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镇合并了,地级市县是否也该合并简化?你怎么看?

用户1026936411226


如果前几年实行省直管县(县级市)还是可行的,但是现在就是实行了,意义也不大了。

首先,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周边地级市,这几年把周边郊县(县级市)兼并化成区,成为市区的一部分,想再让他们吐出来不大容易,市政规划这块肯定受很大影响,

其次,假设省直管县(县级市),原地级市降级成为新的县(县级市),省所在的城市肯定还是优先发展自己所在的城市及周边县,导致由原先的地级市吸血发展成省政府吸血,这样离省政府远的县就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省政府顾不过来,原地级市不管的双重境地!

最后,我觉得现在地级市、县级市甚至是镇级市(可能有)名称上没法区分,应该把大部分的地级市改成府或郡,如果保留“市”,那就取消县级市,直接就是县,至于镇级市村级市等等的就不应该存在!相邻的管辖面积小的县级单位应该合并在一块组成比较大的县级单位,精简县级机构,比如说河北。地级市也是同理。


青岛蜗牛


山东省现有的17地市让整个山东除了青岛都是一潭死水默默无闻!山东离江苏经济越拉越远,马上就被浙江赶上,资源整合减少内耗是山东城市走向国际化和大都市化的关键。

GDP总量是城市规模的重要指标,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的GDP是世界最大城市纽约的50%还不到。未来的竞争是大城市的竞争带动大区域的竞争!均衡发展成就的是平庸。地级市县简化合并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举措。

东营和滨州合并为滨州市,滨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海之滨,高青县并入,邹平县划给济南。

淄博市沂源县、日照市岚山区和莒县并入临沂,临沂不仅临近沂水,同时也是占据整个沂蒙山区的依山靠海大城市,不宜再叫临沂,应更名为沂蒙山市。

莱芜、泰安、淄博、德州的齐河并入济南,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进一步增强山东省会济南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竞争力。

泰安南部的宁阳县、东平县和枣庄市整体并入济宁。

日照市东港区、五莲县、烟台市莱阳、海阳、潍坊市诸城和高密并入青岛,威海并入烟台,烟台市莱州并入潍坊,潍坊统领发展莱州湾,青岛统领发展胶州湾,烟台统领发展半岛东部沿海。

地级市合并后山东省有济南、青岛、烟台、潍坊、济宁、沂蒙山、菏泽、聊城、德州、滨州10个地级市。17地市整合为10地市,有利于继续做大做强青岛,培育济南、烟台两个二线城市迈入一线,提高潍坊二线城市排名,有利于滨州、济宁、沂蒙山这3个三线城市跨入二线,带动鲁北鲁南和鲁西南,同时加大对西部3个地级市菏泽、聊城、德州的扶持力度。城市的合并成就的不仅仅是做大城市,更是点燃齐鲁人民奋发向上的梦想和砥砺前行的激情!






江山如画1808


直接省管县,地级市管区但只保留核心区,非核心的区县可以划分。。。

以山东来说:

大济南:历下,历城,市中,槐荫,长清,天桥,就够了。

章丘县,齐河县,莱芜县,平阴县。

大青岛:市南,市北,黃岛,城阳,崂山,即墨。

平度,莱西,胶州,都可以是县。

烟台:

可以分出龙口,莱州为县。

威海:

文登县

滨州:

邹平县

潍坊:奎文区坊子区,寒亭区等。

寿光,高密,诸城昌乐都是县。

枣庄:市中,薛城,台儿庄,峄城。

滕县。

济宁:任城区,兖州区,曲阜。

邹县,嘉祥县,汶上县,

等等


看看说什么


撒县并市、撤乡并镇十分必要,除了西藏、新疆外,许多省市没心必要设那么多小县小乡。在河北、陕西等省,一个县只有几百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三、五万,或不到十万人,县机构也庞大,财政供养人员太多,增加了财政负担和纳税人负担,完全可以合并。有的县区小,乡镇更小,却乡镇数量不少,如重庆万州辖60余个乡镇,有的乡镇只有十几平方公里,人口1万人左右,而一个乡镇在编人员也有几十到百余人,财政负担有多重,完全可以撤并。撤并县市并乡镇,可以减少层级,减少官员,减少财政负担,增强社会向心力。


平哥191455280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村、乡、镇、县、市等行政区政府的逐渐合理化撤并,使行政区划更为规范、精简、高效已是时代发展的必要。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行政区划是三级制,即省级、县级、乡镇级,而地级市因历史原因属于省 里的派出机构,代管着县、市、区,后来发展为一级的"行政区划机构"。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其中,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5个经济特区。地市级行政区有334个,县级行政区有2851个,乡镇级行政区有40407个。

