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和华为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郑州佳联


联想和华为都是国内比较知名的全球化的企业,也是国内在IT硬件领域比较领先的两家公司。不过,两家公司的业务方向却是不大相同的。

联想的主要业务有哪些呢?

我们说到联想,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PC机,这肯定没错,联想就是一个卖电脑的,2017年联想的财报可以看出,联想的70%营收来至于卖电脑。当然,个人电脑和笔记本市场一直在萎缩,而且现在因为一些不当言论和中美的PC机差价等等的关系,联想在中国的口碑也是一落千丈,2018年的财报估计不会太好看。

除此之外,联想还有什么主要业务呢?

数据中心业务:

我们通过联想的一封内部信可以看到,这一业务在国内发展的一般般,但是在北美和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都有着比较大的营业额的增长。但是整体还是一个亏损的状态,如果希望在这块业务上赢利,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移动业务:

在联想内部信中都说,这块业务没有达到预期。要知道,联想的手机主要市场还是在中国,虽然也有在北美和拉美地区布局,但是,iPhone和三星早已经瓜分了这些地区绝大部分的市场,联想一个新品牌,就算增长幅度大,也就是在低端市场有一点点汤喝。

但是,在中国,联想的手机就算是好,买的人不不太多,原因大家都知道,就是5G信道投票的事情。说实话,联想在2018年还是有出一些性价比高的手机的,只是口碑已经不在了。

新型智能设备:

这是联想的一个新领域,通过智能设备+云的模式,实现物联,主要还是在VR和会议终端上下功夫。

由于是新业务,所以市场还是属于开拓阶段,赢利就是更长远的事情了。

我们总的看来

华为的主要业务有哪些?

华为主要是四大主营业务: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和无线业务

而这四大业务都是非常成熟的业务,而且赢利能力也都不错,相比联想,我们可以发现,华为在产业的布局上更加的科学,即使某个领域遇到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体的发展。

运营商业务:

华为是全球主要的电信运营设备提供商之一,而且市场份额也是数一数二的。可以说,全球的很多基站、信号塔、交换机都是使用的华为的设备。5G时代马上就要来临,而华为的5G在全球现在也是出于领先的水平,可以说,在这个领域,华为是中国的骄傲。

企业业务:

企业业务算是比较新的业务,主要是面向企业,生产企业级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等设备。这些设备不需要电信级的高标准,所以算是一个中低端的市场,但是由于华为在电信领域的知名度,所以在这个领域也是做得比较好。

消费者业务:

这主要就是华为的手机等产品了。华为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能够生产高端移动芯片的企业,华为的麒麟芯片虽然还算不上全国产,但是,也已经填补了中国没有芯的空白。

华为的双品牌战略,也让华为成为了超越苹果市场份额的品牌,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手机品牌。

无线业务:

这个业务主要是致力于无线领域的技术研发,例如5G的技术研发,并非设备生产。技术研发感觉好像都是投入,那你就错了,要知道,专利是非常值钱的,华为5G的专利如果能够在未来形成某个领域的垄断,那真的是睡觉都在赚钱。

两个公司有什么不同?

从两家公司的业务布局我们就能够发现,华为更侧重于产品和技术的研发,通过技术的驱动来获得更大的市场。华为的四大业务中,任何一个业务都离不开研发的影子,华为的交换机技术、通讯技术、芯片等等,都证明了技术才是生产力的这个论点。

也因为华为对于技术的看重,才让华为成为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而联想刚好不一样,联想还是比较面向于应用和集成。当然,联想肯定是有研发的,只是研发也是更多的面向于应用和集成的研发,而不是新技术的研发。

因此,联想的PC机、笔记本、服务器、物联网设备、手机等等领域,都还是一个集成的概念。当然,不是说集成有什么不好,只是联想的赢利能力就会差一些了。

我们看联想2017年的财报就可以发现,联想2017年营收454亿美元,其中国内市场贡献了25%的营收,美洲地区贡献了31%的营收,亚太地区贡献16%的营收,欧洲、中东、非洲合计贡献了28%的营收。但是实际的净利润确亏损了1.89亿美元。

