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級作家趙麗華?

毋忘在莒77


河北趙麗華女士,據說是個名詩人,有著“梨花教主”的赫赫威名。她在寫詩的圈子裡,論實際聲望差不多也就是個三四線的咖位,但是在大眾中,她又確實有資格可和餘秀華並稱最有名女詩人。

“名豈文章著”。城鄉雙雌,南北二華,都有點鐵娘子的味道,都是以不懼流言、驚世駭俗的言行,獲取巨大的名聲,同時也引起巨大的爭議。尤其是趙麗華教主,彈指揮手間,屢屢掀起江湖的血雨腥風。

所以,我們眼下閒議趙麗華,所談論對象的社會身份,主要並不是一個“詩人”,而首先是一位“網紅”。


趙麗華女士“成名”的歷史其實很早。我自己覺得,作為中國詩歌界的網紅擔當,她最無負“詩人”徽號的地方在於,她首次在公眾中爆紅,確實和“詩”有關。

2006年,那時我尚是個中學生,而她就因為“梨花體”在海內炸鍋了,史稱“趙麗華詩歌事件”。如我記憶沒出錯的話,她彼時也還沒混京圈小作坊姨姨媽媽畫家群,身份還是濰坊市作協主席。這起事件,在網絡媒介遠不如現在發達的時代,能讓一個嶺南邊鄙小鎮中學生都注意到,且12年來唸念不忘,可見當年輿論爭議之浩大,澤被之深遠。

所謂“趙麗華詩歌事件”,說白了就是一個“口水是不是詩”的爭論。事件的基本脈絡是這樣的:2006年8月前後,當時最火的大眾平臺天涯論壇出現了名為“梨趙麗華詩歌事件花教”的ID,發了一個題為“在教主趙麗華英明領導下,‘梨花教’隆重成立”的主帖,上傳了詩人趙麗華的許多“名作”,引起轟動。

在這個順勢走向惡搞的帖子中,回覆不計其數,且在三四天內,出現“萬人爭寫梨花體”的壯觀場面,最終使得趙麗華紅遍網絡,並且進入尋常百姓家,人們親切地稱呼她為“詩歌界的芙蓉姐姐”。


輿論之所以這麼譁然,是因為確實錯愕。這些人們難以想象,一個有著“魯迅文學獎評委、國家一級女詩人”光榮標籤的“著名女詩人”,竟然是靠寫出這樣的“詩”來贏取名聲、地位乃至各種利益的。

她被大眾“凌遲示眾”的一些著名的作品,比如《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全詩如下:毫無疑問\\ 我做的餡餅\\是全天下\\最好吃的;再比如,她的《我終於在一棵樹下發現》是這樣寫的:一隻螞蟻\\另一隻螞蟻\\一群螞蟻\\可能還有更多的螞蟻。等等。

這樣一些“名詩人”寫的“詩”,顯然會讓大眾或幸災樂禍,或怒不可竭。本來,詩人的公眾形象已經很不好,什麼“下半身寫作”,什麼“垃圾派寫作”,各種亂七八糟滿天飛,但終究只是小圈子內部的小打小鬧,趙麗華的詩歌傑作一在公眾中不脛而走,那種嘲笑自然是鋪天蓋地的。

毫無疑問,趙麗華寫的這些,就是“口水詩”,而她也確實在現實生活中終以口水成名,也算因果不爽、求仁得仁吧。只是很遺憾的是,在這次與詩歌有關的事件中,大眾喧譁,大家都只逞一時口快,諸如“何為詩歌”、“實驗詩”的走向、“口語詩”與“口水詩”界限在哪裡、新詩的“公眾信任危機”該如何解決等嚴肅問題被擱置,至今懸而未決,成為當下詩歌界時不時要引爆下的隱患。

還有,需要實事求是的地,在這次大眾事件中,趙麗華確實遭受了四面八方的人身攻擊;她本人寫詩數十年也確實不完全只寫“口水詩”,那些被拿出來的嘲笑的作品只是她實驗詩的一小部分;還有在當時,她很多理性的回應和自辨並沒有得到平等的對待。

她那一年46歲。這應該是她生平第一次經受所謂的”網絡暴力”,也應該是中國詩人形象在大眾中跌落的最不堪的一次吧。據說,趙麗華始終不明白,“為什麼這麼多人都要來欺負一個詩人?“


