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力鈞|“光頭”之外

方力钧|“光头”之外

方力钧|“光头”之外

陳丹青曾說:“方力鈞的光頭臉真的是符號,可做多種解讀:頑劣、無知、文化的盲點、破罐子破摔、弄不死他……只是符號玩太久,藝術家自己也厭倦了,近年想破破自己的局。年輕時找到符號,最難的是中年擺脫。中國當代藝術,成在符號,敗也符號。”

方力钧|“光头”之外

《打呵欠的人》 布面油畫 1992年

的確,方力鈞是談到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時不可避及的藝術家,他與張曉剛、曾梵志、嶽敏君被譽為“中國當代藝術的F4”,其最顯著的標誌,就是“光頭”和“吶喊”的人物形象。儘管現在,“光頭”被方力鈞認為是“成名的無奈與代價”,而他也在遊歷山川創作寫生的過程中,不斷嘗試新的創作媒介和素材,但對錶現內心“隱性的叛逆”的這種表達方式,卻從未放棄過。

方力钧|“光头”之外

《2016》 244x366cm 木刻版畫 2016年

在方力鈞看來,“光頭的意味是最棒的,也是最曖昧的。光頭有一點反叛,但是又是不清楚的,比如和尚、軍人、犯人都是光頭。光頭的出現可以完全消除個性,它是跟我們的教育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對於我來講,光頭的重要性是取消了某個人的概念,把整體的人這個概念展現出來,而這會更強烈”。然而,當個體被群體所替代,成片成片的“光頭”則是方力鈞對個體在社會中位置——“在我們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每一個人作為個體在整個社會中是被忽視、被忽略的,個體的個性消失了”——的反思。有趣的是,方力鈞的作品中卻不只有這一層意思,但是除了強烈的視覺符號之外,人們很少會主動撥開第一層,去了解一個更全面的方力鈞。

方力钧|“光头”之外

《2017》 488x852cm 木刻版畫 2017年

本次“出山入江:漳州當代繪畫邀請展”的中國屏風版塊將展示兩幅方力鈞的經典版畫《2013-2016》,作品名稱即作品創作的時間段,這是方力鈞作品命名比較常用的方式,當然也是一種近似“檔案學”之類自我梳理的方式。

在方力鈞的整個創作生涯中,油畫佔據了絕對的面積,但木版創作,仍是方力鈞堅持的創作手法。與版畫的結緣,始於版畫家向群的一幅黑白木刻花卉,在圓明園畫家村的那段時間裡,因諸多原因方力鈞不得不停止了版畫創作,但他一直未曾放棄對木版語言特性的思考和對於“一種簡明、樸素的創作方法”的探尋,直到受啟發於挪威藝術家瓦格納使用電鋸製作木刻作品——“使用電鋸,彌補了手工木刻刀的侷限,避免刀刃不耐久的困擾,有刻畫長線條的優勢”。自此,

可複製的“光頭”形象、大尺幅畫面、散點透視、越來越大膽的線條與版畫的可複製性及其創作所需要的細緻融合在一起,產生了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

方力钧|“光头”之外

《2013-2016》 122x163cm 木刻版畫 2016年

“出山入江”參展作品

方力钧|“光头”之外

《2013-2016》122x163cm 木刻版畫 2016年

“出山入江”參展作品

他的大尺幅版畫,無疑是帶有顛覆性的。大尺幅空間與小人物的強烈對比,空間圖景常常超出慣有的尺寸,在大空間中卻往往表現著小尺度空間和小人物的卑微,這才映襯出人與人生的渺小。他有時帶有一種執著的荒謬,有時又故意表達出一種荒謬,在他精心營構的空間中,閱讀者可以發現他的耐心、他的精細、他的繁密,及小心翼翼,更有一種精準。如果沒有超強的控制能力和超凡的細心與耐心,絕對不會如此細緻。事實是,它也帶來諸多誤讀。閱讀者往往會被其圖像的氣勢恢弘而迷惑,而對其精心、精密、精緻之處,往往會缺乏耐心。他的諸多圖像有時就在為那些小生靈、那些回到孩童時的孤獨與無助營造世界。在他強調眾生平等的理念中,他們如一粒沙、一片葉會被大尺度、大空間消解得無影無蹤。但方力鈞捕捉到了一個個鮮活的瞬間,完成著自我藝術的想象。