从这份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市场已经不是联想的主战场了,也因此,联想更加估计全球市场。

而华为呢?2017年营收为6036.21亿元(按照现在汇率大约是874亿美元),净利润为474.55亿元(约69亿美元),可以说,财报上是比联想好了很多的。

根据业务市场划分,中国区占整体收入的51%,美洲占7%,亚太占比12%,欧洲中东非洲占比27%。

可以看到,华为的主战场还是在国内,当然,我们还是希望这样的民族品牌走向国际的。


会技术的葛大爷


两家企业在根本战略上就不一样。

华为和联想都是中国信息行业早期的龙头企业,但是却走了两条完全不一样的路。华为走的是自主研发的“技术派”路线,而联想则走的采用并购来扩大规模的“贸易派”路线。华为在扩张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经费在研发上,相比之下,联想则是把大把的钱花在了收购其他公司上——什么IBM的PC业务,收购摩托罗拉,最近还收购了富士通的PC业务——甚至于还收购了卢森堡银行的股份。


最直接的表现,两者的不同就是在研发经费上。

下面这张图是两家公司每年研发投入的变化,从每年的研发投入资金上就可以看到,联想从一开始就距离华为差了很远,甚至于到了现在,可能连华为的零头都没有了。


不同的战略最终反应在两家企业的营收上。

不同的战略和不同的研发投入,而显示出来最后的结果呢?

下面这张图是两个公司营收的对比图。从最开始华为的营业收入跟联想旗鼓相当,现在华为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5200多亿的时候,联想只有华为的一半多点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到,华为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而联想已经是垂垂老矣、势头不足。

就在最近的5G标准制定问题上,华为凭借着自身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号召力是大放异彩,联想则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沦为了丑角,所以到底是加大科研投入、发展自主技术,还是躺在中国巨大的市场上不思进取,各个企业的心中应该有点儿数。



深层次的原因是价值理念。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和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两个人非常有意思。

任正非是军人出身,而柳传志出生于商人家庭,本人则是在中科院工作过。传言任正非为人比较孤僻,而柳传志则是广交朋友。任正非专注,柳传志则左右逢源。

两个人的认识,最终体现在企业上,就是华为在战略上始终是对自身的技术要求极为严格,而联想则是什么赚钱我要干什么。

所以有人说,任正非是企业家,做什么就要求什么赚钱;而柳传志就是商人,什么赚钱就想做什么。

柳传志领导下的联想,其做法固然不能说错——毕竟一家企业做到千亿的营收,再怎么也不能算失败。但是问题是,你真以为你想赚钱就赚钱吗?你真以为靠的那些长袖善舞能够经久不衰吗?


最后,公司如此,国家更加如此,只有重视科研、重视研发、重视掌握核心技术、鼓励创新,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


SilentTurbine


华为和联想都是中国信息技术领域早期的龙头企业。最开始华为的营收跟联想旗鼓相当。但到了2017年,华为的营收已经达到了6000亿元,而联想却只有2800亿元,不及华为的一半。更让人吃惊的是,华为正进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而联想的业务颇有斜阳西下之意。

从表面上看,华为是生产通讯设备的企业,而联想则是只专注于PC领域,近年来,PC没落,而手机、5G市场的兴起,联想落在华为之后不足为奇。但事实上,联想和华为的差异,并不在于生产的商品,而在于认识理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就是柳传志的联想落后于华为的根本原因。

第一,华为走的是科技研发企业路线,华为在开发方面投入的经费让人咋舌,并且在飞快速长。2017年联想的研发投入高达1000亿元人民币,科研经费的投入是联想的10倍以上,这在中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而柳传志是商人家庭出身,主要走“贸工技”路线。他并不是说不看重技术,但是一切技术研发,都要排在贸易之后。柳传志是走的是“贸易路线”,而任正非是走的是“技术路线”。一切开支都要让位于技术的研发投入。

