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鄔思道建議四阿哥接手清理虧空差事,何目的?

紅雨說歷史


康熙四十六年,伴隨著黃河暴漲氾濫帶來的的水災,一個更大的一個危機隨之而來,那就是“國庫空虛”。

黃河發了大水,大量的災民需要救濟,水災後的河堤需要修復,河道需要治理,這些都需要大量的銀子。康熙召集太子胤扔以及各位皇子、上書房及各部大臣商議救災俢河事宜,面對這個重大的自然災害,康熙心急如焚。但是太子卻拿不出什麼有效的辦法,分管戶部的八阿哥胤禩卻侃侃而談,除了寬慰康熙,他還提出了兩項具體措施,那就是就近籌糧,撥款賑災。但是四阿哥胤禛到戶部查完帳之後告訴康熙的是一個目瞪口呆的消息:就近省份已無存糧可撥,而戶部國庫幾乎沒有存銀,籌糧賑災所需的款項都拿不出來了!

康熙聽到這個消息,竟一時不知如何面對,震怒之下痛斥了代理朝政的太子胤礽和分管戶部的八阿哥胤禩——國庫空虛至此,你們是如何管理這個國家的?國庫僅僅只有不到五十萬兩的銀子,,災區周邊也已經無糧可調,你們還妄談什麼調糧賑災,撥款治河!

四阿哥胤禛面對這樣的局面提出了一個應急的辦法:先撥一部分銀子買糧賑災,即刻派人到江南籌款賑災。同時,四阿哥胤禛主動請纓前往江南籌款賑災。康熙這才算鬆了口氣。

眼前的麻煩有了解決的辦法,但是,國庫空虛究竟是怎麼回事啊?到底虧空了多少啊?康熙心裡沒底,而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也只是磕頭謝罪——他們也搞不清楚究竟是怎麼虧空的以及虧空了多少。

其實,無論是太子胤礽還是分管戶部的八阿哥胤禩都應該是很清楚的,並且這個八阿哥胤禩並不笨,給滿朝文武的印象是“幹練沉穩”。太子和胤禩什麼都不說,其實是不敢說甚至是“不想說”。

在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到江南籌款賑災,修繕河堤疏通河道的時候,康熙親自到戶部瞭解了國庫虧空的原因和數量,瞭解的結果讓康熙大吃一驚:國庫虧空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一千二百萬兩!並且絕大多數是被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員還有皇親國戚們“借”走的!當下的朝廷官員如果不從國庫借銀子都會“不入流”!

國庫虧空如此,朝廷吏治腐敗如此,康熙心裡既著急,又無奈。國庫空虛和吏治腐敗緊緊纏繞在一起,沒有強有力的手段,沒有果敢和擔當的人是無法扭轉這個局面的,看太子胤礽的那個樣子,估計是指望不上,究竟哪個皇子可以擔當此任呢?康熙此時是把希望寄託在分管戶部的八阿哥胤禩身上的。

還好,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在江南籌款賑災治河修堤的差事辦的很好,算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但是這也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大清朝當下遇到的“國庫空虛”的大難題和大麻煩。

所以,當四阿哥胤禛在江南籌款賑災治河修堤圓滿完成即將回京的時候,康熙重重的獎賞了四阿哥胤禛,封四阿哥胤禛為雍郡王。

接著,康熙拋出了自己的另一個懸賞:如果那個皇子願意接下“追比戶部欠款”這個差事,哪怕只追回一千萬兩,就立刻封親王。

康熙想看看是否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是他失望了。

面對“親王”的爵位的誘惑,幾乎所有的阿哥們都表現出了沉默和退縮。而分管戶部的八阿哥胤禩更是乾脆上摺子辭職不幹了!當然他必須要自責一把,然後引咎辭職。不但引咎辭職,他還狠狠地誇了四阿哥胤禛,然後“為皇阿瑪計,為祖宗的江山社稷計”的感人理論下,隆重推舉四阿哥胤禛來擔當“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潛臺詞就是“胤禛幹得好,那您就都讓他幹好了”!

所有的皇子一致同意八阿哥胤禩的推薦,都認為四阿哥胤禛是辦這個差事的最佳人選。

面對“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和“親王”爵位的懸賞,眾阿哥就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樣眾口一詞,這幾乎就是把康熙逼到了牆角:我們都不行,你還是指望你看好的胤禛吧!

