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山西名家對糖友的十二條忠告丨乾貨

作者:張建銀 中醫扶陽派鄭盧醫學傳人、身心靈整合療愈師、蓮花身心醫學創始人

一.筆者在對糖尿病病理十多年的研究過程中發現,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情緒容易急躁,愛發脾氣,也即中醫所說的肝鬱、肝氣不舒,而肝氣乘脾則會引起消化系統(包括胰臟)的紊亂。從現代生理學上看,肝臟和胰臟之間也存在著十分緊密的結構和功能關聯。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療中,絕不能忽視對肝的調理,以筆者自身的經驗來說,調理糖尿病當以調肝為主。

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山西名家對糖友的十二條忠告丨乾貨

二.中醫認為,糖尿病乃長期的脾胃失調所致,其治療當以補脾為要。此類證型患者,在發病初期,大多飲食不節,體胖腹大,大便失調,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大多舌苔白膩溼滑,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脾虛體質。此類患者日常往往思慮較多。治療上,以中醫藥調理脾胃,同時配合道家的站樁功為宜。


三.糖尿病患者中,很多都伴有腎虛腎寒,以姜、桂、附為主的昇陽湯或中成藥金匱腎氣丸調理,往往可見效。此類患者中,發病一兩年或未長期服用降糖類西藥的,較好康復;病程至七八年或長期服用降糖藥的,則上述調理一般效果不明顯。


四.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是飲食不節,不多運動。這類患者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一定要遵循“六字方針”——管住嘴,邁開腿。


五.筆者在長期的診療研究中發現,有些糖尿病的形成與電磁輻射有很大關係,如高壓線下房屋的居住者、微波站的檢修人員以及長期與電子設備打交道的人,糖尿病的發病率都高於正常水平。此類患者,在進行治療的同時,一定要及時離開高輻射的工作生活環境。(此觀點為筆者個人的研究結論,不代表當前科學、醫學觀點)

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山西名家對糖友的十二條忠告丨乾貨

六.糖尿病的形成,與人體脊椎的變位卡壓也有深刻關聯,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著頸椎一椎、二椎、胸椎八椎、十二椎和骶椎的變位受限。因此,糖尿病的治療,除了臟腑機能的調理修復,也須重視脊椎問題的診查和處理。

七.糖尿病的療愈其實並不複雜,遵照醫囑,將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管住嘴,不亂吃喝,在康復期間,須嚴控飲食,邁開腿,餐後半小時多運動,在此之上,辨證用藥,如此能將血糖穩定六個月左右,即可初見成效。但筆者在實際診療中發現,幾乎沒有人能在要求時限內嚴控飲食。中國人普遍有一種觀念,人活一世,全在吃喝,“吃”乃人生第一大事。調理糖尿病,如果不能控制飲食,則任何治療都是沒有意義的;如不能控制飲食,則糖尿病患者大可不必花錢受罪,這是筆者的衷心勸告。

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山西名家對糖友的十二條忠告丨乾貨

八.糖尿病人十之八九都會服用降糖類西藥,但基本所有的降糖藥如二甲雙胍、拜糖平、諾和龍等長期服用,都會造成脾胃不適和性慾、性功能減退,而其對肝腎的損傷則是眾所周知。在此筆者衷心勸告,在診斷糖尿病初期,不要輕易接受西醫醫院的治療方案,立馬服用降糖藥。此時,如果尋到一位好的中醫師予以辨證施治,則可能很快見效,往往能完全康復。一旦服上西藥一段時間後,再進行中醫調理就相對比較困難了。糖尿病初期患者,採取中醫調理是最明智的!

九.糖尿病患者儘量將自身體重控制在標準體重的正負20%以內,如果脾胃較差,晚飯儘量少吃,據筆者的長期觀察,一日三餐中,晚飯的升血糖效應最為明顯。

十.糖尿病久病者,一定要注意,不能多飲酒。糖尿病久病而好飲酒的人,很多會變成糖尿病+痛風,苦不堪言。


十一.糖尿病久病者,容易併發眼睛的黃斑病變。筆者曾接觸過一位患有眼底黃斑病變的糖友,因無法管控自己的飲食,血糖得不到控制,現已雙目失明。筆者忠告,已併發黃斑病變或有此預兆的患者,一定要十分嚴格地控制穩定自己的血糖水平。

糖尿病是不死的癌症?山西名家對糖友的十二條忠告丨乾貨


十二.糖尿病久病者,有的會在醫院長期輸液以控制血糖,而從中醫上看,糖尿病長期輸液,會導致“心包寒溼”,誘發急慢性心臟疾病。筆者所接觸的另一位糖友,便是因為長年輸液而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過世。筆者忠告,糖尿病患者在輸液降糖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心臟的保養調理!


如有糖尿病等慢性病,或其它健康問題,可私信或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