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万亿!1447个项目!解密大西安的“大招商模式”


4.21万亿!1447个项目!解密大西安的“大招商模式”


作为陕西GDP排名第一(即将过万亿)的西安市,全国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战略先后叠加,区位、产业、科教、人文等方面的优势和红利集中暴发,西安对产业和资本的吸引可谓极具诱惑。

“一号”、“三大”和“五星”



2017年伊始,西安确立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大力推进“三大革命”和“五星级服务”,全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从而赢得了“2017最受国际关注中国投资城市”殊荣。

4.21万亿!1447个项目!解密大西安的“大招商模式”


2017年3月24日上午,西安市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宣布西安市成立专业招商分局,从全市精挑细选出100名优秀干部,成立24个专业招商机构,组成“先锋部队”、“特种部队”,承担招商引资任务。会上,王永康要求“要有虎口夺食的气魄,要有狠、准、细的劲头,啃下‘硬骨头’、拿下‘硬山头’,干出大西安招商引资的新势头”。

2017年7月份又正式设立了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统筹全市招商工作,由此开启了“大招商”模式。

新组建的专业招商分局,由西安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每一个机构都定位清晰、职能细分、目标任务明确,在工业信息、金融、农业等领域开展专业招商。例如:央企招商一分局和二分局都负责大型国有企业招商,一分局侧重于项目洽谈和落地推进,二分局侧重于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和后期管理服务;内资、外资联络办公室,分别负责开发区、区县内资、外资招商项目的跟进、协调、考核等工作;招商服务保障办公室
,侧重于为西安市重大招商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协调服务,负责投资商对投资环境的各类投诉意见收集和处理。


4.21万亿!1447个项目!解密大西安的“大招商模式”


通过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凤筑巢,来西安投资考察客商数量成倍增长。

海航现代物流、京东全球物流供应链总部及三大项目、阿里巴巴西部总部、吉利新能源汽车等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大项目纷至沓来;比亚迪、宝能、开沃新能源项目、华侨城文化旅游“1+7”系列重大项目、阿里巴巴“1+5”、腾讯、百度、360等互联网巨头项目纷纷落户西安;美国安博、“三通一达”等知名物流企业抢滩布局;相继与苏宁控股集团、华润集团、中粮集团、传化集团、万达集团、正泰集团、富通集团、浙民投、浙商银行等大型国企和民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领域深入开展全方位合作。


2017年以来,西安市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先后签约了1447个项目、总投资规模达到4.21万亿元。这样的增长是西安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的,沉甸甸的数字背后反映出西安招商引资工作的巨大变化。

此外,西安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中,大力锻造招商铁军,全面落实“追赶超越奋进年”“营商环境提升年”和“招商项目落地年”。2018年作为“招商项目落地年”,截止目前全市3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852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07万亿。

3个万亿级和10个千亿级



西安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企联动、群专结合,努力形成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精准高效的多元化招商引资工作格局。


4.21万亿!1447个项目!解密大西安的“大招商模式”


在创新工作方式方面,西安市招商局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专业性。专业的招商需要根据新产业发展方向,不断探索实践,同时也需要从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深入了解企业需求,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就大招商模式下的工作机制创新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重点实施产业招商。围绕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3个万亿级优势产业和培育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进行项目策划、设计和包装上市。尤其对产业链的上下游拉长、延伸,并对项目进行深度挖掘包装处理。

其次是实施以商招商。企业是产业链条的基本组成单元,招引国内外业界的行业龙头企业落户,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相辅相成,利益共享。同时鼓励支持西安企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对接,通过控股、参股、收购、兼并、联合、租赁等方式,实现借力发展、融合发展、滚动发展。

再次是实施定向招商。国际上,实施”加大欧美、提升日韩、深化港澳台、扩大东盟、拓展新兴国家“的产业化、专业化和增量招商,开拓与中亚各国的双向投资贸易活动;在国内,突出三大重点区域(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尤其是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策划”央企进西安、民企进西安、上市公司进西安“等活动。采取政府领导拜会、召开座谈会、专题招商等形式,定向开展新兴产业招商。

最后是搭建新平台。办好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等活动。积极组织区县、开发区参与全国性投洽会、博览会。充分利用市商务局官网,及时发布招商动态信息,搞好网上招商。

未来五年,西安招商引资工作要立足产业基础优势,紧盯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围绕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3个万亿级优势产业和培育10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进一步细化产业招商定位,实施精准招商。

传统优势 + 新优势



如今的西安开展招商引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传统优势和新优势两个方面。

4.21万亿!1447个项目!解密大西安的“大招商模式”


传统优势有六个,分别是:①“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②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优势、③中国地理版图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④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⑤军民融合的产业优势、⑥科研教育资源优势和自由贸易区和西安港优势。

