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為什麼要毒死自己的父親?

淡抹伊人妝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下正史上的司馬昭是如何死的?



司馬昭在肅清了國內所有叛亂並且休養生息數年後,於公元263年八月徵集了大軍十八萬伐蜀。十一月,鄧艾率軍偷渡陰平,並在綿竹大破諸葛瞻,劍指蜀漢首府成都,之後劉禪獻城投降,蜀漢滅亡。

滅蜀後,魏帝曹奐於公元264年封司馬昭為晉王,加九錫。在公元265年八月,司馬昭就因疾病去世了,並葬在崇陽陵,享年54歲。

從上可以看出司馬昭於263年大軍伐蜀,很快就滅了蜀漢,公元265年就病逝了。也就是說,司馬昭在滅蜀二年後就因為得了重病去世了。

從正史來看,司馬昭死的相當平常、普通,並沒有透露出一絲絲的意外,毒死是壓根不存在的。


即便是小說《三國演義》也沒有提到司馬昭是病亡的。演義中寫道,當時司馬昭受封為晉王,並立司馬炎為世子,有一天天降祥瑞,有人說這是天下換主的節奏,意思是司馬昭應該稱帝。司馬昭心裡特別開心,回到宮中,剛要吃飯,忽然就中風了不能說話,次日就病亡了。

按演義來說,羅貫中明確都說到了司馬昭是中風而死的,也是屬於病亡,並沒有被毒死的徵兆。

倒是電視劇老版《三國演義》給人的感覺倒是像毒死的。當時劉禪投降後,司馬昭設宴款待劉禪,為劉禪思不思蜀,劉禪回答道:“此間樂,不思蜀也!”於是司馬昭大笑,大笑之際就突然暴斃了。


三國演義電視劇是按照三國演義原著來拍的,但全部細節都拍到顯然不可能,所以稍微還是有些改動的,但毫無疑問電視劇是想和演義一樣的,所以結局得一樣,因此設定讓司馬昭在宴會上中風而死,就不回家中風死了。

但由於這個大笑中風而死看起來好像是突然暴斃的樣子,這就引起了一些看了電視劇並且陰謀論持有者浮想聯翩,認為可能是兒子司馬炎為了取得帝位,毒死了父親。最終這就以訛傳訛形成了有人認為司馬炎毒死了司馬昭。

其實司馬炎毒死司馬昭這回事壓根不成立,當時司馬炎已經被立為世子了,之後升晉王、再當皇帝是沒跑了,為何還要冒著掉腦袋風險去殺老爸?


夏目歷史君




司馬炎字安世,河內溫縣人,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他也是西晉的開國皇帝,鹹熙二年(265年),司馬炎襲父爵位“晉王”,數月之後,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皇位,於是司馬炎建都洛陽,改元泰始,國號晉,史稱西晉。司馬炎在司馬昭去世幾個月後突然稱帝,司馬昭又離奇死亡,司馬昭之死是否和司馬炎有關係,司馬炎又為何想謀害司馬昭,以下筆者做簡要分析。



首先分析司馬昭是怎麼死的。

其一,據正史中記載司馬昭是中風而死。司馬昭隨司馬懿抗拒諸葛亮多有戰功,被封為中郎將,司馬懿通過發動高平陵政變,誅殺曹爽,奪取曹魏軍政大權,位居人臣,一呼百應。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繼承父業,並率兵攻伐東吳,曹芳為了除掉司馬師,密謀殺害,但事情敗露,司馬師提前下手,廢除曹芳,立曹髦為皇帝。



之後,司馬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司馬師病逝後,司馬昭繼承兄爵位。司馬昭篡位之心更是昭然若揭,曹髦自知是傀儡皇帝,早晚必遭不測,於是蓄謀殺害司馬昭,率宮廷衛隊殺入司馬府,卻不料被司馬昭家丁殺死,立曹奐為魏帝。自此司馬昭掌握曹魏軍政大權。司馬昭與鹹熙二年立司馬炎為世子,同年,司馬昭得中風而死。據史料記載:

