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非布司他期间痛风,该怎么办?

王晓斌795


服用非布司他期间会发生痛风吗?是非常有可能呢?服用非布司他期间,发生了痛风怎么办?如何预防服药期间发生痛风,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为什么服用非布司他期间会发生关节痛问题?

非布司他是较新型的降尿酸药物,但是它的作用机理并不是全新的,与别嘌醇一样,非布司他属于尿酸生成抑制剂,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减少体内尿酸的生成,从而达到降尿酸的作用。

既然是抑制尿酸生成,为什么还会引起关节疼痛呢?对于高尿酸患者来说,尿酸浓度升高,微溶性的尿酸极易形成单尿酸盐结晶。不管是并未发作痛风,还是在痛风的间歇期,并不意味着关节部位不存在单尿酸盐的结晶,当服用非布司他降尿酸时,血液中的尿酸盐浓度下降,会诱使关节腔内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溶解,溶解时并不是一下子溶解,而是会先溶解为更细小的结晶颗粒,这些更细小的结晶颗粒,刺激关节部位,产生炎性反应,引发疼痛,红肿等现象,这就是服药期间的痛风发作,有时候也叫做“小痛风”。

服用非布司他期间,发生关节痛怎么办?

在服用非布司他期间,发生了痛风怎么办?当然首先要做的是服药控制疼痛,秋水仙碱,塞来昔布等非甾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都是可以选用的药物,控制好炎性的疼痛,减少炎性刺激,改善疼痛症状,对症治疗,是一般在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引起痛风的常规治疗手段。

在痛风期间还要不要吃非布司他呢?是可以继续服用的,虽然我们一般说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建议进行降尿酸治疗,但是那是真的没有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情况而言的,对于服用降尿酸药物期间,出现痛风的,在控制疼痛的过程中,可以继续服用降尿酸药物。

服用非布司他,如何预防发生痛风?

想要在服用非布司他期间,减少痛风的发作几率,首先应该做到的是一个字——慢,降尿酸不要急于求成,应当从低剂量起始,定期的监测尿酸下降情况,如果服用低剂量一段时间,尿酸仍然控制不理想,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再加量服用,慢慢的降尿酸,会减少降尿酸期间发生痛风的几率,也更易于提高身体的耐受性。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多喝水,通常对于服用促尿酸排泄型的药物,如苯溴马隆,我们说一定要多喝水,其实在服用非布司他期间,多喝水多排尿,同样也有助于减少服药期间发生痛风的风险,有些专家建议在服用非布司他期间,多喝纯牛奶,当然也是可以的。


李药师谈健康


按照痛风的正规止痛治疗进行,非布司它可以不用停服。



痛风发作期正规的药物可以选用的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糖皮质激素。

第二种是非甾体的止痛剂。

第三种是秋水仙碱。

具体的该选用哪种药物,吃多长时间,需要正规的医生来确定。

在痛风缓解之后,可能还需要长期的低剂量的吃非甾体的止痛药或者是秋水仙碱来做痛风发作的预防。

再一个就是控制好尿酸的水平。还有就是生活方式的一些改变,比如说低嘌呤饮食注意运动,注意减肥等等措施。


陈舟医生


痛风近几年一直很受大众的关注,这和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脱不了关系,在门诊是确实发现痛风的患者越来越多,并且有很多十几岁的青年也时常发作痛风,这和饮食条件的提高有关,尤其是海鲜、啤酒、豆制品等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经常食用是痛风患者急性关节炎发生不可避免的原因。

非布司他是现在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它能够通过抑制体内尿酸的合成来降低血尿酸的浓度,血尿酸浓度的降低,是预防痛风发作的关键因素,一般来说,非不司他在使用期间,如果没有饮食因素或者其他因素的诱发,血尿酸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患者是不容易发作痛风的。并且对于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时,我们不建议使用降尿酸药物,以免引起血尿酸的波动,从而出现症状的加重。但是如果平常一直在服用非布司他,仍然出现了痛风的急性发作,则降尿酸药物需要按照平时的使用剂量继续服用,这也是为了避免引起血尿酸的波动。

除了继续用药之外,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症状,秋水仙碱也经常使用,但是秋水仙碱容易引发副作用,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才能使用,严重的关节炎还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快速抗炎止痛,在关节炎症状消失之后,可以根据情况加大非布司他的用量,或者加用其他降尿酸药,以维持患者血尿酸的稳定。当然,饮食控制也十分重要,需要格外注意,大量的活动、劳累等也要尽量避免。