面對如此情景,康熙已經就不是憤怒了,而是悲哀,是羞愧:老爹有難處了,竟然沒一個人肯出來幫我啊!

他只好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還沒有回京的四阿哥胤禛的身上了。

這個局面就是“追比國庫欠款”這個差事的背景。康熙的懸賞和眾皇子的表現,足以說明“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有多麼的困難。面對這個局面康熙也算是看透了,自己的這麼多號稱有能力有水平的兒子,到了關鍵時候沒幾個靠得住的。

果然,胤禛剛剛回到京城,人還沒回家就在洛河驛遇到了早就在此等候的那些欠了國庫銀子的官員們,他們是來求這個傳說中極有可能辦理這個差事的四王爺“網開一面”的。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搞明白這些號稱給他接風的大臣們的意圖之後,一氣之下甩手走了。

差事還沒答應辦,就已經有人開始挖坑,這件事的困難和複雜可想而知——除了當事人還有挖坑和看熱鬧的。四阿哥胤禛此時其實也已經感到了面對的困難,畏難情緒肯定是有,到底接不接這個差事,胤禛心裡很猶豫。

在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進宮見康熙彙報工作的時候,康熙非常關切的讓兩位阿哥先去吃飯——既然在洛河驛沒吃成,那就賞你們在宮裡吃吧!但是康熙並沒有在胤禛和胤祥彙報工作的時候提“追比國庫欠款”這件事。他一方面需要和胤禛單獨談,另一方面也特意給胤禛考慮的時間,康熙指望的是胤禛主動請纓。

胤禛和他新請的師爺鄔思道總算是在胤禛的府上第一次見了面,當晚,胤禛就開門見山的告訴鄔思道皇上有意讓他承擔“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他想聽聽鄔思道的分析和建議。同時也是想檢驗一下這個“世外高人”的成色。

鄔思道非常詳細的給胤禛分析了國庫欠款的原因,同時也分析了那些欠款官員的成分,欠款的理由,追款的難度。總的來講就是:人數眾多,成分複雜,動機各異,相互攀比,情況普遍,法不責眾。更重要的是肯定還會牽扯到包括皇子在內的許多的王公貴族。這個“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應該是誰辦也不好辦,也辦不好。

胤禛聽了鄔思道的分析,問鄔思道:那按你這麼說,這個差事我就不能接了?

鄔思道連忙說:不,這個差事四爺你必須接,如果連你都不接這個差事,那豈不是皇上身邊就沒有一個能夠為他分憂的兒子了嗎,那他老人家該有多傷心啊!

鄔思道的這個理由,四阿哥胤禛當時並不是完全贊同,所以他打了個哈欠,勸鄔思道早點休息,起身徑自走了。

其實,鄔思道在這個問題上看的還是很透徹的,他深信康熙自己心裡也很清楚,這樣一個錯綜複雜的、牽扯到很多人利益的事情,讓誰辦都辦不好,也不可能辦好,能追回來多少都不好說,但是,這件事必須有人能站出來承擔,這一方面是表明康熙和朝廷的態度,另一方面也讓康熙的心理有所安慰,自己的兒子中終究還是有人願意為自己分憂解難的,至少說明康熙作為父親教子有方,作為國君御人有術。

所以,這個“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最終就變成了“態度重於結果”的差事,誰敢犧牲自己,冒著得罪朝廷眾臣和皇親國戚的風險為康熙抗下這個差事,在康熙心裡會真心感激他。至於結果康熙不會太在乎。

鄔思道正是看透了這一個核心問題才會建議胤禛承擔這個差事,這個差事就是辦不好,只要敢辦就能加分。

鄔思道是對的,這一點胤禛是到了第二天和康熙對話時才感覺到,當康熙對稅收不利,吏治腐敗,國庫空虛痛心疾首,又感到力不從心,感嘆皇子們當中竟沒有一個站出來為他分憂的時候,胤禛相信了鄔思道的分析,果斷主動請纓辦理“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並表態“做個孤臣”。康熙聽罷,非常振奮:好!有了做孤臣的心思,就沒有辦不好的事!

