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藝術博物館 | 美術展覽 | 文創 | 公共教育 | 綜合服務


灞上有灞水,灞水有灞橋。灞橋在古代是送別親人朋友的離別之地,出了灞橋就代表真正出了長安城。離別之時必然折贈一枝灞橋柳,寄託無限的思念。唐時,灞柳、灞橋、灞水、灞陵等等詞彙成為了離別的代名詞,“灞柳送別詩”成為如“曲江詩”一類的特定題材詩歌主題,“灞橋風雪驢子”更是成為後世詩歌、繪畫創作中的一種特定的文化符號,用來表達失意、羈旅的感傷。之後“灞柳風雪”,也被列為了關中八景之一。但你知道嗎,其實歷史上的灞橋曾經修修毀毀無數次,它從來都不是一座橋!現在已知發掘到的灞橋遺址就有好幾處,如漢代灞橋遺址、隋唐灞橋遺址、元代灞橋遺址、清代灞橋遺址,以後還會發現多少都是未知。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灞橋位置變遷示意圖

原圖出自《歷代灞橋位置變遷及原因探析》


由於漢長安城位於隋唐長安城西北方向,秦漢時期的灞橋則更靠近渭水的段家村附近。根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渭水》記載:“霸水又北經積道,在長安東十三里,……水上有橋,謂之霸橋。”灞水乃長安八水之一,發源於秦嶺,而後與滻河相匯,一同注入渭水。而作為東西方向的通行要道,長安要衝之地,灞橋的存在則顯得彌足重要。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秦代的灞橋早已不存,而漢代的灞橋則在王莽時期,毀於一場大火。《漢書·王莽傳》記載:“乃二月癸巳之夜,甲午之辰,火燒霸橋,從東方西行,至甲午夕,橋盡火滅。”後來查明,是東邊逃荒的饑民蝸居橋洞中烤火取暖,從而引發了大火。王莽因此開倉放糧,賑濟饑民。並且為了討吉利,改“霸橋為長存橋”。2000年7月,在灞河段家村附近就發現了一處年代在西漢末到東漢前期的大型水上建築遺址。在《灞河漢代大型水上建築遺址的調查、勘探與試掘》中提到:“其地理位置處於秦漢東西大道上,是出入漢長安城東面的必經之路。”經過推測論證,極有可能是漢代灞橋遺址。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灞河段家村漢代大型水上建築遺址

圖片來自《灞河漢代大型水上建築遺址的調查、勘探與試掘》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2005年10月發掘回填後被大水衝出來的箱體木構件


而“隋唐灞橋”,始建於隋文帝楊堅開皇三年,是一座多孔石拱橋,比趙州橋還要年長二十歲。”它的使用時間跨度很長,歷經隋唐、五代,到了北宋代哲宗元佑年間,還曾“覆唐碑七百餘通於橋身”對這座灞橋進行過修葺,後南宋廢棄。在唐代,因為“來迎去送 ,至此黯然 ”,灞橋也稱作“斷魂橋”。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1994年“隋唐灞橋”發掘現場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1994年“隋唐灞橋”發掘現場


1994年,村民無意中挖出了隋唐灞橋的一角,接著四座灞橋橋墩便被清理出來。橋墩為船型,每個寬約2.5米,長約9.5米,預測其總長約四百米,這也是中國目前已知發現的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聯拱石拱橋。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1994年“隋唐灞橋”發掘現存

圖片來自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官網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1994年“隋唐灞橋”發掘現存

圖片來自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官網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1994年“隋唐灞橋”發掘現存

圖片來自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官網


2004年的10月1日,一場大水過後,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灞橋鎮柳巷村的灞河河道上的隋唐灞橋再次顯露於河床,不同於1994年的發現。這一次,共有十一座青石石墩暴露於河床,場面十分震撼。但這一切彷彿是海市蜃樓一般,沒過多久便又沉寂於河床中。而後期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灞橋遺址,以及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建立了灞河生態溼地公園。雖然我們無法再看到它們的身影,但請不要失望,沉睡於灞河下大概才是它們最好的歸宿。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隋唐灞橋文保碑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2004年裸露河床的“隋唐灞橋”

圖片來自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官網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2004年裸露河床的“隋唐灞橋”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2004年裸露河床的“隋唐灞橋”


2004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清理隋唐灞橋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另一座石橋橋墩,經過考證確定為元代灞橋遺存。接著經過推算橋墩排列方向,不遠處又發現了兩座古橋橋墩。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元代橋墩石材與木樁

根據陝西行臺中丞張養浩撰寫的《安西府咸寧縣創建灞橋記》得知,元代灞河沒有橋樑通行,有一個叫劉斌的人,在體會到渡灞的艱難後,決心修建一座新灞橋。在他的感召下,地方官民紛紛捐款,新石橋得以建成。當然,這座石橋也沒能逃過被灞水沖毀的命運。到了清代,灞河更是比以往寬了很多,泥沙淤積建造難度加大。就這樣修完了被沖毀,毀完了再修,經歷了一次次修修毀毀的循環。實在沒辦法,冬春枯水期就搭建木橋通行,夏秋就只能靠坐船。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清道光十三年,巡撫楊名颺負責重修灞橋。這座橋借鑑長安縣灃河普濟橋柏木打樁、碾盤作底等方法修建而成,取得了成功。這座灞橋,也就是足立喜六來到中國拍攝的灞橋,並且一直沿用到了建國後。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清代灞橋

足立喜六拍攝於1906年至1910年期間

圖片取自三秦出版社2003年中譯本《長安史蹟研究》


而到了1957年,為了滿足現代交通需求,“清代灞橋”在保留下來的橋墩基礎上,被改造成了鋼筋混凝土式現代橋。直到2004年,爆破拆除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接著其原址被一座更加現代化的公路大橋疊加取代。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1957年改造後的灞橋

圖片取自《清代潮河橋紀念一一一座失去的歷史豐碑》


鬥水上千年,倒下“屍骸”無數,成就了一部灞橋風雲史!


今日灞橋生態溼地公園


與灞河鬥了一千年,留下殘骸無數,這部灞橋風雲史真真是叫人驚心動魄。這些灞橋們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完成了它們特定的歷史使命,同時也見證了人類社會橋樑建造技術的進步。可能今後還會有更多的灞橋遺址重現人間,向我們展示它們的傳奇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