本期答主:陈泳淼,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非布司他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降低机体的血尿酸水平,一般情况下应在痛风缓解期使用,急性发作期不宜使用。但根据已有的研究,目前建议对于已在使用非布司他的痛风患者,如在使用过程中再次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建议继续目前剂量的使用,不必减量或停用。在痛风急性发作时,还应积极消炎止痛,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善,以迅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痛风是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超过饱和度而出现结晶析出并沉积在关节等组织处就导致了痛风的发生。所以,痛风患者治疗的关键就在于降低血尿酸水平、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结晶溶解和排出。理论上当机体尿酸盐结晶完全溶解并排出后,痛风就可以治愈,但实际情况中这一目标常常难以实现。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正规诊疗下可以长期稳定的控制病情。

痛风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急性期应使用消炎止痛为主,可选择非甾体消炎药或小剂量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以迅速缓解症状;而对于病情缓解的痛风患者,则应及时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可选择抑制尿酸生成的别嘌醇、非布司他或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控制血尿酸水平低于360umol/L或300umol/L(有痛风石或频繁痛风急性发作者)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急性发作的痛风患者,应避免使用降尿酸药物,但已使用降尿酸药物的缓解期患者再次出现痛风发作时,则不必停用或减量,维持原剂量,并配合消炎止痛药物以迅速缓解症状。同时有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别嘌醇或苯溴马隆。


痛风患者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病情的控制必不可少,建议大家:①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不吃动物内脏、带壳海鲜和肉汤,少吃动物性肉食、鱼肉;②增加新鲜蔬菜、粗粮等的摄入,要多饮水,以白水为宜,也可适当饮苏打水、淡茶水和咖啡,但应避免饮用果汁、可乐等果糖丰富的饮料;③积极戒烟、限制饮酒,不饮酒最好,病情稳定时可适当饮红酒;④适当运动、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⑤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避免劳累、熬夜、暴怒、焦虑;⑥控制体重,肥胖者注意减肥;⑦注意监测药物副作用;⑧定期复查。


全科扫地僧


非布司他通过减少尿酸的合成降低血尿酸水平,主要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型痛风患者的治疗,是痛风缓解期的治疗药物。

痛风患者的骨关节、肌肉、皮肤等组织中沉积了大量的尿酸,开始服用非布司他后,血液中的尿酸急剧下降,沉积在组织中的尿酸必然要向血液中转移,这样一来关节处就会形成尿酸盐结晶,尿酸盐结晶会快速溶解,产生一些微晶体,这些微晶体会刺激关节滑膜,导致急性痛风发作,所以要提倡平稳降尿酸,降尿酸药要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增加剂量,避免尿酸水平的剧烈波动,尿酸水平突然的升高或降低都有可能诱发急性痛风。

如果在服用非布司他期间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应做好三件事:

  • 不必停用非布司他,避免血尿酸的波动,维持相对稳定
  • 消炎止痛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
  1. 秋水仙碱:起始给予负荷剂量 1 mg(2 片),1 个小时后再给 0.5 mg(1 片),12 小时后再给 0.5 mg(1 片),以后每次 0.5 mg,每日2~3 次。出现炎症、疼痛明显缓解,或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或24小时总量达到6mg,便可停药。
  2.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痛风发作的前1-2天给予最大剂量,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常规剂量,疗程为4-10天。
  3. 糖皮质激素:如果前两种药物疗效欠佳,可以服用小剂量泼尼松,每公斤体重0.5mg,服用2-3天,之后每1-2天减少5mg,10-14天减完停用。
  4. 症状严重者可以合并用药,如秋水仙碱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一般不采用非甾体抗炎药联合糖皮质激素方案,因为这两种药物联用可致胃黏膜损伤,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
  5. 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服药或停药。
  • 痛风急性发作期间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抬高患肢,局部冰敷,缓解疼痛,也可以外用扶他林乳膏或布洛芬乳膏缓解局部疼痛,一定不要进行局部热敷和按摩,会引起血管扩张,加重肿胀疼痛。

参考文献: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2016)


南开孙药师


痛风是由于尿酸代谢发生异常,在体内堆积,沉积在软组织、关节腔等部位,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引起疼痛。所以治疗痛风,首先是控制尿酸水平。

而非布司他就是降低尿酸的药物。它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尿酸合成降低血清尿酸浓度,它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常规治疗剂量不会抑制其他参与嘌呤和嘧啶的合成与代谢。



题主的问题是服用非布司他期间,痛风发作怎么办。首先对于一些初期服用非布司他的患者,的确更容易发生痛风,这是由于血尿酸浓度突然降低,组织中的尿酸结晶与血尿酸浓度处于动态平衡,所以组织中尿酸结晶会溶解,这样加剧痛风的发生。另外如果使用非布司他,尿酸并未控制达标,也是会导致痛风发作。

