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小寶寶黃疸高,怎麼有效地降低黃疸呢?

兩畝田99


兒子剛出生幾天,黃疸一天比一天高,護士說過了12了建議藍光治療下,我不同意她就說可以吃藥,吃了2瓶口服液就下來了,回到家又曬曬太陽,現在好了,後來到網上查查資料,覺得有點小題大作了,剛出生的孩子在前2周黃疸會從低到高,再消退,這都正常,屬於生理性的,其實多喝點水,曬曬太陽就好了,藥也不用吃,也不用去照藍光,孩子太遭罪了,而且照的時間長,還容易出紅疹子。在此寫出來,希望能幫到大家!


  1. 吃藥調理,醫院大夫會告訴你吃什麼藥。

  2. 藍光治療黃疸,每次要照6-8個小時,雖然有效果,但是個人感覺沒必要,而且還有可能因為照著熱出紅疹。

  3. 多曬曬太陽可以降低黃疸,注意不要曬到眼睛,不要曬的太時間長,以免皮膚灼傷。

  4. 多喝水,可以防止孩子上火也有助於降低黃疸。

  5. 暫停母乳餵養,改喝奶粉,尤其是病理性黃疸。
  6.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幼兒教育


我是兒科醫生魚小南,很高興能回答你的提問。


有句話叫“10個寶寶9個黃”,啥意思呢?

人體血中的紅細胞老化後,會經過代謝產生一些廢物,其中一種叫“膽紅素”的廢物如果沒法被排出身體,寶寶的皮膚、眼白都會泛黃,這就是黃疸。


相對來說,新生兒黃疸的概率比較大,70-80%的寶寶在頭一個月裡都會有黃疸,高峰期是出生後的4-5天。


如果是生理性黃疸那還好,一般2周左右就會消退,寶寶的皮膚就會恢復正常,這樣最好。我們和爸媽都能放心,怕就怕是病理性黃疸,膽紅素一旦進入腦細胞,去了它不該去的地方,干擾到腦細胞就麻煩了。

如果寶寶出生後,媽媽能在半小時後就餵奶,24小時內儘量多喂幾次,越早開奶就越能降低黃疸發生的概率。

還要讓寶寶多吃多拉,通過糞便儘可能地把膽紅素排出體外。


如果寶寶檢查是輕度黃疸,爸媽也要引起重視,不要覺得輕度輕度肯定沒事,最好遵醫囑對症治療。


兒科醫生魚小南


剛出生的寶寶黃疸升高是個很正常的現象,基本上每個寶寶都要經歷一個黃疸升高的時 期。

主要是因為寶寶的肝功能還不成熟,身體內的膽紅素濃度增高.皮膚髮黃,包括眼珠也有輕微的黃色.這種情況一般是屬於生理性的黃疸,在寶寶出生後的兩三天之後發生。



那麼什麼情況會導致寶寶的黃疸升高呢?

1:正常情況下,肝細胞是有攝取膽紅素的作用的,如果寶寶身體裡面的肝細胞攝取膽紅素 的功能下降,就容易出現膽紅素升高。

2:如果肝臟出了問題,肝細胞排洩結合膽紅素的功能也會降低,這就導致結合膽紅素升高。

3:身體裡面的紅細胞破壞的比較多,紅細胞裡面的膽紅素就會跑到血清中,使得膽紅素升高。

新生兒如果出現黃疸偏高該怎麼降低呢?

1:使用藍光照射治療,比如讓寶寶躺在照射的箱子中,同時用黑色的眼罩罩住眼睛,防止損 傷眼角膜。

2:藥物治療,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可以降低膽紅素的藥物. 如果寶寶的病情不嚴重的話,可以給寶寶多喝開水,少餵母乳.


