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有什么特征?

二古基


小时候缺爱,主要是父母爱的缺失,父女在孩子童年时期没有能及时照顾到孩子的情绪,需求,成长等诸多方面,造成孩子在成年后的一些表现不是特别的健康。

1.家庭暴力:父亲主导的家庭暴力场面很激烈,过程很痛苦,结果很严重,孩子在暴力的过程中是最弱势的地位,没有自保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内心产生自卑感,内心窗户闭合。

2.金钱缺失:金钱缺失会滋生出贪婪,吝啬等病态心理,表现在锱铢必较或者挥金如土。

3.安全感缺失:小时候安全感缺失最容易影响到这个人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会影响到其他人,恶性循环。

4.家庭氛围的缺失:会带来责任感薄弱,心理的凄凉感,心理的无归宿感。

5.情商缺失:情商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情商的启蒙老师父母当之无愧

人都是感性动物,能根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语言,行为方式等做出反应行为,所以不论小时候缺失什么,长大后都会有相应方面的表现,,每个人需要的爱不一样,提供的爱不是需要的爱也算缺爱,过度的爱也算另一方面的缺爱。


Sylvia狂熱的旅行媽媽


一个人缺不缺爱,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从表面看出什么来,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的。一般来讲,缺爱的人有以下几个特征:

1、敏感脆弱

缺爱的人都有一颗“玻璃心”。常常会因为别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表情、话语,就会胡思乱想。想对方是不是讨厌自己?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会经常自己一个人躲起来哭泣。

2、自尊心强

渴望得到别人的夸赞,不能忍受一点点的质疑和否定。一旦感到自己的自尊心被伤害了,就会倔强地转身离开,不肯轻易向别人低头。

3、超级黏人

缺爱的人特别希望能有这么一个人,不烦自己不厌倦自己,能随叫随到,能随时随地都让自己感受到被关爱。

所以,一旦他们找到一个能给自己安全感的人,就会变得十分黏人,恨不得二十四个小时都跟对方待在一起。

4、强势霸道

缺爱的人表面看上去并非软弱的,相反,他们都看起来十分“强大”。但其实,他们就是一只“纸老虎”,试图通过装出来的强大,来掩盖自己脆弱的内心,不想让自己受到伤害,也不想被人轻视。

总之,对缺爱的人来讲,如果想要改变现状,就不能渴望别人的“拯救”。

可以经常给自己积极的暗示,站在镜子面前,告诉镜子里的自己:“你很优秀,你很棒,我很爱你,我赞同你支持你认可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多从正面的方向去解读,避免自怨自艾。

这样就能慢慢走出童年阴影,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书缘作者:淡淡翠 两把刷子写作特训营学员


书缘众筹网


小时候缺爱的人,往往都有以下特征。


1.自卑。

这个几乎是头号杀手了。

很多人小时候最直接的表现就是。


自卑。

自卑我也不好形容,大概就是自我价值偏低的一种感觉。

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觉得自己配不上很多事情。

这也就导致了以下的很多特征。


2.懦弱。

觉得自己没有勇气跟别人去争夺。

觉得没有这个价值更别人去争夺。

怕失去这个关系。


一旦,你怕失去众人对你的认可之后,你就不敢有任何行动了。

那么,大部分的行为,你都是照着既定模式下的安排去行动的。


不敢有任何越轨的行为。

包括,好好上学,好好上班,好好结婚生子。

都是一切的如是常做。


3.社交恐惧。

这个基本上就是这个缺爱的通病了。

就是小时候缺乏爱的关怀,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爱。

那你拿什么去爱人呢?


