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豹戰鬥機現在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熱心的小胖陳



空軍不論什麼新型戰鬥機都要打火箭彈這個事情一直被不明真相的群眾詬病!其實,做為一名戰鬥員需要掌握各種不同彈藥的使用和戰法的運用(美俄飛行員也這樣),雖然現在精確制導彈藥已經普遍了,但是沒有精確制導彈藥咋辦?還不打仗了?!軍人要有大無畏的制勝勇氣與決心!不論任何條件下都要保證完成任務,這是我軍從建軍那一天起每一名指戰員都必須要做到的!

殲轟7戰鬥轟炸機從1992年服役以來,擁有兩個型號:殲轟7/殲轟7A。約有250架在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服役,目前是我軍執行中短程戰術轟炸任務的主要機型,但是殲轟7是1974開始研製的,也參照了英德聯合研製的“狂風”戰鬥轟炸機、蘇聯СУ24戰鬥轟炸機…最早的殲轟7甚至採用了“可變翼”,後來全世界放棄這種複雜的機械裝置,加之我國未全面掌握該項技術也就作罷 ,重新設計成固定的上單翼機翼…。

機翼下可以掛載四枚空地83(KD83)對地/反艦導彈,殲轟7A戰鬥轟炸機最大理論載彈量為9噸,已經超過了СУ30MKK的載彈量!並且,我軍目前所裝備的大部分精確制導彈藥都能使用。
總體來看殲轟7本質上屬2代半的飛機設計,當時“一型多機”的概念剛剛形成,但是技術水平並未達到,大部分的所謂戰鬥轟炸機只能當做轟炸機使用,空戰性能實在不佳!殲轟7本身也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當它進入到21世紀之後,與我軍引進的СУ30系列和自行研製的殲16這樣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相比明顯的落伍了!已經不能進行空戰,只是保持它的轟炸功能。
殲轟7的電子戰型號,軍迷戲稱“咆哮豹”,機翼下可以掛載兩具大功率電磁信號干擾吊艙,其性能貌似與美軍EF–18“咆哮者”電子戰飛機的功能相當。
圖片雖不甚清晰,但也能看出來機翼下掛載的“鷹擊91”反輻射導彈。加之有大型電子干擾艙的配合,壓制敵防空系統非常有效!

那麼,殲轟7在我軍的戰鬥序列裡性能已經落後,它必要繼續服役下去嗎?回答是它還可以繼續服役10~15年直到機體壽命到期!通常情況下一架飛機的機體壽命是25~30年的時間,而殲轟7進入到1998年之後才全面生產,其改進型號殲轟7A也只是停產不久…說明殲轟7系列還在青壯年階段,這樣就退役了顯然是極大的浪費!與我國國情也不相符,雖然殲轟7系列在我軍戰鬥序列當中顯得落後,但是與周邊國家的飛機,比如:F4D、СУ22、МИГ23…等二代、二代半機相比還是先進的,並且我國是武器裝備自行生產大國,完全可以利用殲16等先進戰機的部分技術改造殲轟7,當不了戰鬥機不能空戰,安心的使用精確制導彈藥當戰術轟炸機還是合格的!並且部分改造成電子戰飛機也是很好的選擇!


英國皇家空軍的“狂風”戰鬥轟炸機,機腹重型掛架掛載了兩枚“暴風之影”遠程隱身巡航導彈。

“狂風”戰鬥轟炸機制造時間至少要比殲轟7早了15年左右,其經過了多次的改進後仍然在皇家空軍服役,今年四月份還從地中海的塞浦路斯英軍基地起飛,執行美英法空襲敘利亞任務。當前“狂風”可以執行的作戰任務和攜帶精確制導彈藥的能力,殲轟7也同樣可以完成!