不知道是否和此次事件影響有關,此後的趙麗華漸漸地沉默於公眾視野中。也不知道是否和她那位曾官拜地方一把手的夫君在2011年受檢查的風波有關,在那前後趙麗華似乎也卸去了作協的要職,不怎麼再寫詩,到京師改行畫畫去了。

她再一次引起關注、引發爭議、受到群起攻之,是在今年3月份。起因倒和在今日頭條天天發畫室的廣告、自許畫作如何如何了得無關,而是在2018年3月18日名作家李敖去世的當天,不但沒有為同行哀悼的表示,還公開表達了“祝其速死”的言詞。公眾的神經再一次被引爆了。

中國人幾千年來都有“死者為大”的傳統,趙麗華此番言論,等於公開挑釁網民,觸犯眾怒,如入無人之陣,卻又四面楚歌。很多人覺得,對於一個剛死之人,無論此人私德如何,不管你們有什麼天大的仇怨,人家屍骨未寒你就以拍手稱快的姿態去罵他,實在是想蹭熱點不擇手段,內心的淺薄、懦弱與惡毒也是昭然若揭。

對於這次鬧劇,我作為好事之人,當時就想議論幾句,但想想蹭“死人飯”不厚道,也知不是講道理的時地,最後只好隱而不發。“退怯”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我自己的觀感和大眾多有不同,甚至如果能一切從理性出發,在某種程度上,我對趙麗華女士多少有些理解和同情,雖然我也從來都不喜歡她這個人,雖然我也認為她確實本意中也有蹭熱度的成分吧——畢竟她還要做生意,還要靠知名度招畫畫的學生。

只是事情會鬧的這麼大,我想也應該是她始料未及的吧。


這場“趙麗華咒罵李敖的事件”,我對趙麗華的“同情”, 如果要幾句話說明,其實也不難。

歸結起來就是,從世情常理上說,一個人剛剛去世,就說人家是“人渣”、“早死早好”之類的話,肯定無論言語還是時機都不對。但是,另一方面,擺脫中國式的虛情假意,我倒覺得趙麗華作為有名的“女性主義者”,從維護女性的角度出發,對李大師這樣一位一生風流韻事不斷、始亂終棄、幾乎視女性為玩物的公眾人物作出斥責,快言快語不遮不掩不失為坦蕩,而她所“口誅筆伐”的,也未必沒有理據、未必沒有權利,她所說出來的恐怕是絕大多數中國女性敢想不敢言的吧。更何況,在知識圈內部,李敖的聲名從來都是譭譽參半的,他這幾年在民間的受捧,實話說多數還是來自他“統派”的身份和言論吧。

而且,就李敖本人而言,以他玩世不恭的性情,如果他泉下有知,只怕不但不會憤怒,還是嬉皮笑臉的呢!要知道,李敖自己,一生罵了三千名人,其中像罵“國學大師”錢穆、咒儒學領袖徐復觀、批文史作家柏楊等等,都是在人家閉目不久的時候,就化筆操戈、扒皮痛砭的,論起言詞的“過分”、場合的不分、輩分的不講,世間還有比李大師更“能耐”的嗎,趙麗華不過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所批點的也不過小雨小點落溝壑,算什麼呢!

“隔靴搔癢贊何益,入木三分罵亦精”。甚至,如果真瞭解李敖其人的,不難順理成章的推測,以他的為人行事,他會更厭惡那些素昧平生的人在他死後謬託知己的吧。他根本不可能在意有人在他歸西后罵他,他更在意的,應該是罵的熱不熱鬧,罵的到不到位、罵的巧不巧妙吧!

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也就是說,趙麗華當然是有錯的,但終究屬於時機不當、過甚其辭,也似乎確實有蹭熱點嫌疑,但是拋開中國社會的虛矯偽飾的人情世故不講,她如此說何曾沒有權利,又何曾沒有道理,又何曾該再次受此五湖四海的攻擊呢!


所以,在這場鬧劇中,那些為了李敖的死如喪考批,為了趙麗華的罵視同祖墳被掘的人們,才真是搞笑的對象吧!

這些朋友,既對趙麗華的“仇恨”升的莫名其妙,對斤斤維護的偶像李敖,其實也非常隔膜,不過就是跟從起鬨,一起團購結伴舐皮刮骨罷了。大眾因為信息不足總還無辜的,而那些藉此粉飾加料發文章的新媒體,其實連李敖的文章都沒看過一兩篇,就敢借名人之死,拼命把自己裝點成大師知己、文豪門生,熱炒議題,攻擊人身,既以自炫,又以賣錢,以此獲利得名,導致是非蜂起,偏離主題,於心何忍?