第二,华为将主要精力投在了芯片制造、5G创新之上。特别是在5G标准制定的问题上,华为凭借着自身雄厚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影响力,迎得了欧洲合作伙伴的青睐,以及美国的害怕。目前以华为作代表中国通讯技术已经站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而联想呢?这些年把大量的资金花在收购其他公司上,一会儿收购摩托罗拉,一会儿收购IBM的PC业务,最近还要收购富士通的PC业务。要知道世界PC领域需求趋满,上升空间已经不大,衰退早成定局,再把资金投在企业并购上,在战略上再次棋输一招。

华为与联想差距究竟在哪里?并不是差在业绩上,也不是差在未来发展前景上。而是差在了企业发展的理念之上,华为早就看到了世界信息通讯领域的大格局,早就提前布局芯片技术、5G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联想的柳传志,我们不能说他的事业不成功。但是与华为相比,联想更侧重于什么赚钱我去做什么,这样就永远落后于人,并且也很容易受制于人。


不执著财经


联想和华为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研发的重视,华为是一家技术公司,而联想是一家贸易公司,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目前发展蒸蒸日上但联想缺举步维艰的原因。说到底还是任正非和柳传志对企业发展理念出现了偏差。

受限我们来看二者的研发经费,这个可以比较直观的看到,下图是2006到2018年的数据变化,联想是缓慢上升而华为是直线上升,在2017年联想的研发投入1000亿元人民币,占比营收的14%,而联想研发投入不到100亿元,二者差了10倍。

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企业管理者的思路,柳传志当时PK掉倪光南的核心原因就是用了“贸工技”的策略,贸易优先,的确有效果,联想收购IBM成了世界第一大PC集团,但是联想只做了贸,没有做技,现在联想几乎没有太多的核心技术能力。

但华为不太一样,华为一直做的是通讯设备,讲究技术,所以任正非才如果大的投入在技术领域。

二者的变化从营收上,也可以看到差异,华为2017年营收6000亿元,而联想只有2800亿元,增幅还在降低,因为PC不行了。

所有的差异到最后都是领导人的差异,所有问题到最后都是人的问题。核心的还是柳传志和任正非的巨大差异。

你更喜欢华为还是联想?


毛琳Michael


联想就发了一个控制码投票的声明,笑死了,真他妈恶心,长码短码控制码投票都出来了,也可以上3GPP官网查,联想还他妈混淆视听,联想这是欺负外行不懂吗????投票分多轮,联想是在最重要短码投票中未支持华为,致使短码也被高通以微弱优势一票胜出。重要项很多都是高通提出的标准,联想只是在其他无足轻重项支持了华为。本来高通拿长码,华为短码,大家一人一个,结果华为微弱输给了高通,现在是高通拿到长码短码,华为只有控制码。联想你的这两票价值万亿,价值一个5G时代,美帝走狗联想你可知。


ranyan777


华为十八万员工,一半是研发人员。

每年百分之十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是销售收入不是利润。这样的投入规模别说在中国,放眼世界也是非常高的比例。

华为由任正非创建于1987年,总部在深圳。早期注册资金两万。是一家民营企业。华为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任正非对技术的痴迷。



在早期研发程控交换机时,由于企业刚创办不久,资金有限,任正非借高利贷投入研发。有次他对科研人员说,失败了你们可以换个工作,我只能从这里跳下去了。可见当时的悲壮,和华为实力的单薄。

在资金耗尽之时,产品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也让华为有了自己的产品。不在代理国外的产品销售。华为从此走上了研发创新之路,成为一家真正的科技企业。

联想的发展指导导致了它的今天。

很多人都知道,联想内部以前有一次,关于是技术优先还是贸易优先的讨论。倪光南支持技术优先,他认为科技行业的竞争力就是技术创新。柳传志支持贸易优先,他认为只有把产品卖出去才能让企业活下去。

