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理论可以说对研究世界甚至宇宙都很重要,美国为什么会向全世界公布?

鱼化龙545


首先,爱因斯坦是德国人,再是瑞士人,最后才是美国人。爱因斯坦的国籍换了三次。

爱因斯坦去美国的时候已经是晚年了。

爱因斯坦颠覆性的成就就是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在爱因斯坦26岁完成的,也就是1905年。十年之后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

可以说,在爱因斯坦中年之前,他的主要理论已经发表完了。晚年主要投身社会活动和批评哥本哈根学派。

1932年,也就是爱因斯坦53岁的时候才移民美国。


这时候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研究主要是大一统理论,但是没有什么建树。难道美国封锁了爱因斯坦晚年没有建树的成果吗?

爱因斯坦的研究是基础科学理论,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可以阻挡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基础科学全人类共享。即便是杨振宁在美国从事的基础科研,全世界同行都是知道的,因为学术交流不分国籍,不可能被锁死在一个国家内。


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封锁主要是军事,和其他科学技术。而最能转化成科研成果的理论是量子力学而不是相对论。而量子力学的重要贡献基本来自欧洲国家,和美国基本没什么关系,只不过很多量子大佬最后移民美国了。

相对论并未有太多的实际应用,民用也就GPS定位,相对论大部分理论目前只是帮助科研人员理解自然规律。

爱因斯坦当年发表狭义与广义相对论可都是公开投稿的,全世界每个人都很看到。不仅是爱因斯坦,所有科学家的基础研究成果都愿意公诸于世。国家行为不可能封住基础研究,只能封住研究成果。


当年二战的时候,原子弹所依赖的理论基础,不仅美国懂,苏联,德国,日本都懂。

可是从基础理论到成果还有很大的路要走。爱因斯坦就属于发现基础理论的那一类科学家。

基础理论就好似砖块。全世界都知道用砖可以盖房子。要是没有图纸就无法盖大楼。美国唯一能做的就是封锁图纸,而不是禁运砖块。毕竟砖块是基础,封不住的。


科学认识论


爱因斯坦从事的是理论物理研究,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其工作内容都是公开发表,供全人类学习和使用的。爱因斯坦最著名的工作是在欧洲完成后发表的,和美国关系不大,理论物理是可以公开的,用以指导当前和未来科技的发展,例如1905年爱因斯坦就提出质能方程,而原子弹在1945年才研制成功。

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物理奇迹年,爱因斯坦在这一年创造了人类文明和科学史的奇迹,他发表的一系列论文,深刻而全面的改写了经典物理,从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在1915年,他提出的广义相对论更是使人们的目光从时空变换到探索宇宙起源。

1905年之前,爱因斯坦还只是瑞士专利局的一个三等技术员,然而当年他一口气完成了几篇具有划时代的论文,从使他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量子教父的光量子理论到改变人类时空观的狭义相对论,再到分子运动论和质能方程,爱因斯坦的5篇论文改变了物理学的面貌。

正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诞生,才给人们带来了20世纪下半叶的科技应用大爆发,从激光到半导体,再到现在光电器件,通讯网络,这些都是建立在物理理论突破的基础上。百余年过去了,目前我们还在吃爱因斯坦的老本。


量子实验室


爱因斯坦的理论全球共享,这就是基础科学的无私和普惠原则。

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不分国别和男女老少贫穷或富有,也不分你是支持科学还是反对和贬损科学,都一视同仁的对待,就看你识不识货,愿不愿意去学习理解和应用。

科学的发现和理论是全球共享的,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到爱因斯坦发现时空弯曲,再到杨振宁相变理论、规范场理论,都是世界上一流的科学发现和理论,影响着人类历史进程和文明的走向,这些伟大的理论都是公开的。

所以质疑说美国为什么会公开这些基础理论的人,一是不懂基础理论的研究发展过程,二是常有一种冷战心态。

其实美国无法封锁这些人类文明的成果,相比他国,美国只是为基础科学研究创造了更多的条件而已。

真正伟大的科学,从来都是公开的,是经过全世界科学界共同审查和质疑后诞生的,供世界共享的。

同一个起跑线,但到终点的时间各不相同,这就看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对待科学的态度了。

