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这个姓的起源是什么?有什么史实和生活?

忘忧清乐阁主


现代的很多小说创作人物时都喜欢用复姓,比如“诸葛”、“慕容”、“独孤”、“皇甫”等等,这些复姓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少见,在小说创作中就更容易营造一种疏离感,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想象世界,和日常生活拉开距离。


金庸先生的名著《天龙八部》中有一位慕容复,表面形象乃是江南世家大族的翩翩佳公子,其真实身份乃是鲜卑族慕容部落之后,燕国皇族后裔,其继承了父辈恢复燕国的遗志,一生为此活动。那么燕国和”慕容“究竟有怎样的历史呢?

根据金庸小说《天龙八部》改变的电视剧中的慕容复形象


首先要说明“姓”和“氏”的区别。先秦时期华夏各大部族皆有姓,表示血缘关系,如夏族姓姒,商族姓子,周族姓姬。各大部族内部分出来的各氏族有氏,一般以祖先的字、官职、受封的地方为氏,表示贵族身份。比如孔子姓子,以六世祖孔父嘉(姓子,名嘉,字孔父)的字为氏,秦始皇姓嬴,以祖先造父受封的赵城为氏。秦汉以后,大量原本无姓无氏的奴隶成为平民,姓和氏也就逐渐混合了。

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的分布


在少数民族中情况有所不同。西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中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大量南附内迁,直到五胡乱华,东晋建立,北方彻底成为了少数民族争锋的战场。其中北方势力最大的是鲜卑族,活动于东部主要是辽东、辽西地区的慕容、宇文、段氏三部族;活跃于中部的主要是拓跋部族,活跃于西部的主要是乞伏、秃发两部族。部族中人以部族名为姓氏,与汉人的姓氏来源有所不同。


慕容部族是主要活动于今辽东辽西地区的鲜卑部族。《三国志·鲜卑传》记载,汉桓帝时,鲜卑分为中、东、西三部,中部大夫柯最阙居慕容寺,后以为部族名号。成书于宋代的《通志·氏族略》则记载神话传说中的高辛氏后代居于东北夷,三国时首领莫护跋率族人迁至辽西。涉归单于时自称“慕二仪(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故以“慕容”为部族名号。所谓高辛氏和部族名号的由来应当是出于其汉化后的附会,“慕容”应当有鲜卑语中的本意,今已失传。

燕国疆域图


永嘉元年(307年),慕容部族首领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这是慕容族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届时天下大乱,慕容廆之子慕容翰力劝父亲起兵勤王,借帮助朝廷平叛为名击溃并招降了鲜卑素连、木津两部族,进一步又吞并了段部、宇文部和高句丽,成为了辽东最大的部族势力,在东北地区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政权,在五胡十六国的乱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晋书》

《通志》


历史研习社


大多数人对于慕容氏的好奇源于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其实,慕容氏在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东晋十六国时鲜卑族慕容氏所建立的几个燕国,当时,北方群雄角逐,很多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而慕容氏确实也是人才辈出,先后有慕容垂,慕容皝等几个杰出领袖,但总体来说也只能算是乱世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也没有持续太久,最后被同是鲜卑族的拓拔氏所灭,影响力不大。


诉说陕北


 慕容氏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


梅超民


慕容姓是鲜卑贵族的象征。起源于三国时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