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给孩子读绘本,真的能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吗?

爱心辅导妈妈




凡事无绝对!!我一位北美的朋友说,她儿子小时候她也给陪读了不少绘本,现在孩子却不爱看书!!!

在十几年前,国内绘本还没这么热的时候,她就开始给儿子买了许多绘本做亲子阅读了,后来移民了,仍然继续保持亲子阅读。但是,因为上了小学后移民的,加上桥梁书读得少,过渡不是很好,导致孩子爱看图画书,却不爱看纯文字阅读的书。然后到了全英文环境,也一样不爱看纯英文书籍。

当然,她家的例子比较特殊。但是,绝不是个案。另外一位朋友,也是注重阅读的妈妈,和孩子看的绘本也不少,但是孩子就是不爱阅读。或者是,不爱自己阅读。现在,她只好自己组织一些儿童读书会,来想办法带动孩子培养阅读兴趣和养成习惯。

而这里面北美这位朋友,她也总结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阅读绘本很顺利,但是到了小学认字后,却没有做好过渡,桥梁书读的少。

首先,什么是“桥梁书”呢?

我们知道学龄前的孩子,因为不会认字,所以看的都是绘本为主,也就是字少图多的图画书。图画有冲击感,好玩的自然都能够吸引孩子。但是到了小学,认字后,就需要读文字书了,但是会认的字又不多,读纯文字书要是遇到生字不会,就很打击积极性。久而久之就不爱阅读了。

而“桥梁书”,就是介于图画书和纯文字书之间的一种图书类型,优秀的“桥梁书”具有针对儿童不同阅读水平的显著指向性。每个故事或童话在用字遣词上都有周全的考虑;它的主题接近儿童的生活经验,采取幽默有趣的童话故事形式,帮助孩子从喜欢阅读开始,渐渐适应字数增多、篇幅加长的文字书,最后由“亲子共读”转入“独立阅读”。

欧美地区,他们的阅读分级发展已经比较完善,而在台湾“桥梁书”的发展的也已经比较成熟。“桥梁书”有利有弊,利于孩子们开始阅读,但可能会折损孩子们深入学习的能力。

所以只适合作为一个过渡。认字比较多后,就可以开始深入学习更多又深度有科普性的书籍了。

这样,盖着的兴趣就不会被落下,才会一直保持热爱阅读这个良好习惯直到长大!

桥梁书,一般最常见的就是一半是文字,一半是图。篇幅比例比较均匀。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儿,国际知名IP童话绘本作者,编辑,绘本阅读指导师,早期教育研究会会员。分享国际前沿育儿理念。欢迎关注。


琉璃巧育儿


一定会的,阅读也可以像刷牙、洗脸一样成为基本的生活习惯。

我个人就是个例子,80年代没什么娱乐,家里书多,我没事就看书,一直有爱看书的习惯。坚持很多年了,其实也不是坚持,因为已经成为习惯了,自然而然的行为。

我的孩子快4岁了,从他出生3个月后,我就开始给他讲绘本,几乎每天讲书,全家人都给他讲,慢慢地他就很喜欢看书。每次我买了新书或者从图书馆借书回来,他都马上让我们讲,有时候更愿意看书,而不是玩玩具。

去年,亲子共读我们一共读了97本书,我把书目都记在里豆瓣上。



阅读多,孩子的变化也是看到得到的,语言能力很突出,表达流利。

我始终觉得,帮孩子培养一个好习惯,会让他受益终生。阅读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习惯,爱阅读的人,总能从书中获得意想不到的东西,也会享受孤独,让内心平静。

让孩子爱上阅读,需要大人付出时间和耐心,有时候我们出去吃饭都会带一本书,在等菜的时间就给孩子讲书,因为看到太多孩子在玩手机的情况,真的不想孩子从小就对手机上瘾。


你好,我是刀刀,爱阅读,坚持手账和手绘,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刀刀0201


每天都给孩子高质量地亲子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有些爸爸妈妈把读绘本交给了APP,你看手机上比我读得好多了,我讲得不好,拿去自己听。还有一些爸爸妈妈,来来来我们讲故事了,坐好,然后一字一句照着绘本读起来了。还有一些爸爸妈妈可能会说,都是图,自己看吧。

上述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虽然我和儿子有读绘本,但效果并不好,大多时候都是我提出读绘本,而不是儿子自己主动要求。

