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鸡土鸭很受欢迎,可为什么还是很难做为一项普遍的重要经济来源?

农人解说


城里人都喜欢买土鸡土野,就算是价格再贵也愿意买的,因为味道很好,比一般的饲料鸡好吃多了。可以说土鸡土鸭在城里卖挺高的价格,但是却很难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更多还是副业,这是为什么呢?

农村土鸡很受欢迎,为何还是很难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其实在老农看来主要有两个原因,制约着养殖土鸡土鸭无法成为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1、规模养殖风险大,一感染鸡瘟直接血本无归

土鸡很受欢迎,但真正规模养殖就会遇到很大的问题,比如说污染问题,现在禁养区都划分了,想规模养殖也要受管理了。而且就算是开起来,资金是不小的问题。散养跟规模养殖区别是挺大的,一旦遇到鸡瘟就是非常严重了,基本上全部都得死掉,很容易血本无归了。

2、农民在都是散养,成本很高,难以赚到太多的钱

其次就是现在很多农民都是散养,虽然不容易感染鸡瘟,但是养殖成本就是非常高的,而且还是要用粮食养殖,还是需要养殖一年以上才能够卖,重量也不会太大,导致价格虽然卖得挺贵,真算成本还是没有钱赚的。

3、真正的土鸡价格贵,销路不畅

现在农民真正的土鸡价格很贵,一般半饲料半粮食养的才是20块钱一斤,真正的土鸡要养殖一年还是纯粮食养殖,导致要卖四五十块一斤才有钱赚。这么贵的价格很少有收购商来收了,导致销路也不畅。

所以说农村的土鸡虽然很受欢迎,但是上面这几个原因制约着农民赚钱,导致无法成为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更多的农民还是愿意搞种植,那样风险小一些。


深山老农民


"农村土鸡土鸭很受欢迎,可为什么还是很难做为一项普遍的重要经济来源?"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题主说的没错,农村的土鸡土鸭很受欢迎,可却不能够成为农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或者说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养殖项目。其原因主要如下:



土鸡土鸭养殖难上规模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何为农村的土鸡土鸭,即放养于山中,任由其觅食,以虫子、牧草等野生食物为主,饲料补喂为辅。以此种放养模式,养殖出来的鸡鸭才够"土",真"土"。这样的土鸡土鸭,养殖1000只左右,勉强可以。毕竟山中的食物不是源源不断,而是有限的。1000只土鸡放于山中,不出半年,能吃的东西基本被一扫而空了。后面,不得不喂养饲料,以饲料为主。另外,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成活率的问题。放养的土鸡土鸭,成活率是很低的,能够有60%的成活率算是很高了。

所以,自然食物的无法满足,成活率太低,成为了土鸡土鸭养殖难成规模的重要原因。上不了规模,自然难成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



土鸡土鸭的利润太低

养殖肉牛,一头肉牛可以有超过2000元的利润,而一只鸡的利润却少得可怜。拿土鸡为例,养殖6个月就可以出栏,成本在55元左右。而一只出栏的土鸡大概有3斤,按照20元/斤价格出售,产值可达到60元。这样的话,一只土鸡的利润只有5元。养殖1000只,成活率60%,成功出栏600只,利润也就3000元。一年下来养殖2批,年利润也就6000元。这个利润还不及外出务工两个月的收入。

所以,靠养殖土鸡土鸭发家致富比较困难。但是,也不是说土鸡土鸭养殖就一定没有前景了。如果解决了以上提及的规模难成的问题,通过大规模的养殖,年出栏10000只,也有50000元年利润。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有点意思的事儿


土鸡土鸭虽然很特别,肉质和饲料养的完全不一样,而且营养非常丰富。土鸡土鸭下的蛋是非常有营养的!

为什么说土鸡土鸭不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呢?我大致说一下我的观点。

其一,就是农村的人大部分都比较对养鸡养鸭比较的敏感,因为农村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因为养这些家禽确实风险大,家里养几只平时杀得吃可以,如果养的多了农村人大部分都不敢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害怕赔钱,平时不管哪个方面处理不当土鸭土鸡就会染病,结果也是非常糟糕的!

其二,因为现在土鸡土鸭的市场是比较混乱的,正宗的是非常少的,很多人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从而消费者就不会打心底的去相信这个市场,就算你是正宗的土鸡土鸭,都会被消费者误解,都是半信半疑,而且土鸡土鸭的成本比较高,对于一般的农民来说销路是最关键的,现在的市场是非常难做的!