什麼是“孤臣”?簡單的講,就是隻忠於皇上,不結黨,不拉幫結派,為了皇上誰都敢得罪。

這當然是康熙最願意看到,這樣的“孤臣”越多越好。

從此,在康熙眼中,胤禛就是一個典型的“孤臣”,而胤禛也憑著“孤臣”的形象在康熙的心裡佔據了越來越重的分量,最終成為皇位繼承者。

鄔思道這個師爺的洞察和分析判斷能力非常了得,而胤禛的悟性也是堪稱上乘。兩個人相得益彰。


步武堂


八阿哥不願接這個差事,一心推薦四阿哥。太子胤礽也是如此,其餘的阿哥大臣也都是這個意思。這種情況下康熙最後表態,說是等雍正回來了,看看他自己願不願接,而實際上康熙又讓人準備追繳欠款人的名單,等追繳大臣一到立刻還款。

一、康熙的無奈

生活中有的時候說的話是客套話,而有的話則是自己真正的意思。康熙最後表態中看看雍正自己願不願意接便是場面上的客套話,而實際的意思則是默許了這個差事讓雍正去幹,所以他才會讓戶部準備好一切,只等雍正的到來。

康熙已經老了,很多事情已經沒有辦法做了。追繳欠款為什麼他不自己動手?一方面來說是康熙顧及自己的名聲,另一方面他也的確不適合親手做這差事。欠國庫錢的人很大一部分是他的兒子和追隨多年的老臣,康熙怎麼可能拉得下臉面去做這些事情?

以魏東亭為例,他是跟隨康熙多年的貼身侍衛,伺候康熙幾十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更何況他的欠款完全是因為康熙南巡而落下,康熙無論如何也不會親自開口讓魏東亭還錢。

所以康熙只能找一個皇子出面來辦這差事,他自己暗中調停。這樣既能夠解決問題,也不會傷及大家的情面。問題在於沒有皇子願意為君父分憂,康熙無奈之中只能接著再用雍正了。

二、鄔思道的分析

鄔思道剛剛來到雍正的府上,雍正表面對他禮遇有加,但是實際上雍正心裡也沒有數,不知道鄔思道到底能力如何。所以雍正藉著這個事情,詢問一下鄔思道的看法。

不得不說,鄔思道真的是洞悉世事,他首先分析了追繳欠款官員的情況,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人:

第一類人屬於不得不借,因為官員俸祿太低;

第二類人是不安分而借的,主要為了講排場,但是他們大多是康熙的心腹重臣;

第三類人則是貪得無厭而借,不惜一切的為自己謀利。

除此之外,還有宗室王公,以及諸位皇子。

雍正以為鄔思道是不想讓他接著差事,可是恰恰相反,鄔思道是極力建議雍正接下了的。

封建王朝都是以忠孝治國,現在諸位皇子不接著差事,是非常傷康熙的心的。如果雍正不接著差事,那豈不是一個願意為康熙分憂的兒子都沒有了嗎?

康熙面對百官,說是讓皇子來辦這個事情,現在一個人都不願意幹。那個時候康熙如何面對文武百官?皇帝也是要面子的人呀,也是要維護自己威望的人的。

雍正此時接下了差事,可以說是解了康熙的燃眉之急,更是在康熙心中留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

只是可惜,鄔思道這個時候並沒有得到雍正的充分信任,所以雍正並沒有完全聽進去鄔思道的意見。這也是為什麼鄔思道明明已經分析清楚追繳欠款的關鍵,而雍正最後還是把這個事情辦黃了的緣故。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對於這件事情,鄔思道看的是非常透徹:

第一,康熙為什麼要清理戶部虧空,是因為國家缺錢,甚至是嚴重缺錢,缺到已經連賑災的錢都拿不出來了,國庫的危機就是國家的危機,是現在最當務之急的工作,必然會引起康熙的高度重視,因為這關乎到的是江山社稷;

第二,康熙為什麼要派一名皇子去追比欠款,是因為康熙想要更進一步的瞭解他的兒子們,太子的所作所為已經讓康熙感到失望,而八阿哥挪借國庫的銀兩拉攏人心導致了災患橫行卻無款可撥,這些都讓康熙非常的失望,康熙希望看到的是能辦事的阿哥,希望看到的是能把朝廷放在第一位,敢於得罪人的阿哥,希望看到的是能明白自己的心思,能為自己分憂的阿哥,所以,這是一個爭取康熙欣賞和喜愛的機會,絕對不能錯過;

