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為何不用電動自行車代替摩托車?

佛經緣


臺灣不是不想用,而是臺灣本土的電動自行車極其垃圾。臺灣本土廠商又不給力,其實何止是電動自行車啊,臺灣島內搞保護政策,保護本土汽車業,納智捷這個牌子聽說過沒?就是臺灣的,保護這麼多年,保護出啥來了?大家去搜索納智捷這個牌子,有幾個人說它好過?

臺灣不是沒有對電動自行車給予補助,我把補助列給你們看:


剩下的我不列了,臺灣所有的城市對於電動自行車全部有補貼。

補貼了這麼久,臺灣生產出像樣的電動車了嗎?

我們來看一下具體的價格


注意啊,那個“9200元/臺”是“補助金額”,不是臺灣電動自行車的金額,9200臺幣相當於人民幣約2065人民幣,補助都補助的這麼高,那麼臺灣的電動自行車售價多少錢?


這是直接在露天拍賣下截的圖,就這個級別,60V的就要35000臺幣,相當於人民幣


7857!你敢相信啊。

我隨便在淘寶上找一個,我根本都不去細細挑選,隨便找一個60V的電動車


比臺灣便宜了一半還多。


臺灣電動自行車哪裡搞的下去?


李建秋的世界


在臺灣,幾乎臺灣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機車(摩托車),臺灣成年人口約1700萬,總戶數約800多萬,但機車數量卻高達1400多萬,每年甚至新增80萬臺機車。而在國內,無論是一二線城市,大街上最多的就是電動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的操作門檻低,只要手腳齊全的上手基本都能騎,而且電動自行車使用成本也低,充電相對摩托車來說顯得更加環保!

那麼臺灣為何不用電動自行車代替摩托車?

答案是:不禁摩

放眼全世界,也只有中國大陸大規模使用電單車而已。臺灣機車更便宜,使用成本更低,續航里程更長。電動自行車也許會在未來勝出。但是目前電瓶技術暫時突破不了,續航里程不解決的話,電單車是幹不過摩托車的!

臺灣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其山地、丘陵面積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二分之三,地平底約佔三分之一。騎著騎著到了山坡,摩托車的爬坡能力遠高於電動自行車。

由於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的驅動方式不同,電動自行車蓄電池驅動,其時速通常在20km/h以上,最高能開到50-60km/h,國家標準的最高時速是40km/h。而由汽油機驅動的摩托車,很輕鬆就能開到60-80km/h,經常在寬敞人少的馬路上,看到一溜煙轟隆隆過去的,開到接近200km/h的情況都有。因此,在像山地多的地方用電動自行車代替摩托車是不現實的。

內地與臺灣比較相似的就是重慶了,重慶至今還有很多摩多車,很少在路上看到電動自行車和自行車,估計重慶的同學體會比較深刻,上下坡是電瓶車不能征服的痛。


車裡VS車外


沒在臺灣生活的都別拿自己地域的理解去揣摩它地。臺灣的城市發展,是由網狀多點的小城鎮串聯起來而成一個大都市的,不是一個單極發展向外擴張而成的城市。所以出行的方向是多點多線中距離的(單向超過5公里以上,以我而言,我每天騎機車單向通勤距離是10公里,這都算近的)。本者都市密度低、街道狹小,再加上長期對大眾運輸發展的漠視,摩托車有效地解決了臺灣人出行的問題。另外還有一個是,鮮少有一個通勤區是完全的平地,A點到B點呈現一個斜率是基本款,各地到處是土丘。

要發展電動機車/禁燃油機車,頭號問題,就是續航距離如何解決。Gogoro用了兩顆48Vdc、20安時的電池,總共1920瓦時的電能,綜合工況也只能騎40公里,比起加一次4公升95汽油可以跑上150公里,仍然差太多。這就是為什麼臺灣到電動機車發展的不好的原因。

另外要讓大陸網友瞭解的,電動機車是時速超過40公里、一樣要上牌的機車,騎乘必須有機車駕照、遵守相關交通法規。如果是講符合大陸規範的那種質量20公斤以下/時速20公里以下的電瓶車,那種車無法通勤,連討論都不用討論


AnastasiusWang


臺灣電動車模式,像共享充電寶一樣,喜歡麼??



