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看待券商報告“測不準”現象

紅刊財經 張俊鳴

2018年已經臨近尾聲,按照慣例許多券商陸續舉辦策略報告會,對來年A股的走勢進行預判,並給出操作建議。從理論上來說,這些匯聚國內證券市場重要研究智庫的券商,給出的策略應當極具參考價值,但有投資者翻出去年年底券商的年度策略,卻發現今年A股主要指數的走勢,和多數券商的樂觀預期存在較大的落差。而回顧近年來券商的年度策略,類似的“測不準”現象並非第一次出現,對於券商報告,投資者應當保持平常心看待,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平常心看待券商報告“測不準”現象


“測不準”是常態

展望2018年,多數券商給出“穩中向好”的結論,最樂觀的甚至上看4000點,但除非年內最後兩週出現暴漲奇蹟,否則預期落空將成為事實。不過,從往年的情況來看,“測不準”的概率明顯佔據上風。比如2009年,多數券商觀點謹慎,但A股全年卻拉出了長陽線;2010年多數觀點認為有望上攻3500點,但上證指數卻一度下探2300多點;2011年和2012年的弱勢,以及2016年的“先蹲後跳”,也和券商的樂觀預期差距較大。

為何“測不準”是常態?筆者認為,券商“天生樂觀”的本性和A股“牛短熊長”的現實之間的矛盾,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2001年以來的18年裡,上證指數上漲的年份有8年,而下跌的年份則為10年,對預測上漲的樂觀一方來說,天然就存在一定的劣勢。而券商恰恰容易在預測中展現樂觀的一面,只有對投資者表達對市場樂觀的看法,才容易吸引投資者參與股市,客觀上對券商的手續費收入有利。而悲觀的看法即使事後證明看準了,對券商業務的拓展也無法產生明顯的幫助。

“保鮮期”多在年初

雖然說錯是正常現象,說對才是奇蹟,但如果仔細看券商的預測,發現他們對走勢和點位的分析,也有一定的“保鮮期”,那就是年初的走勢和預測往往比較接近。以2018年而言,一月份確實如多數券商所言出現一波行情,上證指數一度在19個交易日裡18天收陽,從3200多點一路上攻到3587點,波段漲幅接近10%,創下兩年多以來的新高。為何“保鮮期”集中在年初?這點和分析週期的長短有關。越長的時間,越難準確地進行描繪,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股市波動的變量在增加,即使是專業人士也難以全程掌握。一旦這些變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券商策略原先的行情演繹邏輯也會發生變化,市場的波動和事先的規劃差距將漸漸顯現。像年初美國挑起中國與美國貿易摩擦,正是去年年底多數人士所沒有預判到的,後來這一因素對A股走勢的影響擴大,也不可避免讓策略報告的結論落空。

另一方面,年初是市場流動性較好的階段,A股在一季度也表現相對較好,存在明顯的季節效應,這也正和券商“天生樂觀”的分析合上節拍。這點並不能說明券商在分析點位和波動方向上有多神準,更多隻是一種節奏上的共振而已。投資者在參考券商年度報告的同時,把它當作一季度報告來看對實際操作的指導作用會更大。

重在參考,為投資“補短板”

不止國內券商,國外知名投行也經常出現預測失準的現象。正如股諺所云,“預知三日、富可敵國”。即使券商“測不準”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但在年末依然能夠吸引投資者關注的目光。因為不管預測的準確度如何,只要在股市上進行投資,都不可避免地進行短期或長期的預測。因此,投資者參考具有一定投研實力的券商的策略報告,也不失為完善自己操作策略,進行“補短板”的方式之一。

“補短板”的關鍵,不在於看指數具體點位的高低,因為事實已經證明這部分的預測精準度不高,參考價值有限;而隨著市場的擴容,“賺了指數不賺錢”或“不賺指數大賺錢”的現象將會不斷出現,除非出現全局性的牛市或熊市,才會產生系統性的機會或風險。筆者認為,投資者看策略報告應重點放在預測建立的邏輯,如果邏輯發生變化,相關的預測基礎也就不復存在。此外券商對行業的分析也是值得參考的重點,相對大部分投資者而言,券商在行業基本面分析的能力也是比較突出的,投資者“以彼之長、補己之短”,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操作體系。

此外,對不同於主流觀點的策略,投資者不妨多關注其邏輯,不管看多或看空,或許其中都蘊藏著被主流觀點忽視的因素,未來不排除出現“星火燎原”式的變量。多參考不同觀點,保持平常心,得出最適合自己的操作策略,才是閱讀券商報告的最好方式。

(本文已刊發於2018年12月15日出版的《紅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