保密或者申请专利的只是应用科学或者发明创造,这些或保密,或有保护时间。应用科学是将基础科学经过消化吸收利用到现实社会的科学创造或者技术发明,属于低一个层次的科学技术,但它可以较快的见到效果,为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带来好处。所以应用科学有时候更受青睐。

但没有基础科学,哪来的应用?所有应用科学都是在基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的,没有这些基础科学的发现和理论,就不会有应用科学。因此基础理论科学,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是大自然奥秘的金钥匙。

当然基础科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应用。至于怎么应用,这个应用是主要为那个群体服务,就有很大不同和选择了。

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应用科学和技术,主要用于造福人民;而有些国家发展应用科学,主要是用于战争和统治者的利益,民众却勒紧裤带在饥饿中挣扎,这就是科学双刃剑的鲜明对比。

有些人老拿杨振宁与我国一些科学家对比,问哪个人对世界科学贡献更大,或者问哪个人科学学术地位更高,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对比。杨的研究是基础科学,而我国过去的科学界绝大多数是应用研究。

我国过去一些老科学家做应用科学比较多,或许对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做了一定的贡献,但基础科学几乎没有大的成就,对世界科学进步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尤其那几位老被拿来与杨振宁相比的人士,更没有什么基础科学的贡献。

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以来世界上在物理基础科学研究取得最高成就科学家,也是目前在生学术成就最高影响世界科学发展最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

有人比喻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大奖的科学家分为三个档次,认为第三档的只相当第二档成就的1%,第二档的只有第一档成就的1%,杨振宁是属于第一档里排在前几位的科学家。

这个比喻虽然并不是很严格,但至少说明了杨振宁是世界上顶尖一流的科学家,我只相信今后中国有可能会有杨振宁这样的科学家出现,但前无古人他是当之无愧。

爱因斯坦、杨振宁的理论必将长久的影响这个世界。

当那些被捧起与杨振宁一较高低的所谓科学家早就被历史湮没的时候,爱翁和杨翁的理论正熠熠生辉,照亮着人类前行之路。

杨振宁在90岁生日的2012年,收到了清华大学赠送的一件特殊礼物。这是一件8cm×8cm×6.6cm的黑色立方体,底部刻着“恭祝/杨振宁教授/九十华诞/清华大学”,上面刻着杜甫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草心”,四个垂直平面从左侧开始顺时依次刻着他对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物理学4大领域的13项重大贡献。

时空通讯十分敬重这样的科学家,因为我们能够享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这样一代代科学家无私奉献的结果。时空通讯对肆意污蔑毁损像爱因斯坦、杨老这样可敬可爱科学家的人和事十分愤慨,对这种“竖起筷子吃科学之肉,放下筷子骂科学之娘”的无知无良反智反科学之徒鄙视和嗤之以鼻。

时空通讯观点,欢迎点评讨论。


时空通讯


因为他没宣传的那么重要,甚至是错误的!相对论的所有错误源于光速不变假设!详情如下:











彭晓韬


爱因斯坦得知原子弹被用来杀人,愣是难过了好长时间,最后自己的手稿都烧了

大科学家必然是善良之人

这就叫智者必怀仁


长善施




首先纠正一下题主的一个错误,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都是在欧洲取得的,在1933年才到的美国,在1940年才加入的美国国籍,但他同时还拥有瑞士国籍。

图:爱因斯坦的国籍


对于基础科学成果来说,从来没有保密和专利一说,所有的知识都是属于全人类共有的。举个例子: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申请专利,但应用这个规律弄出来的杂交水稻就能。

爱因斯坦的发现是基础理论,虽然它十分重要,但如果不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权就不能归属于他。在这方面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牛顿和莱布尼兹为了微积分的发明权吵了几十年。就因为争夺首发,许多研究甚至还没有得到实验的重复验证就拿去发表了,也闹出不少的学术丑闻。科学发现的归属可是一个名垂青史的荣誉!可惜的是,科学定理以中国名字命名的太少了……这是闲话。

