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呼吁应该允许城里人去农村买地建房子,大家怎么看待?

天赐中医


这专家观点很不合理。

一,自己去农村买地建房,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式发展,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浪费土地,在中国这个土地和人口严重矛盾的国家,根本不适合。

第二,城市郊区化的野蛮发展,需要配套建设更多市政工程,这种低效率的投资会严重增加地方财政负担。

第三,集约化的城市发展,因为人口密度高,可以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居民出行成本,如果都在郊区农村野蛮发展,出行只能依靠自驾车,会严重污染空气质量。


向日葵老街坊


我的看法很简单。首先证实一下,这些所谓的专家是不是人类!

农民工种地不赚钱,去城市里打工,几乎包揽了最脏最累的活!有时候坐公交都遭人白眼!当我们在外面,伤了,累了!可能回家是对自己来说最大的安慰!土地也是我们最后的保障和依靠!如今反过来,让城里人来农村买地,建房。

请问,当年交公粮提溜时,你们怎么不下来?如今,我们农村的一些老房子,列入了危房,扒了重建,政府都不允许,他们这个时候来建房,难道,他们长了四条腿吗?请问这是想要把农民置于何地?

头条里每天都在喊,中国的经济已位居世界第二!超过了北欧多数国家。那么!睁开眼睛看看,人家国家的农民生活和待遇,再看看我们。还在绞尽脑汁压榨农民!

是啊!中国十三亿人口,农民几乎占了八亿之多!这是一个最大的弱势群体!无论怎么压榨他们,他们都不会掀起风浪!因为他们是弱势的代表!


莫问133358028


先给大家说个实例吧:

2018年下半年,农村老家门前靠近公路边的几亩地被人买来建酒店,总体售价10W/亩

(村里拿走4W/亩,然后组里每户也分了点,最后落入私人腰包的大概是5W/亩)

而在2013年的时候,靠近公路边的地基总体售价也就2W/亩左右。

土地概况:

1. 过去几年,农村房子旧了,自家有地的,你再去建个新房,没人管。

现在土地管理严格了,农村不允许随便建房,一户只能有一处宅基地,想多建是不可 能的,不批准只能算是违建。


建房目的

2. 自己住: 是本地人还好,上下关系搞好,多花点钱,估计问题也不大。

外地人跑农村建房想要久住,多少会被地方势力排挤,甚至是欺压。异地他乡的日子也不太好过啊。


建商品房:在农村卖商品房,太不现实了


有关砖家不要老是提议城里人去农村建房,争夺农民耕地。

农村地是多,可以山也不少啊,砖家有本事让城里人去农村承包荒山,搞开发去。


耕地就是农民的摇钱树,金饭碗,卖耕地无异于杀鸡取卵,得不偿失。


布二先生啊


我也想过,退休后,去农村湖边买个房子,租块地,每年去过几个月,钓钓鱼,种种菜,养个狗什么滴。尤其是我曾扶贫过的一些地方,也和当地一些人结下了友谊,有的孩子结婚还给我说,我也去封礼喝喜酒。去那里,也不会很孤独。但有从农村出来的同事说:你想简单了,光苍蝇蚊子你就受不了!现在想想,也有道理。我的新房就在新城区湖边,只是不能种菜种地养狗什么的,钓鱼还比较方便。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到全国一些喜欢的地方租房,住上一段时间(深度体验式旅游),想换地方了,再找,玩他个十年,再老实回家呆着。农村虽然大多较落后,但有城市不可替代的东西。有些人想多了,即使城里人想去农村买房建房,也得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会对农民不利的,只能带去人气和商机等。国家也不会不考虑农民的基本权利和生存根基的。


十年前就叫涯客


看到这个问题,真的是震住了,还差一点被震倒了,不得不服砖家的脑子,脑洞真大,太大了,大到都没有脑子了。不知是哪位有如此远见大侠说的:少养砖家多养猪。这还真一语言中,恐怕这样的猪农民也不愿意养。

来看看这个提出让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的砖家,是吃饱了撑得吗?袁隆平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让这些砖家吃饱了没事干,尽出些大胆的馊主意,来吓唬纯朴存善良的农民。

细想之下,既然砖家提出了让城里人到农村买地建房,绝不是吃饱撑得这么简单。

经历这么多年的城市化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从大中小城到县城乡镇,高楼、洋房、别墅鳞次栉比,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批农民被逼无奈,只好进城,农村就剩老人和小孩留守了,甚至都出现了无人村,农村宅基地也停批了,不让建房了。在这样的背景下,砖家提出这样的馊主意有深意啊,是不想让进城的农民回农村了吗?

