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制导导弹要带光纤吗?

云行雨见闻


红箭-10导弹上带着接近4斤重的光纤线轴。光纤制导导弹都是自己携带一卷光纤的,光纤的线轴在弹尾,一边飞一边往外甩,长度与最大射程是一样的。例如红箭-10导弹的射程为12公里,那么导弹上就带有12公里长的光纤。

所谓的光纤制导,主要是指制导信号的传输方式。就是导弹头部安装有电视摄像机或红外成像导引头,探测和制导信号以导弹尾部拖带的光纤双向传输。还是以红箭-10导弹为例,当导弹发射以后,爬升至200或300米高度,开始进行巡航飞行,并后部施放光纤,以保持导弹与发射车的信道,这样导弹就可以将导引头拍摄到的电视/红外图像下传,并接收发射车上传的控制指令。

导弹采用光纤制导,有很多优点。制导图像数据、控制指令都通过激光束在光纤内部传输,对外没有信号暴露,也没有光电磁信号辐射,具有极强的攻击隐蔽性。光纤可实现"人在回路中"制导,射手可以在导弹自动飞行和自主末端寻目地的同时控制导弹改变飞行航路,变更瞄准目标,增强导弹的战术样式和抗干扰能力。

光纤制导能够实现非瞄准线制导模式,导弹在发射前不锁定目标,能够在目标不确定的情况下,

在隐蔽状态下盲射,先发射导弹,当导弹飞到目标区上空,通过光学导引头搜索地面目标,然后再进行打击。

由于光纤制导的导弹需要将光纤和放线轴放在导弹尾部,所以只能使用中置发动机、侧向喷口,有一定的动力损失。光纤制导导弹的另一个缺点是死重较大,导弹要携带长度达1万多米的光纤,每千米光纤的重量是150克,红箭-10的12公里射程就是1.8公斤,再加上放线装置,制导传输系统的总重量要超过2公斤,

成为无法降低的死重,对提升导弹射程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光纤导弹最大射程一般不超过12公里。以色列的长钉导弹,在研制射程达到25公里的远程长钉时,就因为光纤死重的问题,取消了原来的光纤制导模式,改为无线电加密数据链传输信号。


科罗廖夫


是的,所有的线导武器(鱼雷,导弹)都要自带导线,以前是铜电线,近年有的升级为光纤(我家的就升级为100M光宽带了)。这些长长的线都放在导弹肚子里的绕线机构中,发射后导弹一边飞一边放出导线。这些导线一端连着引导头,一端连着地面的控制主机上。以前铜线时代因为带宽小,基本只有地面向导弹上传控制指令(右,左,左,上,炸),后来自从升级成光宽带后,流量不是问题了,导弹就和地面开始互传小电影,有时导弹脑子慢就把数据传给地面大电脑来算,有的还把摄像头的图像传给地面玩裸聊。俩人合伙干,当然高潮来的快,一击必中。以前铜线时代线太重,还要包覆保护层,导致直径大,导弹能容纳几千米就很难了,限制了射程。现在光纤就是玻璃,轻,韧,可以无绝缘地紧密绕制,距离大幅度增加了。


偶尔也吃素1


光纤制导当然要带光纤,光纤绕在导弹肚子里,边飞边放线。原来是用电线。很多人不知道红箭8的工作原理,红箭8是仿制陶氏导弹,有个巧妙的设计,就是系统供电。红箭8只有一个电源,在导弹上。是一种化学电池.。不是靠蓄电,而是燃烧化学药物发电。这样就不存在维护问题。蓄电电池要维护充电。这个电源不仅给导弹供电,还给瞄控系统供电。系统也就省了电池维护,所以在导弹发射之前,系统是没有电的。这个设计非常巧妙。当然也是因为早年电池技术不过关。不得已这样做。问题是怎么发射,系统没电,怎么办。结果美国人又弄了一个压电发火装置,这个东西发出一点点电,把化学电池点燃。系统开始工作。这个压电装置就是现在煤气灶的点火装置。没有这个玩意儿,一直用火柴点。导线改成光纤以后,就要分别供电了。


眾妙之門


红箭10等光纤制导导弹,需要配备光纤,用于传递制导头拍摄的目标图像,以及发射车向导弹发出的指令。

红箭10等类似导弹,使用的是热成像或者白光摄影探测技术,这些图像都需要用光纤送回到发射车上,以便车上人员判断目标情况,甚至改变攻击的目标。

下图绿色部分,以及最下方黑色圆筒,就是类似的光纤导弹储存光纤的部分。

红箭10导弹等使用的制导头,感应的是物体温度,因此它的每个像素实际上只有代表温度高低的数值,通过灰度的高低来转换成目视可见、制导系统可利用的图像。灰度图像,也就是黑白图像。

其实黑白和彩色并不是区别的关键。这些颜色都叫做伪彩色,是通过图像处理来把获得的信号变成可见图像而已,也就是说是虚拟的。

即便是输出彩色的效果,也只不过是按照信号输出的不同,由软件给不同信号分配不同的颜色而已。

虚拟出彩色图像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温度信息显得更全面一些而已,例如发热的发动机呈现红白色,夜间冰冷的石块呈现灰白色等等。

但是,黑白图像可以更明显的在地面背景图像中,把目标凸显出来。

所以黑白一般用于观瞄设备一类的产品,例如红箭10输出的图像。而彩色则多用于温度测量,或者科研用途。


加特林


制导光纤在导弹发射以前是储存在弹体放线器上面的,导弹发射后它随机放出,导弹的速度太快,发动机高温高压气体来不及烧断光纤,假设导弹速度为每秒400米(其实比这大)我们可以理解到:一秒的时间导弹就出去了400米,如果有四米长的一段受热,那么在导弹飞行中,这四米光纤只有百分之一秒受热,因此光纤不会烧断。


昆明老朱1


首先没有光纤制导的说法,近距或末端制导一般分为红外,热成像和电视成像等。反坦克导弹带光纤回传导弹导引头,以便操作手控制确保击中目标,新型反坦克导弹也有不带光纤,导弹自带微处理器及软件,即"发射后不用管″,但成本较高。地空,空空等中远导弹,红外,电视成像等只用在末端制导锁定目标,一般用无线回传导弹或载机。


熵111


有利就有弊,利也很突出,抗干扰能力强,即使对方使用强电磁干扰,由于是有线传输指令,依然不会丢失目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根据需求随意切换目标,当出现更高价值的目标可以马上切换。甚至不需要设定目标,先打出去,侦查到价值目标传输回再锁定打击。因为有线速度不会很快,但也有200m/s的速度啊,打击坦克甚至是固定目标效率也不会很低的。所以不要听到就觉得没有可取之处浪费钱。


旁边路过的李先生


也就飞个几秒


yunphy410


当然了。

12公里光纤没有多重。一卷手纸那样大的卷轴就够用了。


天明遥遥山海关


军火武器专业不太懂,不过光纤最早应用在军事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