第三,接受清理戶部虧空的差事,意味著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掌管、控制戶部,作為國家財政的管理部門,掌握了這個部門,就掌握了整個王朝的經濟命脈,對於國家重大事件包括戰爭、賑災、建設等,都會有重要的話語權,從這一點來說,也要爭取這個差事。

綜上所述,鄔思道建議四阿哥對於這個差事,是必須要接。


雍親王府


(日堯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

——之無限猜想200——062

建議接手清理戶部虧空案

在康熙的中後期,由於康熙帝的懶政造成了吏治腐敗等諸多弊病,戶部虧空已經達到了入不敷出的的狀態,這讓康熙帝感到驚訝,更感到力不從心。

(四阿哥胤禎要做孤臣)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對當今的朝局看得非常透徹,他不但猜出了康熙帝對太子胤礽監國不力產生了不滿,同時更是判斷出太子的位置正在搖搖欲墜,所以此刻的鄔思道暗示四阿哥胤禎應該審時度勢的退出太子黨,自立門戶,爭取康熙帝好感,向皇位繼承人發動衝擊。

四阿哥胤禎剛剛從江南賑災籌款回來,因為籌款有功,就被康熙帝賞給了一個“雍郡王”的爵位,並且康熙帝一再聲稱,誰能把戶部外面的欠款一千二百萬兩,哪怕清回一千萬兩就加封他為親王,看來康熙帝真的急了。

(康熙帝需要皇子們幫助)

作為幕僚的鄔思道在此時此刻,他就猜中了康熙皇帝的心思,他建議四阿哥胤禎應該主動找康熙皇上接這個差事,因為只有這時候才能考驗哪個兒子在關鍵時候能出頭替他老人家分憂。

即使是差事辦砸了, 或者這次差事失敗了,但是在哪個環節失敗了,在皇上面前也贏個好名聲,起碼是一位幹實事的阿哥。

最後這次的清理戶部虧空的差事真的失敗了,康熙皇帝心裡是一清二楚,這裡有許多貓膩,太子胤礽就是其中的一個。


(鄔思道的分析)

這次的戶部清理虧空,四阿哥胤禎使出了渾身的解術,不但逼死了一個老臣魏東亭,十阿哥胤娥故弄玄虛的到了前門變賣家當,這也暴露出了朝廷的官員不但醜態百出,更暴露出皇子阿哥們的互相拆臺和野心的膨脹。

康熙不但沒有責怪四阿哥胤禎,還對他進行了安慰,而且對四阿哥胤禎表示自己要做一個“孤臣”大加讚賞和鼓勵。

康熙帝的考語說:有了做孤臣的心思,就沒有辦不好的事!

在清理戶部虧空這個差事上,讓康熙皇帝重新認識了這位皇四子,四阿哥胤禎的敬業精神。此刻的四阿哥如同一匹黑馬,闖進了康熙朝的九子奪嫡當中……

(圖片來自網絡影視資料)


本人不是歷史學家,不過是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歷史資料的情節做出猜想,故事為主,歡迎網友吐槽!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


日堯居k古史


首先,鄔思道是向著四阿哥胤禛的。

其次,當時最大的問題便是因為災荒,因為連年征戰以及庫銀被隨意借出導致國庫嚴重虧空,朝廷面臨極大的風險。縱觀所有快速充盈國庫的辦法,最不傷國力且最有效的便是催收國庫欠款。

再次,借國庫銀子的大多是朝堂中有權有勢的官員,這幫子人正因為借款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與派別,對朝廷的穩定形成威脅。康熙皇帝急需整治並清理,可面對這些跟隨自己多年的大臣,甚至還有部分皇子,皇帝很是為難,很難令行禁止。能完成這項催收工作的人就十分侷限。

第四,四阿哥胤禛符合催收欠款的所有條件。胤禛沒有借款這是其一,其二,如果能完成這項任務,便可以得到康熙最大的欣賞和信任,其三,當時太子和八阿哥等皇子對朝堂的控制力極強,胤禛可以藉助催收工作增大自己在朝堂中的控制力和地位,其四,催收工作,雖然很得罪人,也容易滋生事端,但這件事最大的後盾是康熙皇帝,所以,只要能打開突破口,把關鍵的皇子和大臣催收完畢,這項工作就能夠獲取圓滿,有可操作空間。