还有,因为上面说的懦弱,也就无法保护自己,于是在社交环境中处处受伤。

那你自己也就更没有很多能量和爱去给到你的朋友了。

你自己都是一个很不幸福,很不开心的人,你也就很难去为他人创造开心和幸福了。


或者换一个说法,你没有什么东西流露出来。

自然很难和大家打成一片。


社交恐惧也就陪伴着自己了。

就这么一步一步长大。

不知道该如何去去处理这些关系。


4.敏感。

我也在怀疑这个事情,有可能是基因。

但如何是,对人际关系的过度敏感。

总是把负面的情绪无端端的放大的话。


那么就说明了,这个你也是缺乏爱的浓度的。

因为,一个没有被爱过的孩子,他的对自我价值的评价体系,是依赖他人的。


所以他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更多的是放在外界。

所以呢,自然会很敏感的随着他人的情绪跳动。


猫黍说


缺爱的根源主要来自于父母。那种忽略、冷漠、无视、暴力,以及所导致的后果,可以说是他们一生之中最大的过错。

童年缺爱最明显是以下几点:孤独、自卑、敏感、自我认同度低及容易自我否定、容易急躁、缺乏信念和毅力。

一、孤单。把别人的善待他的地方想成是一种故意的有心机的表现。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也不帮助别人,为人比较孤僻,喜欢沉在自己的世界里。

二、自卑。认为身边的人遇到麻烦和自己有关,是自己造成的,对自身不能客观的认识,对自己的不自信。

三、敏感。疑心很大,会觉得世界上不会有人真的爱他们甚至是不相信有爱存在。对于身边的人总是小心翼翼,可能朋友不小心的举措就会引起他们的各种猜想。



四、易暴躁。任何一点小事,不经意间的小事就可能引发情绪的变化。

五、承受能力弱。一旦遇到挫折,会发现他们心碎得比别人快得多,也脆得多。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责难,真的会有分分钟毫不费力摧毁心理防线的力量。一旦坠入悲伤就会很悲伤,挣扎无力。


童年长期的消极情绪会烙印在人的性格里,从而表现在举手投足,以及思维的每个片段里。不敢相信,不会包容,亦或是不懂得持久而笃定地做一件事。

一旦遇到挫折,会发现自己的心碎得比别人快得多,也脆得多。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责难,真的会有分分钟毫不费力摧毁心理防线的力量。一旦坠入悲伤就会很悲伤,挣扎无力。


真实之梦


小时候缺爱的人长大后的特征:

当一个人在出生到3岁没有得到是够的爱和重视。他的生命必然会经历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高高低。

冷漠:因为心容易被打扰,为了不影响心情不被打扰,常常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拒人以千里之外。事实上里面有颗柔软在乎别人的心。

性格多变

:有时很乖很温顺温和,有时候,像个刺猬一样,逮谁都扎,因为内心渴望被尊重,若感觉不被尊重,受伤的他会很有情绪,不留情面。

夸张:看起来很强大,事实上很脆弱,容易受伤。有时候会用很夸张的行来展现自己的魅力。

特殊性:有时候会用负面的行为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如用生病或者打架或者是熬夜打电动游戏)。

简单纯净:喜欢独处,生命经验会让他有种独一无二的魅力。比如有时看起来简单的像是没有被环境污染过一样纯净。有时又很复杂对事情的剖析很透彻。

紧张担心:遇到事情容易紧张,很难放松下来,有时会让身边的人也莫名的紧张有压力。常常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事实上是心里的恐惧在作怪。

敏感:有时很敏感,很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说法,比如有人说他说话心不对口,他会觉的这个人不喜欢他讨厌他。所以就千方百计不跟那个交往。常常认为身边的人遇到麻烦与自己有关,是自己造成的。有时会表现的嫌弃自己,贬低自己的价值。有时自己在某个地方是天才,却解读为怪胎。

自己生闷气:与人之间有时候生闷气,觉得说了也没有用,别人也不懂,气好长时间,别人都不知道。

改变:不断的追求新生事物,以便不被淘汰希望得到重视。



茹大猫



首先,让我们来定义一下,如果一个人感觉到小时候“缺爱”,他的童年通常会是什么样的教养环境:

1、缺乏关注。

父母或主要抚养人长期缺位,不在身边。或者在身边也很少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跟孩子缺少互动和反馈。

