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帝國的覆滅:用慘痛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被捱打”的道理

公元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到達了巴哈馬群島的聖薩爾瓦多,聖薩爾瓦多是救世主的意思,但哥倫布這個救世主拯救了剛剛興起的歐洲,但是在改變歷史的同時,也給美洲帶去了災難。從此,先進的“舊大陸”與美洲“新大陸”開始發生碰撞。美洲盛產的黃金和白銀更讓貪婪的歐洲殖民者趨之若鶩,伴隨著宗教的狂熱和尋寶的夢想,一批批歐洲殖民者踏上了美洲的土地。其中,最富戲劇性的,是西班牙殖民者皮薩羅率領169名士兵征服龐大的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的覆滅:用慘痛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被捱打”的道理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強大的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是11世紀至16世紀時位於美洲的古老帝國,帝國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位於今日秘魯的庫斯科。印加帝國在1438年到1533年間,運用了從武力征服到和平同化等各種方法,使得印加帝國的版圖幾乎涵蓋了整個南美洲西部。帝國的國力在君主瓦伊納·卡帕克統治期間達到頂峰。人口達到600萬人,有精銳部隊8萬多人,當時是稱霸南美洲的大帝國。

印加帝國的覆滅:用慘痛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被捱打”的道理

印加帝國

瘋狂的計劃

在1531年,得到西班牙國王的允許,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帶了不到200個人從西班牙港口起航,開始了征服一個擁有六百萬人口的帝國的旅程。基本人妄想征服一個帝國,在當時和現在人眼裡,簡直就是以卵擊石,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真敢想也真敢幹了。

印加帝國的覆滅:用慘痛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被捱打”的道理

西班牙殖民者

印加帝國的覆滅

1532年11月16日,西班牙人到達卡哈馬卡(印加帝國古城,現秘魯卡哈馬卡省首府。),他們的計劃是用欺騙的方式來捉住印加皇帝,然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慢慢的征服印加帝國。當天中午,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因西班牙人的邀請,集中他的部隊向西班牙人駐紮的廣場開進。走在最前面的是2000名清掃道路的印第安人,他們身穿五顏六色的棋盤花紋衣服,一邊行進一邊撿起路邊的石頭和小草。他們身後是三群身著不同顏色服裝、載歌載舞的印第安人。再往後是大批的印加武士。他們抬著巨大的金屬盤子和金銀打就的皇冠和許多金銀製品。 在眾人的簇擁下,坐在肩輿上的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出現了。肩輿的木支架用銀皮包裹,四周插滿五顏六色的鸚鵡羽毛,並用金銀飾品裝飾,由80名印加領主扛在肩上。阿塔瓦爾帕本人錦衣繡服,頭戴皇冠,脖子上套著用綠寶石穿成的巨大項鍊,坐在肩輿中的裝飾華麗的鞍型小凳子上。在肩輿兩邊的轎子和吊床上,坐著用大量金銀飾品裝飾起來的高級領主,後面又是抬著金銀製品的印加武士。印第安人唱著嘹亮的歌聲進入了卡哈馬卡廣場,擠滿了廣場的每一個角落。埋伏在廣場四周的西班牙人內心充滿恐懼,許多人竟尿了褲子。

印加帝國的覆滅:用慘痛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被捱打”的道理

卡哈馬卡之戰

但是,雖然印加人數眾多,但武器極為落後。印加武士的裝備僅是石頭、青銅或木棍棒、短斧、彈弓和護身軟墊,而且當時印加人並沒有學會馴馬,因此沒有騎兵隊伍。而西班牙人則胸披鎧甲、騎著戰馬,並擁有鋼刀、火繩槍、小炮等先進武器。當印加皇帝來到廣場後,皮薩羅發出信號,埋伏的西班牙人衝了出來,對來得印加人發動進攻。面對擁有優勢裝備的西班牙人,印加人毫無招架之力,被殺死的印加人大概有7000人,西班牙人卻損失很小。更重要的是,他們俘獲了印加帝國不可一世的皇帝阿塔瓦爾帕。皇帝身邊的那些高級領主和大臣,在這場大屠殺中被悉數殺死。阿塔瓦爾帕被關押數月之後,也被西班牙人殺死。

印加帝國的覆滅:用慘痛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被捱打”的道理

印加武士

這場戰爭的勝利,大大刺激了西班牙殖民者的野心。皮薩羅決定向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進軍,在途中印加人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但西班牙人仰仗鋼鐵和騎兵優勢,又先後在豪哈、比爾卡蘇阿曼、比爾卡康加和庫斯科四次戰役中大敗印加軍隊,參加這些戰役的西班牙人分別只有80人、30人、110人和40人,而每次戰役擊潰的印加軍隊則往往數以萬計。這真是讓人無法想象,不過現實中,這樣的場景還是發生了。

落後就要捱打

印加帝國的覆滅,用慘痛的事實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捱打。一個600萬人口的大帝國,就被區區幾百人就給征服了。打落後者,打弱者——這已經成了人類社會的規律。這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規律。你落後,你軟弱,那你就是無理,於是也就可以打你,奴役你。你強大,那你就是有理,於是就得小心對待你。

印加帝國的覆滅:用慘痛的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被捱打”的道理

落後就要捱打

今天我們回望歷史,以警後人。“落後就要捱打”,這是歷史鐵律。落後就要捱打,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總結,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