科学之所以能够在不到400年的时间就发展到如此高度就得益于一开始就确立的论文制度:研究者发表论文-----同行讨论-----否定或承认-----研究者获得荣誉。

历史上最早的研究期刊是出版于17世纪的《皇家学会哲学通讯》,是一本由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科学期刊。在当时,出版论文是备受争议的事情。当时认为一定要将新发现付诸文字的做法不可思议而且荒谬。但幸好,这个制度坚持下去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图:第一份科学期刊


讲科学堂


首先,爱因斯坦做出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成就时并不是在美国,其实,爱因斯坦直到53岁时才去的美国,而在此之前,他的重要理论都已经发表了。

另外呢,基础科学的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你看万有引力定律,无论哪里都知道吧,量子力学的基础理论,也是无论在哪个国家都知晓。一个科学家发现了新的物理现象,那必定要发表论文,然后同行来评价,发现问题需要共同研究,这需要集思广益,不是某一个国家就那么的牛X,诺贝尔奖全部在他们国家。所以,发现发表之后,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这根本不需要藏着掖着。

(54岁的爱因斯坦加入了美国国籍)

就比如爱因斯坦在1915年发表广相之后,1919年英国的物理学家爱丁顿首次证实了广相预言中光线途径大天体重力场时会发生弯曲,由此广相才被重视起来。基础科学的发展,不分国籍,大家一同努力,发现了,荣誉是发现者的,但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


一枚游戏科幻迷


爱因斯坦研究的是理论而非技术,理论想要转化成可使用的技术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包括美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组织会对技术保密,而很少对某种理论保密。比如美国制造了原子弹和氢弹,大家都知道其中的原理就是质量亏损导致释放巨大能量,其理论依据就是质能方程。但是知道了原理,除了美国、俄国、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也没有见有多少国家能够制造出来核弹。所以需要保密的是技术而非基础理论。



再说,爱因斯坦发表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论--相对论的时候,并没有取得美国国籍,拥有的是瑞士和德国国籍,人在欧洲而非美国。直到爱因斯坦因纳粹德国的迫害才进入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所以美国那个时候并没有能力阻止爱因斯坦发表研究成果,而且学术是自由的,创办期刊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术思想的交流,各国是不会对一些基础理论研究进行阻拦的。



一个科学家,特别是理论科学家,想要让学术界认同自己的理论和学术地位,唯一的途径就是发表同行评议的论文。只有论文才是认定他们成果的最终标准,就像是我国某民科说自己发现了引力波,但是空口无凭啊,别人不认同他。他要是发表了国际论文,那么就代表学术界认同了他。



所以,爱因斯坦之所以被认为是相对论的创始人,就是因为他最早发表了相关论文。或许也有些人意识到相对论,但是就是脑袋想想,没有写成系统的论文,那他就无法得到学术界认同。


科学探秘频道


爱因斯坦,质能公式:E=m*c^2。谁都知道。但是又有几个人能造出来。


风吹古城698


问题本身就有问题,爱因斯坦对几乎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在欧洲研究发表的,与美国没有任何关系,是他自己向全世界公布的!

爱因斯坦只是晚年才加入到美国国籍,那时候的他已经“功臣身退”,他的主要成果相对论早就传遍了世界物理学界!

对于基础科学理论的研究发现,向来是没有国界的,任何科学理论都会在全世界共享。因为基础科学更像是对宇宙本质的描述,是需要人类共享的,与应用科学有很大不同

还拿相对论举例子,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你可以根据相对论原理制造出原子弹吗?原子弹的基本原理就是相对论,为何很多国家无论如何都没有制造原子弹的技术呢?

还有,牛顿的经典力学,我们也都知道,但你能让火箭上天吗?火箭升空的基本原理也是经典力学!

所以说,不管是相对论还是经典力学都是基础科学理论,没有国界,而原子弹和火箭属于应用科学,是有很强的“国界”!再举个通俗的例子,汽车发动机的原理小学生都知道,但好的发动机为何很难制造出来?发达国家对发动机核心技术的封锁,他们不会公开发动机的细节!知道发动机原理又有什么用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