在孩子的眼里,抚养人像陌生人般疏远、冷漠,有距离感。孩子天生渴望的安全感、亲密感都没有办法稳定地获得。

长大后可能的特征

Ø总喜欢一个人呆着,别人对自己好一点会手足无措。

Ø没办法跟其他人一样自如地建立亲密关系,甚至离群索居。

Ø不习惯求助,有困难的事也通常咬牙忍痛自己挨。

Ø生活与交往中缺乏基础常识,又不敢尝试。

Ø很多人表现为“冷漠”的样子。潜意识认为“求助”是没有用的,这世上自己是孤零零一个人。

2、情感忽视。

父母或主要抚养人陪伴孩子,跟孩子有互动有反馈。但反馈内容更多集中在对孩子行为的评判上,对情感的需求不重视。

在孩子眼里,抚养人是威严有权威的代名词,自己只有“表现好”或者做了他人喜欢的事,才能获得好的评价。

在孩子的眼里,抚养人有如老师或教练般严苛,但是缺乏对亲密情感“无条件的支持”和“信任”。

在他们眼中,只有拼命努力打败别人,才配得到他人的爱与温暖。

他们内心深处对自己价值的评判,来自于打败了多少人,获得了多少别人的赞许与评价。

在“自我意识”形成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们的“自我概念”都来自于他人评价。

离开他人的评价,他们找不到自身价值,内心深处是非常自卑的。

长大后可能的特征

Ø有相当一部分人反而会取得相当高的社会成就,外界的评价与肯定,是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

Ø同时不管取得了多高的成就,内心深处都觉得自己没价值。再优秀都无法掩盖内心深处的“匮乏感”。

Ø对“爱”与“情感”不信任,不相信会有人不含目的的“爱着自己”。认为他人的“情感”通常包含目的,有所图谋。

Ø恋爱等亲密关系建立与维持都会困难,因为从内心深处不相信有人会爱自己的全部,包括缺点。不敢把脆弱等负面情绪暴露于人,认为只有展现出最“好”的自己,才配得到“情感”。

Ø讨好型人格,习惯察言观色判断他人反应。难以说“不”,难以拒绝他人,缺乏清晰界限,做任何事目标都是要获得别人称赞。

Ø左思右想,畏首畏尾,精神紧张。常常在不同人的评价中摇摆不定,不清楚自己的方向,很多精力消耗在质疑自己是否做得对上,内耗严重。

Ø“自我”的概念建立不完整,内在破碎,不稳定,容易起伏失落。

Ø害怕失败,害怕他人眼光,对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通常不敢尝试。

Ø遇到挫折容易怨天尤人,或者沉沦下去,缺乏足够的复原力。

3、父母不会从行为、动作、语言上表达爱。

父母或主要抚养人很少表达爱,即使是一句简单的赞扬、一个温柔支持的眼神、一下无声的拥抱、一次简单有力地拍肩,都很少获得。

这样的孩子,对情感的认识是模糊的。他们很少从身边的人那里体会到爱的具体模样。

长大后可能的特征

Ø情绪很容易失控、容易起伏不定、容易不明原因低落。

Ø不知道真正的爱是什么样子的,不会跟人情感交流。

Ø在恋爱或社会交往中,别人稍微对自己好一点,就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情感表达。别人的一点关爱,哪怕只是举手之劳,也会感动到哭。

Ø不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爱。在亲密关系中往往随意选择,觉得能有人爱自己,已经上天垂怜。

Ø与他人交流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明明内心很喜欢,表面上却冷漠或木讷,不会顺畅地表达内心情感。

Ø大部分与父母的关系疏离。

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如同一粒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都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

无条件的关爱,高质量的陪伴与反馈,积极流畅的情感表达,就如同阳光雨露一样,是生命的营养。

童年、青少年时获得的生命养分,会滋养人一生去获得幸福快乐。缺失的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会不断寻觅。

缺认可的人始终追求认可,

缺陪伴的人特别不能忍受孤独,

缺温暖的人给点温暖就灿烂,

不会表达爱的,一被表白就沦陷。

生命中除了事业、学业、成就、金钱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人们获得幸福的人生体验。