所以说农民养土鸡土鸭非常少的,自然也不会是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



乡野晓宇


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土鸡,土鸭很受市场欢迎,它们的口味跟饲料养殖出来口味天差地别。为什么它不能成为农民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我认为大致上有这几个原因。

有些地区不适合大量养殖。

土鸡好动,需要的场地面积要大。最好场地就是山地,有树林的地方土鸡长的要快一点。如果是平原这样环境,土鸡喜欢吃的虫子等食物就会减少。这样就要多喂一些饲料,这样土鸡口感就会变差。山林场地在春,夏,秋都有野生虫子吃,在稍加喂一些蛋白质高一些的饲料。它的口感还是那么纯正。

养殖成本高

土鸡一般养殖周期在200天以上,鸡苗,饲料投入都是很大的,如果在人工喂一些土鸡爱吃虫子那投入就更大了,一般小鸡在120天才会到产蛋期,大量养殖前期投入会很大。而且照顾土鸡也是个非常辛苦的活。



高风险

一般家里养殖几只或者十几只都不会过多的去照顾,但是一旦多了就要细心去照顾了。土鸡最怕的就是流感,现在正是流感高发的时候。如果没有知识,防治不到位。可能会血本无归。散养几只情况下,如果出现流感就会喂点我们经常吃的消炎药。比如阿莫西林等,如果没有用,就不会在去管了。但是大规模养殖损失就大了。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


个人见解,欢迎交流!


无吴五


农村的土鸡土鸭确实在城市中非常受欢迎,但是却很难买到正宗家养的土鸡,这是因为农村土鸡养殖起来非常麻烦,根本供不应求。

第一,土鸡鸭养殖成本高。土鸡鸭不能使用饲料添加剂,完全是用稻谷,玉米,小麦,高粱等粮食作为它们的主要食物,还必须有一大片供它们活动觅食的草地。总的来说土鸡鸭养殖成本很高。

第二,土鸡鸭难以形成规模。家庭散养的模式,注定了只能是小农分散养殖,一家养个几只甚至几十只是有可能的,再多的话就没办法了。如果数量巨大就必须进行圈养的模式,不能散放了,因为不好管理。所以说在总体的市场供给方面存在巨大的缺口。

第三,土鸡鸭养殖的时间很长。一般来说一只老母鸡要两年以上,如果是老鸭的话,时间要更长一些,三年以上最合适。因此在如此长的养殖期间,很容易发生各种意外情况,而养殖的时间成本太高。

第四,鸡瘟等流行病的存在导致养殖难度系数大。每年都会发生禽流感一类的鸡瘟,一旦感染,只有杀掉或者埋掉。对于没有特别多有经验的农民来说,如果发生大规模的鸡瘟,很容易让农民受到特别大的损失。

所以综合以上原因,农民很难大规模普遍性的去养殖散养的土鸡鸭,因为这些家禽要想保证原生态无污染的情况,就不可能使用大规模化养殖的策略,只能靠小规模散养。


农家许小河


一:真正从母鸡孵蛋到自由散养长大很难做到规模化,本人现在正在试养中。二:真正想买正宗土鸡、土鸡蛋、土鸭的人和饲料的人信息对不上。三:现在市场上的伪土鸡、土鸭太多,想买正宗的消费者对养正宗土鸡、土鸭的人不信任。四:在一般消费者印象中,土鸡、土鸭成一定规模的养殖户都认定是不可能有正宗的。








黄锋俊


农村散养的土鸡基本上都是老头老太太,他们没有用过智能手机也不会上网,都是卖给鸡贩子。所以城市里人想吃土鸡没有渠道只能到菜市场买,市场里卖鸡的一般只会卖给老客户或者懂得土鸡的行家!








老村口绿色养殖土鸡蛋


所谓土鸡、土鸭就是不喂任何饲料添加剂,不使用任何激素、抗生素,主要靠其自身自由活动自由觅食,人为的饲喂少量的纯粮所长大的鸡或鸭。但是目前制约其规模化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个人观点):

1.规模化饲养首先要考虑的是疾病预防,而疾病预防就要用到抗生素、激素。

2.土地限制,规模化饲养需要足够大的面积,让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觅食空间,但是面积大了之后又会造成管理难度增加。

3.饲养成本过高且无法控制,从雏鸡雏鸭养到卖钱,纯原生态养法需要漫长的饲养周期。饲养时间长,不用任何抗生素,疾病风险成倍增高,死亡率增高,人工成本巨大,各种维护费也都是不小的成本。

4.买家与卖家缺少精确的对接渠道。

5.高成本、高风险养出来的东西,价格卖不上去,没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6.消费者嘴上说重质量,但实际上大多都只关心价格,可便宜的都是假货,导致消费者失去信任。

以上均为个人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头儿小蒲


记得小时候,家里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鸡肉。自己养的鸡抛开腹部去内脏时鸡肉香味飘香。这还是生鸡没有煮就有鸡肉的香味。但是这个前提是这只鸡最少养一年了。 一只喂一年的鸡能卖一百多,一天就算产蛋一枚,这只鸡一年产365颗蛋。这都算多了,鸡冬天不好好下蛋的。一颗蛋一元。一只鸡连鸡卖了一年创造不到五百元。跑去成本能有多少。没有利润。现在养鸡的都是老年人,就养几个自给自足。有多余的才拿去卖,现在农村都缺土鸡蛋土鸡。1成本大收益小。2老年人养不了,年轻人不愿养。3生活条件都好了都嫌脏,鸡是吃那拉那。





黄土高坡LV


我用了整整十年!个中苦辣酸甜自己知道,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终于弄懂了土鸡养殖。可已经是负债累累!农民一没文化。二没技术。三没资金。四没时间。五没创新意识。六更不会总结。太多太多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