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兩伊戰爭:伊朗組建“童子軍”踩雷,稱“必要犧牲”

戰爭,帶來的不僅有戰火之下痛徹心扉的傷痕,還有更多的傷害則延續至今。其中,地雷堪稱最大的戰爭“遺毒”。據統計,僅2016年一年全世界便有8600多人因觸雷而死亡。如何清掃戰爭殘留地雷,始終是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一道難題。而在戰時,這更是一道棘手難題,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就曾為了排掉伊拉克軍方設置的地雷,組建了掃雷“童子軍”。

殘酷兩伊戰爭:伊朗組建“童子軍”踩雷,稱“必要犧牲”

殘酷的兩伊戰爭中,甚至動用了生化武器

1980年,伊朗爆發戰爭後,國力極大受損,國家短時間陷入到混亂狀態。所謂“趁你病,要你命”。同處波斯灣核心的薩達姆從中覓得稱霸地區的良機,悍然出兵佔領通向波斯灣的入口,兩伊戰爭由此爆發。在戰爭史上,兩伊戰爭尤其殘酷,甚至超過了中東戰爭。

1981年9月,伊朗取得了阿巴丹戰役的勝利,這不僅讓伊朗的宗教信徒看到了贏得戰爭的希望,也讓伊朗領袖霍梅尼找到了致勝的方法,那就是發動他背後的千千萬萬的信徒。於是霍梅尼不顧反對,組建了大量的民兵隊伍,很多老人和孩子也被招入隊伍。據統計,伊朗登記在冊的民兵數量佔其總人口的60%以上,達到令人驚訝的2160萬之多。

殘酷兩伊戰爭:伊朗組建“童子軍”踩雷,稱“必要犧牲”

兩伊戰爭中的伊朗軍人

1982年,在一場伊朗軍隊的凌晨行動中,為了給身後的坦克和士兵開闢道路,大量的童子軍被派往前線踩雷。《紐約時報》的特倫斯·史密斯曾這樣描述:這些年輕的男孩在12到17歲之間,帶著紅色的髮帶,上面用波斯語寫著字,身上帶著小型金屬鑰匙。阿亞圖拉聲稱,如果他們在任務中被殺害,這鑰匙就是去往天堂的門票。那些孩子在戰場上不但沒有任何的保護措施,還被用繩子捆綁起來以防臨陣脫逃。

殘酷兩伊戰爭:伊朗組建“童子軍”踩雷,稱“必要犧牲”

徵召入伍的伊朗“童子軍”

通過採訪,史密斯發現伊朗的指揮官並沒有覺得這種行為違反了道德,且不願道歉。霍梅尼稱,相較於伊拉克眾多的坦克和高技術裝備,伊朗要想保全國家就“必須有犧牲”。時至今日,也沒有關於兩伊戰爭準確的傷亡數字,但據信數字有50萬到100萬人之多。

殘酷兩伊戰爭:伊朗組建“童子軍”踩雷,稱“必要犧牲”

兩伊戰爭中的伊朗“童子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