唯有“爱”,让人们更踏实、更有温度、更坚信自己有价值、更容易获得幸福体验……让人们更强大与更笃定。


超级育儿师兰海


一个真人案例,和大家分享,小时候缺爱的人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自我疗愈。


霖霖的故事

因为是一直是一个胆小的人,不敢将心事坦露出来,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大大咧咧的,但其实是彻头彻尾的“孤独症患者”!。我小时候爸爸妈妈就长期分居,有时候,我会去我姨妈家里住,有时候去我舅舅家里住,从小就饱受“寄人篱下”之苦。我努力独立自主,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在这个世界上立足! 我自己也算争气,考上了一个重点大学的医学专业,成为了一名外科医生。

但我的内心明白,在很多很多的深夜里,有什么吞噬着我的心,让我感觉到空虚和寒冷,眼泪不知不觉的留下来了。我有一个男朋友,他的性格很好,很迁就我,但是我经常控制不住地“怀疑”他是否爱我,整个人十分的敏感。 他去哪儿玩没有报平安,或者微信半天没回,我有时候都会伤心到落泪!但整个人很紧绷,有时候这种“怀疑”,和对“怀疑”的自我批判让我心生不宁。 而且感觉有时候我总是在不断不断地向他索取,要他照顾我,要他宠溺我,像是一个黑洞!我好怕我这样会失去他!

想对霖霖说的话

一、Hey,忙着自我批评的姑娘,我看到了你的光。

霖霖,你好。谢谢你的信任,虽然你一直在“自我批判”,但我还是看到了你的闪光点。

你有反求诸己的“自我觉察”的力量,当你的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你没有一味地重复原有的模式,而是意识到了这可能是你自己的问题,而且和你的原生家庭有关,进而向我求助。

“自我觉察”就是光, 即便是在彻骨阴寒的山洞底下,也能被照见。我看到了你的“光”, 希望你也看到它、欣赏它,增强它。顺着光,就能找到出口。

二、为什么我总感觉缺爱?

我们只有同时得到过“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才能发展出成熟地自爱与爱人的能力。

“无条件的爱”= 无论你怎样,我都爱你

“有条件的爱”= 如果你...,那么我就会爱你

“无条件的爱” 在说:“我爱你,是因为你是你,如此而已。即使你脆弱地无法独立生存,即使你只懂索取而不会付出,你是我的孩子,我无条件的爱你,无条件的包容、接纳你。”

没有得到过这种“无条件的爱”的孩子,内心会生出一个大窟窿:我天生是不值得爱的,如果我不懂事,不可爱,不优秀,那么就没有人爱我。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努力地争夺财富、地位、权利和名望,来“赢得”别人的爱。他们获得的越多,越害怕“坠落”,因为他们不相信,卸下精致的妆容,或是帅气的西装,有人爱他们本来的模样。

“有条件的爱”在说:“我爱你,因为你达到了我的标准。如果你发展自己,变得成熟,符合了我的期望,那么,我就会爱你。”

“无条件的爱”不会失去,但它的阴暗面是,它也不能靠争取得到。而“有条件的爱”则不同,它取决于自身的奋斗,它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犯了错,会承担后果;做得好,能赢得认可。没有品尝过“有条件的爱”的人,认为爱只能来自于外界,只能通过别人的给予而得到,他们没有建立起“为爱而战”的气魄。

霖霖,从你的描述中,让我感觉你饱受没有“无条件的爱”的痛苦。虽然你发展出了赢得“有条件的爱”的能力,依靠自己的勤奋考上了重点的医学专业,成为了专业的医生。但你的内心有一个恐惧又渴望的小孩,她在说什么? 她是不是在说,她害怕如果她变得很糟就会被抛弃,她是不是渴望一个可以无限度包容她接纳她的怀抱呢?

