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寫出一篇優質美文?

蒼海一粟152650967


每個人的所見所聞不同,感知,出發點也不同。但無論怎樣,只要清楚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悟,有明確的中心思想就好。

自然真情的流露內心想法,呈現給人們就好。語句通順,表述清楚就好。文筆功比較紮實的,可以適當的加進一些修飾詞,可以增加美的意境,當然,不必刻意的追求華而不實的詞彙,因為文章,是記敘文,不是詩詞歌賦,不需要太講究模擬兩可的仙境。簡單稱述就好,讓讀者快速理解你所表達的東西就好。

抒情的散文是可以依靠媒介的,也就是說通過對靜物,例如我們學過的《荷塘月色》就是借物抒情。意境幽默,文筆流暢,讓讀者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散文看似表達的東西,心情很多,也是形散神不散的意境,只要抓住中心思想,你可以萬馬奔騰你的江山你來社稷,但是最後你還得回來,總結主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不要跑題。

我們可以自定義一個大題,自由發揮,或加前綴後綴的修飾詞去表達,再或者用通俗的語句稱述,都要有個度,千萬不要留在帶修飾的詞彙都擴寫句中忘了最初的目的,別越寫越帶勁,聯想多說明你知識豐富,但不需要全部空運到一段修飾語中,你會跑題,會留在著你所謂的美景中。切忌切記。

所謂美文的定義沒有特定,認真描述內心想法,表達情感,讓讀者讀起來輕鬆,不費解。就是好文。現在不是古代,不要求完全之乎者也。總得來講,需要積累知識點,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內心想法就好。

謝謝大家,歡迎來對我進行批評,指導。




毛慄球球


如何寫好一篇美文?每個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就拋磚引玉了

一、首先要清楚自己擅長寫那一類美文,是抒情呢,是說明呢還是散文……這就是選擇文體問題,先要選擇一種自己擅長的文體。

二、其次內容充實,以小見大,可以按“總----分----總”的順序列出提綱,安排好提綱裡要詳細描寫的事物。 多角度描寫景物;觀察事物要有順序,動靜結合。觀察離不開思考,只有用心觀察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徵,運用多種修辭方法。為了寫的更具體、生動、富有感染力,可以運用多種修辭方法。

三、物離不開人,寫好一篇美文,就要突出某些優秀的特點,比如勤勞,踏實,善良,生動等,自己的情感熱一定要突出出來!

綜上,寫好一篇美文不難!歡迎各位發表不同看法!!


天天詩圖


這個題目大有點大:)

嘗試一下,呵呵

我的理解,要先考慮受眾是誰

有人喜歡大氣磅礴,有人喜歡小巧精緻

有人喜歡河山大好,有人喜歡曲徑通幽

其次要考慮描寫

寫景,想把美寫出來,就需要把所見的立體轉換成平面文字

而讀者,要能把文字轉換回立體

我們暫且把這種轉換叫做“深度”吧

如何體現深度呢?

個人覺得要讓讀者產生聯想,找到讀者共鳴的地方

也就是讓讀者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所有,寫文章的時候,儘量用大眾容易見到的事物、場景來做比對,把讀者帶入到你所描寫的景緻中來。

比如,形容一個果實的大小,就用拳頭大小來形容等。

朱自清的春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寫心理、細節都是以此類推。

比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才疏學淺,一時也想不出太好的例子,見諒:)

再次,需要有一些生活閱歷

能夠生活中多一些觀察、思考,能夠把自己的感悟融入到文章中去。

這才是文章的神,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小時候老師說:散文,要做到形散神不散。

所有的文字,都要圍繞著這個中心。

所以收尾最為關鍵。

前面打的支離破碎,最後能把破碎還原。

就能夠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非常嫌疑犯》《消聲克的救贖》這兩個電影建議看看,最後場景是神來之筆。

一下子就把起初的平淡擊的粉碎,讓觀眾直呼過癮。

以上是個人淺見,望能拋磚引玉,閱有所得。





錯字布袋


如何寫出一篇優質的美文?