后来接触到绘本馆,认识了一些老师以后,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错的。

读绘本,我觉得也可以理解成为高质量的亲子共读。高质量,首先不再依托手机,PAD这些电子产品,我,儿子,一本书,就够了。其次,共读是我和儿子一起进入到绘本世界,不在认为绘本只是给小孩子看的,念一遍,毫不走心。给孩子读之前,我会先看上一遍,自己有所了解以后,才能更好地读出来。再都,读绘本,怎么读是关键,引发儿子对绘本的兴趣。不同人物学着不同的单调,试着做些小手偶,或者有些剧情的绘本跟儿子演绘本剧,两个人忙得不亦乐乎。

培养阅读习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需要坚持,他不一定马上看到成效,但慢慢地,他就会显现出差异。


新手叮当麻麻成长记


每天给孩子读绘本,是真的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

大宝是大概从八个月的时候开始给他读绘本,当时只对彩色的画面感兴趣,能安静地听一小会儿。一岁之后开始慢慢能听懂了,也很喜欢听,遇到自己喜欢能听得懂的故事还要反复听好几遍才可以。

一直到现在五岁,很喜欢玩手机游戏,但是夜里睡觉前,你问他“今天是听故事还是玩手机?”他基本都会回答“要听故事”。阅读对他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现在读书,都是大宝和二宝一起听了,二宝还不懂,但是看到你看书就会要,会自己很感兴趣地翻翻翻!

基本每个星期,我都会带孩子去图书馆,让他们感受那种氛围。

当然,我觉得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最好的方法还是言传身教,大人喜欢看书喜欢学习,孩子耳濡目染,也自然就爱上阅读了!


兰叶冰凝


只要从来不给他手机和电脑,陪他看几次绘本,他真的会追着你讲故事,讲到海枯石烂。但是如果他接触了数码,那绘本基本上就拜拜了。

孩子在三岁前,听故事不一定都能理解,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爱丽丝说,我也不知道我是谁,我已经变了好多次了。毛毛虫说,我认为变来变去很正常。我问我家宝宝,毛毛虫为什么认为变来变去正常?他一脸懵逼的样子。其实他听故事就是听个热闹,重点是妈妈在陪他玩。三岁前的宝宝,不太擅于合作游戏,听故事是跟家长最亲密的互动。

三岁以后,他逐渐去理解故事并且试图给别人讲故事。已经脱离了亲子共读中为了让妈妈多陪多抱才听故事的阶级,进去真正的阅读阶段。

这时候一定要坚持,否则前功尽弃!

我姐家的女儿,现在四年级了,她从半岁开始看书,三岁就自己拿着书给别人讲故事,前几天去她家,她书桌旁放了很多科学探索,未解之谜,恐龙灭绝,事物由来等等方面的书,我就很好奇,这是小女生该喜欢的吗,我就问她,为啥看这些?她反问,不然看什么?我说,米小圈啊之类的不是很流行吗?她拉开抽屉,跟我说,全集都看完了,你要吗。

我又说,你不喜欢故事类的吗?比如公主啊,魔法啊。她起身打开大衣柜,里面全是书,跟我说,看了好几遍了,你要吗。

我姐说,每周去书店,抗回来的书搬到拿不动为止。还经常跟同学去换书看,她的人生,除了作业,画画,钢琴,舞蹈就是看书。报课外班是因为怕她在家看书太累了。

她的游戏,就是把脑筋急转弯的书背下来考别人,或者填数独。作文一直是例文的状态。

她激励着我一直坚持给我家娃讲书!真心羡慕。而另一个亲戚家的孩子,自从过年收到礼物是某品牌儿童平板电脑,已经半年多没有听故事看绘本了。


育儿慢时光


大宝是在快两岁的时候给看的绘本,主要看的是日韩系列的,有《小熊系列》、《噼里啪啦系列》、《可爱的鼠小弟系列》《我也行啊》、《没关系啊》等,孩子都特别喜欢看。三岁以后看的欧美的绘本比较多,《小熊和最好的爸爸系列》、《公鸡大青蛙奇妙的一天》、《妈妈的红沙发》、《彩虹鱼系列》等绘本,孩子也爱不释手。