正是你的“恐惧和渴望”在左右你和恋人的关系。所以你像作战雷达一样,不断“侦查”他可能不爱你的证据。他回你微信的速度、他对你说话的语气、他看着你的眼神,一切的一切,都可以隐含“他不爱你了”的征兆,而这一切可能源自——

你内心其实不相信,有人会爱你这个人本身。

同时,你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怀疑”会加深你内心的纠结。当他语气冷冷的时候,你一方面怀疑他是不是不爱你了,一方面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多了,一方面批判自己为什么在亲密关系里面表现得很糟糕。在这种处境下你的,一定很不容易吧!


三、成长三部曲

那么,如何走出“缺爱”的诅咒呢? 自我成长之路漫漫,还需上下求索。我们往往会经历以下三部曲:

第一步曲:承认——从压抑到表达。

恭喜你,你已经走出了第一步。我们的痛苦,不仅仅源于痛苦本身,还源于痛苦没有人看见、陪伴和支持。 在自我的孤岛里,痛苦变成了剧毒,腐蚀着人心。而表达,就是“被看见”的开篇,一旦痛苦有人分担,它就不在是咆哮的疯狗了。霖霖,你内心的创伤和自我封闭手牵着手,强化了你的痛苦,试着进一步向自己、向可信赖的人表露自己的脆弱,去拥抱内心那个瑟瑟发抖的小孩吧。

第二部曲:理解——从扭曲到接纳

你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过去你的认知也许是:缺那儿补那儿。我缺人爱,就要牢牢地抓住一个人来爱我。 而其实,你真正缺的不是爱。而是你在承受“不被爱”的痛苦时,没有一个心灵上的怀抱,容纳那个哭泣的孩子。

因此你需要的,其实是一个“治愈的空间”,那个空间是安全的,你可以重新探索亲密关系中的连接。那些你在父母的身上没有体会和发展出来的,可以在新的亲密关系中探索,对你而已的课程,或许是“感受到自己有无条件的价值”。

第三部曲: 整合——从内化中长出新的自我

当我们借由安全的亲密关系而学会接受、理解和安抚内在的自我时,再回头看看那些曾经“过不去”的坎,也许你会惊讶地发现,那些坎慢慢消融了。而对父母潜在的恨意、内疚也不在横亘在心间了。由此,我们不再重演儿时的剧本,停止了创伤的“轮回”。

四、治愈之路,需要一个暖炉

关于疗伤,我们有两个可行的选择。一个是在爱情中疗伤,一个是在心理咨询中疗伤。

更多人不自觉地选择了前者。两个人在感情中一起“升级打怪”,互相“疗伤”,做彼此的治愈者。在爱里实现整合。但风险是,如果自己或者对方是“猪队友”,但可能会“伤上加伤”。 另一个选择是心理咨询,好处是如果你找到靠谱的心理咨询师,那么你就找到了前进路上靠谱的拐杖。但心理咨询师只存在于那个“疗愈的空间”里,你还需要在诊室外,运用空间里获取的力量发展出新的自我。霖霖,在你的描述中,你的恋人是“温暖而正面的”,可以小心翼翼地试着像他展露你的真我,试着和他建立起一种安全、放松而稳定的关系,这对你的治愈之路是重要的。但如果你发现他无法接纳,你最好求助于专业人士。

内心缺爱的人,即使赢了的全世界的仰慕,他的世界还是如茫茫荒野。而内心有爱的人,即使飘零至孤岛,也可以发出光芒,和天上的星星、海里的游鱼,远方的岛屿交相辉映。祝福你。

心有助,不孤独。欢迎关注卢悦,关注心之助。


卢悦


我现在人到中年,每次想到自己的母亲,不是满满爱意,却是深深的恨。我的母爱,不但小时候缺,长大了也缺,现在也缺。

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的母亲。受害者就是我。

现在的我,自卑心理严重。做什么事情,总觉得不应该有自己的份,如果有了就觉得不可思议。

脾气暴躁。这一点像极了我的母亲。我最痛恨自己这个毛病,因为从小我就被这个特质严重折磨,现在自己又在无意识中成长为母亲的样子,我有多恨自己的母亲就会多恨自己!