一、需要閱讀和積累,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二、要有真情實感,寫自己所見所感,融入自己的情感;

三、不必追求華麗的辭藻,過多的堆疊反而讓人感覺繁瑣;

四、要有自己的風格,不要人云亦云,觀點鮮明,要有力量;

五、隨手收集素材,思考、整理、修改,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圖片來自墨跡時景)


露珠欣然


第一:懂得,瞭解的東西!正所謂隔行如隔山,一般自己非常瞭解的東西面前就可以寫得不停手了,當然內容自然就豐富了!

第二:有感覺的事物!自己有感覺的東西也好,人也好,寫起來肯定可以得到不少的共鳴!

第三:自己經歷過的故事!正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走過路多的人,自帶特效,自帶光環!事情來龍去脈,瞭如指掌,感覺真實,加上一點點功底,那就是美文了!





奔跑中的報紙




文章寫完,若感覺周身輕鬆,有打完收工的愉悅,說明美到剛剛好;如果感覺噎著、嗆著,一定有不順不美之處。


這種感覺,如同體操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發揮超常時一氣呵成、超爽無比;不順時,落地不穩,心有遺憾。


一篇好文章,如同一個美人,美到剛剛好,那才叫爽!自己看著甜心,讀者讀了舒心。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裡,臣裡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京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


在宋玉眼裡,京家之子美在自然,美在不肥不瘦、不高不矮,恬然適中。

文章之美在於不過長不過短,不過淡不過膩。讓人百看不厭,常讀常新。

關鍵就在於分寸二字。也可說是火候。


分寸拿捏得恰當好處,火候把握得不偏不倚。這都是寫文章應該不懈追求的。

拿互聯網上的乾貨類文章和雞湯類文章來說,乾貨不要太乾,雞湯不要太水,這就是分寸,就是火候。


那麼,問題就來了——

如何調出一篇美到剛剛好的文章呢?


說實話,即便作者做出了最大努力,創作了神品佳作,也會有讀者不買賬的地方。

藝術是個無底洞,一旦陷進去,永無止境。難怪羅丹要留下斷臂維納斯。留點遺憾,藝術更有張力。


所以,所謂的美到剛剛好,是一種努力方向。可以用力追求,無限接近,但不要苛求完全達到、完美無瑕。




1.用心調配“情和理”


無情不可愛,無理不可信。


一篇好文章,既能飄揚恰到好處的情感色彩,又能散發適度中正的理性光輝。

讀者可感動於情,可折服於理,這合適的比例,就顯出美感。好比是一塊美味蛋糕,香甜可口滿足感官,充實有料滿足肚子。


說了半天道理,該來個實例了。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裡,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遊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朱自清《匆匆》

作者寫的是時間之“匆匆”,這樣的文章要是我來寫,一不小心就成了說道理、講知識的長篇大論,像老太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可是一讀朱自清這篇散文,你全然不會有一點兒讀不下去的感覺。


原因在哪裡?


“理”和“情”融在了感受之中。如果硬要將其區分開來,我們只能勉為其難把那幾句問句看作是作者在說理。除此以外,都是作者舉出的具體實例。實例敘述,也有情有味,帶著感受娓娓道來。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你看,“凝然”“遮挽”“伶伶俐俐”“飛去”哪一個詞不是作者對時間易逝的細膩體察和深刻體悟。從中,我們讀者能觸摸到惋惜之情、珍惜之理。


這樣的文章,情理渾然,分不出哪裡是情,哪裡是理。你只能去讀,去體會。

如一碗銀耳湯,燉的火候和時間都恰到好處。出鍋之後,溫潤順滑,口感極妙。


寫作技巧小建議:


1.帶著感受寫句子


比較以下兩個句子:

A.遵守交規,謹慎駕駛,很重要。

B.像遵守課堂紀律那樣遵守交規,像初次見丈母孃一般謹慎駕駛,太重要了。


同樣是講一個道理,B句的表達帶著一種感受,一種情緒,是不是感覺就不一樣呢?