这么多年的城市化经验告诉我们,城市化就是盖楼造房子,这需要大量的土地供应。多年城市化已消耗了大量土地,城市化的土地储备量已经不多了。看到这里聪明如你的一定想到了什么。

城市土地储备量的大幅减少将会制约城市化的发展,此时城市管理者们都很捉急,没有土地,城市化就无法再进行下去,没有城市化就没有土地财政,没饭吃了。这时无所不能的砖家出来了,说:农村不是有大量闲置的宅基地吗?可以拿来建房再卖给城里人啊。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早已有的预谋,于是无限想象的空间又打开了。

更绝的是,当前的城市化进程难以为继了,因为城市储备土地不多了,尤其是高房价难以维继了,房子难以卖出,民怨沸腾,土地流拍,土地财政难以维持,将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好了,砖家来了,提出买农村宅基地建房,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你想哈,农村宅基地量大,成本低价格便宜,维持城市化进程没问题,特别是土地成本低,瞬间把民怨沸腾的高房价拉下来了,城里买房的要哭了,土地财政又活了,以房地产经济为支柱产业的下个二十年发展又开始了。

这个美好的愿景,不知道农民答不答应,不过农民说了也不算。


春雨来早


很多专家,都是拍脑袋说事情,想起来什么,没有依据,没有论证就去说想法,觉得自己思想很前卫,特超前。

且不说专家,房地产系的老师够专业吧?我认识几位教授,教出了很多房地产老总,受不了寂寞创业,最后都灰头土脸,这就是经常说的缺乏实战。这还是专业人士,不用说其它‘专家’了。

首先对于购房者来说,忽悠基本没用。

1、住习惯了城市,到了一个陌生区域,没有朋友,习惯吗?别说什么世外桃源,那是故事。

2、没有了合适的生活配套,生活还能自理吗😊。

3、反正是为了养老,找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找一个有情怀的开发商开发的楼上,不费心费力。

4、买了之后,以后咋卖出去?

...

其次对于卖房者来说,有多大动力?

1、城市买不上房,乡下就那么几间房,卖了去哪里住,怎么和老祖宗汇报?

第三是制度的需要制定多少年,各方人士的思想转变又需要多少年?

所以,专家的出发点不知道是啥,但是这个想法是好的,不过先得到鼓励并落实,很难。


楼市新评


这个问题正是中国改革再前进,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着眼点!土地问题!

中国改革的第一开端就是土地,联产承包制。现在,还是土地问题。要大胆进行第二次土改。

人没有土地就没有落脚点和生存点,土地一直是生产生活的第一要素。第一次放活土地承包权,让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但是土地不是自己的,随时或被征用、变用,就没人做长远投入。所以,要进行第二次土改,让耕地使用权一次99年,即三代人连续使用,到期可再续约。同时可上市、转让(耕地性质不可变)。你看他有没有投入积极性?使用积极性?爱护积极性!

宅基地更要放开,城乡人皆可买卖、租赁,使用期限一次99年。这样,人们才敢放心投入建设农村住房,投入农业生产,长远规划发展,不再担心政策变化、左右摇摆。你今天建好了,明天又给强拆了,朝令夕改,谁敢投入建设?

土地活,一切活。政府部门不需教农民这干嘛、那干啥,只把握政策大方向,把握市场公平公正,服务于民生难题这三件事。民众自然会放心投入,建设美丽家园,生产丰富粮菜。还用你天天喊“消灭城乡差别”吗?


东之水32552593


清民国时,土豪劣绅资本家肆意横行买卖田地,强夺强取,民不聊生,结果遇上了毛主席,把他们的命革了!我们才有今天。现在‘城里人’又想到农村来‘发展’!可以,换个位置思考:农村人在城里买房,50万买100平米,他们花50万的二分之一买100平米,看他们建几层!专家们,农民始终是弱势群体!


高山人家988


可以去这些大山里去买地,要多少有多少,不要祸害耕地。这里山高水长,空气达到可食用级别。这里是地球上最纯洁的净土。有想去的吗?




草原狼


同是中国公民,你非要把他分类,为什么不去往好的方面想?改革开放几十年,农村人进城务工深受认可,现在农村很多土地丢荒,房屋空置,城里人来乡下也该受欢迎,体验生活,影响后人,让那些小孩子熟悉赖以生存的土地,懂得怎么种菜、种粮,多些文化交流,让农村生机勃勃难道不好吗?狭隘,自私,目光短浅是民族兴旺的最大障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