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月子可以脫胎換骨改變體質,是真的麼?是一種什麼體驗?

用戶59027074277


在我們國家,有關“坐月子”的記載已經有二千多年,而這一傳統至今仍在延續著,先人用無數代人的經歷和教訓不斷的積累和總結經驗,留傳下來是為了造福後代子孫,這就是傳承,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經久不衰的重要因素。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證明,“坐月子”是有充分的科學依據的,人體經歷懷胎十月直到一朝分勉的過程是一次身體再造的大工程,而產後的恢復更是關係到了今後幾十年的體質變化。下面我們就一起探討“坐月子”對女性的重要性。



首先,從懷孕開始,人體就加快了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調動了身體所有的器官和組織集聚營養,而對外部的攝入需求也是越來越大,孕媽媽需要將大量食物轉化成營養供給胎兒生長髮育,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對身體素質的一個激發。

其次,臨產過程從幾小時到十幾小時,產媽媽的身體卻是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全身的骨胳和肌肉組織都在拉伸,毛孔擴張,尤其盆腔受到巨大的壓力而逐漸膨脹,同時身體分泌出強烈的腎上腺素和內啡肽,促進子宮強力收縮,幫助嬰兒產出。而高達十級的巨烈疼痛不僅讓全身肌肉緊繃到極致,也讓女性的心理壓力得到了釋放,可以說,生產的過程其實是對身心的一次解放過程。



再次,新媽媽在產後的身體非常虛弱,需要充分的休養、充足的營養和足夠的時間來恢復體力。由於骨縫張開,身體的各部分都尚未恢復過來,極易受到傷害,這個就是坐月子的原因。要避免受涼,受風,受累,任何不注意的細節都會造成日後無法挽回的損傷。比如當你產後喝涼水的時候,一定不會想到會導致二十年後掉了大半口牙齒。因為任何傷害都不會立即發生,但是傷害已經埋下了。

最後,以前普遍對產後的身體護理和保健非常重視,其實產婦的心理健康狀況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在當前來說,很多人仍然搞不懂為什麼全家人都在照顧她,怎麼會產後抑鬱呢?這其實是產後體內激素分泌減少導致的,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和調整好心態,對產婦的身內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新爸爸們記住了,生產後最需要照顧的是新媽媽,而不是孩子!



總之,“坐月子”對於女性來說就是一次重生,身體的變化和心理的變化都很大,需要的就是新爸爸的關愛和陪伴,其他的真的不重要。

歡迎留言說一說您的月子故事,關注大賽爸爸說,在育兒的路上與您同行!


大賽爸爸說


眾所周知,坐月子就是指孕婦產後用一個月或多月的時間進行休養。從社會學和醫學的角度來看,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最好的改善體質時機,是協助產婦順利渡過人生生理和心理轉折的關鍵時期,正如醫生所說:做好月子脫胎換骨改變體質。那麼,如何科學的坐月子呢?作如下探討,以作共享。


坐月子基本原則可為:


1、慎寒溫,防著涼。根據氣候與居住環境的溫溼度變化,產婦穿著與室內使用的電器設備,應做好適當的調整。室內溫度約25~26℃,溼度約50%~60%為宜,穿著長袖、長褲、襪子,避免著涼、感冒及風、寒、溼的入侵。


2、適勞逸,防疾患。適度的勞動與休息,對於惡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復很有幫助。產後初始,產婦覺得虛弱、頭暈、乏力時,必須多臥床休息,起床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等體力逐漸恢復就可以將時間稍稍拉長些,時間還是以1小時至2小時為限,以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姿,導致腰痠、背痛、腿痠、膝踝關節的疼痛。


3、勤清潔,講衛生。頭髮、身體要經常清洗,以保持清潔,避免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洗頭,洗澡要用40℃左右的溫水,洗完頭後要及時用乾毛巾擦乾頭髮。


4、調飲食,增營養。坐月子的飲食還是以溫補為主,最好請醫師根據個人體質作調配比較妥善。注意應繼續食用孕婦奶粉,特別是科學補充DHA、膽鹼、鈣、鐵等20多種寶寶發育所需營養素,保證和提高母乳的質量。


5、用腹帶,保體形。產後使用收腹帶為產後媽媽所青睞,選用的好,對於產後鬆弛腹肌的生理恢復、保持體形,確實可起到極好幫助,如由高級腹帶和草本中藥相結合的專業功能產後收腹帶,不僅收腹效果好,對產後子宮、產道快速復舊,促進惡露排淨,減少瘀患遺留等均具良好作用。