被害心理严重。因为从小缺爱,缺少安全感。总是感觉其他人对自己不怀好意。什么事情都首先想到阴暗的一面。这是极其不好的。我有意识到,努力调整自己,但是这种影响总会有。

不会体贴人。不是我不想,是我总是做不到。有时候觉得自己很笨,不会说话,没有眼力见,干什么都不能招人待见。这应该是我从小做事就没有被表扬和肯定过的原因。无论做多做少,母亲都是冷着脸批我,要不然就动手揍我,现在只能想起来她拖着我往小黑屋去,却一点想不起来我犯了什么错!


所以我用心去爱我的孩子,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从理论上接受母亲对我做的一切,再努力从情感上好受一点。

从小缺爱的人真的会影响一生。所以从现在开始,温柔地跟你的孩子说话。让她感受你的爱,而不是感受你的暴躁。


俩宝好妈


说下我自己的例子吧。我30岁了才结婚。我就是超级独立的那种,只靠自己,不靠父母的那种。因为我小时候也像父母寻求过帮助,但是得来的是羞辱。我也不会管父母要钱,我自己玩命挣然后挥金如土。我在国内工作3年年薪加起来也有50多万了吧,全花了,一分没剩。现在出国了,学费也是自己挣。马上结婚了,也是亲力亲为。我当年一个人在外地上班,好多个工作压力大的夜晚,一个人在马路上边走边哭,感觉特别没意思,但转过来又要继续打拼。我的世界里,只有自己靠谱,我只信自己,男人什么的只要自己足够厉害,全都不是事。有人说我狠,说我冷,但我觉得是不重要。我最好的闺蜜也从来没见过我哭。我还是那种随时可以死掉的人,我每天都努力了,我不会同时只做一件事,我从来都是并行的。所以就算明天死掉我也问心无愧没有遗憾。小时候,我父母虽然很爱我我现在心里是知道的,但是当时的他们让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心里的压抑,语言的暴力,和自尊的伤害。我小时候总在盼望长大,一定要做出个样子,让他们看看我不是他们口中让人失望的小孩。所以现在的我很要强,我受不了自己不能做到最好,我自己和自己较劲,不满意就惩罚自己,怕自己真的变成让人失望的样子。我还有点小变态加暴力倾向,看到可爱的东西我就有点忍不住想打他。也是因为缺爱,我男朋友从初中开始基本没断过,但从来不是子君的那种依赖型。我会精神依赖,但又不care的那种。我小时候特别叛逆,打过架,当过大姐头,带领学生闹事,也做年级第一。我为了惩罚父母吃过安眠药,洗胃什么的一点感觉都没有,直接睡了一周。起来时不会走路了。但我当时心里并没有害怕,死了算了没死拉倒,而且我也并不觉得真会挂掉。医院心理科约谈我,我就哼哈答应着,但心里想的是怎么还不结束。从那天起,我便真的无畏了。无畏的我内心从来没有过的强大。我最讨厌的一句话,死不怕还怕活着。因为死了太舒服了,真心没什么可怕,也就那样。只有懦弱无能的活着才吓人。如果有天我变成了那样,我一定不会苟活的。

最后,我的父母,穷酸知识分子。如果有天他们不在了,我也就不在了。


没想到这么多人看,受宠若惊啊……有同感也好,不理解也罢,什么样都是自己的人生。我曾经有抑郁症,现在可能好了,或者我不再care有没有了。新一届奇葩说里的有个躁郁症的小姑娘可乐也说当你不再关心意义后的意义的时候就自愈了。这么多年,我练就了用上帝视角看自己和家人的本领,突然发现什么事情都可以解释和原谅了。我的父母,他们无论多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始终还是得不到他们父亲的认可,所以才不得已寄希望于我身上,要我比所有人都努力都厉害,才能在某一天让他们的父亲后悔的说,我曾经看轻你了。在我的上帝视角中,我劝他们不缺这一口气,但看自己和他们一样,觉得自己也好可怜可笑。

