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看病過程中,你有過和醫生爭執的經歷麼?

伊帆小妞


記得我家老大小時候,身體素質差,經常生病,發燒是最常見的。而且經常愛半夜睡著覺突然發燒。我這個新手媽媽也練就了半夜睡著覺就能感覺到寶寶發燒了。

可想而知我這個新手媽媽的焦慮指數有多高。

有一次,女兒又發燒了。姥姥姥爺帶著去附近的軍醫診所打針。這個軍醫診所即對內也對外開放。

打完針後,女兒很快退燒了。我想還是軍隊上的醫生和藥物值得人信任。

沒想到上午剛退燒的女兒,下午就高燒起來。我就心急火燎帶著孩子去找醫生了。

我一直不解為啥燒退了又上來。醫生一直解釋孩子有炎症,發燒會出現反覆這是正常現象。可是當時的我死活就不明白,燒退了怎麼會這麼快就上來。

面對固執又無知的我,醫生很氣憤!那是個男醫生,年齡和我差不多。他跟我說不清,生氣地拿自己孩子說,說他家孩子發燒直接用兩毛錢的藥。

最後,醫生生氣地讓男護士再給孩子打一針,以便住燒。

現在想想我太無知了。不僅無知還固執。孩子發燒出現反覆是正常現象,只要孩子精神狀態良好。家長不必要太過焦慮。但當時的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這樣會影響到孩子,非常不好。

也覺得那個男醫生有點不負責任,病人無知,但你是專業的。這第二針要不要打,該不該打,你應該更有立場。不能完全按照病人家長的意思辦事。況且我並不是要求再給孩子打一針啊。

如果不想出現沒必要的爭執,不想讓自己寶寶多受罪,避免因為無知而傷害到寶寶,那麼寶媽寶爸們就得多學習,多瞭解寶寶生長髮育的規律和波動。



倆寶好媽


說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吧!

二寶出生三天後,辦完出院手續,剛踏出病房門,卻被護士叫住了,護士說“你家孩子黃疸數值超高,需要住院治療,你們去新生兒科吧”

聽完後,瞬間心墜入冰窖,對於黃疸有些茫然,大寶出生的時候,沒有聽到過這個詞,去了新生兒科,醫生檢查後,看了單據,直接讓辦理住院,手續辦完後,也不管自己是產婦,立即上網搜索關於黃疸的所有知識。

最後發現,我家寶寶的數值只是超出了正常數值0.3而已,按照常理來說,回家吃藥就可以了,但是醫生讓我們照藍光48小時,剛出生的孩子,不配合,一個勁兒的鬧。


而我,剛生完孩子,看到孩子如此可憐掙扎,孩子哭,我也哭,因為照藍光孩子要脫光,眼睛被蒙上黑布,生殖器官也被蒙上黑布,直到48小時之後才能解開。

中途孩子哭鬧不止,我忍不住了,去找了主治醫師,和她談能不能不照藍光,用其它辦法治療,醫生說藍光是最好的治療方法,我說孩子不是特別的嚴重,按道理喝藥就行了,醫生不高興了,說你們自己決定吧!

老公看我難受的樣子,看那醫生的態度,最後氣憤的說,咱們帶孩子回家,誰知道醫生說,你們出院可以,不過如果孩子出現了因黃疸而引起的腦癱,跟我們就沒關係了,並且讓我們籤放棄治療的責任書。


一下子我又愣住了,醫生說了一堆不治療會出現的後果,智力受影響,會腦癱,我當時被嚇住了,留在了醫院繼續治療,在醫院我和老公學會了操作藍光治療儀,48小時的治療,我們用了三天三夜。

每次孩子哭鬧我們就停止治療,抱出來孩子哄乖,哄睡著後開儀器繼續治療,最後出院的時候數值恢復了正常。

但是,回家後第二天黃疸數值還是高,滿月去打預防針,測試後因為黃疸數值高,被拒絕打疫苗,並且接種疫苗的地方給孩子開了口服藥,說回家按時喝,沒什麼事的。

回家後,開始給孩子按時喝藥,半個月後,黃疸徹底的退下去了,打針的時候,也順利的通過了檢測,這時候,我在想,當初在醫院治療的那幾天,起到了什麼作用?
我是一個八零後二寶媽媽,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收藏點贊,關注我,謝謝!


