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大豆进口创2年最低,巴西大豆占78%,专家为何不看好南美大豆

海关总署新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538万吨,比10月份的692万吨减少154万吨,减幅为22.2%,比去年同期的868万吨大幅减少330万吨,减幅为38%。此为自2016年10月份进口量为520万吨以来的最低月度进口量。

今年1-11月份里,我国累计进口大豆8235万吨,较去年同期的8599万吨减少364万吨,减幅为4.2%。预计12月份大豆进口量在500万吨左右,2018年大豆进口量在8700-8750万吨,低于2017年的9553万吨。

11月大豆进口创2年最低,巴西大豆占78%,专家为何不看好南美大豆

11月份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62.2万吨,比上月47.1万吨提高32.3%,也高于去年同期的54万吨。今年1-11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食用植物油(不含棕榈油硬脂)556万吨,较上年同期的518万吨增加38万吨,增幅为7.3%,预计2018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将达到或超过600万吨,高于2017年的进口量577万吨。

巴西贸易部近日称,11月巴西对中国出口大豆488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83万吨增加167%。1-11月巴西大豆出口量为7958万吨,比去年同期的6580万吨增加21%;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大豆6450万吨,比去年同期的5170万吨增加26%。

2017年中国进口大豆9554万吨,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六成。其中,中国进口巴西大豆达到5092万吨,占53%。而这一数据也标准着今年自巴西大豆进口量已占中国进口大豆的78.3%。

看好中国庞大需求,巴西正急锣密鼓扩大大豆种植规模,迄今为止该国大豆播种工作已经完成89%,远远高于上年同期的84%以及五年平均进度78%。巴西咨询机构Céleres公司称,预计2018/19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1.23~1.3亿吨,创历史新高。预计2018/19年度巴西大豆出口量为8200万吨。

11月大豆进口创2年最低,巴西大豆占78%,专家为何不看好南美大豆

今年以来,我国扩大大豆进口多元化一直在卓有成效的开展,而找寻大豆替代品的项目也在同时进行。

海关总署12月7日已批准从哈萨克斯坦进口菜籽粕,此举旨在实现动物饲料蛋白的来源多元化。上月我国还批准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大麦和玉米。而在10月22日,我国已取消了对印度菜籽粕的进口禁令。

不过分析师指出,批准进口哈萨克斯坦菜籽粕对国内市场的总体影响甚微,因为该国出口潜力目前非常有限,2017/18年度哈萨克斯坦的菜籽粕产量仅为8.5万吨。

2017年中国进口近100万吨菜籽粕,基本都来自加拿大。此外中国还进口了近450万吨加拿大油菜籽,用于在国内压榨。

近日,世界第三大豆生产国阿根廷表示,已与中国签署10亿美元合约,将翻修一条翻修长约1020公里铁路,用来运输大豆等原料。而来自中国的中储粮也与阿根廷有关方面签订了《油料产品贸易推广框架协议》。对于拥有“世界粮仓”之称的阿根廷而言,与中国展开农产品合作意义重大。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出口国,同时也是第三大玉米供应国。

11月大豆进口创2年最低,巴西大豆占78%,专家为何不看好南美大豆

不过对此,中商经济研究中心常务主任刘海飞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认为,长久来看,南美大豆没有美国大豆更适合中国的需求,美国转基因大豆,不仅产量高、产本低,出油率明显比国产高,且不易发生病虫害,是其他一些国家所不能比拟的。“俄罗斯也是非转基因大豆,应该也会比美国转基因大豆成本高。”刘海飞说。

“中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市场是美国,其他国家轻易不好替代。今年其余的6000多万吨进口大豆也有是通过转口贸易渠道抵达中国的,而美国主体货源地其实没变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陈及也认为,俄罗斯、阿根廷的大豆,从品种研发到种植,以及产品优势等方面,与美国大豆是有一定差距的。美国能形成如此规模之大的大豆供应量,与美国广袤的土地和其科技生产力优势是分不开的。“未来的国际市场,还是要看哪个国家的大豆物美价廉,能够保证稳定的供应,才能与之形成长期稳定的交易。”陈及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