回朝後自稱晉公,後加晉王。立子炎為世子。司馬昭責戲阿斗,阿斗蜀樂不動情。鹹熙二年,昭風猝而死。數月後,司馬炎代魏稱帝。建晉朝。追尊昭為文帝,廟號太祖。



其二野史和《三國演義》中均記載司馬昭是被司馬炎毒死。司馬昭其實並不喜歡司馬炎,而是偏愛司馬攸,並且有意將次子司馬攸立為世子,司馬炎深惡痛絕,隨起了殺心,有意在酒中下毒,司馬昭飲酒之後,中毒而亡。死前雙目直視酒杯,指著酒杯還沒來得及說話便死絕身亡。而此時司馬炎在一旁侍奉,並無半點傷心,由此可見,司馬昭之死也是司馬炎蓄謀已久的。





其次分析司馬炎為何要謀害司馬昭

其一司馬炎雖為長子,卻不受寵愛,司馬昭想要廢長立幼。司馬炎雖然是長子,但性格品行都不受司馬昭喜愛,但司馬炎的帝王之心更勝於司馬昭,可以說司馬家的後人,一代比一代有野心。司馬炎見司馬昭要廢長立幼,自然是驚恐萬分,然而從理法上講,司馬炎最應該是那個繼承晉王爵位的那個,當時很多人都反對司馬昭,包括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也是站在司馬炎這邊。司馬炎對其父司馬昭忍無可忍,終究還是起了殺心。



其二司馬昭嚴重阻礙了司馬炎進位稱帝的進程。司馬昭一生征戰,勞苦功高,等到有機會稱帝的時候,卻年老體衰。於是司馬昭也沒有稱帝的打算。但司馬家有個陰謀家,對魏帝垂涎三尺,他就是司馬炎。只要司馬昭活著一天,司馬炎就無法稱帝,就算是晉王也沒有他的份,司馬炎不想消耗時間,要有帝王之心的他,對司馬昭有了殺心。從時間上看也是吻合的,司馬炎五月被立為世子,八月司馬昭便離奇死去,可見司馬昭的死非同一般。而司馬炎在登基之後,追加伯父司馬師為景帝,顯而易見,司馬炎父子的感情不好。

你是如何看待司馬炎和司馬昭的?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三國逐鹿


司馬炎,字安世,他是三國時期魏國權臣司馬懿的孫子、司馬昭的兒子。此外,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西晉王朝的開國皇帝~西晉武帝。不過,司馬炎能夠當上皇帝,並不是因為他多有能力,而是因為他的祖父司馬懿、大伯司馬師、父親司馬昭在魏國都是權傾朝野的權臣,併為司馬炎篡位鋪好了道路。

公元263年,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派兵攻滅了割據西南的蜀漢政權。不過短短2年之後,司馬昭就死在了洛陽。在司馬昭死後,繼承其爵位的正是他的長子司馬炎。因此,有野史認為是司馬炎急於奪權,所以才毒死了自己的父親司馬昭。


而正史記載的卻是,在魏元帝鹹熙二年(265年),魏國的權臣司馬昭因中風去世,由長子司馬炎繼承其“晉王”爵位。同年,司馬炎廢除了魏元帝曹奐,建立了晉朝(西晉)。至此,三國之中,只剩下東吳還在江南苦苦支撐。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歷史上普遍認為司馬昭去世的原因是中風,而不是死於司馬炎的毒殺。

而且,司馬炎並沒有動機去毒殺自己的父親,因為他本身就是合法的繼承人。司馬家族自司馬懿這一輩起,就開始輪流執掌魏國朝政,手段血腥、殺伐利落:

例如,司馬懿剷除政敵曹爽,屠滅其三族;司馬師廢魏少帝曹芳,又鎮壓淮南叛變,殺戮更甚;司馬昭弒殺君主魏廢帝曹髦,並栽贓嫁禍給他人。而到了司馬炎這一輩,則直接篡奪了魏元帝的皇位。

司馬家族的人為了爭奪權利雖然不擇手段,但司馬炎本身就是司馬昭的嫡長子,沒有動機讓自己落下弒父的惡名。按照古代嚴格的宗法制,無論司馬昭早死還是晚死,司馬炎都是最有可能繼承他位置的人。因此,無論是結合正史的記載,還是推測其處境,司馬炎都不可能會毒殺父親司馬昭。


歷史的荒野


根據《三國演義》電視劇裡面的情節,鍾會、鄧艾滅蜀,劉禪向司馬昭投降,舉家搬到了洛陽城,在一次宴會上面,司馬昭特意安排了蜀地的歌舞,原來的蜀臣都感到十分的悲傷,而只有劉禪去看得津津有味。

司馬昭就對賈充說:劉禪這樣的人,即使諸葛亮活到現在也沒有辦法,更何況姜維呢?賈充說:如果劉禪不是這樣的人,蜀國又怎麼會被我們吞併呢?