Baby愛媽咪


孩子有一次得手足口病,剛開始我們發現孩子手上有泡了,孩子爸非得帶孩子去了私人開的診所看病,圖便宜。

去了私人診所給孩子化驗血,說不是手足口,就是普通感冒,在那治療三天,孩子從不發燒變成了發燒,我和孩子爸發火了圖便宜上小診所,孩子非但沒好還重了,必須去兒科醫院,孩子爸也害怕了,就帶孩子去了正規兒科醫院,兒科醫院都沒化驗啥,用眼睛一檢查孩子,就確診了是手足口病,孩子他爸問醫生之前在別的地方化驗血了說不是啊?醫生說手足口病化驗血有時看不出來的。

然後醫生給開了三天屁股針,孩子很快就痊癒了。

孩子他爸一看這結果,來精神了去找先前誤診的小診所負責人,後來給我們賠付了醫藥費。

從那以後孩子病了,孩子病了都上的正規醫院,再沒敢去私人的開的了。


寶貝是我的小天使


我老公和醫生髮生過爭執。

那次,我兒子發燒,高燒39度,吃了退燒藥睡著了,那時候我們沒經驗,嚇得要死,飛奔去醫院急診,請注意是急診。

然而需要排隊。

護士給我們拿了體溫表,叫我們先開退燒藥和退燒貼,就開始排隊了。

中午10點多去的,我們的病例排到三十幾號,我們按一人三分鐘估算了下時間,帶著孩子去醫院外面的賓館休息,孩子燒也退到38度,暫且放了心。

我老公下午三點去、四點去、五點去,依舊沒到我們,據說醫生走走來來所以看病很慢。到七點,我老公說就剩下四個病人,回賓館帶著我和孩子去醫院,那時候孩子又發燒到38.5度,

晚上來看急診的人在另外一邊排起了長隊。

我們那隊剩下的四個人,因為醫生換班還是什麼原因要走,讓我們直接轉到晚上排急診那隊,注意是後面,不是前面。

我雖然很氣,但抱著孩子也沒說什麼。

我老公氣得不行,直接奔到護士站嚷嚷,其他三個家長也很生氣,跟著去支援。我還挺害怕的,怕我老公得罪了醫生不給我們好好看病。

但結果是,護士長也很生氣,質問護士怎麼安排的?怎麼中午的病人還沒看完?並且臨時給住院部的主任打電話,請他過來協助把我們四個病人看完。

一邊安慰我們,這個主任特別厲害,平時都不看急診的。

總之,等看完病回到家,已經晚上十點多了。

以前總覺得不能也不敢和醫生髮生爭執;害怕孩子受傷害。經過這次,覺得或許真的需要適當的爭執和憤怒,才能引起醫院的注意。

當然我們需要的是尋找解決方式,而不是純粹的發洩情緒。


全職媽媽Gloria


這個我想了想,爭執沒有,意見倒是有過!記得堯堯住院的時候,孩子住院第三天上吐下瀉,還老撕心裂肺的哭,臨床阿姨告訴我,孩子可能是輸液輸的太涼了,肚子疼!


我去找大夫看看能不能換點液體,孩子這樣哭是肚子疼,大夫隨手開了個單子讓我們去給孩子做腹部B超!記得當時已經晚上十來點了,再加上值班大夫服務態度也不好!

當時我真的對孩子的主治大夫有很大的意見,很惱火,想著第二天非得辦出院,這院不住了!

後來到了第二天,主治大夫給孩子聽了聽,說好多了,再住一兩天就可以出院了,我怕沒治徹底,也就沒張羅出院!


