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待有些人通过网拍的方式参加国外的艺术品竞拍的行为?

张学锋艺术品圈顽主


所谓网拍,是网络经济繁荣以来的新的拍卖形式,它的优点是灵活、便捷,范围更广,可操作性更强。和传统拍卖不同的是,网络拍卖,脱离了实物展示的细节,加大了竞拍者的投资风险。

笔者也亲自参与过网络竞拍,第一感觉是,假货较多,说白了就是可信度差,即使是珍藏级或顶级藏品,上了网拍之后,似乎也成了假货、水货。

纵观近几年的网络拍卖市场,感觉有以下几个方面急需加强:

一、规范网拍市场建设,健全资质管理,取消无资质的拍卖单位。

二、加大培训力度,扶持一批有后劲、有前景的企业。

三、规范拍卖行为,健全拍卖备案制度,使拍卖活动呈良性发展态势。

四、健全审查监督机制,建立监、管、扶的长效机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今古探秘


怎么说呢,网络时代,资讯的发达,为人类的交流沟通提供了便利,但也为假货赝品提供了可以自由流通的平台,尤其在文物与艺术品上,赝品肆虐,即使很有眼光、或很有鉴定能力与艺术欣赏水平的人,也往往在文物与艺术品拍卖中,眼睁睁的对着艺术赝品而迷惑,以至于帮人或自己拍回了赝品,使自己与客户受到极大的损失。


贝利尼《维纳斯照镜》:货真价实,如果网上有拍品,肯定是赝品


为此,如果在网上进行艺术品拍卖竞拍,很容易招惹赝品上身,使自己的金钱受到损失。但也不敢说赝品泛滥,没有真品。尤其是一些现在正要出名或者名气已经具有、但还不响的国外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基本上可以保真,但你必须要弄清楚他们所合作的拍卖机构到底是一所怎样的机构,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是经常合作的还是偶尔合作的?而一些拍卖机构本就没有和艺术家合作,而是在市场收购回来一些人的艺术品进行拍卖。这些都直接影响到那些受拍品的成色是否保真。还有,一些艺术史上早已故去的艺术大家的艺术品,如果在网上拍卖,往往都是糊弄人的,尤其是现在国内的拍卖机构,大部分拍品是不可信的。这既是国情,更是国人道德沦丧所致,为此,在一个没有道德的社会,你还指望他们诚信吗?

如图:有这样功底的艺术家,很容易临摹一幅西方有名的油画作品,来以假乱真


何况,即使面对面交易,也难免失手,何况互不见面的网上呢?也许你在网上看到的图片确实是真的,但竞拍成功后,到你手上的拍品,确是货真价实的赝品,由于拍卖会上,通常并没有保真的条例,你又怎么去维权呢?

上图高更作品,很多仿制品在画廊陈列


昊愚堂夜画


悟空小秘书邀请,导游郎随手一答。如果个人喜欢,通过网拍的方式参加国外的艺术品竞拍,买的又是国外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品,导游郎对这种行为不做评论。

如果通过网拍的方式参加国外的艺术品竞拍,买的是中国艺术品,如古代瓷器、玉器等,导游郎认为这不可取,理由如下:


一、拍卖本身并不保真,网络拍卖还没法去预展现场鉴赏拍品,光看图片就更没有办法鉴定真假了。

二、国内找到合适艺术品的可能性很大,没必要到国外去买。

三、很多国外的艺术品拍卖很可能就是国内的人拿到国外去操作的。

四、只要是中国文物,不管什么原因流失到国外的,导游郎都认为没必要通过拍卖买回来,代价太大,买不胜买,除非该文物有特别重要的历史价值。只要整理好资料,让国人知道哪些文物在哪,需要的人自去参观学习就行。如果是被以不正当手段偷盗或抢劫出去的文物,可以同时展开追索。

五、特别是以前作为外销产品的艺术品,再高价买回感觉是对前人劳动的不尊重,更不应该去竞拍了。

导游郎认为,如果可能,最好花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发展完善国内的艺术品市场,让世界上的人来国内竞拍,这才是文化产业的正道。


导游郎


这是一种进步国内拍卖就几个人玩不带外人玩让他们自娱自乐吧!开发多种渠道让古玩爱好者交流学习互换藏品我想藏友们一定很开心!


美羊羊20770


还是小心慎重为好,首先得看某网知名度信誉如何,所谓专家专不专业权不权威客不客观,须从多方面論证方可。首先得自己有某拍品较深的专业知识和独到眼光及见解,如上有这方面的经验才可去参与,不然就是你在暗处,从影视上不能弄请真伪,影视上打出的拍品往往同实物相距甚远。


市井平民2


这是个人实力的象征,知识的积累,见识广博,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才敢下手,属于行家里手。


王志刚7936


新模式还没完善 藏品没有保障 真正的投资商不会在这上面. 现在比较混乱 赝品太多


用户102573110411


就是一种潮流说法而已,真的交易还不是得面对面,看准了才出钱,也许你觉得200块钱上网买个20块钱的假货你觉得值得,那也没问题,艺术品嘛,本来就是你情我愿,一个愿意买一个愿意卖,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