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查出「心律不齊」也不用治

一年一度的體檢過後,不少人都揪著心等待檢查報告。有一種心臟檢測結果總讓人“恐慌”——竇性心律不齊。

心率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查出「心律不齊」也不用治

心律不齊的出現頻率不算低,有人擔心因此患上心臟病,醫生卻往往表示“不用治”。

其實,並非所有的心律不齊都為疾病狀態。《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關於心律的真相。

受訪專家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公永太

心率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查出「心律不齊」也不用治

心律不齊不都是病

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心臟跳動是規律勻齊的,一般為每分鐘60~100次,老年人心率較慢,50次/分也可視為正常。

普通青壯年人心率較慢時,常表現為不齊,被診斷為竇性心律不齊,但這種現象並非病理狀態,無需過分擔心。

引起心律不齊表現的疾病之一是傳導阻滯,指心臟傳導系統出現了損傷、阻斷,主要包括竇房和房室傳導阻滯。根據嚴重程度,傳導阻滯可分為一度、二度及三度。

  • 如果患有一度傳導阻滯但無症狀,可不進行相關治療;
  • 二度患者要查明病因,比如是有冠心病還是僅為心律失常,同時進行必要干預;
  • 三度患者常有暈厥表現,病情一般較重,心率多在40次/分以下,嚴重者甚至發生心臟驟停,因此要儘早查明病因並及時治療。
心率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查出「心律不齊」也不用治

有種心律不齊很危險

早搏也是常見的一種心律不齊,一般分為房性和室性早搏,患者常感到心慌或是“偷停”。

當常規心電檢查發現早搏時,不要過分緊張,應再進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觀察早搏總數。如果總數大於5000要及時就診,明確是心臟疾病還是其他原因造成。

健康人飲用過量咖啡或茶等,也可表現為大量早搏,減少飲用即可恢復。

  • 房性早搏

病理性的房性早搏後續會發展為房速或心房顫動,房顫患者會出現絕對的心律不齊和脈搏紊亂。

這部分患者要尤為注意,如不及時恢復竇性心律,長此以往,可導致心房內血栓形成,栓子一旦脫落堵塞腦血管則會引起腦卒中等嚴重併發症。

  • 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常與冠脈疾病相關,因為冠脈血管堵塞會導致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從而導致早搏形成。

當出現連續幾個室性早搏時,要格外警惕,因為這很容易誘發室速或室顫。

室顫是最危險的一類心律失常,此時心臟喪失了正常的射血能力,幾分鐘內就能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

有些室顫可迅速發展為心臟驟停,患者往往來不及到醫院就診就已出現嚴重後果。

你的心跳會“說話”

一般來說,日常活動中心律或心率有些波動無需擔心,但如果有以下情況,則須警惕。

壓力大

壓力大會增加靜息心率(是指在清醒、安靜狀態下的心率),壓力大時,人的交感神經會異常興奮,從而導致心率增加到每分鐘100多次,造成心動過速。

心率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查出「心律不齊」也不用治

長期高壓狀態下,有損心腦血管健康。因此,遇事要學會平和心態、控制情緒,高血壓患者尤其要注意。

糖尿病

發表在《國際流行病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心臟跳動每分鐘多跳10下,糖尿病發病風險就會增加23%。

這是由於心跳速率越快,空腹血糖就越容易出現異常,當空腹血糖出現異常,糖尿病的發生幾率就越高。

心率快的人如何遠離糖尿病?專家給出4點建議:

  • 多運動;
  • 保持足夠睡眠;
  • 控制飲食,適量多吃些粗糧,少吃精細食物;
  • 減輕壓力,多給自己點兒空閒時間。

如果已經是糖尿病患者,就要注意控制原發病,參照以上建議並輔助藥物把血糖控制好,儘可能不得冠心病,這樣對控制心率也有所幫助。

甲狀腺亢進或低下

甲亢會引起竇性心律不齊。

因為甲狀腺亢進會釋放過多的甲狀腺素,進而影響和刺激人體心肌細胞中的“酶”,從而出現電生理異常,導致心律失常,嚴重者甚至會患甲亢性心臟病。

哈佛大學相關研究還證實,甲狀腺低下也會對血管功能產生不良影響,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心衰和腦卒中的患病風險。

控制甲狀腺疾病對保護心臟健康意義重大,提醒患有甲狀腺疾病的人,最好一個月複查一次甲狀腺功能。

同時,建議輔助做心電圖等相關檢查,必要時還要服用降低心率的藥物。

心衰

心跳過快、心律不齊、心悸等是心衰的常見症狀,如不及時治療相當危險。

臨床研究發現,心率每分鐘增加5次,可使心血管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增加15%。因此,心率控制對心衰患者十分重要。

建議心衰患者要在家中定時檢測心率。一般情況下,如果靜息心率高於70次/分鐘,則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調理。

服用藥物

有些患者在服用某種藥物後會出現心慌、心悸等不適。一般情況下,任何抗心律失常的藥物都可能會引發心律失常。

心率在這個範圍內是正常的!查出「心律不齊」也不用治

這主要是因為藥物的作用機理單一,無法實現整合調節;同時,由於藥物的治療劑量與發生副反應的劑量非常接近,難以把握。

提醒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服藥前一定要遵醫囑,醫生會根據個人不同情況、服藥利弊進行評估和調整用藥量,以降低藥物帶來的風險。

一些其他藥物也可能誘發心律失常,比如濫用某些抗真菌藥及抗生素、中樞興奮藥、抗膽鹼藥、鎮痛藥及抗癲癇藥、平喘藥等。

卒中

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要大於普通人,一旦得了房顫,就要有預防中風的意識,最大限度減少中風發生的風險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建議房顫患者,日常飲食不宜過飽,不要過度勞累,更不要大喜大悲。

已經發生過中風的患者,也應該查查是否有房顫,一旦發現有,就要馬上開始抗凝治療,預防中風的復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