堯媽成長記


有過一次。那次孩子感冒一個星期了還沒有好,一狠心便跑到兒研所去,希望能夠換換藥早點好。在那裡看到各種小朋友,有些吊水一個星期了還是咳嗽,然後又來吊水。一看孩子就覺得可憐。

在熱鬧中簡單看了下,再查了下,醫生便讓我們去吊水,我當時有點不太情願,但是想想人家專業,就差不多吊這一回吧。於是開好藥,拿到吊水的護士那裡。老公抱著孩子,我來按孩子,可是當護士那針頭就要扎進去時,孩子竟然手使勁一揮,把針給揮開了,手上流血了。但是我和爸爸一看這陣勢,看著孩子哭,心中一軟,就說不打針了吧。

護士直吼吼,你們說不打針就不打針啊,這藥都開出來了,打上就好了啊。

可是,當時孩子2歲多,我們一直沒有打過針,也確實是很心疼孩子。於是梗著紅臉堅持說,不打了就是不打了。

沒辦法,護士只能要求我們自己再去醫生 那裡去蓋章,說明是自己不願意治療 的。

就這樣,那次興沖沖過去,灰溜溜回來了。而事實證明,回來後兩三天孩子也就好了。從此後,感冒、過敏、積食,我們都沒有再去過那裡了,直接家旁邊 的醫院搞定。醫院有時問問用藥,如果有藥都不開藥就讓你回來,繼續吃之前藥就行了。


谷媽媽心理育兒


我本人倒沒有與醫生爭執過的經歷,孩子生病也就傷風感冒這類自愈性疾病,症狀輕的我就自己護理,嚴重的也常找熟人看病。我自己是藥學專業的,假如我覺得醫生開得藥有點疑惑,就是買了也不給孩子吃,寧願浪費點錢也不願意讓孩子做小白鼠。



前幾天與閨密一起吃飯時,閨密就訴說了她女兒住院看病的情況。當時孩子是體溫也不算很高,就38度多一點,但是卻發生驚厥,住院後醫生從上到下查了個遍,沒發現問題,我閨密雖然不是醫生,但是是法醫專業畢業的,當時她提醒會不會是輪狀病毒感染,因為孩子之前得過這病,可惜那年輕的住院醫生不予理睬,檢查到後來,打算檢查腦脊液,那孩子一週歲都不到,我閨密當然不幹了,就堅持不讓醫生檢查,雙方發生了爭執,閨密還簽了不檢查後果自負的承諾書。後來科主任接手這孩子後,看著症狀,也考慮到輪狀病毒感染,再加上我閨密的訴說,後來一查果然是,一旦找到病因,治起來也就容易多了。閨密事後特別慶幸當初自己的堅持,當時那醫生把問題說得特別嚴重,她是在萬分恐懼情況下堅持住的。



現在很多醫院特別是年輕醫生,真得都特別依賴檢查,沒必要查的也給你查,讓醫療也變得九曲十八彎了,只是苦了正在受折磨的病人,所以懂些醫學常識很重要,有些時候該為自己爭取的時候還得爭取,因為身體是你自己的。當然,必要的檢查也沒必要太過於排斥。


baby的童年足跡


帶孩子看病還真的沒有和醫生爭執過。

首先,可能是我遇到的大夫都是經驗比較豐富,而且是很認真負責的大夫,因為每次帶孩子去看病我從來都是掛專家號,偶爾專家沒號了我就會掛特需,我寧願多花點錢也儘量找專家教授級別的醫生。畢竟醫生這個職業的確是靠論資排輩,靠熬年頭增長經驗值的,職稱高的大夫醫術都不會很差,而且一般醫院都會有醫生介紹,根據醫生所擅長領域選擇大夫八九不離十。