西安作为“一带一路”起点城市、新亚欧大陆桥起点城市,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中国地图上看,西安位于中国地理几何中心,西安全国第九个中心城市已经获批,中国大地原点位于大西安的范围之内,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成为北方第二大枢纽机场,米字型的高铁网络使西安沟通全国,可谓占尽地利。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是全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企及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名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等都说明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地位。


4.21万亿!1447个项目!解密大西安的“大招商模式”


西安是国家级重工业基地,拥有全国唯一的卫星测控中心,全国唯一的飞机试飞研究院,全国唯一的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067基地,全国唯一的生产卫星导航的研究所504所,全国唯一的生产航空导航控制系统的618所,全军唯一的作战测绘研究所,各类科研及开发机构3000多个。

西安有国防军工厂14家,国家测绘局5个测绘大队3个在西安,西安的军民融合产业优势在全国坐二望一,这一切为西安迅速融入“中国制造2025”,发展先进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西安共有63所高校(其中进211工程6所,进985工程3所),是中国首个超120万大学生的城市,有两院院士60余人,数量居全国第4,科创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全国十大创新型城市”之一。


4.21万亿!1447个项目!解密大西安的“大招商模式”


200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式成立,以建设中国第一个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国际陆港为目标,是全国首个国际国内“双代码”内陆港,2013年11月28日,首列“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开行。2018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首超1000列,并创下今年三个“全国第一”,即:实际开行总量位居全国第一、重载率位居全国第一、货运量位居全国第一。这一切,为西安加强国际贸易,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提供了先决条件。

王永康:不干好工作,怎能心安?

@各区县、开发区一把手,当好“施工队长”,

站到第一线、干在最前列!



11月19日,王永康在第十一期“追赶超越”擂台赛上强调,要抢抓新时代大西安发展黄金机遇期,肩负起振兴大西安历史责任,时刻保持“不干好工作,怎能心安”的责任感紧迫感,敢担当、抓落实,比干劲、拼速度当好“金牌店小二”,确保重大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王永康说:过去我们常讲,西安的落后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现在,全市广大干部,都是创造历史的责任人,我们肩负着振兴大西安的历史责任、肩负着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

全市广大干部怎么干,未来的西安就会什么样!事在人为!不干好工作,我们怎么能心安?政府要善于抓落实,各位副市长要练好基本功,要在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上敢啃最硬的骨头,拿出管用的高招,确保有效落实。

王永康要求,全市广大干部,特别是各区县、开发区、市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要坚持“一线工作法”,切实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到基层、现场抓落实。


4.21万亿!1447个项目!解密大西安的“大招商模式”


王永康解释什么是干部?干部就是“干”+“部”,干字当头、干在前头,通过扎扎实实“干”事情,把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变成实绩、把蓝图变成现实。绝不能重部署、轻实干,只部署、不实干,干工作只限于开会部署上,表面上搞的红红火火,却很少真正扑下身子干事情,“唱功”好“做功”差。王永康解释什么是落实?落实就是“落”+“实”,落下去、沉下去,到基层、去一线,求实、务实、实干,确保实实在在的效果。抓不好落实一切等于零,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每一项工作我们都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以钉钉子精神全面抓好落实。


王永康强调,抓重大项目是扩大有效投资、做大经济总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抓手载体。

要抓审批保障,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中介服务审批改革,完善代办服务机制,推行区域综合评估,探索项目报建容缺审批;抓规划保障,简化用地审查流程,建立市、区联审机制;抓土地保障,推行“熟地出让”模式,盘活土地存量,优先保障产业项目用地;抓政策保障,用好PPP模式,加大金融人才支持力度;抓精准招商,瞄准关键领域,紧盯重点地区和核心目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活力。


此外,要夯实责任,建立市级领导包抓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强化配合,定期交流研判,协调解决重大项目落地中遇到的问题;严格督导问责,建立对市级领导进行督查的机制制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10月18日,王永康主持召开区县委、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座谈会。他强调,发展是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是硬任务。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都是发展的主战场,党(工)委书记要当好“施工队长”,自觉站到第一线、干在最前列,读懂数据图、对照进度图、盯紧施工图,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加快补齐短板弱项、集中精力狠抓项目,强化担当抓落实。

更要进一步集中精力抓投资、抓项目、抓工业,加大轨道交通、城市路网、生态建设、教育、医疗和民生等领域补短板力度,深化“千人亲商助企”活动,打造民营经济发展、关心尊重企业家、企业家创新创业“三个示范城市”。

4.21万亿!1447个项目!解密大西安的“大招商模式”




© 版權聲明Copyright statement

文章來源长安范儿,法律支持杨华律师,侵权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