這些人,李敖死,罵趙麗華;金庸一去世,就反過來臭揍李大師一頓,翻雲覆雨,全無特操,這哪裡是在辨是非公道,其實都是標榜之資,都是生意的盤算,連死屍都是他們的沽名獲利之具。這樣子的群體,和他們極力要鞭笞的趙麗華女士難道不是半斤八兩嗎?還有,我想說,欺軟怕硬很不好,躲在背後放冷箭有點陰暗,罵女人氣勢洶洶也挺沒有風度的。這也是我“同情”趙麗華的幾句話。

  魯迅在《憶韋素園君》裡說:“文人的遭殃,不在生前的被攻擊和冷落,一瞑之後,言行兩亡,於是無聊之徒,謬託知己”。確實,古人感慨“青蠅為弔客,千載同欷歔”,在中國,哪朝哪代都一樣。

2018,11,14,晚,閒談

感謝大佬們賜閱。會勉力每天都寫三兩篇隨感。歡迎關注、點贊、留言批評——雖然我是不會改的

劉愚愚


趙麗華,被人稱為一級作家,詩人。其詩歌作品被稱為“梨花體”,本人也被封為“梨花派”教主。我不是詩人,對詩歌也不感興趣。但我卻對她的一級作家很有點不理解。作家不應該只分類別嗎?在我的認知裡,好像根據作品的體裁分為散文家,劇作家,詩人,小說家,卻從沒有聽說過一級作家二級作家這樣的稱呼。



那麼趙麗華的一級作家是怎麼回事呢?是哪個機構頒發的?評定的標準是什麼?是小說,詩歌,還是散文,戲劇?據說她的“梨花體”很有名,難道是因為這被稱為“口水詩”的詩歌?想到這,我不由想起她在一篇博文《我要說的話》中一句話:惡搞是社會意識形態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當今時代的一種正常現象。難道是因為她的詩歌也是惡搞?想起她的一首詩,題名為《我一個人到納西》:毫無疑問/我做的餡餅/是全天下/最好吃的 如果這樣的詩是詩,那我也是詩人了。每天我都可以說很多類似的話:你如果拒絕/我就可以/獨自揚帆/渡過長江和黃河。 頭條/是我感情/最深沉的/寄託 如果這是詩,張口就來,是不是我也可以申請一級作家。?



作家應該是大眾公認的,具有真正歷史意義的,讓人光榮讓人自豪的稱號。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覺得趙麗華連作家這個稱號都配不上,更別說一級作家。有人說她的詩樸素,接地氣,並拿出胡適,艾青的詩作比,他們忘了,胡適與艾青的詩歌是白話文初一興起時期,而現在是詩歌已經走向成熟,時代不同了標準怎麼能夠一樣?更何況胡適的詩也不算是詩,胡適也不算是詩人。


A堅決不生氣


人醜不能怨李敖,詩醜肯定怪自己。

也就是最近才知道了這位梨花體的掌門人。剛聽說有一個叫趙麗華的女人罵李敖時,我還認為是個臺灣女人,結果搜出來有個大陸的趙麗華,還認為同名同姓,再搜了半天,原來還就是這位。由此還知道了梨花體,你看這見識長的,那可是蹭蹭的啊。 為了表達對梨花體的敬意,我也仿效一下,來幾個梨花體,寫到哪兒算哪兒,看成不成:

1.《趙麗華》

趙麗華

是個女人

有點醜

愛寫詩

說是梨花體

名字挺好聽

2.《趙麗華罵李敖》

你一個男人

罵我們女人

不知道

男人是女人生的

不可以這樣

沒教養

你是流氓

我不怕你

3.《芙蓉姐姐鳳姐趙麗華桃園三結義》

芙蓉姐姐是老大

鳳姐是老二

趙麗華是老三

沒有桃園

也能結義

大家都是極品

別人愛咋滴咋滴

就這麼著吧

4.《梨花體是什麼體》

不是張麗華

不是樊梨花

就是趙麗華

就是梨花

就是體

就是就是

梨花體是一種詩

反正就是

你不相信就算啦

別打110

打110我給你急

今日頭條

有人出題

還有人回答

能賺粉絲

還有紅包拿

這種好事

你不做有點傻

6.《神馬李白杜甫都是菜鳥》

李白會寫詩

杜甫也會

一個是詩仙

另一個是詩聖

可梨花體最牛

趙麗華是詩妖

7.《中國著名詩人》

在中國

有一個詩人

是一個而不是兩個

更不是三個四個

只有她才是最著名的

她是梨花體的掌門人

張麗華

8.《這樣的詩我可以一分鐘寫八段》

梨花體很好

好寫好記

還好懂

都是大實話

沒有玄虛

應該發揚光大

大家都來寫

因為一分鐘就可以寫八段

快的不行

比洗蘿蔔都快

多好啊

9.《大家覺得我寫的怎麼樣》

寫完了梨花體

有點小激動

原來我也可以

把自己降低

只要無下限

就能出么蛾子

一隻兩隻

撲稜撲稜

對這個世界

有點看不懂

不是梨花體有病

就是趙麗華蛋疼

可是她是女人

說蛋疼有點不尊敬

為了尊敬

就不再寫了

寫的多了

我就成梨花體掌門了

——哈哈——


桃核老仙


趙麗華-梨花體倒是知道的,但“一級作家“卻不甚明瞭。

知道其人並瞭解其詩體得宜於《頭條》,也因了她的代表作。

《一個人來到田納西》,四行幾十個字就寫她會做餡餅,估計能寫出這些漢字的人都會作詩了。

《我終於在一棵樹下發現》,四行幾個重複的漢字,只是變換數字的填字遊戲。

《朵拉-瑪爾》這標題由漢人看起來還有點詩意,比下面的內容至少要乾淨!

就這樣水平的一位“天然”女性,居然被“伯樂”發現了!無非是她的餡餅好吃,無非是在她身上捉了幾隻螞蟻,無非羨慕她恥骨下面的幾撮青草和一汪泉水!

這種既沒有思想性又沒有藝術性的純天然的斷句式“作品”竟然能登大雅之堂並冠之以“教主”之位純屬滑天下之大䅲!

沒有過多瞭解,對其大作不讀也罷。


江漢之漢


不是我要蹭這個熱度,是因為我實在躲不開了,這兩天在頭條和悟空問答裡面,走到哪裡都是這樣的問題,關於李敖的關於趙麗華的。

那麼這個一級作家是怎麼回事呢?文壇怎麼評定,怎麼劃分作家的等級,有一套它的操作規則,細說起來,我這個回答又要被抱歉告訴,審核未通過。那麼,以自身經歷為例作答吧。

我告訴你,十幾年以前,我曾經是國家一級項目經理,後來項目經理這個名頭不用了,改成建造師。

建造師,是要考試的,三級二級相對好考些,一級建造師的過關率實在太低了,有許多人連考幾年通不過,便寒了心,一氣之下扔了書本,棄了各種花大價錢報的輔導班,潰敗而逃。

而以前的那個項目經理,大部分是申報材料,由系統內專家小組評定的。只要從事施工管理相應的年限,或有正規的學歷,或曾經參與從事過某種規模或結構的大型工程的施工(注意只是參與)。因此,由此類推,一級作家的招牌大抵也差不多從評審委員會出來的。

你問我啊,我還是資格老,沾了光,首批建造師可以由高一等級的項目經理轉化而來,一級項目經理直接換二級建造師的證。

這裡

我想

以趙氏

典型的梨花體

作詩一首

不知讀者諸君

看懂了沒有

趙麗華(梨花)

國家一級作家

就是這麼 來的


天若有情共沉醉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趙麗華其實傻乎乎的。明明自己身份特殊,又不是什麼位高權重的人物,非要跳出來折騰。

一級作家是若干年前的玩意,那時候大家都很追捧。

在以前,作家基本都是體制內,民間沒寫文章的人。

作家也是國家幹部,根據國家制度進行職稱評定,從“文學創作專業一級作家”至“文學創作專業四級作家”。

這種東西在二三十年前,很牛逼,同教授副教授講師是一個道理。

但今天,誰還會看中這個東西。

國內賺大錢的作家,有幾個還去評定這玩意?這東西基本都是作協內部搞一搞。

趙既然是某作協副主席,年紀又不小了,評上這個一級作家也不是什麼難事。

趙麗華如果是個普通的富商老婆,她怎麼折騰,怎麼砸錢炒作,是她的自由,沒人會管。

但她身份敏感,之前又有一大堆事,聰明的話就應該消停一些,不要搞事了。

她就是閒不住,估計也就是性格使然吧。

送她的詩幾首。說實在的,如果不是看到她的署名,我真懷疑這是頭腦有些問題的病人寫出來的。


新俠客行

據說古代的趙麗華

不以真名傳世

輕功絕頂

仗劍天涯

除非萬不得以

從不出手現身




我終於在一棵樹下發現

一隻螞蟻,另一隻螞蟻,一群螞蟻 可能還有更多的螞蟻






有風吹過

我看到柳枝搖擺的幅度 有些過分


薩沙


漂亮美麗的女作家,畫家!



