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何為“天理”,何為“人慾”?

鵬友程


一,天理是什麼

理學家們認為,在超現實、超社會之上存在一種標準,它是人們一切行為的規範和行為準則。程頤、程顥說它叫“天理”。

二,人慾是什麼

而“天理”的矛盾對立方則是“人慾” (不合理、不正當的行為和慾望)。每個人的一生最應該做的事就是去發現(格物窮理)和遵循這個“天理”,祛除“人慾”。

歸根結底,就是要“存天理,滅人慾"。

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天理”和“人慾”。

餓了吃飯是“天理”,但非要吃魚翅鮑魚,這就是“人慾”,困了睡覺是“天理”,但一定要有美女陪睡,這就是“人慾”。

由此可知,天理在理學家看來是滿足我們生存下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天之理,比如皇帝是天子,天子代表了天理,皇帝的統治就是天理,世間、社會的各種人倫道理都是天理,天理被人為標準化,變成人所制定參雜個人主觀的天理,人不能違反,除此之外的都是人慾。

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 理學專求“內聖”的經世路線以及“尚禮義不尚權謀”的致思趨向,將傳統儒學的先義後利發展成為片面的重義輕利觀念。

南宋時期,朱熹繼承了程頤的思想,後世並稱程朱理學。朱熹進一步將理學之中的“天理”變成“人理”,對基本的“人慾”做了嚴苛的要求、規範,對“三綱五常”做了進一步的強化,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心念自在


舉個例子,一隻狼追著一隻羊,這就是天理,狼吃羊是生理,無所謂善惡,我們覺得羊可憐,只是我們的分別相而已,如果覺得羊可憐,那樣吃草,草也是可憐的,那不可能,所以羊也不可憐,這就是天理,如果你突然覺得狼可惡,把它打死了,這就是人慾,或者你把狼趕跑了,把羊逮著了,這也是人慾。

再舉一例,一小女孩看見一隻大老虎,她看成是一隻貓,把它牽回了家,他爸一看,哇,老虎,直接嚇暈了,此時老看著暈倒的爸,以為是一團肉,就吃了。能分清這裡的天理和人慾嗎?


不二說的那些事兒


“存天理,滅人慾”是程朱理學的核心理念。嚴格來說,這一命題並無哲學上本體論的意義,只有世俗倫理的意義。因此,所謂天理只是做為人慾的對立面而出現的,是對人慾進行壓制與規範的最高道德信條。南宋時期,朱熹更是將這一道德信條發揮到了極致,貫穿於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不僅使封建倫理綱常具有道德的強制性,更有法律的強制性,使封建倫理綱常實際上法律化了。

恰在這一時期,歐洲披著文藝復興的霞光,開始衝破中世紀的野蠻黑暗,由對神的崇拜轉向了對人自身的崇拜,人的世俗慾望的合理性得到了普遍公認,對愛情的由衷歌頌取代了對耶穌基督的頂禮膜拜;歐洲新世紀的第一位偉大詩人但丁說:人的高貴,就其許許多多的成果而言,超過了天使的高貴。

反觀同一時期的中國,被程朱理學催眠到精神高度麻木狀態,女人以自殘的裹小腳為榮,男人以愚忠的奴性為最高美德;一面是高喊禮義廉恥,一面是青樓裡縱慾無度。社會因此被固化於和歐洲文藝復興後的反向發展上。最終,未能逃脫亡國的命運。

所以,“存天理,滅人慾”是封建倫理的核心,也是最消極最腐朽的滅絕人性的精神枷鎖,需要徹底擯棄!


風過無痕868


“存天理,滅人慾”是程朱理學倡導的最核心的、最無人性的、卻根本無法做到的理念,可以說是假借孔孟將儒學之中的糟粕創造、美化、放大到了極致,以為統治階級和自己所用,可謂毒害深遠。古人遵從“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首先要格物致知,要明理,要知“天理”,這個“理”其實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設的。比如“天理”認為女人天生只能嫁一個男人,百姓天生便要辛勞,要忠誠地為統治階級服務,百姓天生便是君王的子民,不可有反叛之心,等等……,所謂的天理首先就在你的思想裡被固化,那麼“人慾”也容易理解了,“人慾”即人的一切的慾望。為了不違背天理,“人慾”必須要消滅。二程所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就是這種思想的最極端的註解。直到明朝的王陽明,格竹子格到暈死吐血,也未能格出“天理”,所以後來龍場悟道後才在程朱理學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和創造,創立了心學,提出了“知行合一”,因此它們又被統稱為宋明理學。


