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离不开痒痒挠


古人为什么离不开痒痒挠


清代山西年画《骑鸡娃娃》,图中人物手持如意,寓意“吉祥如意”。

古人的生活用具很多,最少不了的东西是什么呢?搔杖应该列入其中。所谓“搔杖”,就是俗话说的痒痒挠。由于古人洗浴没有现在方便,皮肤瘙痒是常有的事,遂有了搔杖的发明。后来,古人除了用“搔杖”挠痒痒外,还赋予其不少特殊功能,使“搔杖”有了很多文化内涵……

古人为什么离不开痒痒挠

搔杖为什么叫“谈柄”?

《杜阳杂编》记载:“如意足以与卿为谈柄也”

古人用的搔杖有很多异名别称:“爪杖”、“蚤杖”、“扒子”、“痒扒子”、“搔背扒(爬)”、“不求人”、“老头乐”、“麻姑”、“谈柄”、“握君”、“木奴”、“执友”、“如意”……其中,最为形象的叫法是“不求人”。元陈栎《和不求人赞》称:“噫!虽不求人兮,未免求木奴之指。”

比“不求人”叫得更多的是“如意”。《稗史类编》《音义指归》称:“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用竹木创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脊有痒,手不到,用以搔爬,如人之意。”

“谈柄”,则是搔杖最有内涵的别称。唐文宗李昂常请饱学之士到他的宫里讲学,据唐苏鹗

《杜阳杂编》,有一次请易学大师、后官至宰相的李训讲《周易》微义,时值盛夏,李训讲得满头大汗,唐文宗便派人取来水玉腰带和“辟暑犀如意”,赏赐李训,还对李训说:“如意足以与卿为谈柄也。”现代被人拿来做谈笑资料的所谓“话柄”一词,即由“谈柄”而来。

古人为什么离不开痒痒挠

“谈柄”原指拂除蚊虫、灰尘的拂尘,拂尘又名“麈尾”。魏晋多清谈之士,为便于驱赶蝇虫,不至于因其干扰而扫了谈兴,于是多持拂尘。清王士禛

《居易续谈》即称:“六朝以来,则以麈尾为谈柄耳。”但后来,清谈之士更喜欢手持搔杖,因为当时流行服用“保健品”五石散,服后浑身发热发痒,谈柄更能用上。

搔杖最有意思的异称是“麻姑”。麻姑本是女仙名,据葛洪《神仙传·麻姑传》,汉孝桓帝时,王方平和麻姑这对男女二仙降临苏州蔡经家,欲学仙道的蔡经见麻姑臂洁如玉,指纤似葱,遂心生俗念:“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结果被王方平惩罚,背上挨鞭。

搔杖的叫法之所以这么丰富,是因为它与古人生活太密切了,不同人在不同的时候使用,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但是,搔杖在古人的生活中并不仅仅是一种挠痒工具,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人为什么离不开痒痒挠

搔杖是何时发明的?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

有人说搔杖是外来之物,这实在是误会,搔杖是地地道道中国人的发明。但具体出现于何时仍无定论。明代朱权《天皇至道太清玉册》称,搔杖是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战群魔。”但朱权这一说法并不可信。

三国孙权时,曾挖到一白玉如意,“所执处皆刻龙虎及蝉形,莫能识其由。”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孙权搞不清是什么东西,便派人去问臣僚胡综。胡综认为这可能是秦始皇镇东南王气的“镇物”:

“昔秦皇以金陵有天子气,平诸山阜,处处辄埋宝物,以当王气。此盖是乎?”

胡综是孙权的笔杆子,以博学出名,从其说法来看,最晚在秦朝已在使用搔杖。现代考古发现证实,胡综所言并非空来风,先秦时已有搔杖。1977年在曲阜鲁国故城考古中便出土了搔杖。据考古报告《曲阜鲁国故城》,共出土2件,长约40厘米,制作相当讲究,系用象牙雕刻而成,前部雕成人手形状,拇指竖直,其余四指并拢弯曲,四指指甲平齐,正好用于挠痒;柄尾端则雕成兽头状。这2件搔杖是墓主生前所使用的实用物,也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搔杖。

古人为什么离不开痒痒挠

古人为什么随身带搔杖?