从中央到地方如此近似五级的行政管理,多年来一直在精简一一反弾一一冗员的反复轮变着,但不管如何改,各级行政事务一直见长,行政供养管理人员负担也一直见增。经过多年飞速发展,中国经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通连使交通时间缩短、车辆通行便捷,而网络飞速扩展,使上下联系更为紧密、工作安排更为便利等都为行政区划改革提供了契机。

现如今以顶层设计为突破口,在垂直管理系统进行职能重设,削减部门,改革引向深水区。而行政区划改革应列入着重考量,把行政管理向扁平化推进。就如现代农业种植推广了荔枝、芭乐等水果的矮化种植,在施肥、杀虫、收成、釆摘等方面取得很好成效,更加便于管理。扁平化管理能让行政管理从中央到地方更直接、精简、高效,通过减去中间错杂无用枝节,减少管理的风险和内耗,从而提高效率。

行政区划管理我们可以把它当一个功能完整的"人"来看待,人各部位机能协调,是最具灵活性的,从脑到肢体的指令达成是高效完美的,因而在行政区划改革中,我们可以用"䃼脑,壮躯,瘦腰,固肢,强指"这样的思路来完善行政职级制的改革。

"䃼脑"就是理顺中央的职能配置,完善各项管理系统职能,在汇集信息、分析问题、应对方案、发出指令更加完备快捷。而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在这一层水平性进行改革,缩减部门来带动全国各级行政职能的垂直性改革,以"火车头"式的牵领作用推进政府职能理顺,推动的是各级平行职能布置的单一性重置,但并不尽如人意,理应采取主线对应,各级分层设置来改革,使政令更加畅通。

"壮躯"就是在省级区划管理中,使之成为"脑"的延伸,发挥主战中心作用,是从思想到功能行动的转变,应建设好各项"内腑脏络"模块,使之能强有力地推进中央指令的落实,以督核促政令畅行。通过对中央职能进一步强化,细化工作内容,丰富职能部门,为执政的推进提供强有力保证。

"瘦腰"就是针对地级市进行重设。地级市不属行政三级管理的一级区划,游离在体系边缘,代行省级行政部分职能管理县级政府,地位不明确,且与县级市等在称谓职能上造成混淆重复。虽在历史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如今经济发展,成为了行政管理上"短平快"的掣肘,堆放了大量行政人员。应对地级市合并精简,改变"啤酒肚"现状,取消地级市行政区,实现"省直管县",把省级区域划分为2至3个副中心,归集回省级行政管理,做大分区域调控管理,而不是"豆腐块"分治,在更大层面进行协同发展。

"固肢"就是巩固县级行政管理。县级做为地方性行政区划在历朝历代以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行政执行的落实与否关键在县级,因此要配齐配强职能部门,固化公共事务管理,把属于县级职能留置在本级管理,不再推置到下级,巩固基层中心政权。同时对县级的各类冠以"市、区"衔头等行政机构并合处理,统一为"县"名,对经济、政治等发展水平状况分类为"一、二、三类县",发挥县政,强县扩权,做好县域经济文章。

"强指"就是增强乡镇级的行政管理。"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上头万般锤,底下一根钉",乡镇工作直面群众,是最大的最底层公务群体,既要增强监督管理又加强政策,便行政管理既分工协调,又精准高效。把一些本级分设的各种开发区、经济区、园区而增设不规范行政机构收并回建置的乡镇,并考虑部分区域进行"合村并镇",集约行政资源。同时只保留必要性基础性行政管理,让其轻装上阵,通过综合性工作管理改革,保证政策实施和任务推进。

建国多年,在经济发展的冲锋号下,各级各地政府各显神通,増设了一大批的区域性行政机构,冠以各类的"市"、"区"、"管委会"、"办事处"等等名头,并安置了大批人员。在中央不断推进部门职能体制改革的同时,对行政区划职级职能体系改革应稳健进行,对过多"赘肉"、"肌肪"、"老皮"等应剥除,把富余的精英干部充实到各级管理部门,强"身"健"体",让行政管理更加规范、高效。



中周2


如果这次合并,是第三次了,第一次是在八几年,那时我在乌市打工,向中央提的建议第—次提议,取消人民公社,实行乡镇制,大队改村委会。第二次,是九五年向人大常委会乔石。建议四十八项大纲,大约五百项议案,其中有大专院校合并,学生实行大班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行乡镇合并。还有改革后的几大税费革改。尤期是八四年的增殖税的建议,所以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八七,八八年的精减机构,减少许多国家负担。除去一些不劳而食的闲人。合并,就是这种原因,物尽其源,地尽其用,人尽其材,发挥应有的作用。


用户5661084788576


把城市做大才是发展之道,把市和乡做大,取消省和县,三千万以上人口的市,五十万以上人口的乡,一万以上人口的村,中央-市-乡-村。安阳,鹤壁,濮阳,新乡,焦作合为新乡市。洛阳,三门峡,济源,运城,晋城合为洛阳市。郑州,开封,商丘合为开封市。许昌,漯河,平顶山,周口合为许昌市。驻马店,南阳,信阳合为中京市


