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書法學習中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練習筆法,筆法中包含起筆、行筆、和收筆。

無論是橫畫、豎畫、撇畫還是奈畫等都可以歸結為起筆、行筆、和收筆這三個筆法動作。

行筆中有一個重要的筆法就是轉筆,轉筆即改變行筆方向,轉筆的質量好壞與功力可以說很好的表現了書寫著的筆法功力。


本頭號會不定期更新有關書法欣賞的一些知識,幫助書友門提高書法的審美,歡迎訂閱關注哦!

轉筆分為以下幾類

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由於轉筆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識,現在只談論的就是橫折豎的那個轉彎的地方:

橫折豎的轉折:

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王羲之《聖教序》

來看看一些網友們的轉折:

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相信很多書友可能看上去沒什麼不好的,或者說還行,又或者知道沒寫好,但是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沒關係下面我們對照古人的碑帖來對比以下

晉代王羲之《喪亂帖》橫折豎的轉折:

王羲之的這種橫折豎的轉折變化大致分成這四種:

轉折分為方折和圓折(方、圓指筆畫邊線輪廓),亦有內外之分具體分類如下:

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唐楷出現以前,轉筆大多都是平動,沒有明顯提按,就像這《喪亂帖》中的一樣,轉筆厚實而有力,並且轉筆的時候很少轉動筆桿,因為轉動筆桿影響書寫速度。

這四種橫折豎的轉折在加上粗細變化和角度變化(橫豎的角度大概在70°~110之間的)基本上呈現出無窮多個變化,轉折同時要體現厚實有力,若轉筆纖薄無力,那就是功力不足。

明代文徵明《琵琶行》橫折豎的轉折:

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文徵明筆法基本與王羲之類似,都說文徵明的書法有晉唐之韻,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當代曹寶麟行書橫折豎的轉折:

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當代曹寶麟深受米芾的影響,但內折為圓、外折為圓的折筆幾乎沒有,這與米芾還是有點不一樣,米芾《蜀素帖》中這種折筆還是會出現的,雖然也不多,但是比曹寶麟多多了。

米芾《蜀素帖》內折為圓、外折為圓的折筆:

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豐富的技法變化永遠是書法欣賞的核心,因此從這一點能看出,曹寶麟的書法在米芾之下。

你這種書法欣賞的套路你學會了嗎?

我們從頭來看看網友的字,對比分析一下:

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這位網友的折筆還是功力不錯的,只是內折為圓、外折為圓、內折為方、外折為方的折筆過多,其他種類的折筆很少。

下面再細看折筆功力:

書法中的彎道超越(轉筆筆法欣賞套路)

水平高底,顯而易見。

這種書法欣賞的套路你學會了麼?


本頭號會不定期更新有關書法欣賞的一些知識,幫助書友門提高書法的審美,歡迎訂閱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