JackeyWang125


臺灣人不會算賬,你電動車一年用的電費頂多是摩托車的三分之一,摩托車經常騎的話一個月加100的油,半年換機油、空濾100元,一年的費用在1500左右,一年多單油費和保養費用就夠買輛新電動車了。而電車兩天充一次電的話,費用一年也就300元,而且基本不用保養,優勢孰好孰壞想必一比便知,更進一步的話,電車三年後換新電瓶,換五塊,也就800元(舊的給賣電池的),又能騎三年,摩托呢?三年後又得花更多的錢保養。臺灣不禁摩可能也是因為摩托車企比較多,他們也因此頭疼,如何轉型升級?早晚被電動車所代替,而這一點大陸走在了他們前列?他們應該虛心像大陸學習,而不是經常鬧一些類似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云云這樣的笑話。


無邊夜雨y


第一是因為臺灣不禁摩。

臺灣的上下坡特別多,這是平原地區的同學無法體會到的痛。

電瓶車咕咕咕半天上不去,摩托就可以轟個油門就上去了



我估計重慶的同學體會比較深刻,上下坡是電瓶車不能征服的痛。

就算能征服,電池也很難受,電機也很難受。

這在影視作品裡面就可以看到區別,臺灣的電影裡面經常有那種上下坡的意象。



大陸這邊的電影我們常見的是一條長長的路,通往廣闊的遠方。

這就是因為兩岸人民對於生活環境經歷的不同,產生的群體意象。

第二為啥大陸這邊禁摩呢?

因為大陸這邊的的反黑歷史。



大陸這邊的黑社會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利用摩托機動的,這種交通工具速度快,對路況要求低,對於犯罪分子來說非常方便。

我家裡就有一個親戚,走路的時候被路過的摩托扯鏈子,脖子上的肉被掛掉一大塊,鏈子也斷了被搶走了 。



除了搶劫,摩托在大陸還被大範圍利用來傷人。

高速行駛的摩托上的人拿一把刀,砍傷路人,黑幫火拼,都是非常可怕的歷史。



更可怕的是國內嚴打黑幫的時候,這些東西還被用來拒法,傷害我國平民以及警務人員。

前面也提過,國內平原眾多,你可以想象平原上,幾十輛超過一百碼速度的摩托可以給執法帶來多大的困難。

電瓶車最多六十碼的捉雞速度,也就上下班用用了。



所以摩托在國內被禁的原因是很多樣化的,其實主要也是城市內不能騎,三線以下還是可以看到摩托車的身影。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便宜好修的電瓶車方便,公共交通日漸方便便宜,摩托自己也漸漸退出歷史舞臺了。


學寫作的喪失


很簡單,因為臺灣不禁摩,放眼全世界,也只有中國大陸大規模使用電單車而已。臺灣機車更便宜,使用成本更低,續航里程更長。電動自行車也許會在未來勝出。但是目前電瓶技術暫時突破不了,續航里程不解決的話,電單車是幹不過摩托車的,請關注:容濟點火器

臺灣本身也算是丘陵地帶吧,這種地方摩托車比電單車強多了,如果是一些平原地區,使用電動車上下班是可以的,但是稍微有一個坡,就不是太方便了。

用車也講究方便性,電動自行車,需要充電一個晚上了,如果能加油就可以跑的,一般人還真不願意折騰這個。

雖然電單車使用成本會便宜點,維修業簡單,但是剎車和安全性遠遠不如摩托車。

另外電瓶用1-2年就要更換,對比發動機可以長期使用也是弱勢


容濟點火器


在臺灣的街頭隨處可見正在等紅路燈的摩托車,安靜停在路邊的摩托車。我們在臺灣的偶像劇中也可以發現很多騎摩托車的場景。在臺灣,摩托車能夠成為主要交通工具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摩托車比汽車方便,比電動自行車驅動力足。

臺灣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其山地、丘陵面積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二分之三,地平底約佔三分之一。騎著騎著到了山坡,摩托車的爬坡能力遠高於電動自行車。