6、收骨盆,防形變。女性分娩時,骨盆恥骨聯合被撐開,擴張和被撐開的骨盆得不到及時恢復,不僅會出現胯部增寬、臀部鬆弛、屁股增大等形體變化情況,還會導致O型腿、腰痛、恥骨痛等諸多問題。選用一款專業優質的骨盆矯正帶,對於鬆弛的骨盆和臀部的恢復極有幫助。


另外,坐月子一定注意避免性行為,否則,不但不利於子宮恢復,還有可能會感染婦科炎疾病,帶來終生遺憾。並且,還要避免哭泣,哭泣會傷精血,可能造成眼睛的傷害。平時儘量少看電視,看電視也不要選那種容易跟著落淚的苦情戲,要心情愉悅,勿生氣,安心休養。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坐月子對於女人就像第二次生命,坐的好受益一生,坐的不好,容易留下毀一生的傷痛,現代的大多數寶媽都會科學坐月子,但是老一輩的觀點有的也很有道理。

一、忌悶月子。產婦汗多,要勤更換寬鬆、舒適的衣服。

二、忌多吃味精。為了嬰兒不出現缺鋅症,新媽媽應忌吃過量味精。否則可造成智力減退,生長髮育遲緩等不良後果。

三、坐月子期間只要洗頭、洗澡後馬上吹乾或注意保暖,適度的清潔反而對親子雙方都有好處,但冷水還是少碰為妙。

四、忌外出、吹風。產後百脈空虛,又容易流汗,風邪一旦入裡,除了容易感冒外,還可能導致日後四肢關節遊走性的疼痛。

五、忌哭泣。產後哭泣傷精血,可能造成眼睛的傷害。

六、忌勞累。儘可能的休息、不要爬樓梯、不可過度勞動。

七、忌有性行為。通常產後6-8周後是較適合恢復性行為的時機,而坐月子期間是產婦身體復原的時刻,自然就不宜有性行為。

八、忌長期靜臥。長時間臥在床不利於腹部肌肉收縮力的恢復、產後惡露的排出。

九、忌多吃雞蛋。吃太多營養吸收不了,還會引發消化問題。

十、忌產後不注重塑腹。寶寶生下之後子宮騰空內臟失去支撐,便會自然下垂。內臟下垂是所有婦女疾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

十一、飲食禁忌。產後的飲食不但要注意有營養,而且要注意科學的搭配和安排。

十二、忌長時間看手機、電視、電腦。在坐月子第一個星期內不要看手機、看電腦,會影響視力,損壞視網膜。


父母世界


距離坐月子已經有2年多了,之前就聽老人說坐月子很重要,在月子之前就儲備了一些知識,再加上坐月子的經驗,總結如下:


生活方面

1.一定要休養一個月或一個半月。產後兩週,除了吃飯和上洗手間以外,其他的時間一定要臥床。若常坐或起身走動,可能引起子宮下垂。

2.準備兩三條寬度約為30---40釐米,長度可繞腹部12圈半的白紗布。產後要緊綁腹帶,防止內臟下垂。內臟下垂將導致婦女病,以及小腹突出,體形難看。綁腹帶還可改善產前小腹明顯的狀況。腹帶不能以一般的束褲和束腹帶代替。因為它們不但沒有效果,還有反作用。

3.前兩週洗澡只能用溫酒水擦澡。

做法是燒開的水和米酒各一半,加一點點鹽巴,用毛巾浸溼,擰乾,在身上擦。第 三週起可以淋浴,滿月後可泡澡。(順產者)

4.洗臉刷牙須用燒開過的水放至溫熱再使用。可以使用保養品。

5.嚴禁洗頭。因為頭皮不能著涼。


飲食方面

1. 少食多餐。

2. 不要吃鹽,生冷的食物。(有理由的,很長我就不說了。)

3.半個月內避免吃青菜和水果。可吃點紅蘿蔔。月子內要吃水 分少的水果。

4.半個月內禁吃魚類和肉類,可以多吃肝臟等。因為疲勞的身體無法完全吸收魚、肉的養分,結果過多的養分,只會加重身體的 負擔,產生“虛不受補”的現象。應該到第三週開始吃。

