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阿冒”遭遇史上最强严冬,国家放大招了!

一双不起眼的运动鞋,鞋面采用的却是3D打印技术,鞋面看不到任何胶水粘合、针车缝合痕迹,一次成型,节能环保。

目前,全市现有鞋业企业4000多家,规模以上鞋业企业316家,2017年完成规模工业产值813亿元。

今年1-10月份,全市制鞋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1%,规模工业销售额增长12.3%。


莆田“阿冒”遭遇史上最强严冬,国家放大招了!


然而,由于不少鞋企是代工,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处于价值链低端,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如何持续再造产业优势?莆田选择了全面打造区域品牌。

调查发现,过去,人们对莆田鞋业的认知仅限于为大品牌代工,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莆田鞋企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开始摆脱以往走代加工、模仿的道路,积极打造自主品牌。

莆田“阿冒”遭遇史上最强严冬,国家放大招了!

目前,莆田已涌现出双驰、莫蕾寇蕾、吉普森、走索、沃特、古奇天伦、三路、雷宝等上百个本土鞋业自主品牌。

整顿行业秩序

这几年,随着莆田相关执法部门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不法分子制造假鞋的现象已有所收敛。但是,仍有一些不法人员铤而走险。

根据莆田市公安局通报,2017年以来,莆田警方开展系列专项行动,打击非法集资、侵权假冒等各类经济犯罪。

其中,在打击侵权假冒犯罪专项行动方面,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成功捣毁制假售假窝点6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3人,缴获假冒注册商标运动鞋29万余双、商标标识25万个。


莆田“阿冒”遭遇史上最强严冬,国家放大招了!

网络配图


制售假冒侵权产品也一直是莆田市工商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莆田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以安福电商城及周边地区、西庚小区、新度、西天尾、黄石、镇海等商标侵权违法行为多发区域为重点区域,

完善“跨区域、交叉、错时”执法机制,实行不间断执法,强化对商标侵权违法行为的整治。同时,建立网络市场定向监测机制,推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

统计显示,今年初以来,莆田工商部门共立案查处鞋类商标侵权违法案件370件,罚没1493万元,查获假冒成品鞋18011双,半成品鞋29121双,案件数和罚没款均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

莆田鞋业或面临挑战

三十年前,莆田鞋业多是原创设计,不愁销路;三十年后,西方市场影响了国人的消费观、时尚观,莆田鞋厂渐渐成为贴牌加工厂,潜移默化中迈入了鞋业的“复制时代”。


即使莆田鞋业涌现了诸如达芙妮、三路、双驰、沃特等多个自创品牌,但鞋业市场上仍充斥着傍名牌、模仿甚至剽窃的现象。

莆田“阿冒”遭遇史上最强严冬,国家放大招了!


和从事鞋业的朋友们谈到知识产权,朋友们大多认为这是国际鞋业巨头才该操心的事。对现在莆田鞋业而言,知识产权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遥不可及又无危险。

近日,国家放大招,38个部门联合发文对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开展联合惩戒。无疑对莆田的“复制鞋业”是个新挑战。

傍大牌的捷径走不了了

时至今日,暴露在阳光下的“山寨鞋”不再如鱼得水,也成为各大平台的封杀对象。一旦网店商品涉及“品牌图标”或是“品牌名称”就会被电商平台强行下架。

假鞋的生意越来越步履维艰,于是,某些投机取巧的鞋厂就在商标上另辟蹊径,走了傍大牌的捷径,注册使用与国际知名鞋企近似的商标。


莆田“阿冒”遭遇史上最强严冬,国家放大招了!


这种山寨化在短期内帮助企业打开了市场、占领了地盘,但不仅伤害了国际大牌的利益,也伤害了傍牌企业自己的利益,甚至商标侵犯,涉及违法。

那些世界运动大品牌,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精力和资源在运动服饰行业内创造了许多改变世界的创新技术。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他们也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自创品牌之路走得晚且艰


莆田“阿冒”遭遇史上最强严冬,国家放大招了!


早前,晋江鞋企大多给莆田代工,从“草根工业”起步。面对危机,当地许多企业家开始自创品牌,政府也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品牌的发展。

莆田市政府2017年出台的《关于加快鞋业转型升级若干措施》明确提出,要推动全市鞋业行业品牌化发展,以个性化定制品牌为切入点,组建个性化定制区域品牌投资公司,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鞋业区域品牌;

支持龙头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培育一批细分领域品牌,在研发、设计、市场推广等方面予以支持;对新获评中国驰名商标的鞋业企业予以100万元奖励;鞋业龙头企业成功收购国际知名品牌或独家代理国外知名品牌的,最高予以200万元前期经费补助;运营良好且对本市贡献较大的国际知名品牌成功收购项目,予以“一事一议”支持。


莆田“阿冒”遭遇史上最强严冬,国家放大招了!


如今,国内体育用品产业已形成实力强劲的“晋江军团”,拥有安踏、361°、特步等家喻户晓的品牌。莆田鞋企自创品牌起步晚,许多鞋厂反过来给晋江代工。

莆田制鞋业基本追赶上了国外的技术、工艺,而自创品牌之路太难走了,所要下的功夫比攻克技术难题要多得多。莆田不少企业,在半道就倒下。

凭本事竞争,凭创新立足


莆田“阿冒”遭遇史上最强严冬,国家放大招了!


“做品牌就是做长线,虽然慢,但收益高。”如今,莆田自创品牌的电商快速崛起,专注网销“莆鞋”的电商网军多达20万人。

在安福电商城,分销商多达3000家以上,入驻的各类自主或代理品牌超过500个,年交易额超百亿元。


莆田“阿冒”遭遇史上最强严冬,国家放大招了!


在与其他制鞋业的博弈中,莆田制鞋业若想立足国内市场,鞋企要生存、要成功唯有依靠技术创新,摆脱同质低价的竞争模式,如果说再加一个条件,那就是不断砸钱。

近年来,在市场激烈竞争和消费需求的推动下,莆田鞋企不断转型升级,自创品牌,推动“莆田好鞋”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莆田市有关方面积极出台扶持政策,推动鞋业行业品牌化发展,并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积极营造“品牌兴市”“品牌兴企”的良好氛围。


来源:看莆田、湄洲日报、福建日报莆田观察、莆田通 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