现在我已经不再需要证明给父母啦了(其实😅已经不知不觉的证明完了),但逃不出的是我们一家的丧心病狂完美主义者。我们家互相之间都说差不多行了,但是一回头每个人都自愿加班加到屎。惯性啊……有天我和老公讨论生活的乐趣和意义,我居然说的是为人类做出贡献……可能是上帝视角练多了,"我"总像已经不在了。所以我不在意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健康,让这个"我"不停歇的运转,就算有天down掉了就可以休息了。我总被老公说"没"人性,但有天他说了句特别唤起我人性的话,他说有天我要是down掉了,第一个down的应该就是我妈。其实我心里还有一句,如果有天父母down掉了,我也一样。

我有时就想为啥我这么"上进"找个老公怎么这么"懒"啊,可能是有一件事我特别上瘾,就是他的欣赏和称赞。头几天给老公看我手机上的debug笔记,是我等车坐公交什么的时候边想边记的(哈,不能同时只做一件事强迫症😅),他又被吓尿了,特别有成就感。

对于正在做父母的人们,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每天或者每周或者每个月对你们的孩子说,你让我感到自豪。因为我和我家人过去这么多年活着为的就是这句话。没有什么能比得到父母的认可能够让人感到内心富足啦……


追梦小菜鸟


说话,做事,容易走极端的人,大都是小时候缺爱。

同事小李,向我说起她的女朋友,人长得很漂亮,却很高冷,一付高不可攀,拒人千里的架势。

他是在一次同事聚会喝多酒时,大家打堵问小李敢不敢追,冰雪美何清清。他一壮胆,就拍着胸脯答应了。

邀约,送花,发微信,各种招都试了,没有什么回应。

当小何想放弃时,何清清却直截了当地对他说,同意与小何交往,但得保证只爱她一人,不能负心。

小李自然满口答应,初战告捷,获得美人心,很是喜悦了一阵子。

兴奋期三个月,就苦不堪言了。

何清清不允许小李同任何女生交谈,打电话,发信息都要检查,通讯录只能存他妈与姐姐的电话,表妹的也不行。

与单位保洁大姐多说几句话,何清清看到了也很生一天的气。动不动就威胁小李说分手,指责小李不是真心的,对她没有全心全意,怀疑她不是小李唯一。

搞得小李的工作缩手缩脚,与同事交往也变得别扭不自然。

慢慢同事开始梳远他。

我向小李问起何清清的家庭情况,得知何清清从小父母离异,跟父亲与后母生活,父亲生意忙碌,平时没有时间照顾她,后母又生了儿子,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儿子身上。

自小父母的关爱缺失。

我是做职业培训的,每批新员工进来,都会调查员工的家庭情况,做为员工激励培训材料。

像小何这种,就是比较典型的小时候缺爱的例子,她们有五条比较明显的特症是需要引注意的。

安全感缺失。

需要更明确,牢固的互动关系,要么就退缩在一边干部脆不接触,一但开始,就盼望牢牢抓住不放。

缺少表达爱的能力与技巧。

她们表达情感,往往比较简单直接,生硬。爱或者不爱,不能暧昧与灰色地带。

性格上多为内向型,孤僻,认死理。

对事物比较敏感,容易情绪化,一个眼神的游离;一个句无心的玩笑;一个无心的动作,她们就能脑补出整部背叛的剧情。

行为上常在两个极端摆钟。

特别安静或暴躁,对身边人与自己有攻击性。摔东西,说极端的话,敢跳楼,割腕。

占有欲强,对亲密伴侣索取与付出很彻底。

她们身陷冰窟,却向往烈焰。

物极必反,小时缺什么,长大了就渴望自己能获得满足,又怕失去打回童年的无边地狱。

对从小缺爱的人,我们要及与更多些耐心,明确态度,用热情真诚,慢慢暖化她们,如果针锋相对,会适得其反,后果不堪设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