5.用麻油、姜和米酒料理食物。姜要爆透。


愛嬰斯坦親子助手


坐月子是女人一生中最好的改善體質時機,也是人生重要里程碑,如果月子坐得好,能夠改善體質,甚至讓你變得容光煥發。但是,如果在月子期間疏於護理,在產後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到月子病的困擾,這甚至會對女性一生的健康都造成不利影響。這也是很多老人對產婦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做好月子,避免落下月子病”的原因。所以,怎樣坐好月子是一門學問。

產婦在坐月子時,正是分娩後的恢復期,體質比較虛弱,應忌食一些不利健康的食品。

這些食物坐月子期間不宜吃

寒涼生冷食物:由於產後身體氣血虧虛,應多食用溫補食物,以利於氣血恢復。如果產後進食生冷或寒涼食物,會不利於氣血的充實,容易導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障礙,並且不利於惡露的排出和淤血的去除;

刺激性食物:濃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會影響睡眠及腸胃功能,也會對嬰兒不利;

過鹹食物:過多的鹽分會導致身體浮腫,並易誘發高血壓;

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容易傷津耗氣損血,加重氣血虛弱,並容易導致便秘,進入乳汁後對寶寶也不利;

酸澀收斂食物:烏梅、南瓜、柿子等食物會阻滯血行,不利於惡露的排出。

產後飲食原則

產後媽媽的身體比較虛弱,處於恢復期,需要補充充分的熱能和營養素。坐月子期間應該遵循以下的飲食原則:

1、食物要鬆軟、可口、易消化吸收;

2、少食多餐,因為這個時候媽媽的胃腸功能還沒有恢復正常,為了給腸胃加重負擔,可以一天吃5~6次;

3、幹稀搭配,這樣更利於消化和吸收。乾的保證營養供給,稀的保證足夠水分;

4、葷素相宜,清淡適宜;

5、不宜過度、過快進補。

產後調理身體還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進行調理,月裡寶就是不錯的選擇。它屬於純天然綠色健康食療食品,具有補血益氣、暖胃健脾、溫宮散寒、活血化瘀、促進惡露排出、補虛強體、增強免疫力、補充多種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養護肌膚、抗疲勞、抗衰老,能有效預防感冒、預防產後風等效果。月裡寶不僅對婦女產後調理身體有很好的食療保健作用,而且還可通過母體吸收,將寶寶生長髮育所必須的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通過乳汁提供給我們的寶寶。


早孕安


即將“卸貨”的日子,總會讓媽咪忐忑不安,然而,生完孩子後,取而代之的是強烈疲憊感,幸好可通過月子期的休養,慢慢恢復到孕前狀態,並適應要照顧寶寶的生活。提醒媽咪,雖然照顧寶寶很重要,但更要把自己照顧好,才能有心力把寶寶照顧好!

傷口照護

自然產在會陰部位有傷口,而剖宮產則在腹部留下傷口,兩種傷口都需要小心照護,以避免受到細菌感染而影響復原狀況。

剖宮產

手術後,產科醫師會將傷口縫合並消毒,以紗布覆蓋保護傷口。住院期間會幫產婦換藥,但每位醫師換藥的頻率不一樣,有的是每天換,也有的是隔三天換,以醫師的意見為主。

一般傷口癒合約需要7天的時間,當傷口順利癒合後,產婦都希望癒合後的疤痕可以較為美觀,至少不要那麼明顯,可視情況使用去疤商品,減輕傷口的拉力與疤痕組織的生成。

自然產

自然產的傷口在會陰縫合處,這會讓產婦有腫脹或是疼痛的感覺,尤其在產後12 ~36小時,疼痛感較為強烈。一般不嚴重的會陰傷口約3天就可癒合;在未被感染的狀態下,嚴重的傷口也多在一週內,表皮即能癒合。

該如何妥善照顧會陰傷口呢?保持會陰部的清潔,以避免細菌在此滋生,除了勤換棉墊,每次入廁後,用煮過的溫開水裝入沖洗器內,由前往後清洗會陰部,注意不要用衛生紙直接擦乾傷口部位,可改用棉籤擦乾傷口。

子宮收縮的疼痛

生完孩子,歷經過子宮收縮,才知道那種痛有多痛。這是產後的必經過程,在子宮恢復過程中,需通過強而有力的肌肉收縮動作,讓血管受到壓迫而止血,並恢復到原來的大小。疼痛感約持續兩個星期,產後前3~5天會特別感到嚴重不適。