笨笨說事聽


12年前,趙麗華因為梨花體而名噪一時,今天如何評價她,如同看一齣戲,因為劇情的反轉,而不斷推翻此前自己的判斷,趙麗華也如此。

2006年,趙麗華因梨花體橫空問世,成為年度話題人物。當時讀了趙麗華創作的詩歌, 最娛服了!原來詩是這麼拐彎拐出來的,只要會打回車鍵就可以。因為梨花體扒掉詩歌的神聖外衣,將詩歌的“高大上”的形象徹底粉碎,用簡潔乾淨的語言去表達,讓詩歌變得口語化,從而引發熱議。

因此,爭議也隨之而來,如果說你是詩人,舒婷是啥?海子往哪擱?但趙麗華是確實是詩人,出版多部個人詩集,是被認證的專業詩人,是國家一級作家。曾擔任“魯迅文學獎”詩歌獎評委。雖然梨花體扒掉詩歌外衣,降低了詩人准入門檻,助眾多文學青年的實現了詩人夢,因為作品被網友不斷惡搞,真假難辨,趙麗華創作也進入了低潮期。

沉寂一段時間後,決定改行。2012年她搖身一變成了著名畫家,雖然讓人意外,但也合情合理,繪畫本身就是詩的繼續,所謂風景如詩如畫,其後被包裝成中國女梵高,出版了幾本詩畫集,其作品也被粉絲高價收藏。


如今的趙麗華是作家、生活家,文化創意人。

有著詩人的想象力趙麗華於2014年底創立“梨花公社”,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在這裡學畫畫、養雞養鴨養生、種菜做手工開直播,把愛好與事業完美結合,坐在家裡把錢掙了,妥妥的人生贏家,而這種生活,不正是國人所向往的生活?


最娛莫若


二百七十八個回答。

二百七十八個回答裡,有多少個回答是在罵這個趙麗華老師。

人怕出名,豬怕壯。

名人是非多。

特別是女性。

至於詩歌,在我看來,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你想怎麼表達就怎麼表達。

有本事,你也可以到達到她的高度,在詩歌界來一場轟轟烈烈的龍捲風。

對於任何一個前輩,我們在不認同她的寫作方向的情況下,也不應該這麼‘‘罵’’她吧?

至於說她寫李傲的文字,那有什麼不可以呢?又沒有誇大事實,更何況李傲之子在接受採訪時都說了他這個父親的那些事。人死了,尤其名人,蓋棺定論就是這樣來一場前事今生的從頭敘到尾,不然,怎麼去認識這樣一個名人?

就如金大俠,我買了他的書,但有一天,我在溫洲書城裡看見一本寫他的書,翻了一下,翻到他的大兒子因為他的婚外戀跳樓了,那一刻,大俠在我心中就塌下來了。

趙麗華老師除了寫詩,還在教人畫畫,她為什麼不值得我們尊重???

不尊重她,也不應該罵她吧?

文學批評可以有,但不是謾罵。
當今詩壇是怎樣的一個現狀,你們知道嗎?這個詩人趙麗華你們罵,那個湖北的餘秀華,你們也罵,除了罵人,你們為詩歌做了什麼?

你們是真的熱愛詩歌嗎???

還是內心有一萬萬個的窟窿眼,自己寫不了詩,別人也不可以成為詩人。

寫詩的人從來就是為自己而寫,展現出來,也是讓懂得的人看,讓欣賞的人欣賞,讓批評的人批評,讓共鳴的人共鳴。沒有一個人寫的文字會讓所有人都認同,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那種文字感覺,但是,可以有不同的見解,也可以有不同的想法,而謾罵只能讓你在文字裡展現出你的內心是不安靜的。

如果你真的愛詩,真的認為趙麗華的詩是那般的不堪,那麼你就加入寫詩的行列吧!寫出超過她們的現代詩!當代詩!抒情詩!七行!十四行!朦朧詩!校園詩!…………………………


頭頂有藍天123


五千年來第一花,

螻蟻堆裡出名家,

詩行橫空驚李杜,

曠古唯有趙麗華。

附趙詩:

《我終於在一棵樹下發現》

   一隻螞蟻

   另一隻螞蟻

   一群螞蟻

   可能還有更多的螞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