所以,從國情和殲轟7的機體壽命、對周邊國家的飛機存在先進性…等諸多方面來看,它仍然可以繼續服役。


皇家橡樹1972


飛豹,是國內軍工研發的超聲速戰鬥轟炸機,主要進行戰役縱深攻擊,以及打擊海上和地面目標攻擊,屬於第三代戰鬥機。

作為戰鬥轟炸機,飛豹包括改型機機長21米,機高6.22米,空重14.5噸,最大起飛重量35噸,實用升限15.2千米,有10個外掛架,最大載彈量8-10噸,作戰半徑1650公里,最大航程3650千米。

從這個指標性能來分析,飛豹特別是飛豹A型戰鬥轟炸機,目前依然堪用,能攜帶霹靂系列空空導彈和鷹擊系列空艦導彈,以及各類精確制導彈藥實施對地對艦攻擊,並具備一定的空中自衛能力。

飛豹及改型,具備晝夜全天候投放精確制導武器,防區外攻擊和反輻射攻擊等強大功能,是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在戰時依然堪用的強有力武器。

當初,飛豹是為對付敵方水面作戰艦艇,配合海軍作戰而研發的,其改型飛豹A出來後,空軍很滿意也採購了,主要負責對地精確打擊。

海航飛豹則打擊水面艦艇為主,常態下即可掛載4枚鷹擊83K空艦導彈,外加4枚空空導彈,載彈量相當驚人,戰鬥力也相大強大,目前看除了最新型的殲16外,飛豹A依然是強大的對地、對海精確打擊的有力空中平臺。

飛豹戰鬥轟炸機,還是可以用的,戰時依然具備強大的對地和對艦打擊能力,當然,隨著殲16這款性價比更高的戰鬥轟炸機的服役,飛豹基本型就顯得式微了,退出現役是遲早的事,但飛豹的改型還將服役相當長時間。

總之,隨著殲16戰鬥轟炸機的服役,飛豹基本型將逐漸退出現役,但飛豹A型戰鬥轟炸機,依然可以堪用,還沒那麼快退出現役,仍然是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對地特別是對艦打擊的主力戰機。

關注作文作者,悟空問答包括頭條號推文,都是作者的原創作品,選擇“國平軍史”不會有錯,每天與您快樂分享軍史知識,對本文有不同意見,歡迎發表您的高論。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3月13日於杭州。


國平軍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還是有一定需要的,但意義不大了。

現代化的空中戰爭,戰機的數量並不是必須的,更重要的是投放彈藥的能力、命中率以及自己的生存力。

打個比方,你用100架飛豹去對20架F22,可能連敵人在哪兒都沒看到就全被擊落了。

飛豹最大的問題,是空戰能力弱。雖然也可以發射對空導彈,但空戰能力和現代化多用途戰鬥機無法相比。自然也可以改進,但畢竟最初設計過於老舊,改進的意義不大了。

飛豹空戰能力弱,就只能在己方戰鬥機掩護下攻擊。

或者協同主力戰機做次要目標的攻擊。

然而,一旦空戰爆發,戰鬥機需要爭奪制空權,分兵保護飛豹的可能性較小,也沒有必要。

至於攻擊次要目標倒是可以執行的,但仍然存在飛豹生存力的問題。

同時,飛豹只能攜帶5噸彈藥,殲16則可以達到12噸,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殲16還有很強的空戰能力,自己就可以完成空戰和轟炸任務,是飛豹無法相比的。

總體,目前飛豹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但隨著現代化戰機殲10、殲16、蘇35大量裝備,飛豹淘汰只是時間問題。

2017年3月,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稱飛豹已經正式停產。


薩沙


飛豹還有存在的必要嗎?有的。對不起,我是豹粉,特喜愛這款飛機,它太漂亮了。理由嘛,以為戰機退役正常,以新換舊,可是飛豹還有使用潛力,要退役不是現在。自1992年開始入役,還不足30時光,最新批次的“飛豹”就更新,就這樣轉身而去,不符合我國空軍習慣,至少還沒人家那樣奢侈,個人判斷見不到渾腥,它是不會退役而去的。一者飛豹低空飛行性能優異,任務還非常繁重;二來改進後性能有明顯提升,可作為電子戰機伴隨攻擊,有稱“咆哮者”,以其航程較大的特點,再加上可攜帶副油箱出巡,開闢電磁通道,實施電子壓制干擾,正能持續發揮作用;三是數量可稱龐大,至少在200架以上,經過多年使用,性能已非常穩定,堪謂皮實結實,用著順手,易於維護,正是一件稱手的兵刃。這樣講,不知人們贊同否?要為飛豹點個贊,個人判斷,還要使用十年以上。