第五,依照胤禛的品性,通過催收借款這項工作,還可以拉攏一部分正直的人心,將來為己所用。

綜上所述,事實證明,鄔思道建議胤禛是接受催收工作是正確的,也很有前瞻性。


鷺島行舟


主要是要撇清黨爭,讓他跟胤礽脫離開來。當時的胤礽實際上已經不再是儲君的最佳人選了。胤禛其實一直是太子黨的二把手,太子胤礽的心腹,所以雖然看似九子奪嫡實際上朝中大臣卻是分成兩派,一派是太子黨派,一派是八爺黨派。這兩派實際上都是康熙深惡痛絕的。因為康熙這個人由於小時候受過政治創傷,一直被鰲拜掌控朝政,所以對政治很是敏感,這種感覺就有點在一隻老虎旁邊再放一隻老虎,這是康熙看到胤礽與八爺時候的感覺。所以,鄔思道讓他主動出來當得罪天下的孤臣實際上是把胤禛拉離權力漩渦,放在一個康熙覺得安全的位置。這樣胤禛才能有機會得到康熙的放權並重新確立地位。

其次,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用康熙的話來說就是,不管是好事壞事,總得有人去擔當。一個人要想當皇帝就不能挑菜吃,鄔思道給胤禛出的這一步棋其實非常險。好在胤禛這個人能力是有的,處理起來也算是得當,沒有捅出啥大漏子。說到底這就是胤禛跟李衛說的話,真金不怕火煉。鄔思道讓胤禛自己去找個爐子練自己,練不過早早淘汰練過了便是金。


優己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鄔思道建議老四去接手追繳國庫的差事,背景是兩人初次見面之時。他為何這樣說呢,目的當然是試探老四是否有奪嫡之心,還有近乎開門見山的表達出不想要當一個平凡的王府教書先生,而是欲做明朝時“奉白帽著王”於成祖朱棣的姚廣孝式人物,來輔佐老四成就大業。

接下來宋安之來說道一番。

先聲明一下,本文只是就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來分析回答,並非是以電視劇為正史的回答。主要目的在於分析其中隱藏的職場道理還有歷史隱喻,還望槓精切勿上綱上線。

康熙四十六年夏天,四阿哥胤禛剛剛完成下江南賑災的艱鉅差事。這次賑災順利不只是使自己由貝勒升為郡王,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朝廷大臣還有父親康熙的讚賞,之前一直處於權力中心之外的四阿哥胤禛開始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得到父親康熙的另眼看待。

在四阿哥胤禛還沒有回到北京王府之時,王府已經迎來了一位貴客鄔思道鄔先生。說起來鄔思道還是四阿哥當年慧眼識珠所挖掘出來的人才,這位來自江南溫柔水鄉的才子並沒有為溫柔鄉所侵襲,而是胸中有江山萬里。為此當年面對科舉的不公之事,敢於挺身而出寫出一篇犀利文章來諷刺時局,因此被投入死牢。四阿哥當時讀到這篇文章從而欣賞鄔思道,因此派年羹堯救出了鄔思道,到了自己下江南賑災時提前派人將鄔思道送回王府之中。

說到這裡不得不說雍正王朝電視劇雖然只是一部電視劇,但隱喻之處還是很多的。

比如說鄔思道為什麼被下獄呢,不正是一起活生生的文字獄事件嗎,反映出了康雍乾盛世中的特色之文字獄。

四阿哥對於鄔思道的安排是,好生供養,要求做王府世子的教書先生。所以四阿哥回到府上以後,見到鄔思道是以禮相待,先是用了僅次於跪拜之禮的拱手相拜鞠躬到底,然後又說按漢人老輩規矩讓鄔思道一定要做世子的教書先生。

雖然世子的教書先生很重要,畢竟事關下一代的教育嘛。但四阿哥如此禮賢下士,鄔思道肯定也是能想到四阿哥的目的遠不至此。


果然晚上兩人開始徹夜長談,四阿哥先是讀出了鄔思道當年那篇犀利文章,鄔思道感嘆到都十年了沒想到四阿哥還記得。(來自宋安之獨家原創)兩人像是千里馬遇上了伯樂一般,相見恨晚。四阿哥這時問起鄔思道追繳國庫的差事,想必鄔思道也清楚了四阿哥不只是讓他當教書先生還要當幕僚,因此鄔思道侃侃而談。

