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單字縣,以一東夷古國之名為名

山東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北端、黃河下游,其瀕臨渤海、黃海,五嶽之尊泰山就位於此,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自古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發達的省份之一,尤其是在春秋戰國這一歷史時期,山東誕生了眾多深刻影響我國後世的人物,如孔子、孟子、孫武、墨子、魯班等。

山東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單字縣,以一東夷古國之名為名

春秋戰國時期,山東大部屬齊、魯兩國,這兩國均為西周建立後周王室為防備東夷而設立,其中齊國為姜尚的封國,魯國為周公的封國,均為當時之大國,除了這兩個國家外,春秋戰國時期山東地區第三大國為莒國,是當時最強東夷之國。

山東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單字縣,以一東夷古國之名為名

莒國,開國始祖為茲輿期,其為少昊後裔,西周初被封於計(位於今青島黃島區),春秋時遷都於莒(今莒縣),是春秋時期山東地區僅次於齊國、魯國的強國,其積極參加諸侯爭霸戰爭,領土面積較開國時大幅增長,齊桓公、魯慶父均曾避難於此,其中齊桓公於此留下了“勿忘在莒”的典故。春秋末期,莒國在爭霸戰爭中逐漸衰弱,於戰國初期被楚國所滅,後為齊地。戰國末期,樂毅率五國聯軍伐齊,田單以即墨、莒兩地復國,秦滅齊後於此設莒縣。

山東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單字縣,以一東夷古國之名為名

莒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為地級日照市轄縣,面積和人口均佔日照約1/3。莒縣歷史悠久,其古為莒國,秦時設縣,為兩千多年古縣,其中莒縣古城是山東面積最大的古城,莒州博物館是與青州、滕州兩大博物館齊名的山東三大縣級博物館之一。

山東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單字縣,以一東夷古國之名為名

西漢時,莒縣為城陽國國都,東漢屬徐州琅琊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曾為城陽郡、東莞郡郡治。南北朝及隋唐時均曾短暫設莒州,莒縣當時隸屬於此莒州但並不是其治所,其治所在團城(今沂水東北),唐、北宋時莒縣屬密州,金時設升莒縣為莒州,明時莒州屬青州府,清時屬沂州府。

山東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單字縣,以一東夷古國之名為名

民國初,莒州廢為莒縣,建國後,莒縣先後屬濱海專區、沂水專區、臨沂專區等,1992年劃歸地級日照市。莒縣自秦設縣歷經千年,雖曾為州但一直以“莒”為名,其治所也一直位於莒國故城。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莒地孕育了燦爛的文化,被稱為“莒文化”,其與齊文化、魯文化並稱為山東三大文化。

山東一縣,歷史悠久且為單字縣,以一東夷古國之名為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