如果是生第二胎,子宮收縮引起的不適將更嚴重,即生越多胎,不適感越嚴重。通常醫師會開立止痛藥讓產婦服用,哺乳媽咪也能放心使用,而過去常用的按摩子宮,現在則是有出血情況才派上用場,但較不適用剖宮產的產婦。

及早哺餵母乳有助於子宮收縮,因寶寶吸吮乳頭,可刺激媽媽大腦分泌催產素,促使產後子宮收縮,減少出血;且哺乳可將產婦對疼痛的注意力轉移至寶寶身上。

腰痠背痛

產婦感受的腰痠背痛有幾種可能:

● 剖宮產接受半身麻醉者,若感覺痛點來自扎針處,那麼,這就屬於醫療問題。扎針會經過腰背部特定的皮下組織、肌肉、韌帶等,像所有的侵入性操作一樣,可能因此導致腰背部的肌肉、韌帶損傷,而這些組織的損傷將歷經一段修復過程,如在術後多加休息,即可讓腰痠背痛有所緩解。

● 因子宮收縮牽引子宮的韌帶,同時也使部分神經受到壓迫,產婦可能出現小腹疼痛、腰痠背痛等症狀,這時可通過熱敷舒緩痠痛。

● 也可能是以坐姿哺乳,因坐姿不良而有所影響。不妨學習躺餵母乳,減少坐姿不良的影響,也讓自己多一點休息時間。此外,不要維持一個姿勢的時間過久,如久坐、久站, 儘量讓自己處於舒服放鬆的姿勢。

● 懷孕時,身體的骨骼系統會發生一連串變化,如像骨關節會變得略為寬鬆,肌肉韌帶會拉長而使彈性降低。媽媽產後不適合提重物,在可能的狀況下應多休息以緩解不適。

或許有人會問:這時可以貼痠痛藥布嗎?會影響哺乳嗎?貼痠痛藥不致影響哺乳,但這些痠痛不是肌肉痛,貼了可能也沒緩解的效果。

飲食

傳統觀念是在月子期間好好補身,不過,過去習慣以生化湯、麻油幫忙排惡露,但現在生產時,不論自然產還是剖宮產,產科醫師都會把子宮內的殘留物清除乾淨,讓排惡露這件事不再像過往般困難,因此,喝生化湯或麻油雞的量不宜多,且要注意體質是否適合服用,不然,容易適得其反。月子餐應以均衡飲食為原則,但可特別以富含高蛋白質的食材打底,關於月子餐飲食內容建議如下表:

月子餐不需要過分補,即使對哺餵母乳的產婦而言,一天攝取的熱量比平常人多500卡即可,不過,適時補充水分就很重要,避免水分供應不足而影響乳汁的分泌量,這也是月子機構為何在月子餐的安排上,有不少湯湯水水的菜色之故。

減重

雖然恢復孕前身材是不少產婦迫切希望的事,然而,雖然減重要把握產後六個月的黃金期,但也不可操之過急,其實對哺乳媽咪而言,因哺乳會消耗熱量,對於產後減重頗有幫助,但要注意的是,並非每一位哺乳媽咪都能瘦得下來,如果攝取熱量不節制,也未有適當的運動,身材有可能“回不去”。

至於運動,應該循序漸進,第一週不宜做運動;第二週可以適量做一些日常活動,如爬樓梯;第三週待傷口穩定後,可做凱格爾運動,以不會造成傷口不適為原則;滿月後,再開始進行需要用腹部使力的強化運動而游泳則得“等惡露結束再說”,通常花上一兩個月的時間,就能看到減重的成果。

性生活與避孕方式

何時可以開始性生活?須等惡露完全結束。事實上,自然產和剖宮產的傷口都需要時間癒合,整體而言,約要四到六星期的時間,換言之,產後至少一個月才適合開始進行性生活。

除非不打算再生孩子,可考慮採用更積極有效的避孕方式;若是想要再生,得讓子宮休息一段時間再說,如果太快懷孕,孕期不適感容易比前一胎更為強烈。讓子宮休息的時間又因生產方式不同而有差異,若是自然產,下一胎至少要隔半年再考慮受孕;而剖宮產則至少等上一年,因為即使傷口癒合,但強度仍有限,並無法承受子宮在短時間內再次脹大,且容易出現子宮破裂併發內出血及胎死腹中的危險。

(浙江美福寶婦兒—婦產科醫生張國新)


對話健康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有坐月子這一習俗,也知道西方人沒有坐月子的習慣,他們生產完可能休息幾天就去上班。可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一定有它的道理,為什麼剛生完孩子這一個月,需要非常小心地照顧身體(俗稱坐月子),坐完月子以後,身體反而變得健康了,這是什麼原理呢?

