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大規模5G試驗啟動 工信部批覆中未提及“第四運營商”

來自工信部的消息顯示,日前中國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已經獲得5G試驗頻率使用許可批覆,這意味著全國範圍的大規模5G試驗將展開。

值得注意的是,傳言擬融資千億進軍5G的“第四運營商”廣電,並沒提及是否獲得批覆。

全国大规模5G试验启动 工信部批复中未提及“第四运营商”

5G大規模試啟動 成都將成首批試商用城市

據瞭解,中國電信獲得3400MHz-35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中國移動獲得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頻段的5G試驗頻率資源,其中2515-2575MHz、2635-2675MHz和4800-4900MHz頻段為新增頻段,2575-2635MHz頻段為中國移動現有的TD-LTE(4G)頻段;中國聯通獲得3500MHz-3600MHz共100MHz帶寬的5G試驗頻率資源。

據央視報道稱,專家指出,發放5G試驗頻率可以讓電信運營商和設備商確定產品開發目標,大大加速產業鏈各環節產品開發進程。目前其他國家5G頻譜分配主要採取高中低頻段搭配方式。高頻段傳播半徑短,在人群密集地區傳播效率高;中低頻段傳播半徑長,覆蓋更好。這次發放的是中低頻段頻率,高頻段頻率的分配正在徵求意見之中。

目前,中國移動正在5個城市推進5G試點,並參與了發改委規劃的12個城市5G應用示範。中國電信將5G創新示範從初期的5個試點城市擴大到全國17個城市,中國聯通也已經將試點規模擴大到16個城市。中國5G推進組今年9月啟動的5G第三階段測試已經接近尾聲,第三階段測試是規模試驗和預商用前的最後一個階段。按照計劃,中國將在2019年進行5G試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

記者從成都移動獲悉,成都有望成為全國首批5G預商用的城市,到2019年成都主地區將覆蓋5G網絡。

傳國內第四張5G牌照將出爐 資金或是最大障礙

全球搶跑的5G還未在國內商用化,就又有了新的分羹者。三大運營商獲得5G牌照沒有懸念,但業界傳聞擬融資千億進軍5G的廣電,有可能是“第四運營商”的有利挑戰者。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貴陽召開推進全國“智慧廣電”建設現場會相關消息顯示,工信部已同意廣電網參與5G建設,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廣電)正在申請移動通信資質和5G牌照。

消息一出爐,廣電系內多家上市公司股票強勢上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引起業界的關注在於兩方面,一是近年來在移動互聯網等新型模式的衝擊下,廣電業務出現用戶流失的情況,5G牌照無疑為其業務發展帶來新機遇;二是與三大運營商相比,中國廣電無論是在資金實力還是技術儲備方面仍有不足需要追趕,能否搶灘5G“風口”尚待觀察。

爭奪5G話語權

早在5G之前,中國廣電已在寬帶市場佈局。2016年5月,中國廣電獲得工信部頒發《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不過,在寬帶市場方面,與三大運營商相比,中國廣電的表現並不出彩,並悄然開始在移動通信領域悄然佈局。2018年5月,國家廣電總局廣科院成功加入3GPP(第三代移動通信合作伙伴計劃),成為獨立會員。成立無線交互廣播電視工作組,承擔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課題,開展5G與廣播融合相關研究。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報道顯示,廣電如果參與5G角逐,最大的利器是手握700MHz頻譜資源,在市場規模與中國相近的美國,700MHz頻譜在10年前曾拍賣出200億美元的天價。除700MHz之外,廣電還可能獲得4900Mhz-4960MHz頻段,用於5G建設。

目前而言,廣電與三大運營商相比最大的難題或是資金。《21世紀經濟報道》的數據顯示,2017年,是近幾年中國電信業投資的波谷,即便如此,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資本開支仍然高達3000億元。相比之下,國內11家廣電企業2017年資本支出總計只有130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國網正在與中信集團談融資,據說能拿到800多億資金。”

但是廣電體系內的一些上市公司的態度謹慎,廣電網絡11月30日公告稱:“工信部已經同意廣電網參與5G建設”消息事關全國廣電運營行業,作為陝西省廣電運營商,參與5G建設相關事項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如中國廣電申請到移動通信資質和5G牌照,後續將如何與其基於資質和牌照進行合作,目前雙方尚未探討。

目前三大運營商已經啟動過多輪5G測試,根據多省政府發佈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行動計劃(2018-2020)》,到2019年底,三大運營商每家部署的5G基站都要達到數千套。但所有的5G測試、實驗以及政府項目中,均未見廣電企業身影。

“電信行業早已是殘酷競爭的市場,接下來的5G連三大運營商都還沒找到明確的商業模式。”有業內人士感嘆,對於一切都要從零開始的廣電,想要在電信市場找到自己的機會,難度不小。

有專家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時表示,相比資金問題,廣電面臨的更大難題是拿到5G牌照後,廣電相關機構如何更解決具體的問題,如在產業層面佈局、運營人才的儲備、品牌統一協調等方面的融合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