经过两年多的亲子阅读,孩子在不知不觉的阅读中居然认识了很多的字,到了幼儿园中班下学期,很多绘本她自己就能看了,这时候我们的亲子阅读就有所改变了,有时候我读给她听,有时候她读给我听,到了大班,她已经不喜欢我再给她读绘本了,因为她嫌弃我读的太慢了,还不如她自己看的利索。到了大班下学期,根据她的阅读兴趣,我又从绘本换成了一些名著和科普文,逐渐减少了图画书的购买量,孩子也喜欢看。以上就是孩子从亲子阅读到自主阅读的过程。

孩子现在上二年级,在学习中我也没操多大心,很少盯着她写作业什么的,这主要得益于她的阅读习惯,而且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都很好。

小羽妈是国高级育婴师,有十年的母婴护理经验,学前教育专业,多网络平台撰稿。关心妈妈的健康和宝宝的成长,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育儿的路上我们在一起!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

小羽妈咪爱baby


我理解的孩子养成阅读好习惯,不仅仅指父母陪读的时候,他爱看书;更是指,他在独立阅读的时候,也爱看书。

每天给孩子读绘本,肯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但是,有几个细节要注意:

1.固定时间

从孩子出生后不久,我们就可以固定睡前时间作为亲子阅读时间。

好习惯的一个要点是,到了这个时间我就想起来做这个事情。

如果孩子今天这个时间看书,明天那个时间看书,很难养成阅读好习惯,因为她做做就忘了。

所以,父母在亲子阅读的时候就固定时间陪孩子阅读对培养孩子阅读好习惯非常重要。


2.创造好的阅读环境

这个环境是指的硬件环境。

我的孩子亲子阅读的时候习惯非常好,但是等到上小学之后,我们期望他独立阅读时,很难看到他坚持看书。

直到有一次,我们去一个阅读书吧,孩子独立阅读一个多小时。我感觉很奇怪!

跟孩子交谈之下才知道:那里的书很多,他可以随便选择,那里的环境很友好,可坐可趴,孩子很自在。

后来听了Grace的蒙氏教育课,我才知道,原来孩子身材小小的,他更喜欢与自己身材匹配的家庭环境。

在我对家庭环境改造之后,孩子阅读时间明显增加。

同时,家长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买书,要根据孩子的喜好买书。他喜欢的,才会想看。

3.父母的示范作用

我们不能奢求:我们看电视,孩子在读书。这几乎不可能。

通常情况下是爸爸,妈妈爱读书,孩子觉得很好奇,书里有什么呢?为什么爸妈那么喜欢?

好奇心驱使孩子也去看书,通过阅读他知道许多新奇的事情,从而爱上读书。

另外,父母爱读书,孩子没事做,没有人陪着玩,只能安静地坐下来跟父母一起阅读。


如果我们早期固定时间陪读,孩子大点,和孩子坐在一起阅读,我相信孩子想不培养阅读好习惯都难。


小慧聊育儿


我觉得题主想问的是“孩子自己阅读”的习惯。我从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的过程。

我们家被动阅读坚持“原文阅读,被动解释,边看边读”,即读书的过程严格按照书内文字去读,不增减文字,不主动解释,只有当孩子问的时候才解释,每天只要不是特殊情况,一定坚持让孩子看着书给她们读,让孩子建立声音和文字的联系,这个过程大约是2年。

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过渡,孩子最开始出现主动阅读的表现是她们会要求家长读某本书,这时候我们的做法是“满足她们”,无论一本书读多少次。慢慢的,孩子会自己拿起书,“对字数”,是的,你没看错,孩子自己拿书对字数,即把脑海中存储的发音个数和文字个数相对应,有时候字数对不上就会找我们重新读。逐渐的,在反复对一本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识字,识词了。这个时期还是家长给孩子读书,但选书的主导是孩子。这个时期持续大约一年半。

接下来是被动阅读减少,主动阅读增加,孩子好像是突然就能自己开始阅读了,主要表现为自己拿着书能读出声音。这时候开始,我们就会有意识让孩子自己读书。比如“爸爸妈妈现在没时间,你们自己先读一会,一会爸爸妈妈给你们读”。比如背诵唐诗宋词的时候,不再是跟读背诵,而是让孩子自己朗读后背诵。比如买回新书后,让孩子自己先挑一挑,读一读。比如,有意识的从绘本向文字版过渡。现在我们家孩子(五岁八个月)在读法布尔昆虫记,大姑娘有些障碍,但影响不大,二姑娘没有障碍。拼音也介入了,大姑娘可以借助拼音更好的阅读。目前我家正处于这个阶段,每天孩子都会自己读书约半小时,我们也会以2-3天的频率为孩子读书以保持亲子阅读,同时逐渐缩短家长读书的时间。