一個嬰孩在母體內,要成長為一個健康的寶寶,必須從母體內各個部位攝取、掠奪很多很多的營養成分、精氣神和各種能量。剛生完孩子的母親身體,就好比一部機器,把它整個拆解了,拆解了之後,她的骨骼很脆弱,氣血也大虧,等於被肢解了一次。

而坐月子,就好像是將這肢解的身體重組了一次,如果我們能趁此時把以前的鐵鏽清一清,灰塵吹一吹,生鏽的螺絲換一換,重組了之後的組織結構就比上一次好很多。當然如果月子沒有坐好的話,就好比你的機器掉了兩個墊片,掉了幾個螺絲,身體會更差。

按中國老祖宗的傳統來說,這個時候能夠把虧損的氣血補回來,在重整的過程中,把以前生鏽的彈簧片換一換,把堵塞的孔清一清。平時我們的車子故障了,我們也很難去拆解,你想到要每一顆螺絲都拆解,就光是這樣想想都要頭疼了。而現在,既然這個身體機器已經拆解了,為什麼不讓她比以前更好呢?

什麼是坐月子禁忌?

坐月子是協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因為嬰兒產出讓身體、生活有所改變,從人妻到人母、從外人到家人,坐月子的儀式促使產婦進入神聖地位,周邊的人甘願為她付出,產婦趁此機會發洩累積的不平情緒,消除長期積勞。無論是產褥期或坐月子,都意味著產婦要臥床休息,調養好身體,促使生殖器官和肌體儘快恢復。但在這一段時間內,產婦很多行為或者生活方式有很多禁忌,有的甚至會影響寶寶及產婦的健康,在坐月子的時候要注意。

坐月子期間為什麼發“虛”呢?

懷孕對女性來說是一種應激狀態,產後這種應激狀態突然解除,會使女性對溫度和天氣等外界變化變得更為敏感。這種情況下也許正常人覺得無所謂的溫度變化就會讓產婦覺得熱或者冷。但這種狀態絕非是一種“病”,也和疾病的易感性沒有關係。產婦對環境的敏感本身就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此外,孕期女性體內各種激素水平大多都有程度不一的增加。由於鹽皮質激素的作用,體內會瀦留大量水分,產後這些瀦留的水分主要經腎形成尿液排出,也有一部分通過出汗的形式排出體外,稱為“褥汗”,是皮膚排洩功能旺盛的表現,不屬於病態。這些表現在產後一週內較為明顯,一週後就會逐漸恢復正常。

坐月子不注意 小心以後老得快

在臨產以後,媽媽便要進入月子期了。這是個彌補養分,保養生息的期間,假如媽媽沒有取得足夠的養分,沒有坐好月子的話,很簡單造成身體虛弱,氣血缺乏,日後落下頭疼、易疲憊、易衰老的後遺症,所以坐月子要慎重,不能隨意對待。

1.補鐵

產婦出產的時分失血較多,氣血缺乏,需求彌補很多的鐵元素,來協助造血,防止貧血。因而媽媽應當多吃些菠菜、動物肝臟、血等食物,這些都是富含鐵元素的。別的,媽媽還能夠吃些紅棗來彌補氣血,協助媽媽們康復健康。

2.補鈣

媽媽在出產的時分流失了很多的營養物質,因而在坐月子時期還需彌補一些鈣質。像是骨頭湯,魚湯等等都應當多攝入一些,協助骨骼生長,防止腰痠背痛。

3.恰當運動

在坐月子時期,媽媽們能夠恰當運動一下,例如在床上伸伸四肢,活動活動筋骨,這麼便能夠協助身體儘快康復健康,並且還能夠推進骨骼的康復,讓身體遠離腰痠背痛的表現。

4.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

母乳餵養。如果你能,請儘量使用母乳餵養寶寶,母乳不僅能提供孩子所需要的多種營養,此外母乳餵養每天還能夠燃燒更多的卡路里,可以幫助我們在生育後減掉肚子上多餘的脂肪。


黃師傅說婦兒


各位,我看了這麼多條回答裡面,驚呆我了,都什麼年代了,新聞上報道的也不少,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抱著迷信思想在這害人?!我也坐過月子,那些照書說的人估計自己沒坐過月子吧?!坐月子時你的身體是什麼樣,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身體感受什麼樣,你們知道嗎??? 不知道就別亂說!