2.剋制自己的長處


特別善於說理的,就不要老是說理;特別擅長抒情的,就不能一味抒發情感。長處發揮好了才是長處,發揮不好就成了劣勢。


文章總得要避免某些過於單調的東西,有滋有味,才能予人愉悅。



2.用心把握“虛和實”


文章過實,缺乏靈動之美;過虛,不利於讀者理解。


好比是水墨畫,如果每個部分都工筆細描,難免失了想象的空間,畫就不活泛;可是處處都虛,容易陷入雲裡霧裡,普通讀者欣賞起來就困難。


看看張愛玲的散文《愛》: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住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人被親眷柺子賣到他鄉外縣去作妻,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記得從前那一回事,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口的桃樹下,那年輕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張愛玲《愛》


開篇第一句話“這是真的。”定下一個基調。女孩子生得美,一句點到即止。至於眉眼臉蛋究竟怎麼個美法,身材體型如何玲瓏有致,全憑各位自己想象。這就是一種虛。有虛,文章才有自由空間,才能給讀者留下審美參與的機會。


好比是佈置得很大氣的客廳,不見得擺滿豪華的傢俱,插遍各種裝飾就是好。留下足夠的空間,讓客人能走進來,能適度活動,才能欣賞你精心佈置的佳作。


《愛》對兩人的唯一次邂逅,卻用了“實”。


“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住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的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時間、地點、人物動作、穿著、語言,一一道來,像是寫實電影,甚至兩人的距離,默視的時間,都清晰地描摹出來。


一虛一實,如同紅花與綠葉,如此和諧、精巧地搭配在一起。讀來如在眼前,又給人無限遐想。

什麼時候該虛,什麼時候該實?



給您兩點建議:


1.描寫美的事物,要留有餘地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點到即止,才有讀者想象的參與,才能引發美的體驗。


2.營造真實感,可以工筆細描


新聞報道為什麼能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和現場感?因為有具體而微的細節描寫。工筆細描,如同電影特寫,纖毫畢現,一切盡在眼前,自然就有強烈的真實感。


小說、散文和其他敘事類文學作品的寫作,通常需要營造真實感,不妨試試工筆細描。


情與理,虛與實,如同四種基本顏色,善於調配,才能描一幅大好河山,繪一軸精彩長卷。

願你如妙手丹青,揮毫潑墨之間,盡顯風流。


與君共勉:口味適中,美到剛剛好!


餘老詩


魯迅對於寫作技巧和秘籍有一段很生動的話:倘若寫作有秘籍和絕招之類,我大概會傳授給自己的兒子,也會讓兒子傳給孫子,子子孫孫得了秘籍和絕招,起碼有一碗飯吃,不為生計發愁。

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美文?這是一個不能成立的偽命題。沒有人會告訴你如何去寫一篇優質的美文,那些所謂的套路和方式方法,顯然是違背文學創作的基本原理。

文學創作,首先要有大量閱讀的基礎和知識累積,要有對文學創作的才情和悟性。在理解和感悟中有著獨特的個人天賦。有人對音樂天生稟賦,有人對繪畫獨具匠心等等。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在塵埃裡相遇


用心去寫自己真的熟知熟悉的東西!美在內涵美在立意,不需要太過華麗的詞藻,也不需要多麼優美的語句,需要的是真的把你要表達的的東西呈現給讀者!



Decade110370


我沒文化寫不出來,請找我的瑞紅老師(真正高文憑素質的高學府文才,我從心裡敬佩她。)能寫出最溫情柔綿婉美的好詩篇散文作品,享受美文章的陶醉之感。🙏


野牛無懼


談談個人觀點。

寫一篇美文

一是自身的功底,要有紮實的文字功底,在其中游刃有餘。

二是多看詩詞,如果不願意暢遊詩詞歌賦,那你就可以聽聽歌,歌詞裡面大部分都是寫意的,能極大的提高自己

三是構思,也是最重要的,前面都是為你的構思打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