KK健康


黃疸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家長最怕的就是自己在家分不清到底是哪一種,怕耽誤寶寶的最佳治療時間。我家兩個寶寶都有黃疸,我來說說我家寶寶的黃疸經過吧。

大寶出生第三天黃疸就有點嚴重了,到第四天黃疸最高達到了14.8,本來該出院的產科醫生叫抱去新生兒科看,一抱過去,那邊醫生叫照藍光。我當時在縣城醫院生的大寶,照藍光一個星期不能見孩子,當時是非常的糾結,回到產科的時候考慮了很久決定先吃藥回家觀察,出院前我是百度了很多,也各種問了身邊的朋友。出院的時候醫生給開的茵梔黃和媽咪愛。大寶吃了藥三四天黃疸明顯退了很多,因為吃藥肚子拉得厲害,就把藥停了。每天抱大寶曬太陽,一次20分鐘左右,中午太陽光厲害的時候就曬幾分鐘,不要隔著玻璃曬,沒有效果。每天分多次少量的給大寶喝葡萄糖水,黃疸要退得快,寶寶就得多拉多排。到第12天的時候去檢查黃疸就只有9.8了。

我家小寶出生幾天的時候沒有黃疸到20幾天的時候才有的黃疸,當時是冬天特別冷沒有拉開窗簾等到特別黃了才發現。一個月的時候去打疫苗醫生不給打,叫抱去兒科看。由於是在鎮上沒有測黃疸的儀器,兒科醫生就開的茵梔黃,叫吃藥觀察看看。小寶吃這個藥就不拉肚子,有太陽的時候堅持每天抱他曬太陽,每天也是少量多次的喂葡萄糖水,藥吃了5天,黃疸退下去了。但是42天去體檢的時候又發現有點黃了,醫生叫立馬去大醫院檢查,這個時候小孩還黃一般是病理性黃疸了。去醫院測了黃疸最高12.2,醫生問了小孩吃奶增重睡覺都正常,就叫停母乳3天,3天后黃疸退了,就是母乳性黃疸,後來就再沒有黃了。

其實黃疸並不可怕,生理性黃疸多喝水多曬太陽,慢慢就好了,那個茵梔黃的藥,吃了有副作用,大寶6個月以前拉屎都有點綠,小寶沒吃藥以前拉屎是正常的黃粑粑,吃藥後也是有點綠了,到現在三個月了也沒有變好。之前看北京某醫院醫生也說退黃慎用茵梔黃,如果黃疸不嚴重就不要吃藥了,那個藥有點傷腸胃,至少我兩個寶寶都是這樣的。不過藥也是有個體差異的,希望我家兩個寶寶黃疸的經驗可以幫到你


猴子窩窩


首先要分清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別治療,多吃多排,黃疸慢慢會消失。病理性黃疸需要照藍光以及其他治療。但無論哪一種,都不要吃茵梔黃!不要吃茵梔黃!不要吃茵梔黃!這種藥已經被列為國家禁藥了。


我兒子出生之後,一直深受黃疸困擾。那時候住在月子中心,每天護士都會給他測黃疸,通常7-15天,黃疸會自行消失,但兒子的黃疸卻很頑固,每天來測,都是200μmol/L以上,220μmol/L以下,偶爾降到200以下,我們都會很開心。那時候,月子中心的醫生建議我們給孩子吃茵梔黃+媽咪愛。


對於剛出生十幾二十天的孩子,就給他吃藥,我和孩子爸都心存疑惑。於是,我們開始查閱大量資料,各種文獻,各個醫生的文章,我們看了個遍。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不吃藥,給兒子多吃奶、多排便,靜待花開。我們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基於幾個原因:①排除了病理性黃疸的可能性。病理性黃疸是寶寶在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或黃疸發展過快,持續時間較長,甚至伴有貧血、體溫不正常、吃奶不好、嘔吐、大小便顏色異。我們家孩子並沒有這個症狀;②孩子的黃疸指數不算太高,250μmol/L以下都不用太擔心,超過250μmol/L,吃藥也沒用,是需要照藍光的。綜合來看,兒子很有可能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一般時間比較長,但對孩子身體沒有傷害。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是多排,給他多吃奶,讓他多排便,以促進膽紅素的代謝。就這樣,我和孩子爸頂住了壓力,堅持不給孩子吃茵梔黃。終於,在孩子滿月的時候,黃疸開始大幅度下降,現在孩子一歲半,白白嫩嫩,別人都以為是小姑娘。


最後再說下我同事孩子的例子,她兒子出生後,醫生立即給開了茵梔黃,她兒子黃疸並不嚴重,可以說指數很低。但醫生依然給他開了茵梔黃,並且跟她說,茵梔黃要吃,沒有黃疸也要吃,有預防作用。她當時也不知道,於是聽了醫生的話,給孩子餵了茵梔黃。後來,孩子的腸胃一直不好,經常拉肚子,吐奶。現在我們談到這個事情,她非常後悔。