司馬昭就問劉禪:你在這邊還會思念蜀地嗎?劉禪說:不會呀,我在這邊玩得很開心的,一點也不思念蜀地的。劉禪身邊有一個蜀臣叫做郤正,他對劉禪說:如果司馬昭以後再問起來的時候。你就說,先人還在葬在蜀地的呢,我不能忘記。

劉禪趕緊記下來了,過了幾天,司馬昭再問劉禪這個問題,劉禪一本正經的郤正教給他的話再說了一遍,然後作悲傷狀,司馬昭笑著說:怎麼感覺是郤正教你的呀。劉禪很驚訝的說:對呀,你怎麼知道呀?司馬昭大笑,然後就中風猝死了。

而根據三國演義小說的情節,司馬昭並不是在笑劉禪的時候中風的,而是之後,已經立司馬炎為世子之後,某一天聽到大臣奏報,有一個人從天而降,說司馬昭可為天子。

司馬昭聽了之後,回到宮中,正打算吃飯呢,就突然中風不能言,然後司馬昭手指司馬炎,然後就死了,當然這個手指司馬炎並不是指司馬炎是兇手,而是讓司馬炎繼位的意思,很多皇帝死的時候,不能說話的時候,都這樣做的。

而根據晉書記載,司馬昭是在鹹熙二年,也就是公元265年八月的時候駕崩的,晉書用”崩“這個字,這個一般做病死來解釋,但沒有說具體的死因,至於說是被毒死的,只能說正史無記載。

司馬昭確實在立司馬炎,還是司馬攸上面猶豫過,因為司馬師傳位給司馬昭,而司馬攸已過繼給司馬師,他想傳位給司馬攸,就相當於傳位給司馬師的後代,但是在群臣的勸說下,司馬昭還是立司馬炎為世子,那麼司馬炎根本就沒有那個動機了。


歷史簡單說


公元249年1月司馬懿乘著曹爽及其黨羽跟隨魏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曹叡,都城洛陽空虛之機,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摧毀曹爽陣營,奪取曹魏軍政大權,位居人臣,一呼百應。

司馬懿死後,司馬師繼承父業,曹芳密謀殺害司馬師,但事情敗露,司馬師廢除曹芳,立曹髦為皇帝,司馬師等同“幕後執政”。

司馬師病逝後,司馬昭繼承兄爵位。曹髦深知司馬昭之心,率宮廷衛隊殺入司馬府誅殺司馬超,但反被家丁殺死,立曹奐為魏帝,自此司馬昭掌握曹魏軍政大權。

司馬昭分兵滅蜀後,自稱晉公,後加晉王。鹹熙二年,昭中風猝死,享年54歲。

司馬炎,字安世,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公元263年,魏國滅蜀。265年,司馬炎廢魏帝,自稱皇帝,國號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司馬炎就是晉武帝。280年,西晉大舉進攻吳國,吳國投降。西晉統一南北,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的分裂局面

正史記載:司馬昭是因為情緒激動,大喜大悲情緒波動而引起中風而死。

司馬昭滅蜀國俘虜後主劉禪,為試探劉禪是否有野心復國,當劉禪說出:“此間樂,不思蜀”時,司馬昭看到劉禪的窩囊相,禁不住哈哈大笑,突然就死了。

野史和《三國演義》中均記載司馬昭是被司馬炎毒死,原因主要有四:

1、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司馬家的大權理應歸司馬炎無疑,但司馬昭並不喜歡司馬炎,而是偏愛司馬攸,司馬炎見司馬昭要廢長立幼,自然是驚恐萬分,隨起了殺心,有意在酒中下毒,司馬昭飲酒之後,中毒而亡。