《铁如意》诗称:“双执铁如意,击碎珊瑚柯”

搔杖除了挠痒痒,还有护身的特殊功能。说到搔杖的防身功能,就要说到制作搔杖的材料。普通的搔杖多是竹木材料制作的,这也是制作搔杖最原始最常用的材料。而作为防身器材使用时,搔杖一般都用金属材料制作,其中最为流行的是“铁搔杖”,击打力量很强。

《通雅》《音义指归》称:“如意者……清谈者执之,铁者兼藏御侮。”宋赵希鹄《洞天清录》也指出了搔杖的防卫功能:“如意,古人用以指画向往或防不测,炼铁为之,长二尺有奇……”搔杖的防身功能在魏晋时期最为突出,西晋富豪石崇便有一把铁搔杖,石崇与王恺比富,他用铁搔杖故意把晋武帝赐给舅舅王恺的一盆珊瑚树打碎了,赔王恺更名贵的珊瑚树,以显示富有。此事记载于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南宋诗人谢翱还为此写了一首《铁如意》诗:“双执铁如意,击碎珊瑚柯。”

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当年也曾将铁搔杖当防身武器,《南史·垣荣祖传》记载:“帝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此外,还有人将铁如意当指挥刀来用。据《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后蜀大臣王昭远,“手执铁如意,指挥军事,自比诸葛亮。”

古人为什么离不开痒痒挠

古为什么特别看重搔杖?

宋代诗曰:“击壶安用铁如意,爱酒犹须金叵罗。”

搔杖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其实更为古人所青睐。搔杖为什么又称“老头乐”?因为它是上年纪人常用之物。搔杖与拐杖(免搀扶)、鞋拔(免弯腰),古人称之为“老人三宝”,皆属于“孝物”。因此,搔柄承载着“孝道”,过去儿女都会给家里老人准备一把搔杖,以方便老人不时之需。搔杖还与拐杖一样,曾被赋予一种老人特权。

文人雅士喜爱搔杖则另有缘由,《晋书·王敦传》记载了王敦生活中的一个细节,每次酒后动不动就咏唱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边咏边用搔杖敲打唾壶当节拍,结果唾壶边上全让他敲出了豁口。北宋诗人胡寅《和单令除夕二首》

中所谓“击壶安用铁如意,爱酒犹须金叵罗”,指的就是这件事情。

“如意”还是古人舞蹈的道具,有一种“如意舞”便因之而得名。《酉阳杂俎·黥》记载,吴国废太子孙和有一次因为酒喝多了,跳“如意舞”时不小心用玉如意误伤了宠妃郑夫人的左脸颊。伤好后,郑夫人脸上留下个红痣一样的疤痕。因为郑夫人受宠,其他妃子便仿效她,用丹青点颊,由此产生了古代女孩子的点靥风俗。

佛教兴起以后,搔杖与拂尘一样,又具有了某种神性,被僧人当作一种“法器”来使。僧人讲法必执如意,呼之为“阿那律”。据梁代慧皎《高僧传》,南朝高僧释慧瑜“手执如意于座而卒”。佛徒手持的搔杖听讲时还能当“笔记本”用,记文于上,以备遗忘,故佛徒又称之为“如意杖”。

古人为什么离不开痒痒挠

搔杖与如意何时成了两种东西?

清代诗云:“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

唐朝之后,搔杖的实用功能开始逐步退化,突出了其象征意义。随着搔杖的普及和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其质地也越来越讲究,于是便有骨、玉、金、骨、铁、水犀、水晶、珊瑚、琥珀、玳瑁等质地的搔杖,造型也更加丰富。《拾遗记》记载,吴王有琥珀如意;《九国志》记载,吴国孙和有水晶如意;《石崇本事》记载,西晋富豪石崇有珊瑚如意……琥珀如意、水晶如意、珊瑚如意这些都为高档搔杖,拥有者非富即贵。

唐朝时最能代表身份的是犀角搔杖,唐文宗李昂赐给李训的便是犀角如意。为何犀角如意这么贵重?一是物以稀为贵,犀牛角及其制品都是边郡或外邦所进贡;二是犀牛角清热凉血,犀角搔杖夏天握在手里如水晶如意般清凉,故名“辟暑犀如意”。杨贵妃体态丰腴,夏天怕热,据

《杨妃外传》,唐玄宗李隆基便送她一把这种“如意”。

古人为什么离不开痒痒挠

到了明清时期,如意功能彻底转变。如清朝,每逢皇帝登基、婚礼、寿辰、节日等,王公大臣们为了讨皇帝欢心,往往给向皇帝进献如意。乾隆皇帝六十大寿时,大臣们为他专制了60柄金丝编织的如意;慈禧六十大寿时,下面进献了81柄如意,寓意“九九八十一”。此时的如意和搔杖已完全分开,不再是搔杖的异名,完全成了吉祥物、名贵品,身价暴涨,清代诗称:

“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而搔杖还是痒痒挠,复归本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