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28歲的羅先生是一名傳說中的程序員,經常加班的他每天對著電腦碼程序起碼十個小時以上。像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一樣,工作之餘他也是低頭刷手機,可以說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基本上都是低著頭。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漸漸地他開始出現頸肩部酸脹,隨後出現上肢麻木疼痛,雙下肢肌力減弱等症狀。不久前羅先生感覺症狀加重,甚至徹夜難眠。在家人的陪同下羅先生前往長沙大型醫院求醫,診斷為“頸椎間盤突出症”。建議行傳統的開刀開放手術治療:“頸椎間盤摘除、椎間cage植骨融合、鈦板內固定術”,或“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羅先生一想到要在脖子上開刀真是膽戰心驚,“開放手術動刀子不說,之後的住院時間還不短,家人需要抽出大量時間護理,而且費用也不低,做下來需要花至少4-5萬元。”羅先生表示,無論是人力、物力、財力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遲遲不敢做出手術的決定。

回到株洲後,羅先生得知在市中心醫院可以進行脊柱的微創手術,治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等疾病,便立即趕往脊柱微創外科就診,胡凱主任經過詳細的檢查後,制定了周密完善的手術方案,為了讓患者術程更舒適,建議在全麻下為其實施“經皮頸椎後路內鏡下椎間盤髓核摘除術”。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在胡凱主任細心解釋下,羅先生了解了此項微創手術方式的優缺點,最終他表示:“微創的手術方式是我可以接受的,而且整個過程中,胡主任表現得很有信心,這樣我也覺得安心。而且費用比我在長沙諮詢的要少很多。”

胡凱主任為羅先生進行的這項微創手術,用時二小時,出血量僅為5毫升,創口只有1釐米。因為手術是在內鏡可視下進行,醫生可以更精準地操作,避免神經損傷。術後羅先生表示:其疼痛和麻木的症狀完全消失,二天後即可出院回家。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頸椎間盤突出症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頸椎間盤突出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脊柱疾病之一,發病僅次於腰椎間盤突出。主要是由於頸椎間盤髓核、纖維環、軟骨板,尤其是髓核,發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變後,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導致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椎管內,從而造成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和脊髓受壓,嚴重時發生高位截癱危及生命。  

頸椎病的表現

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大,很多人都經常嚷嚷著脖子痠痛,這往往是頸椎在作怪。頸椎在發病之前,會根據病情嚴重程度給我們發出各種各樣的信號。到底哪些信號是在預示頸椎病的到來呢?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1、 頸部疼痛

後頸部疼痛,用手向上牽引頭頸疼痛減輕,向下加壓則加重為頸型頸椎病。

2、 上肢放射性疼痛

頸部疼痛並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多為神經根型頸椎病。

3、 眩暈

閉眼向左右旋轉頭頸時,感覺偏頭痛或眩暈,則為椎動脈頸椎病。

4、上肢麻木,指尖尤為明顯

毫來由的上肢麻木,指尖尤其明顯,神經根型頸椎病。

5、 突然摔倒

走路可能會突然摔倒,或者腿部有打漂的感覺,手中持物突然落下,可能為脊髓型頸椎病。

如何預防頸椎病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1、枕頭應該是能支撐頸椎的生理曲線,並保持頸椎的平直,亦可去枕平臥,臥硬板床。

2、保護頸部,避免“揮鞭樣”損傷。

3、行頸部適當功能鍛鍊,比如做“米”字操。

4、注意頸部保暖,頸部受寒冷刺激會使肌肉血管痙攣,加重頸部損傷。

頸椎保健操

1、雙掌擠頸法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雙手十指交叉抱在頭頸後方,使兩臂關節儘量外展,然後用雙手掌擠壓後頸部若干次。接著,雙肘儘可能內收,雙掌用力擠壓頸部的左右側。

2、拔頸法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雙手十指交叉抱在頸後,向上用力拔頸若干次,然後雙手掌托住下額,輕輕向上託推頸部若干次。

3、拿肩肌法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頭偏向左方,用左手捏拿右肩肌群;然後頭偏向右方,用右手捏拿左肩肌群。

4、拿後頸法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一手放在頸後,以拇指與四指分開夾住頸後部肌肉,從上往下拿揉頸後肌,然後再從下向上揉拿。

5、點穴法

點揉風府、風池穴各200下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相關鏈接

胡凱主任介紹,“脊柱內窺鏡手術系統”可以治療頸、胸、腰椎的退行性病變。尤其是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等。目前國內應用該技術開展頸椎間盤突出症微創治療的醫院較少。與傳統開放手術技術相比,在擁有良好臨床療效的基礎上,避免了傳統手術的諸多缺點並減少了相關併發症的發生,具有高效、微創、保留了頸椎的活動度,同時降低了手術成本、減低了臨近節段退變的發生率以及能更早的返回工作等諸多優點。且一個小切口就能解決困擾患者多年的問題。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市中心醫院脊柱微創外科團隊本著追求儘可能減少手術創傷,減少患者手術本身帶來的傷痛,以微創為特色,採用豐富的手術方式,為每位患者提供個體化診療,通過分析患者病情,整合最新微創理念,保證醫療質量。胡凱主任表示:“脊柱微創外科團隊會一直在微創治療這條道路上用更加精湛的技術為脊柱患者保駕護航。”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專家名片

28歲男子每天用電腦加手機十小時以上,結果躺上手術檯

胡 凱:主任醫師,畢業於南華大學,現任株洲市中心醫院脊柱微創外科主任,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碩士生導師,省中西醫結合委員會脊柱分會委員,株洲市骨科專業委員會秘書,株洲市脊柱、脊髓損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獲“株洲市首屆好醫生獎”,多次獲“優秀工作者”等稱號。

從事骨科專業25年,對脊柱常見病、疑難病的治療、手術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成功主持完成株洲市首例全內鏡下頸椎間盤突出手術,並主持開展全內鏡下完成頸、胸、腰椎各類手術。對於頸椎病、頸椎管狹窄、頸、腰椎間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的微創手術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通訊員:事業發展科 宋 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