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2018年進入尾聲,對於電商賣家來說,這是一個回顧、總結、展望的時刻。回顧這1年電商市場以及電商平臺發生的變化,有助於電商賣家更好地應對接下的挑戰,並預測2019年將發生什麼。

為此,MarketplacePulse對美國各大電商平臺,亞馬遜、eBay、沃爾瑪、Etsy、Wish、Facebook和谷歌零售平臺等進行了深入分析,並得出本份報告(報告中數據均來自MarketplacePulse),具體如下:

一、亞馬遜賣家“漏斗”

二、亞馬遜中國賣家比例

三、2018亞馬遜新賣家全球站點佈局

四、Prime會員項目效應

五、免費兩天配送成為硬指標,但實現門檻高

六、沃爾瑪是如何一步步逐鹿電商市場的?

七、努力轉型中的eBay

八、谷歌的“覺醒”——Google Shopping

九、Facebook的電商夢

十、Etsy安然無恙,是Amazon Handmade“絞殺”失敗,還是…

十一、國外消費者購買中國產品的“遙控器”—— Wish

十二、亞馬遜的護城河

十三、亞馬遜正成為一個“付費遊戲”平臺

十四、亞馬遜自營品牌當真將使賣家無路可走?

十五、賣家面臨關乎前途的重要抉擇

十六、2019年發展注意事項

本章節著重分析2018年亞馬遜平臺的發展變化及2019年趨勢,(點擊文末[瞭解更多]報名“2019雨果網全球跨境服務商採購節暨雨果網全球客戶答謝晚宴”,聚焦跨境出海的未來式)。餘下其他幾個電商平臺我們也將陸續推出。

一、亞馬遜賣家“漏斗”

“在全球擁有超過200萬的賣家”是人們對於亞馬遜平臺規模的統一認知,但除了其龐大的賣家數量,亞馬遜在賣家表現方面的衡量指標也非常強大,相當於亞馬遜的賣家“漏斗”。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如下圖,根據亞馬遜指標,數百萬賣家在“漏斗”最上層,僅幾萬名來到了底部。事實上,至今已有超過600萬的賣家在亞馬遜平臺銷售過產品,但銷售額超過100萬美元的僅2萬,而這2萬賣家正是亞馬遜平臺銷售額增長的核心推動力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查看亞馬遜平臺的頂級賣家排行榜,你會發現其中有67%在1年前就已經在排行榜中名列前茅,有53%在2年前就已經名列其中,有41%已經位居前列有3年之久,如下圖。頂級賣家的低流失率這體現了他們對於亞馬遜平臺所具有的長期依賴性。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超過100萬家美國中小企業在亞馬遜上銷售產品,其中有18%的賣家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其他常見的地點包括紐約、佛羅里達和德克薩斯,佔22%(如下圖)。亞馬遜對美國經濟發展影響巨大,該公司稱,已經為美國創造了90多萬個就業崗位。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二、亞馬遜中國賣家比例

亞馬遜的5個歐洲站點(西班牙站、意大利站、法國站、英國站和德國站)、日本站和墨西哥站受當地法律法規要求,需披露賣家商業信息。根據披露的商業信息,亞馬遜歐洲站上,39%的TOP賣家來自中國,如下圖。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事實上,2年前亞馬遜歐洲站的中國賣家比例僅達到15%,而如今2年過去了,這個數字翻了一番,達39%。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儘管無法獲知亞馬遜美國站的具體數據,但是中國賣家在亞馬遜美國站的份額絕不低於歐洲站的39%,甚至更高,因為歐洲站並非中國賣家的主要目標,對於中國賣家而言,亞馬遜銷售額最高的美國站才是首選。

2016年,Payoneer曾採訪了900名中國賣家,發現62%的受訪者在亞馬遜上銷售商品,其中有91%是在亞馬遜美國站上銷售的。

本月初(12月6日至7日)亞馬遜在寧波舉辦了第4屆亞馬遜全球開店賣家峰會,超過1萬名的中國賣家到現場參與了該活動,通過在線直播參與活動的賣家更是超過了2萬。相比,亞馬遜今年在美國洛杉磯新奧爾良舉辦的唯一一場名為“Boost with FBA”的賣家活動,卻只吸引了不到3000名賣家。

鑑於活動主題的差異性,參與賣家數量差異巨大是可以理解的。在寧波的亞馬遜全球開店賣家峰會上,亞馬遜向中國賣家傳遞了一個很簡單卻很重要的信息——要注重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這將幫助中國賣家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2018亞馬遜新賣家全球站點佈局

2018年至今,已經有超過120萬的新賣家加入亞馬遜,平均每天有3459個新賣家加入,每小時144個,每分鐘超過2個。

增加的數百萬新賣家中,有極大部分來自美國站、印度站和德國站(如下圖)。但是在這龐大的隊伍中,僅有少數賣家會真正成為亞馬遜活躍賣家,許多賣家最終甚至一樣產品都沒有刊登出來。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亞馬遜印度站

