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商用5G手機貴出天際,但為何除了蘋果外,華米OV都在猛追

百度指數顯示,“5G”、“5G手機”關鍵詞指數最近半年內急劇飆升,這跟近期各大手機廠商紛紛推5G概念有非常大的關係。據郭靜的互聯網圈觀察,截至目前,唯一沒對5G手機表態的前六手機廠商中只有蘋果一家,華為、小米、vivo、OPPO、三星都表態過會在2019年推出5G手機。

高通在日前的驍龍技術峰會上推出了其首款商用5G芯片驍龍855移動平臺,並且高通還公佈了首批合作廠商,除小米、vivo、OPPO、三星外,還包括一加、華碩、LG、谷歌、富士通、HMD、HTC、摩托羅拉、夏普、索尼和中興等廠商。

第一批商用5G手機貴出天際,但為何除了蘋果外,華米OV都在猛追

顯然,眾多手機廠商都不願意在5G方面落後,並且在5G手機商用方面躍躍欲試,試圖讓自己成為首個摘取5G手機果實的手機廠商。

1.首批商用5G手機售價近8000元

根據中國移動預測,2019年,市場上測試、預商用5G終端設備可能在30款以上,其中5G手機的價格預計會在8000元以上,直到2020年,5G手機的門檻才有可能降至1000元以上級別。

第一批商用5G手機貴出天際,但為何除了蘋果外,華米OV都在猛追

中國移動的預測,無疑是給潮流湧動的手機市場潑了一盆冷水。就算5G手機再好,但在8000元售價下,又有多少用戶消費的起呢?

根據中關村在線的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售價超過8000元的手機共有50款(數據看起來還挺多的),比如iPhone XS、iPhone XS Max、華為Mate 20 RS保時捷版、OPPO Find X蘭博基尼版、三星W2019、三星 Galaxy Note9 8GB版、8848鈦金手機M5、Moto Z 2018等,真正常見的品牌只有四五家,再除去一些頂配版,大規模通用機型售價高達8000元以上的,僅有蘋果一家廠商。

華為mate系列的售價在5000元左右,vivo NEX系列、OPPO Find系列售價也在5000元左右,小米MIX系列的售價在3500元左右,三星Note系列、S系列起售價在6000元左右。8000元售價,明顯高出了華為、小米、vivo、OPPO、三星等手機廠商以往旗艦機系列的正常售價。

2.售價超出大部分消費者預算

iPhone帶來的漲價潮,也波及到了安卓機身上,華為、小米、vivo、OPPO、三星們近兩年的旗艦機售價均在上漲,以往花費3000元是能夠買到一部熱門安卓旗艦機的,但是現在預算得上升到5000元左右才行,屏幕、內存、處理器等都在變的更好,而這些最終都需要消費者來買單,也就是手機售價上漲。

由3000元到5000元左右,消費者咬咬牙也能接受,但由5000元到8000元,這就不是一般的售價上漲,也超出了多數人的消費水平。小米公佈的2018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僅為1052元。vivo NEX、OPPO Find X、華為mate20 Pro、三星Galaxy Note9的起售價都未達到8000元的高度。

而在華為、小米、vivo、OPPO、三星的產品系列裡,還有眾多中低端系列,其售價都在3000元以內,3000元以內機型的銷量仍然非常龐大,對於這部分消費者來說,8000元手機“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當然,不是說他們買不起8000元價位的手機,而是大概率下,他們不會將8000元預算花費在手機上,一方面,他們對手機性能的要求沒那麼高,另一方面,8000元的成本還是很高的,有的人可能要兩三個月緊衣縮食才能存滿。

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0月末,我國4G用戶總數達到11.6億戶,這個基數里的大多數消費者,都不太能接受8000元的售價手機產品。

3.貴出天際的5G手機還會有人買嗎?

既然5G手機都貴出天際,那麼,5G手機到時候還會有人買嗎?