綽號比目魚。國人鹹知飛豹,緣自2000年上映的電影“沖天飛豹”,影片的最後有字幕,明確無誤地告訴世人,已達到了三代機的標準,現在飛豹漸老,爭議漸多,甚者視之為敝履,這是喜新厭舊的心理是不對的,好像任何裝備都是後來的好,更先進,不是這樣,裝備已成體系的中國海航和空軍,自有用途。飛豹,這是國產戰鬥機第一個綽號,飛豹的拼音縮寫正是FB,正好與戰轟同名。北約喜歡給外國軍機亂起綽號,不知怎麼與眼睛長在一起的比目魚扯上了關係,比目魚是殘疾,人們以之諷刺只看事物一面的人,也許飛豹最善長低空突擊一樣活吧,說是也是。飛豹出世日,俄羅斯的評價,真正中國產的第一架性能不錯的飛機。有個鄰居對它大為緊張,即因忌憚它優異的低空飛行性能。

比之“狂風”能如何?飛豹設計之時,主要根據我國海洋麵積廣闊的特點而設計,需要在較遠的距離上發動對海對陸攻擊,考慮到大航程兼有一定的制空能力,而狂風不同,狂風是英德意三個國家自二戰後沒有發展戰鬥機,而進行練手的首款裝備,主要的使命近距空中支援,截擊遮斷,對海攻擊,因航程較大,以後又有了電子對抗和偵察等型號,要對地對空使用,於是通過變後掠翼技術解決了這種近似矛盾的發展需求,我們知道變後掠翼飛機普遍存在著操縱複雜,故障率高,不易維護的問題,也給未來升級改進帶來困難,而我們的飛豹則不存在這一問題,因為設計時就充分考慮到了它的主要使命,可靠性要比狂風好得多。狂風唯一的靚麗,就是給它不停加武器,因是我們常自看到它掛滿了各式導彈和炸彈。但隨著歐洲三代機的普遍裝備,裝備國家開始將它退役,原因之一在戰場的表現欠佳,機體不能穿著太厚的裝甲而不堪一擊。飛豹呢,生存率明顯要比狂風高些。

傳說JH-7B。2013亮相,改進了機載雷達,那意思,全新的航電了唄,由於改變而改變了許多,比如數字式航電系統,可以發射射程400千米的鷹擊12了,這叫什麼?沾上死捱上亡,不給對方留機會。更不像話的是,傳說隱身飛豹,可見有人與我一同喜歡,本來嘛,它的潛力無限,這就更有意思了。把短小的制空能力放大,把渦扇-9做得更強,實現了空中加油功能,作戰半徑大為增加,幾乎什麼都在改變,一款不一樣的殲轟-7呈現在世人面前,這樣做的意思無非要將飛豹的事業進行到底。不過,納悶的是,沒有出口,一款空重只有14.5噸的飛機說出口自無限制,這麼多年沒有賣出去,以為這才是飛豹所要努力的方向,載彈與航程,不虛美國攻擊鷹,只能比它更大;聰明有過殲-16,弄過了飛豹可以走得無限遠,至少五十年沒問題,只是,可能嗎?


