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曾翻山越岭来看我?“日光城”——拉萨

引言:作者不是一个旅行者,也不提倡大家说走就走的旅行!我既不想告诉任何人我有多牛X,也不想任何人因为看了我的文章和自己说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抱歉拖更了两天,俗话说好饭不怕晚,相信大家深知古语的深意。

十一天的路程终于到达心中的那个地方——“日光城”拉萨。

拉萨古称“惹萨”,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拉萨”,藏语翻译为口头语言“是”,做事只需敬顺佛圣旨意,如理即化,亦表示精确,不容置疑与改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是通“寺”与“侍”。此地以佛寺立城,故名拉萨市。史籍上第一次出现“拉萨”二字,见于公元806年藏王赤德松赞所立《噶琼寺碑》,其中有言:“神圣赞普先祖松赞之世,始行圆觉正法,建拉萨大昭寺。”由此可见,拉萨的城名,已经出现了近1200年了。

你是不是也曾翻山越岭来看我?“日光城”——拉萨

我们选择修整的地点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纵横机车俱乐部“,而是选择一个富有诗意的地方“那不错客栈“。

没错——也正是那个“纳木错”的谐音。

纳木错,蒙古语称“腾格里诺尔”(或“腾格里海”);藏语全称为“纳木措普摩”,意为富裕天湖(或天湖、灵湖或神湖);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

当然在这个地方我又结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一帮来自天南地北的人被莫名的吸引到这个被改造后的农家小院,谁也不知道谁叫什么,做什么,又是为什么而来。

别问我为什么来拉萨,好吗?好的。

很多人好奇我为什么总喜欢说“好的!”,因为我喜欢大冰的书吗?

并不是诶,我是因为他写了一本《好吗 好的》才喜欢上这个作者的。说起大冰在我去西藏之前并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或许那会也有可能在西藏,或者是云南丽江的火塘边弹着吉他唱着民谣。

很多年后有一个朋友和我说看了一本书和你描述的故事很像,作者名字叫大冰。很好奇的看了之后就喜欢上了,尤其是那本《好吗 好的》。

你是不是也曾翻山越岭来看我?“日光城”——拉萨

到拉萨的那天已是天黑,四两摩托车轰鸣的走进了“那不错”。

估计我们的高调引起了很多人的余光,四个风尘仆仆的老男孩摘下头盔的瞬间简直就是一个野人般的存在。

“我们需要四张床位,谢谢!”

“好的。”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好的”并且能说着这么亲和的感觉。“好的”姑娘就从这里认识了。

“上下铺?这么小能睡吗?”

“大排你这公主病真受不了你,那我就勉为其难的睡你上铺好吗?”

一路的风尘仆仆就别难为一个小姑娘了,你个直男癌!你没看到人家满脸的嫌弃吗?

四人卸下一身装备的时候满地的泥土弄得都不好意思了好吗?还好意思在乎这上下铺?

“那你们还住吗?”

“住···住···住···肯定住哇,不好意思啊,朋友公主病犯了别在意!”

“好的。”

心里很好奇为什么姑娘这么喜欢说“好的”而且还是同一个语调。

“好的。”我也学着她的的语调礼貌的回敬,已表示这个宁静夜晚的打扰。

你是不是也曾翻山越岭来看我?“日光城”——拉萨

拉萨不愧是日光城,清晨的阳光是多么的温暖。想想在海子山的遭遇心里就一阵后怕。这么好的天气怎么能少了一杯可乐?嗯哼?

“给我一瓶可乐,谢谢!”

“凉的?还是常温的?”

原谅我作为一个南方人”L“和"N“分不清,

”娘?“

”我这么爷们怎么可能“娘”?肯定要冰的啊!“

“好的!你的“冰”可乐!“好的姑娘被我的一句玩笑话给逗乐了。

她的气质和很多藏飘的小姑娘一样,一身亚麻着装,笑起来像一朵格桑花一样灿烂,纯真!

“别笑了行不行?我有六块腹肌信不信?我很man好吗?”

“好的!”

噗······一句“好的”气的我歪着脑子哈士奇式的看着她。虽然仅仅两个字只是出于礼貌,但事实上却没有一丝丝让人讨厌的傲娇。

可是我傲娇啊~

转头便懒散在阳光之下,让我抽根烟享受一下这死而复生的感觉。

你是不是也曾翻山越岭来看我?“日光城”——拉萨

细细的回味着近五千公里半个月的路程,还有我的整个的年少青春。

拉萨——我终于找到了你!

“诶···你们不要出去走走吗?”

诶什么诶?我有名字好吗?你咋不称呼我B?我在思考人生好吗?可乐砸你信不信?

“好的!”我也学着她的口气!

“这边是城关区,离布达拉宫、大昭寺很近,步行十分钟······还有东边还有一个寺庙·····”

“好的!”

故事还在继续,拉萨即是你的终点也是你的起点。

”我在路上走着,遇到了你,大家点头微笑,结伴而行。

缘深缘浅,缘聚缘散,该分手时分手,该重逢时重逢。

惜缘即可,不必攀缘。

随缘即可,无需强求。

若有缘再聚,给个微笑就好。

若无缘重逢,别忘了我就行。“——大冰《好吗 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