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部分行政區劃調整,人員待遇、低保、戶口簿……熱點問答來啦

經國務院批准,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的批覆,長治市撤銷城區、郊區、長治縣、潞城市、屯留縣,設立潞州區、上黨區、潞城區、屯留區4個市轄區,中心城區擴容後形成“一市四區”的發展格局,全市轄區由2區10縣1個縣級市變為“四區八縣”。11月23日,全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動員大會召開,標誌著長治市行政區劃調整工作進入正式實施階段。


長治部分行政區劃調整,人員待遇、低保、戶口簿……熱點問答來啦


潞州區

由原來的“城區、郊區”更名為“潞州區”,區政府駐城區政府不變。“潞州”是長治市古代的行政區劃名稱,歷經隋、唐、宋、元、明,歷史悠久。“潞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將城郊區合併更名為“潞州區”,既符合歷史發展的實際,具有延續性,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體現了區域特點。新的潞州區由城區郊區合併而成。

上黨區

由長治縣縣的建制改為市轄區,政府駐地仍在韓店鎮,取名“上黨區”。“上黨郡”“上黨縣”是長治縣的古代行政區劃名稱,歷經隋、唐、宋、元、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將長治縣更名為“上黨區”,既符合歷史發展的實際,具有延續性,體現了區域特點。區政府駐地和管轄範圍不變。

潞城區

由縣級市的建制改為市轄區,政府仍駐潞華辦事處。改制後的潞城市,取名“潞城區”。潞城得名於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沿用至今。名稱使用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政區名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更名為“潞城區”,既符合歷史發展的實際,具有延續性,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體現了區域特點。區政府駐地和管轄範圍不變。

屯留區

由屯留縣縣的建制改為市轄區,政府仍駐麟絳鎮。改制後的屯留縣,取名“屯留區”。屯留縣得名於公元前555年的春秋時期,沿用至今。名稱使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政區名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更名為“屯留區”,既符合歷史發展的實際,具有延續性,又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體現了區域特點。區政府駐地和管轄範圍不變。

就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工作中社會各界關心、關注的有關問題,長治日報社記者對市民政局局長宋書林進行了專訪。

長治市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行政區劃格局有什麼變化?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城區、郊區,合併設立潞州區,區政府駐城區政府不變;撤銷長治縣,設立上黨區,由縣建制改為市轄區,政府駐地仍在韓店鎮,區政府駐地和管轄範圍不變;撤銷潞城市,設立潞城區,由縣級市建制改為市轄區,區政府仍駐潞華街道辦事處,區政府駐地和管轄範圍不變;撤銷屯留縣,設立屯留區,由縣建制改為市轄區,政府駐地仍在麟絳鎮,區政府駐地和管轄範圍不變。

調整後,市轄區面積將擴充為2631.3平方公里,是原來的近8倍,居全省第二;常住人口167.1萬人,是原來的2倍多,居全省第三。

為什麼要進行此次行政區劃調整?

長治市地處晉冀豫三省交匯處,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晉東南的中心城市,也是上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為更好地發揮區位優勢,解決我市經濟社會和城市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矛盾,迫切需要對部分縣區行政區劃進行調整。

一是落實國家戰略部署,積極融入中原城市群發展的需要。我市是培育形成支撐中原經濟區發展的9個次中心城市之一。推動中心城區提質擴容,優化區域城鎮體系,是加快產業集聚與轉型升級,構建連接山西中部城市群的城鎮和產業集聚帶,融入中原城市群發展建設的現實要求。

二是做大做強中心城區,輻射帶動上黨城鎮群跨越發展的需要。我市市轄區偏少、中心城區面積小、人口密度大,可利用空間有限,城鎮空間佈局極不合理,導致在城市統一規劃建設、道路交通對接、產業分工協作等方面的協調成本較高,基礎設施難以共享,嚴重製約了上黨城鎮群的快速發展。

三是促進產業優化佈局,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需要。我市原有城區和郊區兩個市轄區,城區嵌在郊區中,縣市包圍主城區,這種“蛋黃型”的政區特徵,不僅導致區縣道路規劃與建設難以銜接,也造成各類設施重複建設。

四是解決“市縣同名”、城郊區無專名名稱的需要。長治市和長治縣“市縣同名”體制問題存在已久,不符合國務院規範政區名稱的要求。“城區”“郊區”名稱為通名名稱,無專名名稱,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較弱,不能反映出長治地區的地域和文化特徵,指位性不強。通過行政區劃調整,不僅可以解決市縣同名的問題,還可以進一步明確邊界範圍,加強邊界管理。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將為我市發展帶來哪些利好?