魂舞大漠


咱家裡是有礦嗎?殲七戰鬥機和殲八戰鬥機都還沒退完。怎麼會想著不要先進半代的飛豹了。飛豹再服役10年到15年,一點問題都沒有。再怎麼著,肯定也會比殲七和殲八要晚退役。繼續生產飛豹當然是不明智的,但是把現有的飛豹給扔掉也是不合理的。


圖一:傳說中的隱身飛豹。

我國還有數百架殲七戰鬥機,還有一些殲八II戰鬥機。殲七戰鬥機沒有打中距彈的能力。殲八二戰鬥機的機動性也就那樣了,勉勉強強好過人操火箭。而且殲七戰鬥機和殲八戰鬥機的腿都很短。殲七就是機場圍牆保衛者。看起來又瘦又長的殲八好像很大,然而航程也不遠。

飛豹可以客串制空戰鬥機使用,攜帶霹靂十二中距空對空導彈和霹靂八近距空對空導彈。殲七和殲八號稱的多用途,其實也就是相當於好過沒有。這兩者的低空飛行性能很差,而且載彈能力也很低。真的是在空戰的時候,殲七和殲八未必打得過飛豹。對地攻擊和反艦攻擊就不用比了,這是飛豹的強項。


圖二:當年飛豹差點變成一種並列雙座飛機。

飛豹並不是一種戰鬥機,而是一種戰鬥轟炸機。它比殲七和殲八的第一個優勢就是多用途。飛豹是目前國產低空突防能力最強的戰機之一。即使殲10C這麼先進,但是掛同樣多的彈就沒有飛豹飛得遠。殲16的攻擊能力更強,但還在生產之中,目前還不可能完全替換飛豹。就是誰也沒有他低空攻擊有優勢。

飛豹採用的是渦扇發動機。殲七和殲八採用的是渦噴發動機。渦扇發動機比渦噴發動機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省油。在進行遠海巡航的時候,殲七殲八甚至是殲十,都不能長時間的執行遠程護航任務和巡邏任務,飛豹是沒問題的。中國加油機數量相當少,在實際執行遠海巡邏任務的時候,用的機會很少。



圖三:飛豹仍然是一種還能用的戰鬥轟炸機。

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會退役的戰機。取代飛豹戰機,最佳選擇就是殲16。當殲16和殲20生產足夠數量的時候,飛豹就可以下崗了。飛豹畢竟是二代機的底子,再怎麼改也打不過殲16。更不可能跟日本的F-35對抗。飛豹肯定是一個大功臣。當有一天飛豹功成身退的時候,也就是我國已經全部裝備四代機和五代機,成為世界最強空中力量的時候。老兵不死,只會逐漸凋零。


厲兵


西飛的飛豹曾經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原以為西飛能夠基於飛豹戰機研製出更好的殲擊轟炸機,但是,這個風頭被瀋陽的J16給搶了,很好奇西飛為什麼沒有順利推出替代機型,導致失去先機?難道J16真的可以完全替代專業的戰術轟炸機嗎?

JH7以落後的發動機獲得高達1650公里的作戰半徑,應該說設計是成功的,是中國少有的採用非三角翼佈局的戰機,但是需要繼任者,從對地攻擊效能來說,J16並不比JH7A優秀多少,但是J16多才多藝,還可以兼顧制空

殲轟7戰機氣動佈局設計確實落伍了。為增加航程,採用大展弦比後掠機翼設計,但是,機體與機翼缺乏優化,導致掛點不多,特別是中央掛點掛載能力不足,另外,缺少前緣可變襟翼,導致低空操作品質惡化,低空事故率高。J16研發成功後,空軍海軍停止了殲轟7的訂貨,自然就面臨停產局面。

J16是多面手,但是對地攻擊模式滿載後,作戰半徑下降明顯,顯然無法替代專業的重型戰術轟炸機,在前線300至800公里是J16的天下,可是超過900公里,則是專業的JH-X天下

顯然,殲轟7停產對西飛來說可不是好消息。殲轟7的對地對海攻擊性能還是可圈可點的,其航電系統曾經是國產戰機最先進的,某些性能甚至超過後來引進的SU30MKK,只是氣動佈局設計上的短板導致低空飛行品質不佳,幾十年的時間,西飛完全有時間拿出大改方案,繼續殲轟7的生命,可惜沒有下文。

