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大汶口文化時期“焦家人”,實行定居,實行農業採集,漁獵等活動。並且掌握了製作陶器、石器、骨器等的技術,生產生活水平已經處於地球同時一代相對發達的水平。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以上觀點,用考古成果來說話。焦家遺址的地理環境位於濟南市章丘區西北20公里處。距離很著名的龍山和嶽石文化遺址城子崖僅約五公里,遺址發掘區的年代主要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距今約5300年至4500年,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現在大家看到的廣袤農田,5000年前便是赫赫有名的“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華夏民族在古代所稱的“東方”,又叫“東國”,由一些諸侯國、方國組成,根據其距離中原的遠近,稱近者為“小東”,遠者為“大東”。今天的山東地區,就是當年“大東”的範圍,是東方地區的代表之一。在2016-2017年進行的焦家遺址考古發掘中,出土夯土城牆、環繞城牆的壕溝,和一大批高等級墓葬,墓葬中出土大批量的玉器,另外還有大量的白陶、彩陶。證明焦家遺址所在的都邑聚落在距今5000年前後,已經成為魯北地區古濟水流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當之無愧的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從考古來看,焦家遺址的聚落形態也經歷了幾個大的發展階段:由早期單間房向後期聯排房子轉變。後者有的媒體稱之為“聯排別墅”也有一定道理;考古人員先後發掘出116座大汶口文化房址,為研究當時的居住單元、社會組織等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還積累了較為完整的環境、動物、植物等多學科基礎材料,便於今後開展合作研究。

早期,“焦家人”大多數居住半地穴式房子,其中一半是挖到地面以下的。在空間佈局上也比較有規律,成列或成群分佈的特徵比較明顯,反映了當時社會組織結構和社會關係。房屋的面積在5-15平方米之間,門向並不固定,功能方面有儲存物品、手工業作坊和居住之分。在編號為94號建築,房基周圍有一圈柱洞,是原來木質柱礎腐爛後留下的遺蹟。到了比較晚的時候,“焦家人”的房屋成列或成群分佈的特徵開始變得明顯,此階段又可分為早、中、晚三段,總之給人的感覺是越來越有組織、越發達。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焦家遺址經過2016-2017兩個年度的持續發掘啊,共發現215個大汶口文化墓葬,根據規格,又可分為大、中、小三個等級。215座墓葬中有104座都隨葬有不同數量等級的玉器(這一點十分的驚人!令考古界遺憾的是在之前極少出現這一時期及之前的玉器)焦家遺址改變了該時期北方地區治玉、用玉不發達的印象;葬俗也令人吃驚!其中使用棺、槨葬具的比例超過60%,這在全國同時期墓地中也是極為少見。使用棺槨埋葬是焦家遺址的首創!一般認為,使用棺槨說明墓主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或者預示社會達到一定的“共富”程度。而有棺有槨的墓葬,隨葬品還有高低多寡之分,這足以表明當思社會出現了明顯的社會分化和等級差別,並且形成了十分嚴格的禮儀制度。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玉器,自古以來在儀式、生活等領域佔據特殊地位。焦家遺址時期,玉器地位日益重要。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焦家遺址共發現大型墓葬22處,面積在10平方米左右,有兩座為重槨一棺。另外20座為一棺一槨。這樣的棺槨制度為後代社會所承襲,並不斷的制度化。大型墓葬的隨葬品中,有各種玉器,陶器,具有禮儀的性質。對於“焦家人”來說,玉器已經走出祭祀專屬,可分為禮器和裝飾品兩大類,其中禮器多為玉鉞,裝飾品為玉鐲、玉環等、玉管等,與今天人們的用玉習慣已經沒有本質差別。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考古證明:5000年前濟南焦家就是“東方之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