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這條河的讀音難倒很多人,據說連乾隆都沒叫出來

臨沂這條河的讀音難倒很多人,據說連乾隆都沒叫出來

臨沂雖然不是沿海城市,卻是個水源非常豐富的地區,臨沂有很多大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臨沂人,除了沂河這條臨沂的母親河之外,臨沂還有一條非常出名的河,只不過它的讀音卻難倒了很多人。

臨沂這條河的讀音難倒很多人,據說連乾隆都沒叫出來

這條讀音難倒眾人的河就是祊河,“祊”字的讀音為(beng),聲調為一聲。它是沂河最大的一級支流,因為流經古祊邑,也就是現在的費縣地區而得名。因為這個“祊 ”字並不常見,祊河往往也被大家誤讀為方河。

臨沂這條河的讀音難倒很多人,據說連乾隆都沒叫出來

關於祊河叫方河這其中還有一則故事,是關於乾隆的。據說乾隆在下江南的時候經過費縣,在崮子萬松山行宮休息過一段時間,當時太后在看到祊河的時候就詢問這條河的名字。乾隆博學當然知道這條河叫祊河,但是“祊”的讀音又和駕崩的“崩”一樣,這可是皇家的忌諱。

臨沂這條河的讀音難倒很多人,據說連乾隆都沒叫出來

以孝心聞名的乾隆當然不遠惹太后不悅,於是就問身邊的和珅,這得罪人的事和珅也不敢說,於是又推給當時的沂州知府,知府又推給下面的費縣知縣,知縣自知躲不過去了,於是便說這條河其實叫方河,方方正正的方。

後來乾隆還專門為這條河寫下《渡祊河》詩一首:鄭宛歸魯泰山祊 ,因以名河出大匡。清浚合流波益浩,萬松如在水中央。

臨沂這條河的讀音難倒很多人,據說連乾隆都沒叫出來

於是後來“將錯就錯”,祊河就有了兩個名字。因為祊字並不常見,所以很多人並不認識這個字,所以現在又很多臨沂人在說起祊和的時候還是說的方河。其實祊和方兩個字在意思上有很大的差別。“祊”其實指的是地名“祊邑”,因為發源地在祊邑所以才得名祊河。

臨沂這條河的讀音難倒很多人,據說連乾隆都沒叫出來

臨沂人現在知道祊河的讀法了吧,以後再遇到的時候可不要鬧了笑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