永遠在路上2096


何為“天理”?何為“人慾”?還是先解釋一下字吧!所謂“理”即紋理的理,是有跡可循的,天理顧名思義就是世間萬物都按照天理的規則生生滅滅輪迴往返。如四季晝夜光陰和時空,可以知過去看未來。天理這個詞本出自道家,道家之人皆順應天理,無為而治,合成於道,最後達到無始無終的目的。而“人慾”恰恰是與“天理”背道而馳,看看這個“欲”字,“谷”+“欠”就是肚子空空想吃飯的意思,來😂️比喻人的本能需求。《內經》有云:五色令人盲,五聲令人聾,五穀令人損,(有人說五穀為養與損不是自相矛盾嗎,其實這個養是養的我們的肉身。五穀令人損,卻是損的是我們的先天真氣,人活一口氣的“氣”就是這股真氣,道家辟穀的原因正是如此。)而性慾就不說了,“妄”字告訴我們,欲妄最後就死在女人身上了。😇️道家教凡人志閒而少欲,就是叫凡人節能減排,這樣才能多活點時間。



雲飛揚9293


生命與人都是天地自然所生,這個道理和大師兄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道理如出一轍,所以《西遊記》裡的神話其實是對現實的一種藝術化的反映,雖然誇張了些,但其實還是現實。

生命與人和孫悟空一樣,都是“天理”的產物,天理太博大,就好像如來佛祖,“我佛如來”顯然可以看作是代表天理的一個符號。

“天理”是“正善美”。人性隨著一代一代的人生髮展、添補、豐厚了這麼多年,裡面顯然存在著許多與“天理”的“正善美”作對的地方。因為人性裡的“假惡醜”是人性裡面真實的存在,且分量不輕也不少。

“天理與天道”是被許多的正道、正派、正義、正直和正確長久的認為是像白晝高懸的太陽一樣的陽光和陽剛,是光明正大的事物。

東西滋生黴菌、變質、腐敗了是可以拿到陽光底下暴曬、殺菌和消毒的,陽光的作用就有點像我們生活裡的正義和正派。

陽光是天理在人間對正氣的一種表現形式。

這種表現形式就像我們經常在電視和各種信息渠道里面看到的對黑暗、腐敗和黃賭毒的曝光。為什麼要“嚴打”和“曝光”?因為人性“人慾”的角落裡總有黴變、惡臭的地方,不用天理陽光的掃帚清掃,人生裡絕大多數的人性和人心不會健康。

天理的太陽總是定期圍剿、剷除一些過了分的“人慾”,這樣有助於人類身心的可持續。


圓小言方小語\n


“存天理,滅人慾”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重要哲學命題。

這一哲學命題最早見於《禮記•樂記》,說:“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也,滅天理而窮人慾者也”。“滅天理而窮人慾”的後果是:“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強則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正因為如此,唐代以前的統治者非常重視推行禮樂制度,以約束人們無限膨脹的慾望,維繫尊卑有序的社會秩序。

以上是對“存天理,滅人慾”的最早的闡述。

到了唐、宋,特別是到了宋代,由於受佛教和道教的影響,“存天理,滅人慾”的哲學思想被極大的重視起來,得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闡釋。程顥是第一個把“天理”作為哲學的核心概念加以論述的。程顥認為,“天理”具有永恆性和超越性,是最高的哲學範疇。對於人來講,“天理”作為“人性”,是與生俱來的“善”,人慾則是“惡”。朱熹繼承和發展了程顥的哲學觀點。朱熹說:“人之一心,天理存則人慾亡,人慾勝則天理滅,未有天理人慾夾雜者”。在此基礎上,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

以上就是“存天理,滅人慾”這一哲學觀點的大致演變過程。

那麼,什麼是“天理”“人慾”呢?

先說“天理”。“天理”是儒家哲學關於宇宙本原及其運行規律的核心概念。程顥認為,“天理”是天下萬物的本原。他說:“理則天下只是一個理,故推至四海而準,須是質諸天地,考諸三王不易之理”(見《程氏遺書》)。朱熹說:“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而凡生於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鋼,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虛,循環不已,則初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亡之後,終則復始,又未嘗有頃刻之或停也”。

這就是儒家對“天理”的解釋。這裡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理”是天地的本原,天得之為天,地得之為地;二是“理”之於人為“性”,張之為三綱,紀之為五常。

行天道,遵三綱,守五常,就是“存天理”。具體來說,無論是為官為民,只要敬天地,不取不應取之物,不取不應取之財,不居不應居之位,長幼尊卑有序,就是“天理”。

再說“人慾”。“人慾”就是人受到外物的誘惑,放棄“三綱”“五常”的約束,恣心縱慾,也可叫做“滅天理而窮人慾”或喪失“天地良心”。儒家要滅的就是這樣的無節制的“人慾”,而不是泯滅人的符合“天理”的慾望。

所有的貪腐者以危害社會安全、擾亂社會秧序者,都是“天理”泯滅,人慾滋生膨脹者,都是天地良心的缺失者。


布衣閒人10


天理何在?就在慾望矇蔽的當下。人理何在?就在邪惡遮擋的地方。


覺醒的阿龍


(一句話精評)

人慾也是天理!


合寡OO1


請各位先搞清楚所說的“人慾”再來辯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