书的选择,以我家为例,其实种类并不多,但是重复阅读率非常高,平均一本书会读30-50次,甚至更多。下面是我家主要的阅读书目,绘本其实很少。至于有人说你这样限制了孩子想象力,我也懒得和你杠,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婴儿画报两年合刊,幼儿画报两年合刊,性格养成系列(那个有各种情绪的兔子),我很棒系列,昆虫的日记系列,卡梅拉系列,法布尔昆虫记,神奇校车,100层,西游记系列,葫芦娃系列,小巴掌童话,一千零一夜,世界名著幼儿版,唐诗宋词(童子吟,少年说那四本),笠翁对韵,十万个为什么,幼儿园发的优+绘本。英文的:caterpillar,moon,bunny,rooster,five little monkeys,duck on a bike,wheels,guess how much i love you,worms等。英文输入少,对英文的学习,我换了一种方式,正在尝试KB1,所以对输入的选择不再局限于绘本阅读。



双胞胎之父


当然了,这是肯定的,每天给孩子读绘本,真的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说说我的经验吧。


第一步, 我从孩子很小时就开始给他们读绘本,当然我也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只有读过大量绘本的人才能真正体会绘本里的世界,真是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故事,传达给孩子各种各样的感情,我儿子最喜欢的就是农场里各种动物的故事以及有关各种各样的车的绘本。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不能从绘本里找到自己喜欢的故事。

第二步,孩子喜欢上绘本了,当家长忙的时候,他一定会自己翻看,即使不认识字,他也能看的津津有味,绘本本就是从图画中就能看到整个故事,而孩子是读图的高手。

第三步,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会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读书过程中的愉悦体验会成为孩子自觉追求的体验,不用人督促,自然而然地他就会主动读书。


一园青菜绿葱葱


孩子年纪小的话,家长完全放手不管,可能会导致孩子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只爱读图等等。要从小就孩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在内容和难易上都需要家长把控一下。

1.尊重孩子阅读意愿,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基础。

家长可以推荐书目给孩子,但不要强迫他,更没必要一定要推荐“有用”的书。

不管是要求孩子还是要求自己,我从来不要求只做有用的事情。就比如读书这个事儿,我从不对孩子说,这本作文书有用,你一定要每天阅读……

2.选择适合孩子的书。

了解孩子的年龄、年级、阅读习惯、兴趣喜好、阅读时间安排、家长的期望等等。比如孩子平时喜欢的书籍风格,是故事类、历史类,还是自然科学类等等,

3.制订合适的阅读计划。

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是怎样的,一周大概阅读几本书,书籍的字数大概是多少......

综合考虑以上信息,还要考虑书籍内容、薄厚、字数、难易程度等等,制订符合孩子阅读能力的计划。

制订计划即要给出固定时间,也需要给出弹性时间,这样才更适合孩子。

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家长可以这样督促孩子。比如:“昨天你把《老人与海》读完了,今天我们来读《夏洛的网》吧!这本书同样很有趣,大概3天就能读完哦。”

就这样,今天计划好明天、后天甚至一周的阅读计划,一个学期下来,孩子的阅读量就已经很惊人了。

而且他的阅读习惯在就在这种不知不觉中养成了。

4.跟孩子一起总结收获。

书籍选完了,孩子也读完了,是不是这个过程就结束了呢?

并不是。孩子读完一本书后,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总结下,有哪些收获,对孩子完成阅读计划进行鼓励。

比如:

《我会听课我怕谁》孩子读完掌握了一些听课的技巧;《加油,你不可以输给自己》,孩子学会了战胜自我……

《夏洛的网》孩子学会了珍惜友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孩子读完收获了很多感动……

读一本有一本的收获,孩子自然越来越爱读书了。

这本是胡小闹日记中的一册,这套书整体内容都还不错。还有一本爸妈不是我的用人,也是孩子挺喜欢的一本。

这本是孩子超喜欢的书,小猪和蜘蛛的友谊让孩子非常感动。

这本是孩子最近在读,孩子一直说,海伦真的很了不起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