通過行政區劃調整,有助於加快晉冀豫邊界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步伐,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加快培育立足晉東南,輻射冀南、豫西北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有助於完善省域城鎮體系,增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加快形成經濟實力強、產業聯繫密切、空間佈局協調、競爭能力強的城市群;可以破除各縣市區之間的產業同構和重複性建設,提升區域競爭力和整體發展活力,有效規範上黨城市群產業佈局,形成分工合理、佈局有序的產業體系;可吸納周邊地區的人口向中心城區集聚,有利於統籌推進區域和城鄉協調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同時,通過行政區劃調整,將進一步優化城市建設和改革管理體制,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和管理水平,增強中心城區的輻射帶動能力。

此外,此次行政區劃調整,還可有效解決過去漳澤湖和老頂山森林公園難以實現統一管護的問題,將其全部納入中心城區管轄範圍,實現區域生態環境的統一保護、統一治理,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質量。

此次區劃調整後新設立的4個區為什麼以“潞州”“上黨”“潞城”“屯留”命名?

地名是歷史的凝結、文化的傳承。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地名對於宣傳城市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被譽為“外地人的眼、本地人的臉”,是一座城市的歷史底蘊和文化脈絡的體現。

關於4個區的命名主要綜合了三方面因素:一是體現歷史。“潞州”“上黨郡”是我市古代行政區劃名稱,“上黨縣”是長治縣古代行政區劃名稱,二者均歷經隋、唐、宋、元、明等朝代。潞城得名於公元596年,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屯留縣則得名於公元前555年的春秋時期,名稱使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政區名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二是尊重民意。在地名論證過程中,“潞州”“上黨”“潞城”“屯留”作為區名,群眾呼聲最高,並得到了專家們的一致認可。三是適應需要。既能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也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體現區域特點,可以從中窺出這座城市的歷史底蘊、建設成就、發展遠景甚至是投資環境。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對長治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請您具體談一談。

為使此次行政區劃調整方案凸顯合理性和科學性,我們經過了反覆醞釀和周密論證。

從規劃上看,符合上位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要求,為市縣城市一體化發展預留了空間,具有較好的調整基礎;從地形上看,撤縣設區涉及鄉鎮地貌特徵一致,連通聚合能力較強,有利於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銜接,促進城市發展要素的區域性流動;從發展水平看,這些地區經濟實力較強,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普遍較高,符合建區的各項標準且緊鄰中心城區,進行撤縣設區,能夠較好地促進中心城區提質擴容,優化生產力佈局;從歷史發展看,本次調整涉及的地域單元具有歷史文化傳承、群眾感情、民族文字語言的一致性,地域認同感和歸屬感強烈。

國務院批覆要求“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行政區劃調整後,這些方面具體怎樣體現?

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市委、市政府嚴格按照行政區劃管理有關規定,堅持“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嚴格按照國務院“約法三章”要求,不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不增加財政供養人員,不增加“三公”經費。同時,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厲行節約的規定。

因行政區劃調整和機構設置變動涉及的機構編制事項及人員變動問題,由市機構編制部門協調解決。相應的人員編制,按照“級別不變、待遇不變、全市統籌”的原則,連人帶編整體分流到新設立的4個市轄區。

行政區劃調整後,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是否需要變更?如何保持民生服務有效銜接?

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新行政區分別負責本區域內新行政區地名和地址標誌的更換,負責單位和個人有效證件證照換髮和信息變更工作。原有居民身份證、戶口簿依然有效不影響使用,無需更換。對於區劃調整後身份證住址信息發生變化的,可根據本人意願選擇是否換領身份證、戶口簿。相關地區新的行政區劃代碼確定後,新生兒申報出生戶口登記時,公安部門將根據新的區劃代碼,按照國家標準為其編制公民身份證號碼。對新辦理的涉及到新政區名稱的各項業務,全部使用新的政區名稱。

同時,將紮實做好涉及民生的相關機構調整和服務保障工作。金融、電信、郵政、電力等機構與行政區劃調整同步進行,精心做好教育、醫療衛生以及水、電、氣、暖等公用事業的移交銜接工作。潞州區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的調整,將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統一發放。潞州區、上黨區、潞城區、屯留區的城市低保救助資金按調整後的標準預發三個月,農村低保資金預發至明年第一季度。此外,還將全力做好行政區劃調整劃轉人員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發放等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不受影響。(來源:上黨晚報、長治市民政局)

監製:劉飛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