所以如果是刚开始吃非布司他,痛风发作的话,就要考虑是上述说的第一种情况,此时可以继续服用非布司他,并且同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如美洛昔康或者吃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目的是控制痛风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如果吃非布司他已经有较长时间,还是容易发生痛风,说明尿酸可能未控制达标,同样首先是控制痛风症状,当痛风减轻后1-2周应该监测尿酸水平,如果尿酸较高,应该加大非布司他剂量或者联合其他降尿酸药物,使尿酸达标。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

无名药师


非布司他可以长期吃吗,


个物过硬1


痛风的急性发作,应该算是降尿酸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了(发生率约为70%)。不过,对这种副作用,我们常常是愿意接受的。服用降尿酸药物时痛风发作,意味着关节内尿酸盐结晶开始溶解和崩塌,如果能坚持治疗,你的尿酸盐仓库将被逐步掏空。用几次并不那么疼痛的痛风发作,换取对关节腔里那些“定时炸弹”(万恶的尿酸盐结晶)的大量清除,你愿不愿意干?

药物的降尿酸作用越强,诱发痛风的风险就越大。单从降尿酸的效果来看,非布司他是目前最强效的降尿酸药物,所以,非布司他也是最容易诱发痛风的降尿酸药物,但这并没有妨碍它成为最受欢迎的痛风降酸药物。可见,在降尿酸和痛风发作之间,大多数的人愿意选择前者,忍受后者。

既然非布司他降尿酸的作用太强,那能不能通过减少服用剂量的方法,来达到兼顾降酸和减少痛风发作的目的呢?日本(非布司他由日本药企首先研制成功)痛风指南中,非布司他的起始推荐剂量仅为10毫克每天。但国内的非布司他药物说明书明确指出,推荐的起始剂量是40毫克每天。难道,用减量服用非布的方法来慢慢磨掉尿酸的方法行不通?

降尿酸药物引发痛风的过程大概为:血尿酸骤然下降,关节内的尿酸溶解崩塌,形成了大量微细的尿酸盐结晶。免疫细胞是“欺小怕大”的,大的尿酸盐结晶它们吞不下,微细的尿酸结晶却正合它们的口味。于是,自然免疫系统被激活,一次新的痛风发作开始了。既然血尿酸的骤然下降不可避免,那么大量微细尿酸盐结晶的形成就是必然。因此,要阻止痛风炎症,首要任务就不让免疫细胞吞噬尿酸盐结晶。

秋水仙碱可使免疫细胞的游动、趋化、黏附、吞噬活动降低,换句话说,就是给免疫细胞上个套,让它们没有力气和精力去吞噬那些微细的尿酸盐结晶,这样就可以从痛风发作机制的前端起作用,预防痛风的急性发作。所以,各地的痛风指南都建议,应该在服用降尿酸药物之前,提前服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或者两者同时服用。降尿酸治疗的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如此可减少至少4成的痛风发作。

如果你错过了秋水仙碱的用药时机,或者秋水仙碱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痛风的急性发作最终还是来了,此时,你可以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来止痛。对已经发作起来的痛风,秋水仙碱的止痛作用并不明显。非甾体抗炎药能够阻止致痛物质的形成和释放,减少对传入神经末梢的刺激,从而产生中等程度的止痛作用。同时,它还通过抑制白细胞的聚集、抑制血小板的凝集等,发挥消炎的作用。

虽然痛风是非布司他招来的,但此时停用降尿酸药物对痛风症状的缓解是没有明显帮助的,相反还可能会加重痛风病情。首先,因为痛风已经发作,停用降尿酸药物即不能帮助止痛,也无助于消炎;其次,停用降尿酸药物可能会造成血尿酸的报复性反弹,从而加重痛风的急性炎症,更不利于关节内尿酸结晶的溶解和清除。

小结一下:因尿酸结晶溶解而诱发的痛风,疼痛程度相对较轻,此时没有必要停用降尿酸药物,大多数情况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就可缓解。要预防降尿酸过程中的痛风发作,降尿酸药物可以从更小剂量起始,然后逐渐加量,平缓降酸。或者在服用降尿酸药物时,提前服用小剂量秋水仙碱。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了解,可先关注我的头条号,然后发私信“痛风”两个字给我。


水青愿养生部落


痛风发作是由于持续尿酸维持满仓高位水平(血尿酸持续>420)从而沉积于关节等部位引发的无菌性炎症疼痛称之为痛风。服药期间由于关节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溶解反流回血液进入代谢,是由于服药前期尿酸波动引发的溶晶痛(血尿酸持续低于360会溶解尿酸结晶盐,血尿酸持续低于300会溶解尿酸结石),故服药期间发生溶晶痛药不需要停用,如果未服药痛风发作期则不要启用降酸药,待发作期过后再系统降酸。刚开始吃降酸药时建议每天一片秋水仙碱(低剂量的副作用基本为零),治疗痛风的三大原则:系统降酸,碱化尿液,及时止痛!


不得不


吉大清枫 可根治痛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