西飛下一代JHX項目設想,項目是否存在?與SU34在整體上相同,但是取消了鴨翼,以前翼根小襟翼來提高飛機機動性能,這種設計可以提高隱身性能,是非常靠譜的設計

中國版的鴨嘴獸是否在研製中?誠然,J16綜合性能非常強悍,但是畢竟不是專用戰術轟炸機,雖說有8噸的最大載彈量,但是滿載之後,作戰半徑大大下降,從空優模式的1200公里急劇下降至不足900公里(蘇30MKK的數字,J16應該類似),而SU34鴨嘴獸由於採用更大的機翼面積,更高的機內載油係數,採用同樣的發動機,即使是掛載8噸武器,其作戰半徑衰減也不明顯,依然可以超過1200公里,因此,J16完全取代專用戰術轟炸機顯然還不可能。

顯然,SU34的對地攻擊能力是J16、SU30MKK所不能比的,2000公里的作戰半徑可以彌補戰略轟炸機與多用途戰鬥機留下的空白

既然J16不能完全替代具備遠航程的戰術轟炸機,那麼答案不言而喻:西飛一定在研製中國版本的鴨嘴獸,以成為殲轟7的接替者。相比J16,新版的殲轟X應該具有更大的機翼面積,採用涵道比為0.7左右的渦扇發動機(WS10B),並列雙座,最大載彈量14噸,作戰半徑超過1500公里,機身採用隱身化處理。至於猜測是否正確,期待時間的驗證吧。


鶇飛天


2018年是飛豹戰機首飛30週年,儘管從技術上看這架戰鬥機有些落伍了,不要小瞧這款30歲高齡的戰機。飛豹戰機的存在意義在於足夠成熟,性能適中,能夠使用全系列國產彈藥。

飛豹戰機以及系列改進改型,為我國空海軍實現從防禦型向攻防兼備型的發展轉型,形成多維度、體系化的作戰格局和戰略威懾,打下了堅實基礎,立下了赫赫功勳。對於如今的中國軍隊來說,現在殲轟-7“飛豹”戰鬥轟炸機還有存在意義嗎?要想知道這個答案,就應該從“飛豹”戰機的現實替代者以及“飛豹”戰機的剩餘使用價值來進行分析。

首先,如今“飛豹”戰機的最合適替代者當然是目前開始大規模裝備殲-16三代半戰機了,作為一款先進的重型戰鬥機,殲-16增強了對地對海攻擊能力。無論是從綜合飛行性能還是從多用途方面來說,殲-16戰機絕對屬於“飛豹”戰機最合適的替代者。

不過,目前殲-16戰機的量產工作才剛剛展開,服役數量比較有限,造價也比較高昂,而目前中國裝備了300多架“飛豹”戰機,殲-16戰機如果想要完全替代“飛豹”戰機,那麼還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所以,“飛豹”戰機在繼任者尚為到位的情況下,未來仍然需要堅持一段較長的時間。

另外,“飛豹”戰機的剩餘使用價值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升級後的殲轟-7A,對地對海打擊能力都有明顯提升。近年來,殲轟-7A戰機的使用領域也正在拓展,例如從空軍發佈的消息來看,飛豹戰機開始經常性的掛載全新的大型電子干擾吊艙,由於飛豹戰機掛載能力較強,可以同時掛載兩個電子吊艙,基本能夠做到全頻干擾,能夠有效壓制對方,保證自方戰機的安全。在電子戰版本的殲-16以及殲-15服役之前,飛豹戰機將承擔起這一重任。即使這電子戰版本的殲-16和殲-15服役了,飛豹戰機也能夠起到有效補充的作用。

未來即使飛豹戰機的本職工作被殲-16戰機等先進戰機承擔了。由於飛豹戰機本身就具備較強的多用途能力,所以它可以充當“萬金油”的角色,填補其它領域的空缺,簡而言之,未來飛豹戰機仍然有不少可供其發揮的領域。而且論退役還真的輪不到飛豹戰機首先退役,中國空軍目前仍然裝備著一批殲-7戰鬥機,這就說明中國目前先進戰機的數量仍然是不足的,所以斷然不會把仍然有較大使用價值的飛豹戰機退役的。