2、司馬炎對魏帝垂涎三尺,只要司馬昭活著一天,司馬炎就無法稱帝,司馬昭嚴重阻礙了司馬炎進位稱帝的進程,司馬炎於是對司馬昭有了殺心。司馬炎五月被立為世子,八月司馬昭便離奇死去,死的時間點值得人玩味。

3、司馬炎在登基之後,追加伯父司馬師為景帝,對司馬昭卻沒有任何表示,可見,司馬炎父子的感情不好。

4、正史的記載只說司馬昭中風,但司馬昭去世前幾天還臨幸了一個宮女,身體一直健狀,突然病死,未免讓人浮想聯翩。

但野史並不可信,野史上還說康熙是被雍正毒死的呢!


美麗青春您真痘


司馬炎為什麼要毒殺自己父親司馬昭?唯一可以推測的原因,就是司馬炎需要立即稱帝,不想寄人籬下,被魏國君主所經常左右施行的政策。 司馬懿為魏國開國君主曹操作大司馬,他可算是歷史上一代智謀的權臣,若非他本人有謀略,司馬家族一早滅於曹操手上。 到了司馬師,司馬昭,幾代的司馬家族對曹氐皇室的刻意經菅,曹魏的政治權力早已到了司馬家族手上,雖然曹魏的君主想法擺脫司馬家族控制,什至與司馬氏族兵戎相見,仍然沒法挽回大局。 到司馬昭統一吳,蜀兩國,其實曹魏已是名存實亡,作為兒子的司馬炎要操控不只曹魏,而是一個極其大的全國政局,當然要有他另一個如意算盤,不可與他上一輩司馬昭,司馬師與及司馬懿同日而論。另外,三國演義與及其他野史根本也沒有提及司馬炎毒死司昭此事,也沒嘗不會發生事情的。 秦始皇嬴政殺親父呂不韋奪權,再統一六國,在當時的程況底下,是呂不韋身為趙國人,當然對秦始皇有異心,秦皇一日不除去呂不韋,對統一六國肯定有阻力。 到隋朝亦然,楊堅雖謂是隋朝開國君主,但是他做事諸多顧慮,不及楊廣大刀闊斧,父子二人有仇恕是必然的。 歷史上這麼多子弒父而立的故事,亦難免引起本欄樓主的推測。




自以為舉世知名而寫作


按照《三國演義》所述,司馬昭是因為後主劉禪那一句:此間樂,不思蜀而笑死的。昭心中竊喜,回到宮中正欲飲食,忽中風不語,次日,病危,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入宮問安,昭口不能言,以手指世子司馬炎而死。但《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虛構的成分居多,只可娛樂一下,不足信。

根據正史記載:265年秋,帝崩於露寢,時年55歲。正史記載司馬昭之死,僅此聊聊數語,既無病因,又無死前症狀,難免讓人懷疑司馬昭之死另有他因!那麼司馬昭究竟是病死,還是他殺?就讓我們掀開塵封的歷史,一探究竟。


263年,司馬昭滅亡西蜀後,被加封晉王,威望日重。朝中大臣多依附司馬家族,紛紛上表勸司馬昭代魏稱帝。司馬昭可沒有曹操的“若天命在孤,孤原為周文王”的胸襟,因為他窺視神器已久,早有稱帝的野心,現在,又有群臣相勸,他就有些蠢蠢欲動。

此時,急壞了一個人,他就是司馬昭的長子司馬炎。按理說,司馬昭當了皇帝,他就是太子,應該高興才對呢!但他真的高興不起來,因為他這個世子的位置太的不穩固,隨時都有被拉下來的可能。


原來,司馬昭是繼死去的兄長司馬師為大將軍的,他的所有權力都是拜司馬師所賜。司馬師死後無子,司馬昭就把自己的二兒子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而這個司馬攸天生聰慧,親賢臣,又會治軍,深的司馬昭喜歡。

司馬昭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天下是司馬師的。言外之意就是他想把世子這個位置交給司馬攸。他不僅這樣說,也這樣做了,幸虧司馬炎結交的幾個大臣賈充、何曾等人拼死反對,說自古立長不立幼,你這樣做勢必引起天下的恐慌。司馬昭這才做吧。