——摘自冀少峰文章

《再識方力鈞》

方力鈞 20 世紀 90 年代後期以來,製作了多幅巨大的版畫,方力鈞學版畫出身,他一直期望在版畫上有所突破,版畫尤其木刻,歷來適合製作小品,諸如書籍插圖之類。而方力鈞的版畫追求完整的獨幅創作,以及尺幅的巨大和視覺衝擊力。巨大而能持刀法的流暢自如,是方力鈞木刻版畫的技術難題,也是方力鈞在版畫製作上的貢獻。他使用工業電鋸等工具,因此刀法顯得格外鋒利、強悍、霸道和氣派,迥異於傳統木刻刀的細膩和纖巧,而具有一種工業工具般的力度,正是這種工業工具帶給作品刀法的力度。使他的版畫系列作品,迥異於油畫無筆觸感——使形象突出而不是油畫味道的突出,迥異於水墨畫的非筆墨性特性——淡然浪漫中的無奈,而方力鈞的版畫則把他體驗到的人生無奈無助表現得更強烈,也是方力鈞作品中較少有的悲愴感覺。

——摘自慄憲庭文章

《被遺忘在角落和被席捲而漂浮不定的人群》

方力钧|“光头”之外

方力鈞

1989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後成為職業畫家。作為中國後89新藝術潮流最重要的代表,其“玩世現實主義”的創作語言成為一種經典的語符,標誌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中國普遍存在的無聊情緒和潑皮幽默的生存感覺,或者更廣義地說它標誌了當代人的一種人文和心理的感覺。

方力鈞至今已在東西方的重要美術館舉辦過將近40次個展,參加過威尼斯雙年展、聖保利雙年展等重要的活動;作品被紐約現代美術館、蓬比杜國家藝術中心、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三藩市現代美術館、路德維希·科布倫茨美術館、CP基金會、福岡亞洲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民生現代美術館、何香凝美術館,以及其他重要收藏機構和個人收藏。因為藝術領域裡的傑出影響力,方力鈞被國內二十餘所大學聘為客座教授。

方力钧|“光头”之外

出山入江:漳州當代繪畫邀請展

Tramp over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Zhangzhou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on contemporary painting

展覽總監:陳志光

策展人:段少鋒 陳軒榮

展覽統籌:吳亦虞 李超

中國屏風:當代中國繪畫進程

陳琦、方力鈞、蔣煥、盧徵遠、馬東民、祁志龍、王華祥、徐冰、楊少斌、嶽敏君、張哲溢、張路江、趙能智

寫實力量:當代寫實繪畫

陳丹青、楊飛雲、李曉林、白冰洋、胡昌煢、馬蕭、仝紫雲、尤勇、徐紫迪、許載舟、金小堯

熱土:從福建出發的繪畫

陳鴻志、陳志光、範迪安、李曉偉、李豫閩、呂山川

出山:來自青年藝術家的繪畫

陳家業、陳軒榮、曹太平、葛以齋、郭亞冠、韓修智、侯煒國、康好賢、李皓、陸璐、李蕭禾、劉海辰、劉攀、孟思特、祁磊、石冰、孫一鈿、王波、王啟凡、王希民、王雅慧、薛若哲、許宏翔、趙延斌 、朱寶元、朱小坤

特邀觀察團

馬蕭 金續 孟媛 王子云 李庚坤 孫天藝 李貝殼 王智一 宋新新

展覽設計

東陳設計

主辦:中共漳州市委宣傳部 漳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漳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承辦:漳州市九龍江集團有限公司 漳州蟻巢美術館

協辦:漳州市美術館

展覽地點:漳州市美術館(新館)漳州市高新區西環城路水仙花大橋南

-END-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9515619

(微信同號)投稿諮詢:13552642966(微信同號)

地址:北京市宋莊國際藝術區龍吟雅風

官網:http://www.art579.com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