科羅廖夫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的很弱智,飛豹目前只是停產,從未傳出過退役的消息。即便之前最初期的海軍型也並未退役。飛豹停產很正常,因為已經有了更先進的殲16,並且之前生產的飛豹和改進型數量上已經夠用,沒有必要再生產而已,可以把資金投入到生產更先進的機型。
但這並不代表飛豹沒有使用價值,從性能上看即便是初期型的3650公里航程,1650公里的作戰半徑,6.5噸的載彈量在國產戰機中也數佼佼者。作為一種攻擊機來使用完全合格。即便是最讓人詬病的空戰能力,相對於蘇24、F111、A10等攻擊機來說也要強。A10上世紀90年代初最後一架走下生產線後就宣佈停產,但知道現在仍有A10服役


天涯咫尺1986


您好,這個問題由東北講武堂為您解答。從作戰的能力上看,殲16的戰鬥力肯定要遠遠超過飛豹的。不過目前來看,雖然飛豹已經停產,但還是有他的用武之地的,暫時不會退役,估計會用到壽命終止的一刻。

首先是產能的問題,沈飛現在的任務量很重,已知需要生產的機型由殲11,殲16,殲15等機型,此外還有五代機FC-31的研製,改進任務和其他機型的後續改進工作。殲16的產能短期內無法滿足空軍和海軍的需求。

目前正在服役的飛豹基本上以改進型為主,由於使用綜合化的先進航電系統,並配備了包括反輻射導彈、激光制導炸彈在內,多種較為先進的對海對地精確制導武器。現在的飛豹具備了全天候作戰能力。在南海方向,掛副油箱接近3000公里的航程,配合鷹擊81反艦導彈,飛豹的作戰實力是夠用的。

其次,飛豹還有一個優勢就是便宜,皮實100%國產化的零部件。南海方面,環境對飛機損耗也是值得注意的一個方面,溫度、溼度、鹽度這些問題上,飛機的防腐蝕設計並不只是涉及到塗料,而是牽涉到結構和設備的具體設計等環節,從性價比的叫來看,飛豹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小公舉防務


殲轟-7是我國於1973年開始研發,1988年試飛成功的戰鬥轟炸機,其研發初衷是滿足我國遠程航空戰備巡航的需要,是一款具有重要意義的現代化戰機。

隨著近年人民空軍隊伍的壯大,不斷有新的戰機加入空軍隊伍,各種性能更高,巡航半徑更大的戰機陸續服役,“飛豹”頭頂的光環漸漸褪去,而其中規中矩的氣動也讓很多人產生廉頗老矣的錯覺,有許多人質疑其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飛豹戰機尚在青年)

實際上,飛豹是一款相當“年輕”的飛機,該機研發歷經18年風雨,設計總師在1983年就提出了“二十年不落伍”的口號。該機自1998年定型至今僅有20年時間,許多機體生產年數只有十幾年,尚處於青年時代。處於研發成本與效用等多方面的考慮,軍方往往會將一個型號戰機的潛力“壓幹榨淨”才予以退役。在其服役途中,會根據自身需要予以改進,令其更加適應戰場。20年時間在我們看來也許很長,但對於一款現代軍機來說,服役20年顯得稀鬆平常。以我們熟知的f-15為例,1976年正式服役的f-15至今已經飛翔了42年;而近年活躍在敘利亞戰場的蘇-25攻擊機,服役於1984年,部分參展的戰機甚至參加過阿富汗戰爭;而某些國家仍在使用的米格-21更是“年過半百”。與他們相比,飛豹還十分年輕,仍有利用價值。

(f15服役已有42年)

也有人質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的技術水平,是否還適用於現代戰爭?答案是當然的。飛豹服役這十幾年見,並非一成不變。不斷的現代化改裝令飛豹的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如我們所知,1974年的f-15與如今的f-15有著天壤之別,服役之初的飛豹與今天的飛豹也有著天壤之別,再加上隱身時代不對稱戰場的效費比問題,像飛豹這樣的“炸彈卡車”仍有大顯身手的舞臺。

(炸彈卡車仍有它的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