這個問題倒是不用擔心。根據Gartner的數據預計,到2020年,全球5G手機的年銷量將會達到6500萬部。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62 億臺,2018年預計也在14億部左右。6500萬部僅佔4.6%而已。2019年才是5G手機真正開始商用的起始年,手機銷量不大是正常的。

消費者方面,能夠花費8000元買一部手機的人大有人在。蘋果公佈的2018年第四財季財報顯示,該季度蘋果共售出4688.9萬部iPhone,大中華區營收為114.11億美元,同比增長16%。儘管蘋果並未公佈iPhone XS、iPhone XS Max在中國地區的銷量,但其去年發佈的iPhone X機型中,庫克在2018年第二財季的電話會議上提到稱:“iPhone X是中國上季度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iPhone X的起售價為8388元。

除蘋果外,另一款手機也能反應消費者的購買力——8848。8848從2015年7月份開始推出,8848鈦金手機總裁周佳曾在2018年8月份的採訪中透露稱,8848鈦金手機三年來累計的用戶量達40萬,而8848的平均售價遠遠超過10000元,8848 M5的起售價就是9999元,頂配版售價為16999元。

8848才是手機界真正的智商收割機,但它依然獲得了40萬用戶量。

售價超過8000元的華為mate10保時捷版、華為Mate 20 RS保時捷版也經常處於缺貨狀態。

所以,僅從購買力而言,買得起且願意買8000元以上機型的人並不缺。

不同於全面屏、挖孔屏、水滴屏、無線充電、處理器、XXX工藝等概念,5G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更大,自5G概念興起後,外界就一直有關於5G的傳說,比如“1秒鐘就能下載一部高清電影”、“4G網速的200倍”、“10GB/秒、20GB/秒”等,在眾多傳說的影響下,不乏有消費者想要體驗下速度奇快無比的5G,至於8000的問題,無非就是買了一部新的iPhone而已。

4. 華米OV為何都在猛追

從Gartner的數據來看,即使2019年會有一波商用5G手機上市,但銷量並不會太大,既然銷量不大,那為何華米OV們都在猛追呢?

第一批商用5G手機貴出天際,但為何除了蘋果外,華米OV都在猛追

首先,這是一種不容落後的表態。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最近表示,明年的手機市場大盤還會繼續下滑。IDC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3.2%。儘管整個行業形勢不好,但手機行業的競爭仍然很劇烈,行業常見的手機品牌仍然超過10家以上,除蘋果外,剩餘的都是安卓系統,也就是說,大家都會在同一個陣營競爭。

這種情況下,5G概念如何火熱,哪家手機廠商不跟5G手機的熱點,就會很快被眾人遺忘,至於銷量究竟如何,那是後續的銷售能力問題,但能否在5G最熱的時候推出5G手機,卻是顯示手機廠商本事的事情,市場需要這種熱點,手機廠商哪敢不蹭呢?相比較5G手機的實際情況,表態更加重要。

其次,欲成為第一家摘取5G手機果實的手機廠商。第一家運用新技術的廠商在一定程度上會獲得更大的影響力,在未來宣傳的時候,也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宣傳亮點,比如全球第一款安卓手機HTC G1,在“全球首款搭載驍龍845的手機”title被三星搶走後,小米8搞出了一個“中國首款搭載驍龍845”的手機。

無論是哪一家手機廠商成為第一個推出5G手機商用的手機廠商,都會獲得優先話語權,反正目前都還是未知數,何不爭奪一番呢?

最後,通過5G概念吸引消費者。當各種概念和手段被手機廠商用盡之後,手機廠商需要有更多的概念和噱頭來吸引消費者購買產品,而5G恰恰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就算最終銷量未知,但對於品牌知名度方面,也是很好的宣傳要素,不買5G手機不要緊,對手機品牌有認知就夠了。實際上5G手機需要的各種元器件產能方面也還不夠完善和發達,短期內大規模上線的概率比較多,一切都需要時間,手機廠商自身也明白這個道理,但5G的熱點不容錯過。

第一批商用5G手機貴出天際,但為何除了蘋果外,華米OV都在猛追

蘋果為何不追5G手機熱點?一方面,蘋果對熱點的反應向來就很“遲鈍”,iPhone 3GS國行版上市的時候,也不支持WiFi功能,而當時支持WiFi的智能手機早已氾濫成災;另一方面,5G本身大規模商用即使到2019年也不夠成熟,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才剛剛拿到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接下來還要進行一系列5G網絡的基礎設施建設,並非短期內就能夠很快讓全國大範圍內覆蓋5G網絡;還有就是,高通並非蘋果的供應商。

綜上來看,如果是普通用戶,不建議作為首批5G用戶的體驗者,非要花費高價去購買5G手機,如果好奇心比較強,而且本身經濟實力還不錯,5G手機肯定值得入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