由於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的驅動方式不同,電動自行車蓄電池驅動,其時速通常在20km/h以上,最高能開到50-60km/h,國家標準的最高時速是40km/h。而由汽油機驅動的摩托車,很輕鬆就能開到60-80km/h,經常在寬敞人少的馬路上,看到一溜煙轟隆隆過去的,開到接近200km/h的情況都有。因此,在像山地多的地方用電動自行車代替摩托車是不現實的。最典型的就是重慶,重慶至今還有很多摩多車,很少在路上看到電動自行車和自行車。

(戰斧摩托車,可達到600多km/h速度)

二,摩托車已變成一種文化

臺灣俚語中就有“你這個人很機車誒”,這裡面機車就是摩托車。

摩托車可以代表熱血:摩托車的高速度,能夠很方便進行改裝,所以能夠成為賽車的工具。無論是遊戲“暴力摩托車”還是影視作品中關於摩托車賽車的橋段,可以說,摩托車已經成為年輕人熱血與勇敢的象徵。

摩托車可以代表帥氣和酷:加大油門,一騎絕塵去,轟隆隆聲聲響,一個轉彎畫出一個完美的弧線,停車,拿下頭盔,露出邪魅一笑。影視作品裡不都是這樣演的嗎?尤其是臺灣的偶像劇,比如:

所以,摩托車已經融入到臺灣文化中的一部分,成為一個文化標籤,有電動自行車難以取代的地位。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因為電瓶車汙染環境是摩托車的很多倍。中國磚家一頓胡咧咧把國人都給忽悠了,從長遠來看一臺電瓶車舊電池比一臺摩托車汙染多數倍之多。一粒紐扣電池就能汙染三方地下水,五塊幾十斤重的電池汙染有多大?中國電動車估計得上億臺之多吧?十年後會怎麼樣可想而知多嚴重!


85997214


1 環境問題,電從哪裡來?

經查閱國家統計局數據得知,我國2017年火力發電整體佔比為71.8%,絕大部分為燃煤發電。

臺灣地區由於空氣汙染及核能政策政治化則顯得更加激進。根據臺灣電力公司數據,2017年臺灣天然氣發電佔比達到38%已經和燃煤發電佔比完全相等,而且計劃將天然氣佔比在2025年進一步提升至50%。可以說在臺灣用電還是相對環保的,只是由於電力政策激進的原因會造成電力短缺。如果大規模普及電動車,電力短缺會更加嚴重。

2 環境問題,鉛汙染。

天能超威依然汙染嚴峻 鉛蓄電池業遠景堪憂

關注臨沂這起環境汙染案,上了《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

江西工業園鉛汙染陣痛

根據2017年中國電動車產業發展白皮書,目前電動車產業中電池依舊以鉛酸為主,目前市售車型中鋰電佔比不足10%,且是在未考慮鉛蓄電池天量存量的情況下。

3 電動車爬坡問題

電池放電通常狀況下有個最大放電電流值,一旦超過了這個闕值是會對電池造成很大危害的。電動車發動、爬坡、載重、高速行駛等等情況都是電池大電流放電的典型代表。

爬坡時電機除了本來的阻力外還需要克服車身重力做功,耗電是平時的好幾倍。

而臺灣地區是個多丘陵山區的交通環境,爬坡是日常通勤中經常會遇到的交通工況。

4 經濟性及維修保養

由於禁摩令的一部分原因,國內普通鉛蓄電動車購買使用保養成本遠低於摩托車。但綜合成本需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經濟實力和不一樣的日常使用需求來考慮,無法一概而論。以臺灣地區的市場表現來看他們更願意接受摩托車,市場表現說明一切。

5 未來前景

近幾年各國的電動汽車替換內燃汽車的未來規劃都已相繼出爐,各國的清潔能源佔比提升規劃也都早已制定,鋰電池能量密度提升技術也是一直在不斷進步,綠色清潔的電能是世界各國面對未來的一致選擇,是即將到來的無可逆轉的浩蕩潮流,電動車終歸會在不久的將來徹底取代燃油機車。可以懷念,毋需停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