在印度,亞馬遜花了4年的時間才將其賣家數量從0“拉扯”到了200000,但在後續卻實現了爆發式增長。

亞馬遜印度站於2013年6月推出,亞馬遜用了37個月的時間(到 2016年7月),才實行了第一個里程碑——收穫10萬賣家。後面,亞馬遜花了11個月的時間(到2017年6月),實現了第二個里程碑——賣家數量突破20萬。自那以來,亞馬遜印度展賣家數量就開始實現飛躍式增長,今年2月,亞馬遜印度展賣家達到了30萬。9月,僅僅7個月後,亞馬遜印度站賣家突破了40萬。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根據英國第二大銀行巴克萊銀行(Barclays)報告數據, 2017財年,亞馬遜和Flipkart的商品交易總額(GMV)仍舊不相上下,但在2018財年,亞馬遜以75億美元的商品交易總額已經遙遙領先Flipkart,Flipkart商品交易總額為62億美元。今年早些時候,沃爾瑪以160億美元收購了Flipkart 77%的股份,使其估值達到了220億美元。

亞馬遜澳洲站

到2018年12月5日,亞馬遜澳大利亞站已經上線整整1年,雖然亞馬遜取得的成績並不如此前人們所想,但亞馬遜表示將在未來幾年將其服務一項項落實到位,以實現更大的發展。根據亞馬遜澳大利亞站地區經理Rocco Braeuniger的說法,“過去一年對亞馬遜澳大利亞站來說意義非凡,但好戲其實才剛剛開始。”

即便成績不如預期,但亞馬遜澳洲站在過去12個月裡依舊取得了一些成績:

在過去的12個月裡,亞馬遜成功地將其產品數量從上線時的750萬件,增加到了近1億件,其中有2000萬件來自亞馬遜美國站,澳洲消費者可通過全球商店(Global Store)購買。平臺賣家數量的增長,是亞馬遜澳洲站產品目錄增長的最大推動力,在1年時間內,亞馬遜澳洲站賣家數量從2000位增長到了25000位(如下圖),其中有40%(10000個賣家)是澳洲本土賣家,其餘為國際賣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自中國。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相比上線之初的“空手套白狼”狀態,目前亞馬遜澳洲站已經分別給賣家和買家提供了FBA物流服務和Prime會員服務。亞馬遜澳洲站正式推出前,該網站每月能吸引400萬到500萬的訪客,而推出後訪客數量一直砸穩步增長。根據網站分析軟件SimilarWeb的數據,今年11月該站點訪問量超過了2017年的12月的1630萬創下新紀錄(如下圖),預計12月訪問量還將更高。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四、Prime會員項目效應

亞馬遜在全球擁有超過1億名的Prime會員,這使得Prim會員計劃成為全球最大的客戶忠誠度計劃之一,而 Prime會員作為一個群體正在影響著整個零售業。不僅其它零售商開始意識到必須為消費者提供免費的兩天送貨服務,其它平臺也在尋找自己的物流模式,來為消費者提供統一的送貨體驗。

數據指出,通過Prime為亞馬遜買家提供產品的亞馬遜賣家數量正在穩步增長。目前,超過90%亞馬遜頂級賣家至少有一款產品提供Prime服務,高於3年前的70%。超過73%的頂級賣家為超過一半的產品提供Prime服務,高於3年前的40%(如下圖)。亞馬遜賣家選擇將產品發往FBA並不是因為它比其它選擇更方便或更便宜,而是因為這將使他們接觸更多的消費者。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歸功於FBA,亞馬遜Prime產品目錄得以不斷獲得增長。亞馬遜於2006年9月19日推出FBA物流服務,它允許賣家將大部分產品庫存轉移到亞馬遜庫存,亞馬遜會收取一定的費用,從FBA賣家那購買產品的亞馬遜消費者將可以得到2天的Prime配送,而FBA賣家在競爭“黃金購物車”( buy-box)時,也會更有優勢,目前FBA已成為“亞馬遜飛輪”的發展基石。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目前,在所有的亞馬遜站點上,提供Prime 物流服務的賣家數量都在增加。今年2月26日,亞馬遜澳洲站也推出了FBA物流服務,10月後,已經有33%的賣家加入了亞馬遜FBA。

值得注意的是,平均而言,亞馬遜FBA的賣家刊登的產品比亞馬遜自發貨賣家(即下表中的FBM Seller)的少(如下圖),這是因為FBA賣家刊登的產品需發送到亞馬遜倉庫,而亞馬遜倉儲費用高昂,賣家需節省成本。如果你有留意,你會發現那些刊登了數十萬種產品的亞馬遜圖書賣家只有少數加入了亞馬遜FBA,因為一旦加入,他們的成本將直線上升。

報告:2018年度亞馬遜平臺現狀回顧及趨勢

五、免費兩天配送成為硬指標,但實現門檻高

亞馬遜於2005年推出Prime服務,如今,亞馬遜為其Prime會員提供1億種產品兩天免費送貨服務,隨著亞馬遜影響力的擴大,免費兩天配送逐漸成為所有零售商都需要達到的標準。《華爾街日報》更是將兩天免費送貨比為人們不可剝奪的是一項不可剝奪的權利。

然而,在全美範圍內實現免費的兩天配送服務並不容易,除了在庫存管理,物流統籌等方面都對零售商有極高的要求,而且成本極高,普通的小電商賣家難以獨立實現這一目標。

未完待續...點擊【瞭解更多】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