鄔思道對於追繳國庫的範圍分為大致三類,第一種是不得已而借之,這種人是沒錢所以沒辦法了才借。第二種是不安分而借之,這種人以追隨康熙的老臣為主,好面子講排場,所以也借錢。第三種是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看見別人借,自己也跟著借沒想著還,就想著趁機佔便宜了。還有就是宗室王公了,裡面四阿哥的兄弟也有不少。

這時候四阿哥試探著問到照這個意思是不應該接嗎,鄔思道說到不是,是一定要接。

接下來鄔思道又分析到為什麼其他阿哥不接這個差事呢,是因為怕得罪人,更怕得罪了人還還要回來。如果四阿哥不接的話,這豈不是說皇上連一個替他分憂的兒子都沒有了嗎。

鄔思道這番話的潛臺詞其實就是,這些阿哥們都害怕得罪人,卻不考慮父親康熙的感受,也不害怕得罪最高統治者康熙。眼下四阿哥如果甘於平凡,那麼跟著這些阿哥隨大流就行。如果四阿哥不甘於平凡,此時應該反其道而行,不要害怕得罪官員,這些都是小事,重要的是不得罪真正做主的康熙,獲得大領導康熙的賞識才是最重要的。

鄔思道這番話其實也在試探四阿哥到底想不想幹一番大事業,同時不著痕跡的表現出自己的能力,意思是如果王爺想要成就大業,我鄔思道可以輔佐到底。

四阿哥的表現也耐人尋味,臉上表情變了又變,然後假裝睡意來襲打了個哈欠,說夜深了安歇吧先生,並沒有正面回應鄔思道,使鄔思道有些懵。

四阿哥為什麼會這般回應呢,宋安之看來有兩層意思,一是感覺鄔思道有試探之意,所以不著痕跡的拒絕了這番試探。二是從這個時候就可以看出四阿哥的御下之術很高明,從來是不顯山不露水的,是不動如山不在鄔思道面前表現出自己的想法,不按套路出牌,使鄔思道頗有一些手足無措之感,讓這個心高氣傲的才子明白,你有建議的權力,但主動權在我手裡,切勿反客為主,真是高明。

雍正王朝電視劇中隱藏的職場道理,現在看明白了吧。

我是宋安之,主打歷史文章和分析經典電視劇中隱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筆下,我們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這麼有緣分,正好讓你看到我的文章,那麼還請繼續這種緣分,點個贊關注一下吧!


第155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 下期再見!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宋安之


鄔思道剛來就出這個主意。在我看來,有以下原因。

第一,大清的國庫危機的確特別嚴重。國庫沒錢,不能打仗,不能救災民。長此以往必定亡國。鄔先生作為有志青年愛國人士。必須站出來,否則他也是亡國奴了。

第二,就是以四王爺的忠君愛國的心思。他一定回去管的,問計也是對鄔先生的本領的試探。如果鄔先生不能妥善解決國庫危機。那這個謀士也就別當了。鄔先生看透這個真相,自然不會阻攔。

第三,就是鄔先生強調管理國庫雖然會得罪不少人,但是能贏得了康熙的信任。封建王朝君王最大,君王立賢也是帝王自己認為賢明的當太子。只要康熙喜歡,那就要去做。得罪那些烏合之眾沒有關係。

第四,國庫危機證明了大臣的風氣不好。一個個為一己私利不管國家存亡。一個個結黨營私還貪汙腐敗。四爺去管就是要正風氣。為以後親政打下基礎。當然,排除異己也是意外之喜了。

綜上所述,鄔先生分析的很到位。雖然國庫查理因為各方阻撓而失敗,但是康熙對老四的信任開始遞增。直到雍正登基。


亂神虎


這是告訴老四,抓住主要矛盾,爭奪皇位的主要矛盾點在康熙,所以,讓康熙滿意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如何讓康熙滿意?替他解決問題,財政虧空是他當時面對的問題,這個事沒人願意做,得罪人,而且並沒有得到實際利益,

其次,讓康熙看到,其他皇子都是在爭權奪利,爭奪皇位,只有老四是真心辦事的,並且不爭奪皇位,因為爭奪皇位的人不願意去得罪人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


查找前任把柄,有需要時致對手於死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