時髦小豆


黃疸問題基本上是每個寶寶都會遇到的,遇到黃疸問題的寶媽也不用著急和擔心。

首先我們要區分寶寶是哪一種黃疸,黃疸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黃疸,一種是病理性黃疸!下面我們就根據兩種不同的黃疸來講解一下。


首先是生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有關,一般60%足月兒和80%早產兒在生後第1周可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

生理性黃疸比較相對於病理性黃疸病情要輕一些,一般的只要是不太嚴重的,寶爸,寶媽可以多給寶寶喝水,增快寶寶的新陳代謝,可以給寶寶多曬曬太陽,但是要記著不要隔著玻璃曬。

接著是

病理性黃疸,這個病理性黃疸就比較嚴重了,病理性黃疸 常有以下特點:①出現早,生後24小時內出現;②程度重,足月兒大於12.9mg/dl,早產兒大於15mg/dl;③進展快,④持續時間長,或退而復現。

出現了這些症狀需要及時和醫生溝通,一般的解決方法就是照藍光,一般醫院黃疸指標數大於十五就會要求照藍光!

照藍光也是比較常見和管用的一種方法。還有就是可以吃一些藥物,市面上常見的是茵梔黃,媽咪愛等,但是個人覺得這兩種藥對寶寶的腸胃還是有一定性的刺激的。


特別是茵梔黃,吃了以後寶寶經常綠粑粑,所以寶媽,寶爸用藥需要根據醫生的囑咐來,千萬不要自己想當然!

個人意見,希望能夠幫到你。


宸輪


你好,要多方面結合啊!

第一寶媽帶小寶貝去找醫生檢查,讓醫生開一點可以降低黃疸的藥,然後寶媽遵照醫生的指導給小寶寶吃藥,大概吃上一個禮拜就會降下來啊!

第二寶媽爭取每天帶小寶貝每天去曬太陽,曬太陽既可以促進小寶貝鈣的吸收,也可以降低黃疸值啊!

第三如果小寶貝是純母乳餵養,寶媽要記得先暫時不要吃上火的東西,讓小寶貝可以正常的排便,那也可以降低黃疸值啊!

我家小寶貝一個多月時黃疸值也偏高,醫生開了藥我就按時給她吃,雖然量不夠,但有吃一點是一點啊,每天我儘量帶她去曬太陽,也不吃那些容易上火的東西,大概一個禮拜就降下來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啊!求關注,祝小寶貝健康!


林藝苑


我家是2娃,生老大根本不知道有黃疸這回事,稀裡糊塗給老大帶大了,老二生下三天後發現有黃疸,去醫院一檢測數值很高,醫生建議住院照藍光,並且家長是不能陪護,老公也挺渣,總覺得醫生說的太嚴重,不同意住院,因為當時是母乳餵養,把這麼小娃放醫院也的確不放心,後面喝的茵梔黃口服液,一天三次,一頓喝一支的三分之一,口味太苦,娃不配合,每次都撒掉很多,總共就喝了三支,值的一說的是這個藥喝了寶寶會拉肚子,對腸胃不好。好在後面慢慢也就退了,個人覺得還是聽醫生的好


二女宅媽


首先得區分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新生兒病理性的黃疸一般發生在出生後24小時內,持續兩週以上,治療的話一般有光照治療,即照藍光。生理性黃疸不超過15,一但超過15就要引起注意了。

我寶出生第3天開始出現黃疸,皮膚髮黃,當時測了是9點多,隔天就上升到11點多,再過一天立馬飆升到13點多了,當時也很擔心,後來護士過來跟我們說,讓我們把寶寶推到窗口,不開窗讓太陽曬進來,曬一會寶寶的小手小腳。果然到出院那天查了一下只有11了,然後我們回了家就會給寶寶曬曬太陽,很快寶寶的黃疸就消下去了。


滾滾麻麻666


如果寶寶不超過10天,黃疸值高一些沒什麼的,如果10天以上寶寶的黃疸值依舊很高,建議喝茵梔黃,多喝水。多觀察孩子狀況,如果條件允許,每天給孩子進行5分鐘日光浴,從腳丫慢慢擴大面積。定期檢查黃疸值,看是否下降,如果還是居高不下,可能就要遵醫囑,要照藍光。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