慧通万亿教育


不现实,看起来很美,其实没必要,顺其自然发展就行。

民国早就玩过了,民国初北洋政府搞的是省,道,县三级。国民党北伐后就撤道,只保留省县二级。比如山西省在北洋时期废府设道,有冀宁道,河东道,雁门道。

不过很快没几年南京国民政府又在省下县上加设一级行政督察区,起初按名称能看出来属于临时设置,有便宜行事和监督地方智能。可大家想一想,汉武帝设刺史部起初不也是行使监督职能吗。再看看民国时期的江苏省督察区地图和现代江苏省地级市地图,有什么差别。




再看看台湾,老蒋退到台湾又搞回两级制,省直辖市县。毕竟地盘小了,也管得过来。

可以说国家一旦大了,为了方便管理不可避免的要在省县之间再加一级,特别是中央集权国家。比如俄国的联邦实体有85个,最后普京设立中央直属的8个联邦管区,其职能和民国的督察区几乎一致,所以你懂的。


就算是法国也是这么玩的,早期法国更夸张的96个省,没办法在此之上又设立大区。起初是22个,16年又进一步缩减到13个。包括德国也不过是也只有16个州,州下属也是县市平级,一共十几个。


当然有人说美国,美国有其特殊性就是联邦政体,权力下放较多,具有一定自治功能,所以可以分设很多。

但凡想要搞中央集权,对内的区划管辖必然不会特别多。我国省设三十多个,一个正常大小的省内设十几二十几个地级市也是极限。

比如河南17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87个县,要是撤销地级市是要逼疯省府。那有人说多设几个省,把省缩小范围也行。就比如河南加起来一百多个,一分为三到五,至少让省级区划多数十个,这是对国家有什么仇什么怨。


可以说设立地级市是现实需求和客观需要,不是哪位领导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且增设地级市有助于集中区域财政搞城市化,发展中心城市。也确实不利于县级发展,但发展总是伴随牺牲,没有左右逢源的事。

未来也是有机会撤销地级市,就是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大量县级区划并入市直辖区,尽可能减小县数量。目前这个可能性在沿海省份可能性最大,人口流入充实城区,使地级市之间兼并和撤县设区。


卧家人


有幸回答这个问题,本人一直研究这个方面问题,有以下思路:

小村(小区)合并设立大村(社区),规模2000~2万常住人口为宜,设立村(社区)居委会,上级派书记,居委会选举主任,加组长(楼长)组成村(社区)居委会,另设各个办事员。

小乡、镇(街道办)合并设立大镇(街区),规模2~20万常住人口为宜,设立镇(街区)政务中心,上级派书记,村委会选主任,加村主任组成镇政务中心办公室,另设各个办事窗口。

小市、县、区合并设立大的市、县、区,规模20万~200万人口为宜,设立市、县、区人民政府,上级派书记,下面选举市长、县长、区长组成人民政府领导班子,下设各个局,然后在镇(街区)派出执法所类机构,在镇(街区)政务中心派出办事员。

调整后全国辖二十余个省级行政区,省辖二十余个市县,市县辖二十余个镇,镇辖二十个左右的村,市县为省直管,区为省会城市辖区。

1、从而真正实现省市镇村四级行政架构,2、通过小县合并政策引导,国家项目扶持一部分中型城市发展,3、通过对省会城市进行产业优化,人员密集产业转移至省内市县,从而减少省会城市人口压力,使省会城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另外提高市县工业水平,引导人口回流,发展了农村经济,培育了中小城市,完成城镇村一体化,提高城镇化进程。

本人自12年至今经过六年时间,对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进地貌地形,生态资源,经济种类,人口组成,城市建设,发展潜力,交通方面进行查看了解,才总结出来这样的结论。


胡杨树770


中国乡镇合并了,地级市县是否也该合并简化?你怎么看?

这个事情,我觉得可以考虑,原因有几条:

第一,经费压力需要考虑进一步降低。在这方面,就是要考虑精简机构、人员,不然这样的经费压力实在太高。包括工资待遇、运转经费等,都不是一笔小的数目。

第二,制度成本需要考虑进一步降低,从而有效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如果机构太多,老百姓办事肯定就相对复杂、繁琐,而每一个存在的机构,都可能在管理、服务方面设置门槛,以强化其存在性和利益驱动。而我们在行政方面的配置能力是比较强的,所以精简机构能够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

第三,从现有情形来看,地级市和县也是数量众多,可以考虑进一步合并。特别是那些人口较少、面积较小、经济较差的地方,是可以考虑合并的。

最后,就现实条件来看,合并部分地级市和县是可能的。因为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交通的发达,对于管理地方的手段、方式来说,不再像以前那么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