迷信一:凡產婦都是怕風的,所以即使是夏天坐月子,也得把房屋的門窗緊閉,不能留縫隙,而產婦也要長衣長褲,全身武裝。

我是在4月底生產的,不算夏天,早晚微涼。但是我的門是完全打開的,窗戶適當開一半,保證空氣流通即可,適當避免穿堂風,畢竟剛生完孩子,抵抗力低,容易感冒。到五月中旬,湖南的天已經變的比較熱,我開了風扇,不過沒有直接對著我吹,對著牆吹,讓涼風“飄”過來,一樣能享受清涼。

迷信二:許多老人認為,產後大人體質虛弱,需要好好保養,月子裡最好少下床活動,甚至飯菜都得端到床上吃。

這樣做弊大於利,產後及早下床活動,不僅有利於下肢血液循環、惡露及時排出,還能使腹肌得到鍛鍊。如果是順產,產婦當天就可下地並稍微走動了,我是剖腹產,術後一天拔了尿管,第二天就扶著欄杆在病房走廊上來回走一圈了,不過要避免猛烈坐起。除加強活動,還應多吃粗纖維綠葉菜。剖腹產後腸胃蠕動可能沒那麼好,多吃蔬菜利於排便!

迷信三:許多地方都有讓產婦忌口的習慣,面對牛羊肉、魚蝦等物,都不準產婦碰

這簡直是無稽之談,人體各器官組織,哪一樣也離不了蛋白質,分娩時損傷了一些組織、器官,更需要較多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魚、肉、家禽中所含蛋白質豐富,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我建議,這些營養的物質,在產後一週後再吃,尤其是營養的湯,另外在吃魚、肉等食物時,只要不要放辣椒等辛辣調料。

迷信四:產後誤入“雞蛋陣” 蛋白過剩腎受罪

經常可以看到,生完孩子後,產婦就“淹沒”在雞蛋堆裡了,老例認為,雞蛋營養豐富,吃得越多越好。我月子裡每天吃一個雞蛋而已,產婦們都應適可而止。雖說雞蛋營養豐富,但吃得太多,蛋白過剩會增加腎臟負擔,而富餘的部分也都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了,且還會影響其他營養的吸收。

迷信五:喝湯雖然有必要 吃肉才能保體力

產後多喝湯,幾乎每家人都會做很多湯犒勞產婦,認為喝湯更有營養。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確。產褥期喝湯是必要的,如雞湯、排骨湯、魚湯、蘑菇湯等,可促進母乳分泌。但這並不意味著湯比肉有營養,喝湯時也應吃些肉,這樣才可儘快恢復體力。

我爸媽要我在孃家坐月子,我就跟我爸媽說,月子的湯必須按我的節奏來,第一週都是素湯、接下來是魚湯、然後雞湯、豬腳湯,循序漸進的節奏,我哺乳期的奶水很好,而且乳腺炎也沒找上我,關鍵一點,先通再下,乳腺沒通就急著下奶,乳腺炎找上門來,痛苦的真的只有你一個!!!


小搗蛋鬼的養成記


坐好月子很重要,但是,如果條件允許,還真沒有必要按老人說的一個月不能洗頭,不能刷牙,不能洗腳,不能洗臉,甚至不能照鏡子。兒子出生在陰曆十一月,出院那天下大雪,有點受風,回家開始起蕁麻疹,到現在兒子已經四個半月了,還是沒有絲毫減輕的趨勢,所以,如果遇到惡劣天氣,還是做出一付到醫院“偷”孩子的打扮來。但是,一個月子如果不洗澡、不洗頭、不刷牙,想想都沒有胃口。因為蕁麻疹,洗了幾次澡,洗了三次頭髮,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因為洗腳,當時用的水太熱,搞得現在,只要一洗腳,洗完了必須馬上擦乾,穿襪子,不然,那滋味,真的不好受。


如玥之珩


是女人都想好好做月子啊,可是又有幾個又真正的好好做完月子的呢,有錢的請月嫂能做好月子,有通情達理的父母可以做好月子,有個好丈夫也能做好月子,因為有人照顧,怎麼樣都可以做好月子,可是很多請不起月嫂,父母不管,丈夫要掙錢的家庭,能做好月子嗎,不餓肚子都是奢侈,月子裡自己做飯,洗衣服,帶孩子,怎麼樣也做不好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