讨论的结果是倪光南离开联想,联想执行柳传志的思想,以销售为导向。联想的销售冠军成了柳传志的接班人,他就是杨元庆。在杨元庆的主导下,联想更是不重视研发创新。

导致联想十年的研发费用不如华为一年的研发费用多。



联想和华为创办时间相近,联想靠着中科院这个大树快速发展,任正非在深圳靠两万块钱开始创办华为。

今天两家企业发展的天差地别。即使没有5G事件联想距离凉凉也不远了。

如果可以,请点一个赞,谢谢你对我付出的肯定


百舌说


柳把几千亿国资变成自己的!泰山会政府都动不了!把钱。工厂都转成美国!持美国ji。卖国!!!!!联想是举国之力钱,中科院人才!倾国之力造的国企!让柳汉奸变几千亿成他个人的。孙宏斌只是马仔。好多大佬都是他马仔!政府根本动不了!动了!把钱抽离中国!资本外逃!说的就是他。上次做空中国世纪大股灾。杭州桓生电子帐户外国做空主力帐号。就是柳传志马仔的!做空中国。大汗奸!总部都在美国。查下工商信息。财务报表!根中国有一毛钱关系????是柳传志自己的美国企业!!懂么!柳传志联想这点钱算个屁!多少大佬的老大!投资人!联想只是个幌子!对柳来说!太牛逼的败类!


💗💗


同个一个图表,看一看联想和华为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位置,就一目了然了。

市场定位:

联想是终端产品制造商,主要产品是桌面电脑、商业服务器、笔记本、平板、手机,

联想在产业链最底层、低端,利润最低的环节。

华为是芯片设计商、通信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通信设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电脑制造商。

华为从产业链中间(通信设备制造)切入,向上游和下游延伸。

二者业务交叉部分:手机和电脑制造。其中,电脑制造是联想的核心业务,华为电脑业务非常小。手机是华为第二大业务,是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名,世界第三名。手机业务也是联想第二大业务,市场份额与华为差距很大,没法相提并论。

二者业务不同部分:华为第一大业务是通信设备制造和为无线通讯运营商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第三大业务是芯片设计(海思)

企业规模和经营情况:

2017年,联想集团总营收为430.35亿美元,同比下滑4%。传统的电脑业务已经饱和,市场在萎缩。手机业务因竞争力不强,在下滑。

2017年,华为实现营业收入962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其中,通信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占49%,手机业务占39%,手机芯片约占5%。

盈利能力:净利率

联想:1.2%

华为:7.9%


仁观天下


看过一篇文章,叫做《联想,本可以成为比华为更伟大的公司》。文章道出了由于联想和华为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型,导致了今天迥异的发展结果。从本质上来说,联想和华为没有区别,都是国际化的科技型企业。区别就在创始人不同的价值理念,由此带来的不同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

联想集团的前身,是1984年中科院计算机所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启动资金20万元,是中科院的“院有企业”。而华为则是退伍军官任正非拼凑到2万元创立的民办企业。相比于华为,联想有着国家资本和中科院的科研技术支持,在起跑线上就赢了华为。

总工程师倪光南是联想早期发展的重要人物,他属于技术派,为联想早期技术积累立下了汗马功劳。倪光南当年所在的联想当年有多厉害?1985年,就设计研发出了“联想式汉卡”和微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且在1988年开始研发芯片,到1993就研发出五个ASIC芯片,实现了产业化。联想式汉卡的发明,帮助联想掘到了第一桶金,在前3年汉卡就为公司创造了1200多万元利润。在联想式汉卡的10年寿命期中,总共销售出16万套,利税上亿元。

赚到第一桶金之后,联想内部出现了经营思路的分歧。技术派的倪光南坚持,加大对科技投入,提升联想技术水平。市场派的柳传志,更热衷于赚快钱,所以登上了90年代房地产的步伐,在全国大是买地,建立所谓的联想科技园区。

历史的车轮在1994年驶入了另外一条道路,在三岔路口,还有着许许多多的迷雾未曾解开,可能再也解不开了。在此之后,联想彻底成为了一家“造不如买”的公司。


红谷新视界


问题出在根上,华为是地道的中国企业,屁股只会坐在中国的价值观上。而联想(提起这个名字就有点恶心)只是一个黄皮狗而已,特别是杨元庆,看那个鸟样就是一脸汉奸像,柳老头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的三观不正,自然而然就把一个好企业带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