖怪,让皇上把李妃打入冷宫。宫女不忍心淹死太子正坐在河边哭,正巧被八王千岁的太监陈琳踫到,救下了太子,并在八王的帮助下,抚养成人,并且做了皇帝,他就是宋仁宗。


风轻云淡75281


这事发生在宋真宗时期,他的两个贵妃西宫刘贵妃,东宫李贵妃,当时都有了身孕,谁先生下太子谁就被立为正宫娘娘即皇后。

就在李妃分娩之际,刘妃命令太监郭槐把狸猫剥皮,用礼品盒装着换下太子,叫宫女运出宫淹死,并且说李妃生了个妖怪,让皇上把李妃打入冷宫。宫女不忍心淹死太子正坐在河边哭,正巧被八王千岁的太监陈琳踫到,救下了太子,并在八王的帮助下,抚养成人,并且做了皇帝,他就是宋仁宗。


温暖冷知识


利益熏心,何况是在古代,阿弥陀佛


奔3女汉子


包文正的一个案件。


13760382447


一堆女人死磕,拿生命换富贵,最终让最后的反面人物获胜的故專。


你画画


狸猫换太子讲北宋宋真宗时期,后宫争权夺利将一狸猫换走刚出生的太子的故事


烽火照狼烟69


讲的是传统的大花狸血统的尊贵


潇神艺术


用扒了皮的狸猫把太子替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