但是,司馬炎深知司馬昭不過是表面答應了,實際他內心看好的人選一直是弟弟司馬攸,而非自己。而他又沒有曹丕之才能討司馬昭歡心,從而排擠走弟弟司馬攸。為此,司馬炎是寢食難安,整天是如履薄冰,膽戰心驚。

現在,眼見司馬昭急於稱帝,司馬炎覺得自己不能再等了,不能再過如坐針氈的日子,他要一勞永逸解決自己位置不穩的問題,讓司馬攸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公然弒父奪權,司馬炎沒這個膽量,更沒有這個實力,唯一能做就是讓司馬昭神不知鬼不覺死去。

這就是司馬昭之死,記載如此簡單的主要原因。因為司馬炎明白:說的越多,破綻越多。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其實正史中記載司馬炎的父親司馬昭是因中風猝死,不過在野史中卻有說司馬炎毒死了自己的父親司馬昭。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這種說法其實起源於《三國演義》,羅貫中故意把這件事寫的撲朔迷離,讓人浮想聯翩。

(皇帝曹奐欲封昭晉王)昭心中暗喜;回到宮中,正欲飲食,忽中風不語。次日,病危,太尉王祥、司徒何曾、司馬荀顗及諸大臣入宮問安,昭不能言,以手指太子司馬炎而死。時八月辛卯日也。——引自《三國演義》

你看,他又說了中風,又指著司馬炎,又不明說是毒死,又不說到底怎麼死的,但是《三國演義》其實是一本藝術類作品,並不是史記,所以會有藝術的手法,從《三國演義》來推敲是不符合邏輯的。

而且司馬昭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司馬炎,二兒子是司馬攸,哥哥司馬師無子,老二早就過繼給了司馬師。這樣算起來,司馬炎自然被立為了世子,換言之,是沒人和司馬炎爭皇位。而且當時司馬昭又不是皇帝,皇帝是曹奐呢。當時司馬昭只是被封晉王,司馬炎沒理由為了一個王的位置毒殺父親,司馬炎稱帝是魏國皇帝曹奐禪讓的,禪讓是猝不及防的,司馬家族撿了了個大便宜,而司馬炎也是撿了父親的便宜而已。

而且我們家炎兒這麼可愛,怎麼可能那麼腹黑呢🤓🤓🤓


四月辣椒


這是假的,司馬昭是死於中風,與司馬炎無關!司馬炎根本沒有毒死司馬昭的必要。而且司馬炎當時威望不足,羽翼還不夠強大,有司馬昭在可以給他很大幫助。

司馬炎能夠繼位為帝主要原因是司馬懿的嫡長孫!他是司馬,由於司馬師無子,司馬炎便成了司馬家族的長者,這一點很重要!比如,當時袁紹在立子嗣的時候廢長立幼導致了袁家勢力崩盤,曹操在糾結萬分以後依然是選擇曹丕繼位。司馬昭有野心,自然不可能犯低級錯誤去廢長立幼。因此,司馬炎的世子位置是不可動搖的!而司馬炎也就沒有殺死司馬昭的必要了。

司馬炎需要司馬昭!司馬昭滅蜀於364年,司馬昭死於365年,蜀漢剛定,期間還出現鍾會叛變,司馬昭清洗了整個跟鍾會有關係的關中勢力。這時候司馬炎繼位實際上壓力山大,有司馬昭在可以給他當靠山,處理這些事可能更手到拿來。


優己


司馬炎與自已的父親司馬昭關係一般,司馬昭較寵愛小兒子司馬攸,有意將晉王的爵位傳給司馬攸,為此父子關係不會融洽。司馬炎是嫡長子在禮法上屬法定之唯一繼承人,司馬昭有廢立的心思,但扛不住輿情洶洶,猶其伯父司馬師、山濤都極力支持司馬炎,公元264年司馬炎被封為世子,數月之後,265年司馬昭猝死,史書所載死於中風,至以說是司馬炎毒殺其父只不過是一種陰謀論而已,不可信,晉武帝之性情較為寬厚,不會做殺父篡位的惡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