其次,看病前我根據自己淺薄的知識先預判一下,目前和醫生的最後診斷基本一致,偶爾有不同的意見,我多半會選擇相信大夫,畢竟人家才是專業的。而且就算有疑惑,我也不會和醫生爭執,畢竟兒科醫生都很辛苦,為了表示對他們工作的辛苦我也不會輕易和人家爭執。如果確實有顧慮,就誠心請教一下,問清病理原因,治好孩子的病才是最重要的。


好媽咪修煉手記


本人也是一個醫生,也帶小孩到其他醫院的兒科或者婦幼保健院的兒科去就診過,除了是熟悉的醫生之外,對於不熟悉的醫生,除了對於小孩病史的描述之外,涉及到兒科專業的一般還是按照出診醫生的意見去治療。不要說隔行如隔山,就算是不懂科室的疾病,其實有時候差異也比較大。同樣一個疾病,成年人和兒童相差是比較大的,比如疾病的症狀、發展、治療、併發症、用藥等。

目前是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很多人不管是什麼不舒服,都先到網上去搜索一下,然後根據網絡的一些知識先入為主的去判斷疾病。其實這種做法對於瞭解疾病有一些幫助,但是對於疾病的診治、護理、用藥等還是應該按照專業的醫生的建議,畢竟人體是非常複雜的,就算是同樣一種疾病,不同的人可能也有不同的症狀,同樣的藥物,不同人使用,可能有不同的副作用或不良反應,醫生在診治或者用藥的過程中,除了疾病本身,還要綜合考慮患者本身的因素。

所以,如果需要其他到醫生的幫助的情況下,除非是發現出現不合理或者可疑不合理的情況,和主診醫生做一下溝通,一般也不會發生爭執。常規的診治基本上都會按照主診醫生的意見來進行治療。


所以,對於一些家長,孩子生病的時候有擔心是非常正常的,醫生的考慮相對來說會比較謹慎和全面,所以有一些在家長看來症狀不重的疾病,醫生有可能會建議出院。根據患兒的情況,有一些常見的疾病,也有可能會導致一些嚴重後果。醫學是一個非常嚴謹和複雜的科學,醫患關係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

當然啦,如果覺得主診醫生不在專業方面有所欠缺,可以和主管醫生做一個溝通或者更換主診醫生。因為種種原因的因素,目前兒科醫生越來越欠缺,有經濟的因素,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醫患關係。兒科醫生的工作比較辛苦和繁雜,兒科的疾病和成人相差又比較大。很多家長用成人疾病的思維去思考兒科的疾病,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祝大家身體健康!


小醫生oy歐歐


有過。


記得第一次帶大寶去打針的時候,湊巧是一個新手,我們前邊有兩個排隊的,第一個紮了八針,第二個後來扎得孩子都上氣不接下氣,孩子的手腳血管不好找,打頭皮針,這位護士把孩子的頭皮刮一塊,扎不進去,然後又換個地方再刮一塊頭髮,再扎,連著兩個孩子都是家長看不下去了,抱著孩子到另一個老大夫那裡排隊了,因為著急上班,輪到我們的時候,就想著,已經試了兩個了,應該沒有問題了吧。

但是,事實上,人家紮了兩個連緊張,加上家長埋怨,竟然心煩的要命,給女兒扎到第三下,沒扎進去,她竟然順手把針頭拽了下來,血就順著頭皮流了下來,跟她要一根棉棒,她叨叨了一句,事真多。本媽就火了,我就問她:你是什麼態度,自己業務不行,還要埋怨孩子血管不好找,扎不進去也不要緊,你也不能把針頭就這麼從血管裡拽出來,你看流這麼多血,要是你自己的孩子,你扎不進針去,也這樣嗎?

後來,她直接扔了不打了,相鄰的那個老大夫,看著女兒頭皮上確實扎得最後一針因為處理不當都發青了,周圍都沒法打了,就另換了一個地方,用手摸了一下,一針扎進去。

當時,氣得不輕,想著投訴她,可惜,事後,孩子打了兩天,沒再找她,也沒再見她,氣就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